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证明记者对这次访谈有充分的准备
访谈是在双方信息平等基础上的交流,被访对象抽出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接受访问,不是想喋喋不休地讲述那些基础的信息。尤其是对于名人、政治人物这样一些忙里偷闲、而又很难接受采访的对象。如果,当对方意识到记者本人没有对这次专访有足够的信息了解,没有足够的资料准备,他就会产生轻视、排斥的心理。因此,记者有把握的技巧就是在提问中暗示自己为这次采访做了精心的准备。英国《卫报》(The Guardian)记者林恩·巴伯(Lynn Barber)曾就名人专访说过:“做好功课,带着充分的准备与好奇心前往。一开始就提出详尽的问题,去证明你对他所知甚详,也提醒他,你期待他以努力回答你的问题。”上文提到的《杨澜访谈录》对希拉里的采访,杨澜引用被访人的观点也充分说明了记者对希拉里的关注。
(3)暗示此次访谈的目的
此次采访目的是针对何种由头?为什么选择被访对象?是信息采访、还是个性采访,是思想交流还是挖掘故事?记者在问题中都可以暗示此次访谈的目的。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信息有的时候也可以在访谈前的沟通中传达给对方。这样的作法可以让对方对此次访谈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良好的准备。
(4)创造良好氛围,激发被访者谈话的热情和欲望
中国古语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一般情况下,记者在专访现场,首先应以创造性的开场引起被访者谈话的兴趣,使双方的交流能够顺利推进。比如《面对面》“杨利伟,飞天圆梦”节目中,《面对面》记者王志在“神五”上天前,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航天员选拔训练中心,对杨利伟进行了独家专访。此次访谈不同于一般的采访,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出发之前的健康万无一失,在采访之前,节目组人员进行了仔细的身体检查和消毒防护措施。
记者:你好,请坐,手就不握了。
杨利伟:我们非常希望跟你握握手。
记者:等你回来以后我们就握手。
杨利伟:假如有这机会肯定是没问题。
记者:拥抱都可以。
杨利伟:没问题。
记者: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1965年5月生,身高1米76,体重就不说了。
杨利伟:那咱俩你比我大了一个月,身高还比我高了很多。
记者:你身高是多少呢?
杨利伟:我1米66。
记者:体重呢?
杨利伟:体重现在可能有63公斤左右。
记者:你们的要求是什么?
杨利伟:我们现在要求身高一般不超过1米72,一般在1米65到1米72,体重一般在70公斤以下。
记者:需要什么条件呢当宇航员?
杨利伟:他们来有个条件,飞行基本上要在1000小时以上,最少在800小时以上,作为咱们现在空军这种飞行的话,当时我们来的时候在30岁左右的时候,基本上年龄都在,这个年龄段,你才能有这个空中经历,才会飞这么长时间。
记者:不是你的年龄控制,而是你的飞行时间,这个就划了一道杠。
杨利伟:对,本身他招的时候,选拔的时候,也有个年龄段,从25岁到35岁这个年龄段去招我们,但是你带有飞行的东西,你正常大家去飞行的话,基本都差不多。中国古语有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这一段开场设计经过精心设计,王志一上来就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记者以自己的个人信息取得对方信任,这比上来直接询问对方的信息要婉转得多。正如《面对〈面对面〉》一书中:王志曾经说过,他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暴露自己,因此他更喜欢作为记者去访问别人,而不喜欢成为被访者。但这一次采访航天员,他首先就“暴露”了自己的出生年月、身高等,接下来再问对方的身高、体重等等,这样的提问方式容易让采访对象感到放松,效果肯定也比一上来直接就问对方的个人信息要好。
2.善于梳理、总结、提炼对方的想法与观点,为观众指明方向
在访谈中,被访者的语言千差万别,其很多内心想法和观点可能隐藏在具象的叙述之中。记者应该适时地作一个提炼者,从其感性的表述中提炼出具体的观点,从而有助于观众理解,同时也把访谈引向一个比较明晰的方向。以《面对面》采访凤凰卫视原主持人刘海若的母亲黄庆中的段落为例。凤凰卫视原新闻主播人刘海若在英国旅游时,遭遇列车脱轨事件,刘海若受重伤。在英国一家医院里,其母亲黄庆中与医院就是否为海若做脑干测试,检查她是否脑死亡产生了严重分歧:
王志:那你为什么就不愿意让他们做脑干测试?
