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太不像话了!”一位父亲气愤地说。他的儿子小童今年高三了。
“每次批评他,你看他那个不服不忿的样子。”这位父亲说,“有好几次小童竟威胁我说,如果我再唠唠叨叨,他就离家出走,不参加高考了。现在我们都不敢说他了,万一他真出走了,可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青春期的孩子以出走威胁父母的例子不胜枚举。进入青春期以后,一方面,孩子非常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他们在思想上越来越追求自我,希望自己想问题,独立地去判断问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是家庭独生子女,现在很多家长没有给他们实施自己的或者说自我自理的机会,只会通过唠叨来督促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与父母产生更多的隔阂。
孩子为什么会厌恶家长的唠叨呢?这是因为,孩子小时候对是非并没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做错事被批评时,通常会唯父母是瞻。而当他们到青春期时,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外部世界开始有自己的认识,逐渐将自己定位于独立主体。这时,父母再像以前那样批评教育,他们就觉得没有得到父母的尊重,于是产生对抗情绪。
另外,各种束缚和压力的增多导致孩子心理焦虑,他们会变得更“不听话”。小童说:“我觉得压力很大,如果他们总喋喋不休,我就更烦了。”这些孩子的压力绝大多数源于学习,上高中后,他们要承担更重的学习任务。而且,发达的通讯设备和大众传媒让他们对社会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一旦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和优胜劣汰的残酷,他们就开始为未来担心,从而产生了焦虑的情绪。此时,父母的批评在他们听来非但不是“金玉良言”,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反感。
如果家长还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只能加深亲子关系的裂痕。家长们需要放下架子,不再“我说你听”,而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沟通,尊重他们作为独立主体的存在。
有些家长喜欢节外生枝,批评孩子的时候总要带上诸如“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之类的话。这种教育方式很不可取。家长最好就事论事,不把问题扩大化。尤其要注意的是,教育孩子时,最好不要唠唠叨叨。
父母该怎么办?
学会尊重孩子,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心理状态会不同程度的有所暴露。父母这时就要善于把平时对孩子的了解与他在谈话中的外部表现联系起来,细心观察孩子的神情、言语、注意力和习惯动作的变化等,从而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
例如,谈话时孩子低头不语,往往是感到委屈或产生抵触等心理的表现,而不耐烦厌恶的表情则往往是孩子内心羞愧失衡的反映。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花季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尊心、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希望别人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自己;另一方面,他们的认识仍有很大的片面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冲动,对后果缺乏考虑,出了事又不知所措,表现出一定的孩子气。与他们谈话,父母就要考虑这些心理特点。当然,谈话时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个性。个性傲慢的孩子常对谈话表示轻蔑;胆小怯弱的,又易心情紧张。心境不好时常沉默少言,或动则易怒;情绪兴奋时又常喜形于色,絮絮不休。父母必须对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准确地把握住孩子的真实心理状态。
学会交流。亲子教育专家张勤女士介绍说,有一天下午,她突然被儿子的小学老师叫到学校。在老师的办公室里,老师当着儿子的面向她抱怨:“你这个孩子是多么的淘气……”老师甚至使用了很多难听的字眼,而她一听,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小男孩嘛,淘一点很正常。
事隔多年,回想起此事时,她仍然觉得心痛:“当时我儿子就站在一旁,老师就那样数落他,孩子吓得缩在墙角一个劲儿地哭!一路走,孩子一路哭,任我怎么安慰也停不下来。”突然间,她想到:“老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可是,连他们都不能百分百做到跟孩子顺利沟通,那么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是否会出现更多问题?”从此她开始潜心研究如何当一个好家长。
“家长是一个全新的角色。在我们有孩子之前,谁也没当过家长,也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当家长;而当我们刚学会怎样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当家长时,孩子又升到了二年级,我们的经验又不够用了。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的。教育不是把水桶灌满,而是把火点燃。”
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创建一个学习型家庭,用知识武装两代人的头脑,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也是改善家长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只有家长教育子女的素质提高了,掌握了现代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才不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孩子最需要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时候,用最低级的语言、甚至是不道德的手段来“对付”他们、伤害他们。
