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内爆。
“内爆”概念来自于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主要是相对于信息的“外爆”而言的。现代传媒技术承载着政治、经济、娱乐各个方面的信息,信息的膨胀宛如宇宙大爆炸,无终止地向外扩张,相对于这种“外爆”而言,信息还会改变已有的社会结构,“人们将会栖息在一个相互交叠的社会,没有文化等级,也没有社会分工”,“内爆就是消除区别的过程,各领域互相渗透,政治的、公共领域的、商业的。但内爆与资本的同一化不同,后者是把一切囊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内爆则更像是步入一种虚无、空渺的交互形式,一种没有权威的境界。”鲍德里亚发展了麦克卢汉的“内爆”概念,认为它指的是社会各种界限崩溃的过程,是社会不确定性增加的过程,意义内爆于媒体之中,媒体和社会内爆于大众之中。
Web2.0时代,P2P(Peer to Peer)的传播方式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改变了Web1.0时期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用户不需要连接到服务器上去浏览与下载,而可以直接连接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更自由地进行共享与互动。网络技术改变了具有特定的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种族性的文化属性,淡化、消解了不同文化形态的价值观的差异,把它们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处理转化为图像、声音、颜色等的符号。
这种共享与互动销蚀了私人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界限、虚拟与真实的界限、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界限、各种文化形态和各种意识形态的界限,一切界限都被“内爆”。
在纽约曼哈顿,有一家名为“远距离休息室”的酒吧,它主要是为这里的客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己的伴侣的。电视、数码媒体、电动摇杆、即时信息等设备一应俱全,加上一派浪漫气氛,爱情只需扭动一下手腕便招之即来。这种变化对纽约的酒吧文化是革命性的。这间酒吧内安装了近100台屏幕,另有约70个封闭式电视频道捕捉客人的一举一动,光顾者的每一个举动都能出现在酒吧的网站上,任世人观赏。正如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在发达信息高速公路所构建的地球村里,我们又回到了与他人密切接触的状态,但我们是在“内爆”中回到了非集中化、多样性的部落生存的社会状态中,而这时候我们又要面临新的精神创伤,那就是身份认同的危机,我到底是谁?也许我只是电脑数据库中存在的一个符号,就那么一行,轻易地就会被遗忘。第四,传播语境的“超时空”。
在Web2.0时代,网络传播不仅没有国家的边界,没有自然空间的地理限制,而且也使社会时间和空间都成为一种可以选择和操作的价值路径,形成了一个真正的“超时空”的传播语境,网络文化将历史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美国文化研究学者詹姆士·凯瑞曾说,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时间意味着神圣的、道德的、历史的;空间则是现在,是未来,是技术的、世俗的,有赖于消费社会和现代传媒的仿真文化,消解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让人不再有过去与将来的概念,永远活在“现在”之中。当代美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批评家、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詹姆逊(F.R.Jameson)指出,“那种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连续性感觉已经崩溃了,新时间体验只集中在现时上,除了现时以外,什么也没有。”Web2.0的网络空间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詹姆逊所描绘的后工业社会电子空间的特点:“晚期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超越文字的世界,人的生活开始转向以感觉为核心的生产,追求视觉快感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与形象转换相关的是后现代的空间性特征,因为形象呈现的是空间形式。”“在这个空间中,货币资本已经接近了它的最终的解区域化,作为信息它将瞬间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穿越有形的地球、有形的物质世界。”第五,表现形态的多媒体化与“视觉快感”。
在Web2.0时代,随着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技术的宽频化、智能化及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网络文本变得丰富而刺激:视频聊天、网络游戏、电脑动漫、PS恶搞、网络影视、网络直播、网络广告、网络人体艺术等无不以视听合一的传播形式“按摩”我们的感官,视觉传播成为网络文化的一大特色,数字技术使得各种视像文本成为一种程序化、模式化的机械复制行为。
