解析直觉
1.什么是直觉?
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人会说,天哪,我就是那么想的!或者是:我直觉就该怎样怎样的,果然叫我猜中了。那么到底什么是直觉呢?为什么我们会有直觉呢?直觉又是怎样作用于我们的认知呢?
严格地说,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而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直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如报纸、杂志、图像和预感(做梦)、事业和科学研究领域等。通常我们会把直觉叫做第六感。就是说,直觉类似于大自然中的空气,当你想捉到它的时候,它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当你不在意的时候,它会像神来之笔,给予你想象不到的意外和惊喜。
直觉突现于人类的大脑右半球。它能对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作一种迅速识别和敏锐而深入的洞察,是对事物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简单地说,直觉就是一种人类的本能知觉。
专家认为,直觉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直觉的判别、直觉的想象、直觉的启发三个方面。
(1)直觉的判别。这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客体、现象、语词符号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直接的理解和综合的判断。人的这种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的洞察力。例如,我们在思想上觉得某个句子不通,我们并没有以句子的语法分析为中介,而是一种直接的觉察和判断。再如,在学生上课时常常有这样的情形,老师还没有解释完毕,或者题目刚刚出来,学生就说懂了、会了,因为结论、结果或答案已被直觉地判别出来,显示出来了。像这些直觉的判别都不是分析性的,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的,而是对问题所作的一种直接的判断和整体的把握。
(2)直觉的想象。在许多情况下,主体并不能仅仅根据所面临的实物、符号或情势作出上述直觉的判别来。外界所提供的信息不充分,具有许多空白点,单凭这些有限的信息很难作出一种判断,这就需要求助于想象和猜测,才能形成一个大致的判断来。
这是由对实物、符号、情势的知觉向激活大脑表象并进行想象组合的转移。科学家常常需要通过幻想、想象或猜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以建立科学的假说。例如,牛顿发明微积分,曾经得力于他的几何与运动的直觉想象;爱因斯坦在创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也想象过人以光速运行,在建立广义相对论时又设想过光线穿过升降机发生弯曲;等等。美感的直觉也是如此。在审美观察中,如果离开了直觉的想象,山便是山,水便是水,如此则永远不可能有美的发现。
(3)直觉的启发。即在凭借直觉的判别和直觉的想象都未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偶尔在某一时刻,在他所思考的问题之外的另一信息中受到启发,从而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种启发,既包括由实物载体所载信息的启发,也包括由词语载体所载信息的启发。在科学发现和发明中这种直觉的启发的例子很多,如为大家所熟悉的:古代中国的名匠鲁班就是被丝茅草割了手而发明了锯子,牛顿也是从苹果坠地找到了解决引力问题的线索,等等。语文学习中的例子也很多,如学生见到一个作文题,往往会从学过的某一篇课文受到启发迅速得到文章的构思;再如写托物言志、借物喻理一类的文章,其中直觉的启发是关键的一环。直觉的启发与联想、类比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对两种事物相似点的寻求。
上面所说的三种基本形态或基本类型,在实际的直觉思维过程中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它们常常结合于一个统一的思维过程之中。其中最基本的表现是直觉的判别,直觉的想象和直觉的启发最终也总要以判断的形式出现。
2.直觉的特征
看了上面对直觉的简单定义,也许你还是会有很多疑问。例如,为什么我会在那个时刻突然有直觉呢?既然它并不是那么玄妙,其实也只不过是我们的本能直觉而已。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感觉到那些我们曾经直觉到的问题并进行逻辑思考呢?还有,有些东西即使我们思考了也并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直觉却能告诉我们一些片段,而且事实还往往证明它们是正确的?该怎样解释上述问题呢?
首先,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直觉的特征(与数理化分析思维比较),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直接性,即主体不通过一步步的分析过程而直接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是直觉思维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征。
(2)快速性,指思维的结果产生得很迅速,这种快速性以致思维者对所进行的过程无法作出逻辑的解释。
(3)跳跃性,在认知过程中,分析思维是以常规的方式按步骤展现的,而直觉思维一旦出现,便摆脱了原先常规的束缚,从而产生认知过程的急速飞跃和渐进性的中断。
(4)个体性,它与思维者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品质相联系,表现出直觉的个体特征。
(5)坚信感,主体以直觉方式得出结论时,理智清楚,意识明确,这使直觉有别于冲动性行为,主体对直觉结果的正确性或真理性具有本能的信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取消进一步分析加工和实验验证的必要性)。
(6)或然性,非逻辑思维是非必然的,有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表现出直觉思维的局限性。
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比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的发生和形成并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直觉思维就是分析思维的凝结或简缩,从表面上看,直觉思维过程中没有思维的“间接性”,但实际上,直觉思维正体现着由于“概括化”、“简缩化”、“语言化”或“内化”的作用,高度集中地“同化”或“知识迁移”的结果。从这一点上来讲,直觉其实是一种快的我们没有觉察到的逻辑思考的最后呈现。
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为什么直觉会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并告诉我们一些似乎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的东西呢?
