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午,希希从学校回来,泪流满面地对妈妈说,她最要好的同学豆豆自杀身亡了。原来,豆豆这次参加高考模拟,成绩从全班前五名突然下降到三十多名,她觉得无脸见人,便服了大量安眠药。
希希的高考成绩也大幅度下降,自从豆豆自杀后,希希常说头痛,学习太困难,甚至说活着没意思……希希的妈妈担心女儿会步豆豆后尘,自寻短见……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我国近几年陆续出现了关于青少年学生自杀的报道和研究。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一些青少年学生内心十分痛苦,感到缺乏理解,生活的压力太大,例如分数的压迫、考试的威逼、家长的训斥、老师的不满、社会上的诸多不快……
这样,自杀就成了一些青少年学生摆脱痛苦的消极方法。青少年自杀行为具有冲动性,他们往往在情感、情绪突发的情形下,轻率地自杀。如在中学生自杀案件中,有的女学生为“抗议”父母不给她买一条彩裙而自杀;还有一位农村中学生因个子小,他母亲劝他不要骑自行车,他一意孤行地要骑车,对母亲的劝阻十分气愤,竟然服下大量农药而自杀。这类冲动性自杀行为,往往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偶发的,自杀前也没有什么明显迹象。
青少年在采取自杀行为时,总是以为这是唯一的选择,除此以外就别无他法了。通常,他们在内心里感到自己为解决问题已经竭尽全力了,深信只有走向死亡,才能摆脱痛苦。当然,他们会预计到,别人对自己的自杀可能不理解,会有种种看法,但是在此时此地,他们自己确信选择自杀是合理的。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周围的人觉得自杀的青少年十分愚蠢,责怪自杀的想法太糊涂了,但是,采取自杀的青少年本人往往自以为这是最好的选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严重的痛苦使他们产生了片面的、极端的认识。
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行为是缺乏精神力量的结果。一些青少年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日趋淡薄,而新的社会主义的激励人心的道德价值观念又非常缺乏。当然这并不是责怪他们,社会、学校、家庭对此都负有责任。可结果是他们由于缺乏精神力量,一旦身处痛苦境地时,就无法从痛苦中解救自己,也无法在失望中看到生命具有的积极意义,于是更强烈地为自己的痛苦陷入绝望。这种循环加剧的绝望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自杀行为。
父母该怎么办?
近年来,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青少年自杀的报道。青少年由于不能应付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压力,最终可能选择自杀以逃避不可忍受的痛苦。青少年自杀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预防的。作为家长,做好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家长在关心孩子是否认真完成学业的同时,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在给予孩子稳定、和谐、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的同时,不可对其过分保护和溺爱。现在,每个家庭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教育中他们受到的过分溺爱多于严格管理,过分保护多于自立。有的家长则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了,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养成自负、高傲的习惯。所以,家长一定不要过分保护和溺爱自己的孩子,以免适得其反。
其次,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当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上遇到某些事情,受到批评或不平等待遇,表现出自卑、冷漠、焦虑等情绪时,家长要与孩子及时进行谈心、交心,把事情向积极方向引导,进行耐心解释,认真总结,要教育孩子面对现实,共同努力,战胜困难,摆脱挫折,减轻孩子的自我惩罚倾向,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与发展,千万不可漠然处之。
另外,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家长不可有:“我是家长,你是孩子、是学生,你必须听我的”的想法。否则,孩子有什么事情、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对家长讲,不会请家长来帮助解决,而是采取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孩子的行为就很容易走向极端,发生不应发生的事情。
想自杀的青少年,他们可能会不止一次地跟亲人或朋友说要结束自己生命这一类的话,有时也会采用较为隐蔽的含蓄方式表达自己自杀的心愿。他们会说:“我实在忍受不了啦!”,“我是一个无用之人”,“我是一个多余的人”,“活着实在是太累太累了”,“我最好还是死去”等等。对于这类语言,家长需要抱有高度的警觉性,注意说话者的行为,以防不测。
多数自杀者会有意无意地露出蛛丝马迹,在行为方面,表现出与以往不一致,他们可以变得无拘无束,显得宽容大度,突然间把自己的事情与事物安排得井井有条;有的人表现出心神不定,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做事心不在焉,答非所问,他们闷闷不乐,他们无动于衷。当孩子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警惕:
不注意修饰,有绝望、无助、自贱情绪;
注意力很难集中,常诉说有头痛、疲惫、胃痛等不适;
突然和朋友家人疏远;
有犯法、破坏物品、旷课等行为;
弃家出走,性行为混乱等;
近期有不幸事件或家庭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