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网络传播概论
14248500000003

第3章 网络传播的发展历史(2)

由于新媒体的介入,媒介融合式的传播成为必然趋势。“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早由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提出,其本义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尼彻森(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和组织融合。

2004年日本及韩国分别提出了“Ubiquitous Japan”及“Ubiquitous Korea”计划。

英文单词“ubiquitous”来源于拉丁语,意为“普遍存在的,无所不有的”。国际信息产业界最早提出此概念的是美国施乐公司的马克(Mark Weiser)博士。他在1988年第一次提出“ubiquitous computing”的概念。马克博士认为,“电脑在我们没有意识到它存在的时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其后,日本学者衍生出了“Ubiquitous Network”(无所不在的网络)的概念,认为人们在没有意识到网络存在的情况下,能随时随地通过适合的终端设备上网并享受服务。“无所不在的网络”需要同时满足三个要求:第一,无论在何处使用,无论使用模式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它都能提供永远在线的宽带接入;第二,“无所不在的网络”不仅能够连接通用的大型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也能连接移动电话、PDA、游戏机、汽车导航系统、数字电视机、信息家电、RFID标签以及传感器等各种信息设备,这些设备通过IPv6协议连接到网络中;第三,“无所不在的网络”能够实现对信息的综合利用,不仅能够处理文本、数据和静态图像,还能够传输动态图像和声音。它能够实现安全的信息交换和商务交易以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2004年,韩国信通部推出并实施《数字时代的人本主义:IT839战略》(Humanism In the Digital World:IT839 Strategy)。战略指出,“无所不在网络社会将是由智能网络、最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其他领先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武装而成的技术社会形态。在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中,所有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U”计划显现出国际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乃至与信息相关的社会问题等被高度整合,融为一体。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我国互联网开发建设比美国要晚20年左右,但在1995年后,基本上与世界网络发展保持了同步态势。我国网络传播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筹划至1994年4月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第二阶段是1994年至2001年“三网融合”目标的提出;第三阶段为“三网融合”的实施与发展阶段,同时在2003年后,Web2.0网络应用方式逐步开始普及。

一、第一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一些重要的国民经济领域建设计算机网络。最初建成的是铁路、银行、气象等十二大网络,其中最早投入使用的铁道部MIS系统,使用200台中小型机、2万台微机及4000台终端,把12个铁路局、56个分局、70个网络节点连成了一个网络。

1986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ANET)启动,其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1987年9月14日21∶07,时任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的钱天白向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通向世界。)简短的一句话标志着中国开始通过网络和世界沟通,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钱天白也成为中国第一个“互联网用户”。

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代表中国正式在斯坦福网络信息研究中心(SRI-NIC,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s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开通了使用“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从此中国的网络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中国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建在了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1992年7月,我国实现了全国电子信箱系统联网,定名为中国公用电子信箱系统(China Mail)。我国互联网最初应用范围仅限于科研、教育领域。在这一阶段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网络和北京中关村的NCFC(The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网络。

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网络于1988年初步建成,是国内最早的具有现代化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当年便实现了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国际计算机网的连接。1990年5月起,开始向其他单位提供非营业性的网络服务。1991年3月,该网又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实验室(SLAC)计算机网络建立了连接,随后在技术设备上不断改进提高,采用了高速通信信道,1993年3月,与美国能源科学网(ES net)实现连接。

中关村网络于1990年4月由国家科委正式立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在北京中关村开始建立国内规模最大的全光缆计算机网络,其名称为“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简称“中关村网络”。它包括一个主干网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3个院校网,总投资为7000万元人民币,1993年12月主干网开通。

199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网络与中关村网络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开通了网络全功能服务,开启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从网络管理模式上看,可称为非开放性的学术网络阶段。高能物理研究所为了满足一些单位使用互联网的需要,进一步开展了用户入网的工作,使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共享世界信息资源。1994年5月15日,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中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inChina。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也是在1994年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曙光BBS站,这是中国内地的第一个BBS站。