要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记忆来讲起了。人为什么会记得东西呢?有些事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们也以为自己不记得了。可是碰上某个情境,又或者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总之那个刺激像钥匙一样,打开了我们自己也不太记得的一把锁锁着的记忆之门。古人同样对此充满了好奇。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帕蒙尼德认为,人的记忆是由明暗(或冷热)两种物质构成的混合体,只要混合体没有受到干扰,记忆就是完整的,一旦混合体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遗忘现象。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迪奥泽尼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记忆是由使体内空气保持均匀分布的东西所组成的,与帕蒙尼德一样,他也认为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遗忘现象。在记忆问题上提出重要概念的第一人是公元前4世纪的思想家柏拉图。他的理论被称为“蜡版假说”。他认为,人对事物获得印象,就像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蜡版上所留下的印记一样。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末,提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概念。今天我们所认为的一些大脑的功能,在他那时主要被当做了心脏的功能。他认识到了心脏的部分功能与血液有关,而记忆则是以血液流动为基础的。遗忘的发生则是血液流动减缓所致。
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很显然并不是这样,但古人对记忆的探究还是对现代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辞海》是这样定义“记忆”的:“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从现代的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们把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里面,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将记忆的含义表述得更确切一些。所谓记忆,就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不知道这样解释,您有没有对记忆有个大概的了解。
3.记忆的原理:编码、存储和检索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形成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识记是通过感知得到信息并在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是整个记忆活动的开始,依据事先有无目的,可分为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保持是信息的编码与储存,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说,再现和回忆都可以归入信息检索里来,这样所有的记忆基本上要通过以下历程:编码、存储、检索。
(1)编码。
我们在学习文字时,按事物的形状、声音、意义,分别编成各种代码(文字),依类是形码、声码、意码。同样在储存信息之前把信息译成记忆码的过程,我们就叫做编码。
从当前的脑科学研究成果中,我们得知脑是由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构成的,神经细胞分为树突、细胞体和轴突三部分。轴突与树突之间的相接处叫突触。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突触就会生长、增加,使之与相邻的神经细胞联结、沟通。接受同样的刺激次数越多,其联结就越紧密而形成了定式,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记忆。通过观察发现,人的记忆越发达,突触就会越多,当把突触切断后记忆会受到影响。
到底神经元通过什么规律将外界接收的信息编码呢?我们知道感官系统对于刺激并非悉数接收,所以记忆时所获得的编码也并非是所有事件精确地被记录,而是由于知觉经验和感知经验去判断要选择哪些作为记忆码内容。所以,记忆码是在被选出来的信息中建立起来的。为了提高编码的效率,我们在记忆信息之前,我们会对信息进行系统的程序化处理,再进行识记就会提高编码效率,提高记忆。
(2)存储。
前面我们说过神经元的联结越密越会形成定式。这个定式我们也叫神经回路。神经回路的形成一般认为有四个连续阶段,也可以认为是信息保存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通过感觉系统获得信息,储存在大脑的感觉区内,储存的时间很短,如果信息这时通过加工处理,分类就会形成新的印象转入下个阶段。这一阶段是由脑内海马神经细胞回路网络受到连续的刺激而形成的,也就是突触结合长时间持续增强,会延长信息停留的时间,这个阶段也叫第一级记忆,信息在第一级记忆停留长时间后就会进入第二级记忆,这个阶段信息的保留可能和蛋白质合成有关,我们的信息如果常被使用,它就不会被遗忘,而会再往下一级跳,在第三级记忆内就会形成神经回路网络,脑内新突触的联系越多,就被认为是记得越牢固,更准确地说就是被存储在大脑中了。
(3)检索
我们脑内的神经元反映的信息在需要用的时候可以被准确地再次呈现,也就是储存在DNA链上的信息基因,在适当条件下,指导合成信息蛋白并呈现的过程。在信息处理的角度,我们都关心怎么找到信息,而找到信息的结果,也正是再认、再现的目的。
前面我们探讨了记忆的历程,下面按先后阶段顺序,将记忆分为以下3种类型。
(1)感官记忆。
感官记忆是指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瞬间记忆(一般按几分之一秒计算)。感官记忆只留在感官层面,如不加注意,马上就会消失。
①感官记忆的编码。
前面我们说过,记忆编码时并非全部编录,而是有选择性的,指的就是感官记忆的编码。感官所选择的信息不是刺激本身引起的,影响感官记忆编码的是个体的主观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在专心工作的时候,听不到周围的声音。有人会说专心工作是注意力集中的原因,没错!个体的主观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力。所以集中注意力是提高记忆力的基础。
②感官记忆的存储。
感官记忆的时间非常的短,然而在试验中我们会发现,在视觉刺激后留有暂时的余像,比如卡通动画就是连续静止的画面在我们面前快速运动产生。除了余像,声音也会有短时间的余留,然而余音、余像现象只在1秒内,甚至半秒内完成,所以对于提高记忆力没有什么意义。
(2)短时记忆。
当我们注意力集中于刺激感官记忆的信息的时候,这些信息立刻被我们意识到了,这时候就转入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个体可以刺激发生同时能够意识到并保持在20秒左右的记忆。生活中我们从电话本里查找到一个电话,然后凭记忆按下电话号码,可是打完电话你却完全记不起电话号码了。这就是你运用了短时记忆。
①短时记忆的编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大量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编码是声码。语言刺激在这个阶段更容易获得。
②短时记忆的储存。
一般的短时记忆只能保持20秒左右,最长不超过1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能储存多少信息呢?答案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为7个项目。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在其论文《魔力之七》中被证实的。这个7是指什么呢?7个数字,还是7个人名,或是7件东西?其实都可以。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不要有关系,以免产生联想或推理而影响了短时记忆。
③短时记忆的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