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起来,新闻人物专访是具有一定深度的专题报道;人物新闻报道是具有一定动态性的消息报道;新闻人物专访以访谈为主要表现形态,人物新闻报道以活动图像为主要表现形态;二者都讲求时效性,现实性;但在时机的选择上有所差别;二者都以表现人物为主要内容,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不同主题的专访
依照不同报道主题、人物专访的侧重点和主攻方向,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观点采访、信息采访、个性采访。
观点采访侧重于思想观点的揭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主张;透露重大事件实质性内容。
信息采访侧重于提供新的情况、新的动态、新的趋向;披露事件的原委;透露新的具体计划、措施、打算、设想。
个性采访侧重展示人物的风貌、突出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内心世界、人生哲学、世界观;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在一定程度上讲,观点、信息、个性专访是针对不同的报道题目和侧重点而进行的区分。在实际采访当中,记者的提问和采访对象的回答大都涉及观点、信息、个性。也就是说,这三者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交织的。不过,由于报道的题目不同,在每个方面又是有所侧重的。因而,在采访实施过程中,既不能将三者等量齐观,又不能截然分开。
一般而言,事件性专访以透露信息为主,常常通过采访当事人或参与者以及新闻发言人来进行。问题性专访以披露、阐述观点为主,主要通过采访权威人士、代表性人物来进行。名人或新闻人物的专访以揭示个性为主,主要通过采访社会名人、公众人物及有显著特点的人来进行。
1.观点采访
所谓观点采访就是记者向采访对象提出某种实质性问题,然后由对方表明态度,阐述自己或所代表的机构或团体的观点、立场、态度、主张。
一般情况下,观点采访大多是对知名人士的采访,而这些名人又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专家或有一定职务的官员。他们发表的意见不仅代表某一领域、某一流派、某一阶层的观点,而且还有一定社会影响。
因此,记者进行观点采访时,基本的要领是摆出问题,引出对方观点,然后再根据对方观点进一步展开问题。观点采访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求记者具有哲学头脑、学者风度和思想家的气质。这是因为观点采访通常都要采访政府要员、各界名流、权威人士,而这些人一般都头脑清醒,见多识广,记者若没有一定水平,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观点采访范围较广,包括政治、宗教、道德、社会及各种经济问题的争论,以及对反对观点的验证。记者要揭示、碰触这些观点与思想,惟一可选择的办法是广泛深入地研究整个事件或某一人物的背景材料。
美国电视超级新闻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1952年为报道总统选举活动,花了一春一夏时间,研究美国政界要人的资料,从而使他在报道中的观点采访大获成功。又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主持迈克·华莱士1986年为采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曾用几个月时间搜集有关资料,研究背景,设计问题,使他的提问具有相当的深度。
做观点采访,记者一定要有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的观点、思想以至人格都应有所了解,有所研究。因为如果记者对此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难以找出采访对象与其他人观点的不同之处,也就无法确切了解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真正观点。反过来说,记者事先若对采访对象了如指掌,就比较容易发现其新观点、新思想。第一个进入美国电视网的著名美籍华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钟康妮(Connie Chuns)曾说过,在她报道白宫新闻时期,她对美国历届总统的主要经历以及观点、思想都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所以她的采访得心应手。许多政治或外交家往往不轻易透露自己的观点,这时就要全凭记者的经验、学识、机智来应付这种场面,迫使他们道出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记者首先得在思想上能同采访对象交流,否则采访就难以进行下去。即使进行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在验证某些思想观点时,记者有时亦可充当一个对手的角色,用从权威人士或有关方面获得的事实来抛砖引玉。比如,采访有关人口控制问题时,记者可以说“昨天某某评论说……”,而不说“某某可能会对此做出这样的回答……”。记者一般从不把结论放在前面,因为那样做,采访对象就会认为那是记者的观点,甚至会同记者配合下去。