1994年8月,邮电部与美国Sprint电信公司签署协议,由Sprint协助建立中国公有计算机互联网(China Net),经过9个月的努力,首先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国际节点,完成了国际互联网与国内公用数据网(China DDN)的互联。

二、第二阶段

1995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这一天,邮电部宣布向社会各界开放此项业务,提供所有互联网服务,不论单位或个人只要交钱入网,便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项功能。

从此,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进入了开放性的商业化网络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的网络传播呈现出与其他国家类似的特点,即网络用户急剧增多、网络媒体功能充分展现及电子商务的渐进发展。

1996年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6月,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建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到1997年10月,邮电部、电子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教育委员会四家单位组建并经营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四大互联网络都已开通,并与国际互联网相连。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成立信息产业部,主管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

1996年以后,中国网络发展最令人瞩目的现象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大量涌现。

1997年网易成立,1998年搜狐、新浪相继成立,这三大商业网站迅速发展成为门户网站,被称为当时中国互联网的“三大门户”。在1998年成立的还有腾讯,1999年盛大、百度也宣告成立,中国互联网商业化运作已初具规模。

搜狐是中国第一个分类搜索引擎网站,1998年2月由张朝阳博士创立,当时被称为向雅虎(Yahoo)挑战的国内第一家中文搜索引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转型成了一个门户网站。

我国传统媒体上网始于1993年。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下午版》通过杭州市的联机服务网络进行传输,从而拉开了报纸上网的序幕。国内第一份中文电子刊物是《神州学人》,由国家教委投资200多万元,于1995年1月12日正式发刊。该刊是文摘性的新闻周刊,从国内几十种报纸杂志中摘取每周最重要的信息。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电子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播演示,成为国内第一家在互联网上发行的电子日报。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的建立为传统媒体上网打开了新局面,它实现了24小时新闻滚动,后来还开设了电子论坛以促进双向交流,并提供数据库搜索服务,这是我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

我国广播上网始于199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在网上进行实时广播。

1997年底,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次策划网上直播并获得成功,来自世界各地16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以及国内7个省市的网友在网上收听了长达4小时的网上直播节目。

中央电视台网站于1996年12月建立并试运行。1997年,广东省广播电视厅建立了“岭南视听”信息网,向多媒体传播趋势发展;1998年12月31日22∶00至1999年1月1日0∶20,上海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了中英文双语元旦晚会,通过卫星及互联网向全球现场直播,这是国内大型综艺晚会在互联网上的首次直播。1999年澳门回归的历史时刻,从12月19日9∶00至21日9∶00的48小时,中央电视台网站、《人民日报》网络版、中国互联网中心都进行了同步直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普通话、粤语、英语、葡萄牙语对多场重大仪式和庆典活动进行了网上音频直播。2006年4月,中央电视台正式成立网络传播中心和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央视国际(CCTV.com)同时实现全新改版。

新华社在1997年11月7日建社66周年之际正式开通网站。通讯社具有信息总汇的特点,一般都建有庞大的数据库可供各类用户检索利用。新华社数据库不仅收录了大量的一次文献,而且还有许多精心组织和编写的二次文献。通讯社上网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渠道,提高了时效,充分发挥了迅速、全面、权威、高效的传播功能。

1999年3月25日凌晨,北约对科索沃实施空中打击。新浪网于25日凌晨2∶50就刊出了第一条快讯:“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出现空袭警报。”3∶04,刊出第二条快讯:“普里什蒂纳周围出现爆炸声。”当大多数人从25日早间广播、电视、报纸上获知北约空袭的综合报道时,有关的新闻报道已在网上整整滚动播出了好几个小时。国内许多网站不仅提供最新的事态发展,而且还设立了有关专栏,备有详尽的背景资料,充分展示了我国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美国导弹袭击,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5月9日,《人民日报》网站便开设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广大网友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参与其中,6月19日晚“抗议论坛”改版为“强国论坛”,网友共发布9万余条帖子,在迅速形成舆论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网络新闻传播以强大的优势向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

2006年**********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选,并且评出了三类(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专栏)13件网络新闻获奖作品。这次评奖标志着网络媒体作为我国重要传媒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