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网络传播概论
14248500000011

第11章 网络传播主体(2)

在我国,2002年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新阶段。2002年2月2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中南海科技知识讲座结束时做了重要指示:我国必须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实行电子政务政府要先行;发展电子政务要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要把各级政府建设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同年8月5日,中央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电子政务建设“十五”目标:要使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改善和加强,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11月8日,江泽民所作的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有“要推行电子政务”的明确表述。各级政府纷纷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政府网站,进一步推行电子政务。

政府网站的普及和完善,为政府信息公开、推行电子政务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按照服务对象不同,电子政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指上下各级政府、不同地方和不同部门之间的政务活动系统,包括电子法规系统、电子培训系统和业绩评价系统等。其作用是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法律、法规、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快速传达各种政府公文,实现司法、检察等机关的信息共享,提供财政预算、审计等数据与信息,以及实施培训和考核等,以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办事效率。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与企业进行经贸活动,精简管理业务行程,快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等。主要内容包括政府的招标与采购,电子税务登记与申报,各种证件与执照的申请、办理与变更,政策法律与信息咨询,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其他服务等。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网络系统为社会各界公民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教育、就业、医疗、保险、信息、证件服务等,如建立全国性教育平台,资助各类学校以及公共图书馆接入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各种教育资源,向公民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和职业培训,提供医疗、保险政策信息与医药、医务信息,以及公民个人的电子税务申报、证件办理服务等。

四、我国政府网站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开展的“2007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政府网站发挥了以下一些作用:

(1)关注民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2007年,国务院信息办倡导各级政府网站围绕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交通出行和公用事业五个重点领域开展了“百件实事网上办”活动,在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医疗保险、拓宽就业渠道、规范住房交易、方便交通出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抽样结果显示,共有257家政府网站结合重点领域加强了服务资源整合,设置了服务专栏,为解决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造了条件。

(2)整合服务资源,改善投资环境。天津、武汉等地整合服务资源,在线提供企业注册、纳税申报及多种行政许可服务,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商务部、海关总署网站提供的进出口信息查询和办事服务,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3)切实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农业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及时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流通,增加了农民收入;黑龙江、山东等地通过网站推动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引导特色农业发展,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质检总局、国家药监局、商务部、农业部及时发布产品质量、食品、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有关监管信息,有效保护了城乡消费者权益。

(5)扩大公众参与,促进行政管理创新。北京、深圳、成都等地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渠道,主动公开政府办事流程和办理结果,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保障了公众的基本政治权利。

(6)政府网站自身建设水平显著提升。2007年,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的开通,标志着省级政府网站拥有率达到了100%。国防科工委、西安、广州等49家政府网站全面梳理政务信息资源,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信息公开目录,提高了信息公开的规范性。

上海、武汉、大连等23家政府网站的办事指南数量超过了1300项,表格下载数量超过了900条,丰富了服务内容。北京、浙江、安徽、四川等地深入分析用户需求,围绕流程整合资源,策划开展了场景式服务,提高了服务针对性。

不到十年时间,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政府网站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受政治、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有些政府网站域名建设不够规范,网站信息更新速度和频率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在线办事建设相对滞后,以致有些办事功能没有完全实现,网站在线互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网站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继续发扬和巩固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优势和长处,改进和克服其中的不足和弊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二节 媒体网站

一、媒体网站的兴起

媒体网站,也称传统媒体网站、新闻媒体网站、传媒网站等,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创办,主要用以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提供服务的网站。最早出现的媒体网站是报刊网站。1994年,一批富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美国报刊开始在网上建立网站。但是,一些报刊开始在网上发布电子版时,并非马上单独建立网站,而是依托一定的联机网络系统、别的网络服务主站。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互联网上发布电子版报纸的是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新闻报》(San Jose Mercury News)。但是,关于该报发布电子版的起始时间,不同的著述中说法不一,有的说是1992年,有的说是1987年。虽然对具体上网时间存在不同说法,但毫无疑问,该报电子版的出现开创了电子报刊的新纪元,标志着传统媒体“触网”时代的开始。

1994年,美国开始相继出现一批报刊创办的网站,此后美国很快形成了媒体上网热。1998年底,美国报刊上网率已达60%以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许多报纸都看到互联网的潜力,于是纷纷上网。有资料表明,1996年初,全球上网报纸为900家左右;1997年10月达到2300家;1998年,上网报纸超过3000家。随着上网报刊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浏览器的推出,网上音频、视频广播“流”技术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媒体业开始纷纷上网或创办网站。1995年8月,美国广播公司(ABC)首先利用网络进行全球播音,成为世界上最先搭乘“网络快车”的广播电视媒体。到1998年底,美国大多数广播电视台已设立了网站。1999年,美国已有800多家电视台、1000多家广播电视台提供网上信息服务;到2000年,美国在因特网上进行广播的广播台已达1914家。我国于1994年4月作为第71个国家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1995年1月12日,由国家教委主办的《神州学人》杂志正式通过互联网发行它的《神州学人》(CHISA China Scholars Abroad)电子版,杂志的封面由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醒目的“神州学人”字样组成。这是我国第一个走上互联网的传统媒体。该刊是文摘性的新闻周刊,从国内几十种报纸杂志中摘取每周最重要的信息,每周五由“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中国科技网的前身,中国最早的全光缆计算机网络,1993年12月主干网开通,1994年4月与互联网连接)发行。《神州学人》成了海外华人华侨、驻外机构以及留学生了解祖国的重要信息渠道。