有些探索性的问题,往往容易引起争议。记者在采访时要特别注意传播效果。是分别阐述不同观点,还是解释其中有代表性、方向性的观点,取决于探索性人物采访中是否包含有突出价值的观点。
2.信息采访
信息采访的侧重点是传达新动向、新情况、新趋势。
信息采访要围绕事件本身及事件产生的连带反应进行提问,以求透露更多的信息。信息专访的采访对象选择可以是当事人、目击者,也可以是能够对事件发表看法的人。例如,伊拉克战争期间,CNN运用专访形式,进行了多侧面、多角度披露新动向、新情况的信息采访,在全方位整体报道中产生一定影响。
信息采访属于为公众提供信息的一种采访类型。在这种采访中,记者主要是从对方口中为观众获取信息,而不是让对方发表观点。这种信息可以由事件的“制造者”提供,因为这类事件往往是正在进行之中,信息同事件发展密切相关;也可以由某一领域的权威、政界要人来发布,因为这类信息往往是比较重要的、外界欲知或未知的。如1986年邓小平同志接受迈克·华莱士的电视采访时,就发布一则重要信息:只要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得到解决,邓小平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进行最高层的会谈。
由于信息采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因而记者一般都要准备好完整的文字材料,从中整理出最重要的内容。采访对象既可以直接提供所要发布的信息,也可以依据某一事件或目的发布信息。
有些复杂的有一定深度的新闻事件采访也属于信息采访的范畴。这种采访的目的,主要也是提供一种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与新闻事件有关的重要人士接受采访时,往往把所提供的信息与其观点融为一体。这时记者就要分辨清楚哪些是信息,哪些是对方个人或所代表的团体或党派的观点。
3.个性采访
个性采访注重人情味,力求以揭示某个人物的个性来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思想以及观点,以便吸引观众。
在单独进行个性采访时,记者的落脚点不是在信息上,而是在对方的个人生活、兴趣、工作、娱乐等方面上。而一般观众对名人的这些情况恰恰极有兴趣。在对名人进行严肃的采访时,高超的记者有时也穿插做一些个性采访,以配合观点、信息采访。比如华莱士曾询问邓小平的家庭、工作、业余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从发展的趋势看,最成功的个性采访似乎在朝着探究个人思想、揭示个人信念和行动的方向发展。记者在正式采访前,首先研究采访对象的全部背景资料,从中筛选出关键性的问题,列出问题,并按逻辑顺序提问。这类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成长阶段: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抓住每个年代的特点,寻找不同年代的不同变化。
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丈夫、孩子对他或她产生的影响以及本人对家庭生活的看法。
转折点:是什么时候在事业上发生了转折点?促成转折点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成功的标志:为什么获得成功或成就?是什么动力促成成功?靠个人的奋斗还是受到某人的帮助或赶上了某种机会?
个人信念:有什么样的人生哲学?对从事的事业、追求的目标如何?为什么?对整个人类有何信念?
个人习惯与特点:对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的态度以及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二节专访的基本要领与创造发挥
电视人物专访的成功,需要记者在掌握基本要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挥。
电视人物专访提供了多方面的传播特征,例如,面部表情和形体语言有时甚至会比语言交流更能表现一个人或一种情形。“文字采访与电视采访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视采访多少带有一点‘表演’特征。采访者必须做比提问更多的事。你必须设法创造一种有生气的和睦气氛,让采访对象忘掉摄像机、灯光、时间提示,在生动的谈话中充分表现他的个性,这种谈话将会告知、传播这个人的一种‘感觉’”。
作为电视记者,应该研究电视的个性特征,充分利用电视的优势展示电视人物专访的独特“魅力”,创造性地进行多维性思维方式。
一、基本要领
根据中外记者长期采访经验积累,我们认为记者的专访成功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
一是记者同采访对象的关系;
二是记者提问的水平;
三是访问对象愿意向记者透露些什么。
这三个条件是访问艺术涉及到的主要因素。第一个条件要求把握访问特点,因为访问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交流与合作。所以记者同访问对象的关系是决定访问成功的因素之一;第二个条件要求记者掌握提问艺术,即提问的方式和技巧,因为记者不开口事实难到手,所以记者提问水平高低是决定访问成败的又一因素;第三个条件要求记者研究采访对象的心理,因为记者采访要同各种人打交道,每个人接受采访的心理准备不相同,所以采访对象在什么样的心理因素支配下接受采访对于记者的访问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起着一定的作用。
那么,人物专访都要掌握哪些基本要领呢?