黄庆中:我觉得她拔掉管子,可能我女儿就没命了,因为她太弱了,所有帮助她的东西统统拔掉了,她怎么活,这是我一个很直觉的反应就是这样子,我觉得她不应该那么快地拔,应该再过几天,等我女儿养一段时间,你才能够拔。
王志:这个时候可能是不是一种亲情让你产生……
黄庆中:我也不知道,我那个时候就是这样子,我平常这个人一向马马虎虎的,那个时候我想到我女儿性命比什么都重要。但是我告诉你,更可笑的是在这里。好像在第二天吧,突然来了一个医生,是一个印度人,就来跟我大女儿讲,说要给海若缝肚子,你们相不相信,在那个时候,她的肚子没有缝,我们都不知道,只在那儿争她做脑子测试,因为她盖的东西我们都没有看到,她的肚子都没有缝。
王志:你不相信他们。
黄庆中:我没有讲出来,我心里这么想。
通过对黄庆中的叙述,记者敏锐地把握住黄庆中当时的不信任心态,把它点透,从而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当时的事态性质。当记者体现出这种准确把握采访对象内心的提问水平时,被访对象与记者就能达到交流的默契。
3.灵活把握访问对策和思路
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提问构思、报道意图的表现,也可以使报道思想观点、新闻价值得以具体化,从而影响报道水平的高低。
提问技巧本身也包含着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具体地讲,记者提问技巧的发挥体现在针对不同类型的访问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上。这种对策又以语言表达的形式来实现。
在人物专访中,电视记者高超的提问技巧是采访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中外记者在长期采访实践中,摸索积累了多种多样的提问技巧和对策。在某种程度上讲,技巧的运用是因人因事而异的。记者怎样灵活地提问,怎样提出有分量的问题,或者怎样巧妙地用提问方式将信息引出来,这其中确有许多技巧在起作用。
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七种技巧和对策可以作为参照:
(1)充当对手,展开讨论
对不同思想观点的对象进行采访时,记者采取这种技巧往往能够开掘采访深度,比较适合于思想观点的采访。
(2)抛砖引玉,唤起回忆
采访往往涉及到往事追溯或个人信息,有人能够倾吐,有人则不愿回忆。记者若能选择一件特别能够触动对方情感的事抛砖引玉,则会唤起对方的怀旧之情,这亠技巧适合于个性专访。比如前文提到的《面对面》对杨利伟访谈的开始部分。
(3)探索询问,留有余地
记者选取具有伸缩性的问题提问,对方可以有余地地倾吐对某人某事的看法、评价。对于表态、反映性报道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出现绝对化的倾向。
(4)恰如其分地肯定,鼓励对方讲下去
对显而易见的成就做恰如其分地首肯,对方会感到记者理解他的事业,他会不厌其烦地滔滔道来。这一技巧适用于新闻人物和名人专访。
(5)提出疑问,“激怒”对方全盘托出
当采访对象因某些作法不被人理解,或者引起社会上的不同议论时,记者可以引用其中某些否定性议论,以疑问口气提出问题,对方会为了澄清事实,激动之下将事由原委吐露出来。此种技巧适用于有争议的事件、人物、现象的采访。
(6)问题宽窄结合,灵活多变
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报道题目采取灵活多变的提问技巧,可先宽后窄或先窄后宽,即采用“漏斗式”的提问顺序或者是“倒漏斗式”的提问顺序。换言之,即先提出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问题,然后收回到较窄的范围,或者先小范围提问,然后再放开来谈。
(7)顺向问题与逆向问题——交流与审视结合
在实际采访中,问题的组织有顺向问题和逆向问题之别,有人又称之为“顺毛捋”或“反毛捋”。
顺向问题是记者根据对方的回答思路,作顺向进一步提问。顺向提问是一种记者与被访者的交流。往往在采访中,记者会根据交流的实际发展方向,根据对方在回答中的语言与观点,就势提出想要提出的问题,从而把访谈引入一个自然的交流中。在采访中,有的记者往往按照拟好的提纲来提问,这就把访谈引入一个生硬、按部就班的一问一答的死板形式。在采访中,记者应该把准备好的问题融入到头脑中,适时灵活地在交流中提出问题。比如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沙祖康:我是中国派”中央电视台《面对面》,2007年2月11日播出,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2007年度)电视访谈一等奖。中王志采访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时有这样一段对话。当问及对待联合国副秘书长新职位的态度时,沙祖康回答道:“我喜欢直接,不喜欢间接”。王志顺着对方的回答追问:“那好,我有一个直接的问题,59岁是一个很敏感的年龄,您在这个年龄阶段被任命到这样一个位置,大家觉得您有后台。”沙祖康回答道:“后台有,我的后台就是13亿中国人民,我的后台就是我们中国政府,其他没了,当然我家里的后台就是我老婆,还有我儿子,还有我很好的、很贤惠的儿媳妇。其他我没有后台,我不相信后台。”