学会运用艺术语言。假如你一定要重复地说,那么就将唠叨的语气改为提醒。唠叨让人厌烦,易招致怒气;提醒的语气听起来则有帮助的意味,表示你和孩子站在一边。家长应该切实地为孩子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
如果家长总是唠唠叨叨,那就要改一改这个毛病了。因为,唠叨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并危害其身心健康。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家坦娅·沙特朗的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对孩子房间的卫生状况总是喋喋不休,唠叨个不停,孩子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甚至想钻进猪窝里。
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校区做了两项实验,他们从大量心理学系的学生中选出几名参试者,向这些学生提出问题,其中包括他们生活中是否有两种人:一种是让他们玩得开心点的人,一种是督促他们努力学习的人,并请他们指出来。测试显示,学生们认为操纵他们生活的人的名字从电脑屏上快速闪过,以至于学生们无法有意识地确认,只能下意识地记忆。正如研究人员期望的一样,下意识地把逼迫自己努力学习的人的名字放在首位的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大不如那些把让他们玩得开心的人的名字置于首位的学生。
研究暗示,那些感觉到某位重要人物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会下意识地把这个人放在第一位,这导致他们会自动做与控制他们的人意愿相反的事情。换句话说,家长的唠叨是会对孩子起反作用的。
3.我该怎么对待女同学
母要正确处理孩子对异性的交往
“我和她一起复习功课怎么啦?茜茜的功课比我好,妈你就会瞎想,真烦人。”磊磊一听到老妈唠叨就心烦。
原来,磊磊最近因为面临高考,总是复习得很晚才回家。因为他和茜茜都是住在同一小区,还是同一班级的学生,所以下了晚自习,他总是和茜茜一起回家。
刚开始的时候妈妈没有说什么,但是时间一长,磊磊的妈妈就免不了担心起来,生怕儿子和茜茜走得太近,耽误学习,影响了高考。妈妈也会时不时的打电话给磊磊问他在哪里做了什么。磊磊要是复习晚回来了,妈妈更是要严加盘问,恨不得把磊磊的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
这让面临高考压力的磊磊特别恼火。因为,他和茜茜根本就没有什么妈妈担心的“早恋”问题。只不过因为茜茜是班上的学习尖子,所以磊磊经常向茜茜请教学习问题,然后在下晚自习时,顺路充当了茜茜的“护花使者”,但是妈妈却总是不依不饶的盘问磊磊,让他觉得自己失去了自由。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青春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问题的问题。忽视这个问题的,当然不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他们对异性的兴趣、与异性交往的需求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成熟而自然产生的。
对此,他们不可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有意或无意地忽视“青春期”异性关系的,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他们忽视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它微不足道,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它是一个不应该讨论,至少不应该“过早”讨论的问题。当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已经情窦初开时,很多家长和教师或者只是在心里暗暗着急,或者旁敲侧击地去劝阻,或者不由分说地去制止,却很少与孩子开诚布公地去沟通,更不会为他们提供指导。
家长和教师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对“青春期”的异性关系存在很多偏见和误解。
误解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
这种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事实上却自相矛盾。一方面,它把学生看作一种职业,认为这种职业的本职工作是读书,做其他事都有不务正业之嫌。这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另一方面,它又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能去做异性交往这类只有大人才能做的事。这两方面的看法显然矛盾,而且它们都不成立。
误解二: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
这一看法的潜台词是:与异性交往是一种很特别的任务,需要准备好特别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通过与异性交往本身的锻炼来形成。这实际上是在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它可能成功地阻止了一些青少年的尝试行为,但是,它同时也加重了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心理负担,给孩子达成异质社交性增添了不必要的障碍。
误解三: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这种说法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反对学生与异性交往的主要理由之一。他们往往举出不少事例来说明此观点的正确,诸如某某人因为“早恋”而没有考上大学之类。其实,如果仔细推敲,他们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许多困难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的孩子,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教师或家长对于异性交往的过敏反应。
对上述误解,家长过度的干预孩子间和异性同学的交往,将会造成孩子只知道读书会花费太多的精力,以致影响异性交往的局面。经过调查,在一些名牌大学里,有不少只会读书考试,不善与人交往,尤其是不会与异性交往的学生,他们出现问题的概率很高,一些人最终因为情感问题而痛苦不堪,前程尽毁。成功的教育应该兼顾智力提升和社会性发展,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
父母该怎么办?