1.专访的主题架设
上文提到专访的目的越明确,谈话会越深入。人物专访绝不是天马行空的漫谈,记者要善于为每次专访架设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设置访谈的逻辑链条。尽管在具体访谈中会有闲笔和插曲,但是整个专访的走向是清楚的、集中的而且是与时代社会背景相联系的。其实,我们从一些专访节目的题目就能看出这些成功专访节目的主题明确,并且能够击中社会最敏感的神经。比如《面对面》中“维拉潘:足球哲学”、“马燕:我要上学”、“与神话较量的人——刘姝威”等节目,《杨澜访谈录》“中国式的智慧——柳传志”、“光环下的真实——张海迪”等,这些访谈都是记者抓住被访人一点,所有的问题都在这个主题的统筹下展开。这样,节目才会特点突出,而人物也会个性张扬。
2.专访的采访基调
首先,记者要把握好专访的采访观念,处理好采访基调。
思想方式对记者提问的基调、角度有着决定性的直接作用。任何有意识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思想支配下进行的,记者的提问也不例外。记者的提问存在着两种思想方法:一种是先入为主的形而上学;另一种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的思想方法。
(1)先入为主与反差现象
提问的目的在于得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任何一个记者都期望访问对象能够明确回答问题并说出有分量的内容。然而,访问对象的回答并非都能构成新闻。记者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的回答不能达到记者所期望的程度。有时,记者的期望越热切,对方的回答越没劲。这种反差现象往往同记者在指导思想上的先入为主有直接关系。下面的例证或许会说明问题:
体操运动员马艳红是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冠军。1980年在美国举行的哈特福德国际体操邀请赛中,她从高低杠转体180度接前空翻落下时未能站稳,未完成动作。高低杠是马艳红的拿手好戏,这个动作未完成是出乎意料的。原因是她不习惯比赛使用的杠,国内训练时用的杠较硬,而那里的杠较软。马艳红失利后,马上要参加平衡木比赛。她沉着冷静,稳当地取得了好成绩。有一位记者在采访马艳红时做了下述提问:
记者:“小马,对于高低杠的失利,是否给你带来一些思想负担?”
马艳红:“没有呗。”
记者:“你其他项目都和大家差不多,有信心再夺冠军吗?”
马艳红:“有呗。”
记者:“你难道就没有什么思想顾虑?或者压力、波动?”
马艳红:“哎呀,中间才间隔20分钟,哪有那么多想法,前一个失败了争取下一个好呗。”
记者:“你一上场,观众席上连台湾省来的华侨都喊‘马艳红,加油!加油人不多,声挺响,你听见了没有。
马艳红:“我一点也没听见。”
这个例证是比较典型的在先入为主的观念指导下提问的反差现象。从提问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记者的意图,既想当然地认为马艳红失利后产生思想压力,而后又想到祖国的荣誉激起马艳红必胜信心。记者一再追问,是期望能够上升到思想高度,然而却事与愿违。先入为主所带来的反差现象是端正采访指导思想的一面镜子。从1958年刮“共产风”到“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新闻报道中浓重的形而上学色彩是同指导思想的先入为主有关联的。
今天,这种色彩虽已淡化,但却没有杜绝。这就提醒我们在提问过程中时刻防止先入为主思想的侵入。
(2)辩证思维与差异形态
提问过程中正确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把握具体运动着的客观对象。辩证思维方法运用到提问过程中,就是通过寻找差别和变化提出问题,这个过程是记者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发挥作用并表现出来的。为阐述清楚,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前边采访马艳红的例证。
首先,记者应该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概念,即马艳红的失利是意外差错,因为高低杠是她的拿手好戏;接着记者应判断马艳红没有因高低杠失利而产生思想负担,因为平衡木的成绩已经证明;第三步是推理,记者要推断出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最后,记者根据比赛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提出问题:“未完成高低杠比赛动作的原因是什么?”这是观众所关心的问题,也是马艳红想告知外界的问题。
在客观物质世界中,任何对象都是具体的,都是包含着多样性规定的。不包含矛盾和差异的客观对象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寻找差异现象是提出针对性问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