反向问题,是提问不沿着采访对象回答的方向走,而是对采访对象的回答提出质疑,从而从不同角度印证谈话、抓住事物本质。反向问题是记者在与被访者交流之外的一种审视与反驳。这样的提问往往与被访人产生碰撞、交锋,使谈话深入下去。比如,《新闻调查》第二期新闻人物专访性质的节目《“黑脸”姜瑞峰》中,当姜瑞峰大谈特谈如何蔑视金钱、小巧美女时,王志插话提问:“金钱美女难道不好吗?”随即话题进入观众感兴趣的问题:姜瑞峰内心世界中反腐倡廉的基础是什么?再如,《面对面》“马燕:我要上学”中王志探寻马燕上学动机的提问。
王志: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马燕:我想上学。
王志:为什么要上学?
马燕:我觉得上学好。比在家里蹲着好。别的不说,听到我的父母他们吵架,感觉到非常的烦恼。
王志:但是我还是有点不明白,你已经读到五年级了,别的女孩子可能读到三年级就不读了。家里又是这种经济状况,你为什么一定要读?
马燕: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我们那时候读的书更多了,学到的东西也更多了,看到的也多了,总觉得再不要过以前的那种生活。
王志:过老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呢?
马燕:他们一天就知道瞎苦,去外面打工有时候还被人骗了。就是不被人骗,他们还是挣不上钱。这都是看到的。虽然没有亲身体验过,但是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
王志:你为什么一定要改变?
马燕: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启发还是从我母亲身上学到的。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妇女,从妈妈这样的妇女身上我感觉到,我们需要知识,那是有用的。
马燕最初回答上学是为了躲避父母的争吵,这个答案显然令记者不满意,于是记者用连续的反问进一步求证。在这里,记者通过一连串带有审视的追问,刨根问底地询问出马燕想要上学的真实想法。
记者在访谈中应该把顺向问题的交流与逆向问题的审视结合起来,从而避免顺杆出溜,被采访对象牵着走。“访谈过程中,交流与审视交叉推进,此起彼伏,就形成了谈话的节奏与冲突。记者只有懂得将交流与审视交替运用的艺术,既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又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以职业访问者的身份将访谈式采访进行下去”。
以上七种技巧仅仅是从众多提问实例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并不能包括全部的提问技巧。真正能够巧妙运用提问技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并不断地实践。
经验不足的记者采访不知从何着手,想到的问题往往是一般化。解决的办法是要理清思路。怎样理清思路呢?要寻找差异、着眼变化、把握具体运动的客观对象。
三、发挥多维性思维
创造性采访的特定含义是:创造性采访不仅引出信息,而且它允许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创造出一种采访对象单方面不能达到的理智水准。
记者在专访中怎样引出信息、交流信息并达到理智水准呢?
人物专访是问、听、看、想四者有机结合的采访活动,因此,记者只有进行多维性思维,才能达到上述水准。
1.理智的提问
理智的提问,是采访者的知识、洞察力和创造性想象力形成的结果,指引着采访,并建议应该采访什么题目,提出什么问题。成功的采访是那种忘记了摄像机和所有一切,完全沉浸于谈话及问题之中。准确的提问基调有赖于记者辩证思维的思想方法。总体设计是否有的放矢在于记者对采访的人物事物的整体框架构思成熟;提问方式运用能否自如灵活在于记者机智地选择,达到提问艺术外部形式与特定目的的融合;提问技巧的发挥凭借记者积极主动的创造力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