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14243100000087

第87章 善待媒体 善用媒体 善管媒体(1)

——对李长春同志讲话的解读与思考

题注:2010年新年伊始,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本文对如何善待、善用和善管媒体进行了理论解读。

本文发表于《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2期。

2010年新年伊始,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

这段讲话把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和善管媒体,作为时代发展对新闻宣传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作为对党委和政府部门借助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要求。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为全国新闻宣传管理部门确立了工作目标,指出了工作方向,也解决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

如何看待媒体,如何运用媒体,如何管理媒体,是新闻宣传管理部门与媒体关系中的几个最基本的问题,李长春在言及如何处理这三方面关系时,都使用了一个“善”字,即“善待”、“善用”、“善管”。

何为“善”?在汉语中,与“善”字相组合的词语包括“善良”、“善心”、“善意”等,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一种美好的东西。如果新闻宣传管理部门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时,能够真正体现一个“善”字,这对于其改善与媒体的关系、促进媒体的工作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善待媒体——为媒体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

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中,李长春首先提出的是要善待媒体。所谓“善待媒体”,顾名思义,是指对待媒体要有善心和善意。

要“善待媒体”,关键是要解决媒体的性质定位问题,要弄清媒体的身份,知道它到底是做什么的,是在为谁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尊重媒体,善待媒体。

关于媒体的定位,近些年来我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提法:“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一表述,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认识媒体定位的基本依据。

根据这一表述,我国的媒体应该是党委和政府集体的言论机关,是“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财产”,它所拥有的话语权和传播权,就应该是一种公共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和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

在我们国家,媒体肩负着重要使命,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邓小平就把媒体看做是“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江泽民把新闻工作看做是党和国家命运所系的工作,并用“福祸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来概括舆论导向的威力和影响;胡锦涛则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并用“利误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来阐释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作用。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媒体在我国的独特地位、特殊身份和重要作用。因此,新闻宣传管理部门对此要有深刻认识,需要给媒体以准确的社会定位,真正将其作为为国家、为社会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手段,而不应当仅仅把它看做是自己所管辖下的,为自身组织机构服务的一个单位或部门。

在日常工作中,新闻宣传管理部门要做媒体的坚强靠山,全力支持媒体的工作,特别是在媒体的工作出现困难、遇到麻烦、受到曲解的时候,更要善于关心媒体、爱护媒体,帮助媒体克服困难、解决难题、澄清事实、做好工作。要真正把媒体视为朋友,多鼓励,多引导,多扶持。要防止对媒体采取不负责任、揽功推过的做法,有了成绩是自己领导得好,出了问题则是媒体自身的责任。更要避免不考虑主客观条件、不顾及实际情况,对媒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任意批评和训斥的做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工作人员心情舒畅,集中精力,勤勉工作,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完成自身使命,实现自身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的党政机关、新闻宣传管理部门,以及某些领导个人,没有正确认识新闻媒体的性质、职能和作用,仅仅将其视为自己的“下属”、自己的“传声筒”、自己的舆论宣传工具,只顾让其按照自己本单位、本部门甚至是某一领导个人的意志行事,而忽略了其作为民众喉舌与大众传媒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从一些受众调查的结果看,许多民众之所以对我们一些媒体的工作不满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媒体常常只顾替党政机关完成舆论宣传任务,而忽略甚至舍弃了其作为民众喉舌与大众传媒,所应当承担的传播信息、报道新闻、服务社会、监督政府等职能和任务。这是对新闻媒体性质和职能的一种误解和偏见,也是不能善待媒体的一种表现。

如果出现这种状况,媒体的处境往往就显得十分尴尬和困难。因为一方面,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它需要完成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任务,另一方面,作为“人民的耳目喉舌”,它又需要承担传播信息、报道新闻、服务社会的任务。也就是说,它又要顾“上头”——领导机关,又要顾“下头”——人民群众,如果只顾“上头”,群众自然会有意见,而如果只顾“下头”,领导机关也会不满意。

本来从理论上讲,这两者不应该是矛盾的,因为党和国家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说应当是一致的,中央近年来就反复强调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实事求是地说,在现实中,许多情况下这种利益也确实是一致的。问题在于,当一些地方的党委和政府出于地方、部门或单位的利益,将媒体仅仅作为其宣传舆论工具,而无视人民群众利益的时候,这时就会引发群众同某些党政部门,或是同某些负责处理纠纷问题的政府工作人员的矛盾甚至冲突。近年来出现的许多群体性事件,很多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到底是按照某些党政部门的要求去发布信息、控制舆论、开展宣传,甚至是去帮助其回避问题、掩盖矛盾、压制群众,还是以客观的立场,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重,去作实事求是的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媒体往往会感到左右两难。

在此情况下,党政机关和新闻宣传管理部门能否“善待媒体”,就显得格外重要。媒体希望党政机关和新闻宣传管理部门在此时,能够给自己以有力的支持和充分的保障,帮助自己按照新闻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实现自己的职能,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党政机关和新闻宣传管理部门,就应当积极鼓励新闻工作者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他们独立思考、勇于负责、坚持原则,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做好工作。

二、善用媒体——让媒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力

所谓“善用媒体”,是指要善于利用媒体,让媒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力,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和职责,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

在现代社会,一个不善于运用媒体来进行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执政者,是无法有效执掌政权,进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曾说过,现代总统必须学好驾驭舆论的艺术,这不仅是为了获得竞选的胜利,也是为了进一步宣传自己所信仰的计划和事业。这说明媒体的舆论宣传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党委和政府及其新闻宣传管理部门,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认识“善用媒体”的重要性,尤其要注意发挥好媒体在反映和表达民情民意,调控和引导社会舆论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运用媒体驾驭和引导舆论的能力,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媒体来应对和化解各种舆论危机,及时消除其不良影响,以便更好地为实现既定目标服务。

古人有言,“知人善用”,讲的是领导者要善于识别、了解和使用人才,充分发挥其智慧和潜力,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人尽其才。

按照这一道理,新闻宣传管理部门,应当善于了解和使用自己所管辖的媒体及其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其在新闻传播中的智慧和潜力,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尽量施展出自己的才能。

“善用媒体”,关键是要帮助媒体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近年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因为只有真正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开展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