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电子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开播演示。

这是国内第一家正式在互联网上发行的电子日报。当时的《中国贸易报》社长兼总编辑孙维佳这样描述他们上网的动机:一是想把《中国贸易报》这个周二出版的报纸在不增加大量投资的条件下变成一个每天发布新闻的媒体,将中国经济贸易的最新动态展示给世界;二是要使这家专业贸易报在全球范围扩大传播影响;三是在传播手段上与国际现代传媒接轨。而这三个目的的核心是要把中国的经贸信息以最快的方式传达给世界。《中国贸易报·电子版》一开播就通过国际互联网、中央电视台图文电视、全国电子信箱信息服务系统(China mail)三大渠道向国内外传输,每天上网的文字量为1.5万字(中文1万字,英文5000字)。它的问世引起了国内外新闻界同行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英国路透社立即前来洽谈,成为该报电子信息的订户。到1995年底,国内尝试上网的报刊有七八家。

1996年1月13日,《人民日报》对外宣称,其综合数据库国际平台经过3个多月的调试,现已正常运转,它把当天《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市场报》的全文内容(约20万字)和部分图片送入互联网。到1996年底,在互联网上发行电子版的报纸有:《中国贸易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市场报》、《讽刺与幽默》(画刊)、《经济日报》、《金融时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国质量报》、《国际商报》、《农民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海日报》、《粤港信息日报》、《珠海特区报》、《深圳商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星星火炬报》;英文报纸有China Daily、Shanghai Star;计算机类报纸有《国际电子报》、《计算机世界报》、《中国计算机报》、《中国电脑教育报》、《产业信息报》等,总计30余种。同年,又有近20家杂志发行了电子版。

1996年,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开始对互联网有所认识,并尝试上网。广电系统的中央三台中,中央电视台起步最早,1996年底就开始进行尝试,并在1997年加大投入力度,一些著名栏目如《东方之子》、《实话实说》、《3·15特别节目》等,与国内的网络公司合作上了互联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在1997年内设立网址,但网站处于简陋状态,仅有几个自我介绍性的固定栏目。在对互联网的认识方面,倒是一些地方电台、电视台十分敏感,决心较大,行动亦十分积极。199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网站,这是国内第一个上网的广播电台。随后,广东省广播电视厅筹划建立了“岭南视听”信息网,上海的广播电视机构也开始在“上海之窗”网站中建立自己的网站。与此同时,国内广播电视机构开始建立有独立域名的网站,如中央电视台1997年注册了顶级域名www.cctv.com。

1997年1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正式推出网络版。同年4月,中国新闻社《华声月报》经过努力申请了自己的独立域名,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制作了5个专栏共10多万字的网络版,正式定名为“《华声报》电子版”,于5月25日开始在互联网上正式出版发行。同年11月7日,新华社正式开通自己的网站。至此,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在内的主要中央媒体几乎都已发行网络版或创办自己的网站。

二、媒体网站的内容模式

1.频道

即网站首页列出的频道目录,是媒体网站内容、服务的主要指南。媒体网站(事实上差不多所有类型的网站)都设有一定的频道,便于公众点击、浏览自己需要的信息。

如人民网设有新闻中心、时政、社会、地方、领导、节会、经济、能源、环保、汽车、房产、跨国、民航、教育、科技、文化、读书、杂志、娱乐、旅游、游戏、动漫、观点、理论、传媒、舆情、国际、军事、台湾、港澳、新农村、食品招商、男士、女性、收藏等50多个频道。新华网设有新闻中心、焦点网谈、地方、时政、国际、法治、高层动态、新华网评、台湾、廉政、军事、社会、人事任免、新华视点、港澳、理论、华人、传媒、体育、图片、论坛、视频、直播、博客、广播、访谈、播客、财经、汽车、文娱、教育、书画、健康、资料、IT数码、金融、房产、音乐、校园、收藏、生活、专题、互联网、科技、职场、女性、读书、旅游、美食、天气、手机报等50多个频道。通过这些频道设置,不难看出媒体网站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提供的信息远远超出新闻的范围。很多信息与实际生活、商业活动、休闲娱乐等方面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