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专访的提问方式选择
记者的提问方式是提问艺术构成的外部形态,采取什么方式提问取决于采访对象的合作程度及报道的特定要求。
由于记者在访问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采访对象,而且记者的访问场合、报道方式不同,因而在访问中要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当记者得到访问对象的初步合作——接受采访——之后,往往发现对方合作的程度不能令人满意。他们只愿回答记者提出的一部分问题,回避另一部分问题。有些人也许担心记者曲解或不能完全理解他(她)所持的观点而不愿涉及更深一层的思想;有些人也许有某种顾虑而对某一事件不想表明看法;有些人也许因受到外部压力而不愿披露实质性问题;有些人也许因为谦虚谨慎而不愿倾谈个人成就……凡此种种都令记者感到棘手。遇到上述情况,必须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通常,记者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即围绕报道题目单刀直入提出问题;二是漫谈引导,迂回深入——即选择与报道题目关系不大但却是访问对象感兴趣的话题闲聊,然后逐步引入正题。
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直截了当的方式为好?
一些特定的报道方式要求记者必须直截了当提出问题。因为特定的报道方式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固有的方式规定,记者要在有限时间内挖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来,东拉西扯会失去时机。比如,政治性较强的问答式的演播室专访、画外音问答式的轻松专访都要求记者直截了当提出问题,以求得到迅速、明确的回答。
除了特定的报道方式要求采用直截了当的提问方式外,对于习惯于接受记者采访的人亦可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提问。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运用漫谈的方式为好?
一般时间性不太强,不受固定场合及报道方式规定的访问用漫谈方式较合适。
对于情绪紧张不习惯接受记者采访或不愿同记者合作的访问对象,也必须用漫谈方式提问。
需要强调的是,漫谈的话题应该选择对方极有个人兴趣的问题,同时注意在一定时机转入正题,切忌海阔天空聊开来,最后没有丝毫有价值的材料。漫谈不是东拉西扯,而是为有目的的提问引路牵线。举例来说,如果问:“请告诉我们有关市长的生活轶事”,人们往往很难回答,也许人们知道一些,但追溯起来没头没脑,零乱无章。同理,“我想请你举几个例子”,通常也是不奏效的。有效的办法是提出具体问题如:“你在哪出生的”,“你生活的城镇怎么样”,“你的家庭生活怎么样”,人们回答这些具体问题比回答笼统问题容易。
4.专访的一般规则把握
人物专访是双向交流,然而在交流的过程中,记者是采访的主体,采访对象是客体。因而,记者怎样开口、怎样提问是大有学问的。记者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是检验记者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最佳尺度。
提问艺术的特征蕴含于记者的创造性采访活动之中,往往是不能一目了然的。因而,把握提问艺术首先要掌握提问规则:
(1)准确清楚,切忌含糊不清
记者提问所表达的意思一定要含义准确,表达清楚。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记者提问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采访对象就会处于迷惑不解的境地。
《创造性采访》一书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记者:我首先提出有关您个人和个人之外的一些问题。您知道,对于公众来说谈及这些问题很重要,至少是有趣的。公众有必要了解各种各样的确实的信息。如果人们清楚了您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环境和在您儿童时代所经历的各种遭遇,他或她持理解有关人生观的问题,以及……
采访对象:那么你是要问我是在哪长大的啦?
记者:是的。你知道这是很重要的。对于……
采访对象:我1932年6月10日出生在俄亥俄的圣丹斯(Sandusk,Ohio)。我是一个抑郁的孩童。作为亠个孩子我最清楚的记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看在上帝的分上,为什么你刚才不提问题呢?我们是不是继续谈论这个题目?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记者提问绝不能含糊不清。记者提问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清楚。含糊、复杂的问题往往得不到明确的回答。
(2)问题具体明白,切忌含糊不清
记者访问如果提出笼统、较大的问题,对方往往很难回答。例如,采访教育部门负责人,如果问:“请你谈谈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对方往往感到茫然,或者回答时讲些笼而统之的官话、套话。如果记者将问题具体化则能够使对方既不好回避问题又能提供具体的情况。记者可以问这样几个问题:“目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什么?是经费问题呢?还是师资短缺、人才外流?或是其他困难?”;“你认为解决这些困难首先应该从哪些具体方面努力?”;“目前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今后有什么打算?”记者可以根据采访意图将问题分类,比如: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在职教育等。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关注且同每个家庭都有关联的问题,因此记者提问还要视不同采访对象而提出恰当的问题。你不能向某个普通教师问教育经费预算问题。记者要根据采访意图选择不同的对象,提出具体问题。
记者在提问过程中,一定注意问题不能太大。例如,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期间,有位记者采访陈景润,开口就说:“请问‘1+1=2’这道题在数学上是什么样的难题?”陈景润说,这个问题太大了,几句话怎么能说清楚呢?美国有个初出茅庐的记者采访世界氢弹之父泰勒(Edward Teller)时,这样提问:“可否请您解释一下相对论与现代空间时代的关系?”泰勒回答说:‘我怎么解释呢?爱因斯坦用了13年的时间才确立了这个公式。”
(3)讲求逻辑、切忌思路混乱
如果提出几个逻辑上没有联系的问题,得到的回答一定是支离破碎的,甚至连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搞不清。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逻辑架构是记者准备问题时的方向指引,但是在具体的访问中,这种预设逻辑可能会根据现场交流的情况发生变化。但无论怎么样,记者都应该在前期准备中充分考虑问题的顺序、思路、发展方向等问题。