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正确看待孩子对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生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异性同学之间彼此渴望接近。并较注意自己和吸引异性。男女生在一起学习、娱乐交往,给对方有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这些应该说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而且正常的异性交往也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和行为的约束。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单独一组男同学在一起劳动,打闹、说话粗鲁、行为散漫的现象比较严重。但是在混合编组的情况下就不一样了,男女同学劳动热情比较高,举止比较文明,工作效率较高。这是因为异性共同学习和劳动时,双方都特别注意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也都希望异性对自己给予满意的评价,这样对于每个人的行为就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其次,家长应该顺应孩子心理规律,指导异性交往。孩子应当学习如何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与异性落落大方、合理、适度的交往。家长对于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应采取客观、积极的态度,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家长坦然、积极的态度能消除孩子过强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学会与异性融洽相处。
最后,家长需要巧妙引导,减少不利影响。如果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去强行制止孩子与异性间交往,会使孩子感到孤立无援,甚至会对异性交往产生心理障碍。只要家长处理得当,让孩子正确看待与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孩子这种情感也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当孩子希望异性同学认可自己时,就会更加自觉地用高标准要求自己,进而尽可能地去完善自己,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发展。家长可以主动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优势、努力方向,将其注意力自然地转移到学习等有意义的活动中,并促使其付出更多的努力完善自己。
如果孩子已经因为与异性交往引起学习成绩下降,家长将心比心的理解、支持,才能从根本上帮助、改变他。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一味地认为“早恋猛于虎”,要相信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会有能力克服成长中的困难。对于孩子,学习知识固然重要,成长中的必修课异性交往也是不可缺少的。
有些家长对孩子与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特别敏感,认为似乎男女之间只能有爱情,不能有友谊。但是在青少年中,应当提倡广泛的异性交往,因为,异性间交往也是有好处的。
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男女智力虽没有高下之分,却有类型不同。比如男生往往比较喜欢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女生则比较喜欢语文、外语、地理、生物等学科。男生在掌握知识的基本功上可能稍逊一筹,但在解题的灵活性上却略占上风;女生在作文的叙述描写、运用词汇等方面可能略占上风,但在立意的新奇和结构的不拘一格上却稍逊一筹。不言而喻,通过交往,男女同学均可以从对方那里取长补短,从而有肋于提高自已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有利于情感上互相交流。人际间情感是极其丰富的,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亲情、友情、同情、敬爱之情、感激之情等。这便说明男女之间可以有不带爱情色彩的情感对流,它可以使人感到温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一般说来,女性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有同情心;男性的情感粗犷热烈,且比较外露。男生向女生吐露自己的不幸和难堪,可以在同情声中平静下来;女生向男生诉说自己的犹豫和愁苦,可以在鼓励声中振奋起来……这种异性间的情感交流是微妙的,也是在同性朋友身上所得不到的。
有利于个性上互相丰富。处在集体中的个人,交往范围越广泛和周围生活的联系越多样,他深入到社会关系的各方面也就越深刻,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他的个性发展也就越全面。有项调查从侧面说明这个规律,那就是有异性同胞的孩子,因为有异性交往的条件,故较少产生异性交往的羞怯。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交往范围越广泛,不仅有同性朋友且有异性朋友的人,性格相对来说比较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意志也比较坚强。这显然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因为正是多方面的交往对象的个性渗透和反馈,才丰富了他们的个性。反之,只在同性圈子里交往,人的心理发展往往是狭隘的,因为尽管同性者个性之间也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远不如异性间个体差异明显。
有利于活动中互相激励。“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在青少年中更明显。所谓“异性效应”,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的心理接近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男女交往,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达到心理平衡;反之,缺乏异性交往,是适应不良的原因之一,容易发生性心理扭曲,导致性变态或性功能障碍,不少性偏离患者(如窥阴癖、恋物癖等)的病因,就是由于长时期不敢与异性接触,对异性怀有自卑、胆怯、不满等心理所引起的,而通过加强与异性的交往,也往往有肋于使他们消除变态心理。此外,男女同学加强交往,增进了解,可以淡化彼此对异性的好奇心,掌握友谊与爱情的区别,从而更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