例如播客(Podcast或Podcasting),它是一种在网上发布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录制和接收网络音视频文件的方法,也指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网络互动的网民。2004年9月,美国苹果公司发布iPodder,这一事件被看做是播客出现的标志。后来创造与传播网络视频成为播客的主流。现在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虚拟广播网络,它成功的模式就是“让用户制造内容”。中国典型的播客网站是土豆网(www.tudou.com),它的口号是“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个体化、互动性的网络视频传播已体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大批量制造的视像文化商品使人们的创造力、批评力和想象力日益萎缩,这也正是鲍德里亚所说的,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影像饱和的社会,到处充斥着感官刺激的复制品,只注重表象,忽视内容和意义,在现代主义世界里,影像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思考,而后现代主义的影像给人们提供的只是消遣,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否定理性的、平面化的。
视觉快感需求的产生本质上有两大原因:
一是信息社会中个体的需求。“如果我们到人生中寻找意义,我们将一无所获,世界是荒诞的,它只是存在而已。”正如詹姆逊所描述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对表象的商品崇拜,精神分裂般欢庆的时代”,其文化特征就是“深度模式削平(平面化)、历史意识消失(断裂感)、主体消失(零散化)、距离感消失(复制)”。二是消费社会的需求。以影像、多媒体媒介为代表的消费时代,网络文本与商业炒作合谋,在大众文化为主导的消费社会中分离了真实。“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那就是人的身体。”Web2.0时代,个体不断地被诱导着为追求梦想而在网络上进行自我炒作,当网络红人被炒得家喻户晓时,一系列的相关产业便被带动起来。“快感的正式原则是:个体能够重新发现自己的身体,并对它进行自恋式的投入,以便欲望的力量可以变成符合可合理操作的物品/符号的要求,即个体把自己当成物品,当成最美的物品,当成最珍贵的交换材料,以便使一种效益经济程式得以在与被解构了的身体、被解构了的性欲相适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第六,运作方式的商业化与“消费主义”(Consumerism)。
Web2.0是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组织浏览的线索,提供相关的服务,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给整个互联网商家制造利润,这是Web2.0的商业之道。
消费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它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简单地说,是指我们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被刺激起来的欲望和身份认同。“消费逻辑被定义为符号操纵”,“刚刚从流水线上下来的符号,神话般地运转着”。而传播媒介在其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例如有的人宁愿花更多的钱去购买某个知名品牌的商品,他事实上追求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的功用,更重要的是追求这个品牌所象征的社会身份和生活方式。而这种社会身份和生活方式的展现是由商家所操纵的符号塑造出来的,商家通过广告、公关、病毒式营销等手段构建了符号的社会意义,并使之通过媒介得以广泛传播,而Web2.0时代的个体化、交互、超时空等传播特性为消费主义的盛行提供了最优化的途径。
“美丽的逻辑,同样也是时尚的逻辑,可以被界定为身体的一切价值(能量的、动作的、性的)向一种功用性的交换价值的蜕变,它通过抽象化把身体的观念、欲望、享乐概括为一个视像符号,直到在符号的交换中耗竭。……这其中依据的并不是主体的自主性目标,而是一种娱乐及享乐主义效益的标准化原则,一种直接与消费主义社会标准和规则相联系的工具约束。”“垄断资本和信息革命带来的后现代主义,它什么也不寻找,但似乎什么都有,恰如一个开架销售的大超市让你随意体会货山物海的消费快感。它形而下,它流行,它缺乏崇高,它商业化,但它有快感,自称个性化。……网络是人头攒动、议论纷纷的广场,这里资讯谈不上权威,快感没有尊严,这是思想为消费付出的代价。”
第二节 Web2.0的应用方式
Web2.0的应用方式我们已不陌生,有网友将其概括为如下特征:个性化的传播方式、读与写并存的表达方式、社会化的联合方式、标准化的创作方式、便捷化的体验方式。Web2.0的应用方式较多,本节将对其中较常用的、社会影响广泛的几种方式加以阐述。其中“博客”作为Web2.0时代重要的力量,它的影响在本书的各章均有体现,在这一节当中只做简单介绍,详细的发展历程可见第三章中的“网络个体化传播”。
一、博客(Blog)
“Blog”一词起源于Weblog,意思是网上日志。1997年12月,乔恩·巴格(Jorn Barger)第一次提出并使用“Weblog”。1999年彼得·默赫兹(Peter Merholz)在自己的主页(www.peterme.com)上贴出一个帖子:“我决定把Weblog发音为Wee’-blog,或者缩写为‘Blog’。”这是缩略词“Blog”的首次使用。
作为个人网站,个体可以在其中抒发情感、发表意见、与他人交流或从事其他活动。内容可以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记录个人真实生活;可以以专业知识为主题,专注于理论学术研究、教育和科技研讨等某一特定领域内容,进行知识过滤和知识积累,如语言博客、法律博客和技术博客等,还有以新闻时事性内容为主的博客,如新闻博客。文本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其中以音视频内容为主的博客也被称为“播客”。
2002年,博客进入中国,中国博客的开创者方兴东曾指出:博客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
美国的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也曾指出,博客按时间顺序来排列的结构“看起来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变化,但却推动着一个迥然不同的传播模式、广告模式和价值链”。RSS技术出现后,博客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斯格仁塔将Web2.0时代的网络称为“增量的互联网”(Incremental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