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14248700000051

第51章 2006-2007年中国音像产业现状分析(2)

2.盗版问题

盗版是音像产业最为头疼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国音像产业盗版问题一直很严重,尽管多年来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严厉的措施,如从2003年至今,全国共出动检查1698万人次,检查音像经营单位320万家次,检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613万家次,娱乐场所28万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7亿张(盘),近7年来总计销毁各类违法音像制品近2.7亿张(盒)。2007年4月26日的“世界知识产权日”还被确定为“违法音像制品全国统一销毁日”。当天全国各地共计2535万多张(盘)各类违法音像制品被集中公开销毁,其中山东、江苏、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四川等省的销毁数量均超过100万张(盘)。但显然还不能够清除盗版的根基。而盗版猖獗从上述数据中也可以得出一个大致面貌:2003年至今,全国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7亿张(盘),而这一数据和2006年我国共出版音像制品数量5.83亿盒(张)对照,5年间收缴的数量就和2006年1年产量持平,说明盗版至少形成相当规模。而实际上,还有更为庞大的盗版数量没有统计在内。

至2007年,盗版对于音像产业的危害更为明显,政府每年都在打击盗版却总难以根除,盗版商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采取更灵活的销售方式占领市场。而对游商打击力度的缺乏,令盗版商有恃无恐。在网络、刻录、非法压缩等形式下,打击盗版的难度日趋增加,如何维护市场和更有效地打击盗版,日益成为公众话题。正版的争夺优劣互见;盗版在价格上优势明显,一张盗版盘成本只有2元多,但容纳十几集电视剧,售价5元到8元。40多集的长篇连续剧,正版商为了产品质量,每张碟只能装七八集,共需要6张碟,而盗版商只需要两三张碟。“价格优势”使得正版光盘损失巨大。光盘行业在2004年被压缩碟“技术”几乎打得濒临崩溃,而压缩DVD对传统VCD、DVD电视连续剧的出版发行都是毁灭性的,盗版商由此大挣其利。所谓的压缩“技术”其实牺牲了DVD的高清晰画质,换来的是记录时间超长的粗糙画面。

这种DVD由标准的5-8KB/S(比特率/秒),技术指标720*576,下降到0.8-1KB/s(比特率/秒),技术指标352*288,有价格优势却失去放映优势。但任何一个电脑公司都可以制作用于生产加工盗版压缩碟母版的DVD-R,然后通过光盘厂成批生产流向市场,这对本来就在夹缝中生存的音像业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只因为制造便宜而一本万利。由于压缩DVD而使得音像版权价格一落千丈是最令厂家深恶痛绝的。盗版是世界共同病患,从生产、运输、销售等多途径加大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法规的处罚要求,调理正版成本适应盗版成品牌、低价格的局面,重新调整音像产业构成重视网络传输盈利是必要的对策。政府主管部门处置盗版已经有许多案例,2007年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等6家美国电影制作公司起诉盗版销售者的6起案件,已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6家电影公司胜诉,并获赔19.5万元人民币。这一判决有积极的警示作用。

但打击盗版之外,对于音像产业的发展空间应该有新的认识。2007年,美国家庭娱乐业各路巨头召开峰会纪念DVD诞生10周年。业界人士认为,尽管面临来自下一代高清影碟、数字下载和视频点播等新业务的挑战,传统DVD市场的前景依然看好,短期内不会退出市场。事实上,1997年问世至今,DVD影碟的销售与出租收入成为各电影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去年美国市场DVD影碟销售及出租业务收入约为240亿美元,同期的电影票房收入为95亿美元。可见,传统音像产业依然有发展的空间,只是如何加以扶持和研究与新媒体的结合是今后发展的要务。2006-2007中国唱片市场一个门类的兴旺也值得注意,从消遣开始转向欣赏使得发烧碟大有收获,包括《绝色》、《裸音》、《清明上河图》等发烧碟,构成了独特的风景。唱片公司有意向原创和制作靠拢,抢占先机,也避开了盗版的注意点,这里的启示意义不可低估。

3.网络音像问题

就世界而言,在网上音乐下载市场迅猛发展和盗版行为日益猖獗的夹击下,全球CD市场近年持续萎缩,2005年至2006年间CD销售额下跌11%。世界在变化,技术也在变化,产业的变化也难以避免。音像业现在不能不面对着数字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需要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从此前碟片压缩技术出现后的利润来源和销售渠道的变化,说明漠视变化的极大危险。当音乐传播进入了以互联网与3G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时,就要意识到我们所处的已经是手机和mp3播放器盛行的岁月了。过去所陌生的各种存储卡已经取代了CD的位置,成为乐迷存储歌曲的最主要介质之一。传统音像在SD记忆卡作为移动终端的主要存储介质面前有些不堪一击。在中国内地,市场上每年被消费数千万张电子记忆卡。随着3G技术的开通,手机将成为最强势的手持娱乐媒体平台。

因此包括SD卡在内的记忆卡已经成为越来越主流的一种媒体形态。而“随着数字化与网络化的迅速普及与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事物正在不断涌现,MP3凭借其小巧、便携、移动存储以及网络资源的巨大优势,已在随身听行业中站稳脚跟,并日益普及。MP4除了支持MP3所具有的音乐播放功能外,还具备强大的MPEG-4视频播放能力,用于播放网络电影。可见,消费者从网络下载音像节目正成为趋势。不仅如此,手机功能正日益强化,由原先接听电话到数码摄像,现在已能异地收看电视节目。信息传播领域发生的科技革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速度汹涌而至,改变人们获取节目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并将深刻影响音像节目内容的现有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

产业中人面对数字技术的革命的恐惧和不知所措,是观念落后的表现。从实际来看,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实际上促进了音像产业的变化,比如使全球网络音乐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全球音乐产业止跌回升,增长了1%,贡献最大的网络音乐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5%。中国的网络音乐发展也很为迅猛,2005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规模为27.8亿元,比上年增长61%,而预计以后的增长速度将超过50%。

研究者认为:2005年传统唱片业者积极参与非物化唱片业务,世界唱片业才止住了下滑的态势并上升了1%。据赛迪顾问公司提供的数据,中国2005年无线音乐市场已达26亿,已经相当于当年传统唱片营业额的70%以上。据中国音像协会的资料:数字音乐(网络音乐)发展如“井喷”:2005年首创年产值即达36亿元,2006年达46亿元,预计2007年将更高。这个数字比音像产业业绩最好的2003年官方公布的出版销售额多出一倍多。网络音乐可以创造传统音像产业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同时也为传统唱片业打开了思路。传统唱片业原有资源在新传媒里又可以实现新的价值,人们津津乐道九州公司的1,000多集电视剧,在播出权音像权、境内外都售完后,又卖一次网上点播权,就增收了2,000多万元。这一事例再次说明音像产业的拓展网络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