(4)讲内行话,防止话不投机半句多
任何学有专长的人都感到,同对其专业领域一无所知的人交谈,是件索然寡味的事。科学家、音乐家、作家、政治家以及有名望的人往往轻视那些对他们的活动不甚了解的记者。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于记者来说,就是要会讲采访对象的语言。对访问的人及从事的活动一无所知便前去采访是一种危险的尝试。
(5)问题先易后难,不要引起关系紧张
一般情况下,记者提问往往先提出容易回答的问题,尖锐问题往往在后边提出来。除了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特别形式,先易后难的规则是记者在大多数场合提问所遵循的规律之一。《创造性采访》一书在采访应用一章中,专门就提敏感问题采访了一位有10年采访经验的记者。这位记者说:“我试着在采访过程中的最后时刻提出这类问题。我常常先提出一些容易的问题,让他们轻松地回答,使他们的情绪松弛下来,然后在最后再击中要害。”
(6)问题分门别类,切忌主次不清
记者对采访的内容、范围进行了重点研究后,将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归纳。在归纳过程中注意不要将问题等量齐观地一一摆出,而是要主次分明。通常,将重要的问题一一列出,争取在有限时间内采访到有价值的内容。
二、创造发挥
电视人物专访并不是图像加上声音的简单采访。理想的电视采访,应该是传达某种信息,某种印象,某种只能用电视媒介才能传达的重要东西。
成功的专访衡量标准是: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感觉和印象、左右提问、掌握采访进程、驾驭谈话走向、达到理智水平。
成功的电视人物专访包含着创造价值。记者的采访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模仿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创造的。
1.重视开场,创造谈话基础
按照《人际关系奥秘——最初四分钟关系的接触》一书作者林纳特·苏宁的建议,在初次见面的最初几分钟内如何打破坚冰将决定整个采访怎样进行下去。在这几分钟内,采访对象在判断你:你是否有诚意,你是否值得信赖,是否有能力处理我提供给你的信息,并且如愿地写出有关我的情况。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记者在专访中的开场问题是试金石、是方向标。我们先来看《60分钟》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对邓小平的采访开头。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首先以漫谈的方式同邓小平进行交流,巧妙地表露了他的意图:
华:我把今天同你的交谈看成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像你这样的人物,我们记者不太容易得到专访的机会。
邓: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华:我希望我们在一起的一个小时对你是有趣的。
邓:我这个人讲话比较随便。因为我讲的都是我愿意说的,也都是真实的。我要我们国内提倡少讲空话。
华:你有没有接受过一对一的电视采访?
邓:电视记者还没有。与外国记者谈的比较多的是意大利的法拉奇。
华:我读了那篇谈话,感到非常有趣。法拉奇问了你不少很难回答的问题。
邓:她考了我。我不知道她给我打多少分。她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基辛格告诉我,他被她K了一顿。
华:是的。我采访过法拉奇。但我也问了一些她很难回答的问题这段采访的三言两语的对话,至少表白了华莱士的四个意图:第一句对话表明他对此次专访的重视。老练的华莱士深知只有在访问对象确认记者确有诚意并非常重视访问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进而达到双向合作。第二句话道出他素以硬性采访著称,对美国政界首脑经常进行咄咄逼人的提问,但同时追求采访的轻松自然。第三句对话显示他的专访对邓小平是开创性的——第一次电视一对一专访,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此次专访的新闻价值。而后的对话用意在于引起邓小平对他本人的重视,因为他曾向难以对付的法拉奇提出过难以回答的问题,说明他本人也不是等闲之辈。这段对话充分证实了记者在提问过程中创造力的作用。虽然华莱士采取的是漫谈方式,但每句话都是有意图的。
作为记者,高超的提问技巧应该达到这样一个标准,即能够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特定目的进行创造,开场尤其重要,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在现场访谈的开始未必是节目的开始,无论怎样,记者都应该在专访开场有特别设计和准备。
记者在专访中要善于热场,要善于结构一个好的开场。好的开场应该透露出这样的信息:
(1)记者和观众对这次访谈的关注和重视
记者可以从最有价值的新闻点出发提问。比如《杨澜访谈录》节目,杨澜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采访美国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其开始的提问是这样的:
杨澜:你们的第一场比赛就是中国队,挺不容易的,因为他们是主场作战,对这场比赛你的预期怎样?
科比:我的预期是这个环境对我们是很特别的,我想,我们今后也不会再体验到这样的比赛环境,现场气氛会极其热烈,但是总有人要首当其冲,去迎战东道主,而我们轮到了。我们都很振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开场提问,杨澜就从中国观众感兴趣的新闻点入手,进一步拉近新闻人物与中国观众的距离。同时,我们也看到,科比的回答也很技巧,显示出他对北京奥运会的尊重,对中国队的尊重以及对中国球迷和中国观众的尊重。被访者借此平台向观众表达意愿,更可以看出采访者的问题设计具有深意。
杨澜在2009年采访到中国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时,其开场提问是这样的:
杨澜:你对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的时候,你说美国应该在国际事务中运用“巧实力”。这个策略在你这次亚洲之行中是如何体现的,尤其是对中国的访问?
希拉里:在奥巴马政府中,我们的目标是运用一切手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在外交政策方面,我总是说三个“D”,也就是防卫、外交和发展。我们尤其要重视外交和发展这两项,我上任这一个月以来,一直重申我们要代表和保卫美国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
杨澜在开场提问中,从中国观众的角度,把被访人与中国联系起来,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被访人的主要观点,提纲挈领地引出谈话,便于观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