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共机构型的广播电视运营体制
所谓公共机构型,是指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公共的社会组织而存在运作的媒介运营机制。这种类型的广播电视机构的所有权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私人,其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媒介机构,从理论上说,它是属于社会大众所有。尽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所谓的“属于大众所有”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种媒介运营机制肇始于英国的BBC,这个结果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由英国的社会现实状况所决定的。在英国这样一个非常成熟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阶层的划分非常稳定,统治阶级之间的凝聚力很强大。因此,没有一个独立的群体或者机构可以垄断对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像在集权体制的国家中,一个政府、一个政党对社会民众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英国这样的国家社会权力相对分散,对于媒体来说,一个能被社会各个阶层普遍接受的媒介只能是一个理念上为了“社会公众”的媒介,而不能仅仅为了特定的社会群体或者集团。正如雷蒙德·威廉斯所说的那样:“(英国)由于统治阶级之间的内聚力很大,英国国家机器的特色在于不必从中央直接管辖,而是透过委任与代表来处理相关事宜。有了这种背景,才有可能出现类似于BBC的公共组织,由国家立法规范并加以支持,但却又避免了巨细靡遗的国家控制。”
BBC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样的背景。1920年,英国马可尼公司正式播送广播节目,但英国社会对此做出的反应是:广播作为娱乐工具是非常危险的。在多方面的威胁下,英国政府曾经一度下令禁止广播。后来由厂商、邮政总局和军方多方磋商,于1922年达成协议,组成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这项协议规定,该公司对广播事业享受独占权,其广播经费来源则取自销售收音机时附加的执照费。1926年,BBC名称中的“Company”被更换为“Corporation”,更为明确地体现了其作为公共广播事业的性质。电视技术成熟以后,电视传播成为BBC的主要业务。
BBC这类电视机构的最主要特征来自它的资金的获取方式。通常,公共型电视机构的日常运作费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收取所谓的广播电视执照费;二是政府拨款。除此之外,随着传媒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公共电视机构也在不断探索一些新的资金获取的渠道。比如BBC2003年的收入:26.59亿英镑为执照费收入;1.47亿英镑来自于BBC商业控股公司;2.237亿英镑来自于BBC全球服务,其中主要是政府拨款(2.01亿),还有1610万来自用户的订购费,以及660万来自其他收入。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型的广播电视机构同样也有政府的拨款,但是,这种政府的拨款和国营型政府垄断式的拨款意义是不一样的。国营型的广播电视机构所获得的政府拨款是对广播电视媒介的一种全方位的垄断和覆盖,是政府借此拥有对媒介的一种权力的手段,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政府管理行为。而公共机构型广播电视事业获得政府的拨款并非是处于政府和执政党控制广播电视媒介目的的需要,而是这类广播电视机构被赋予了为公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功能和使命,为了让公众获得更好的这方面的服务,政府有责任对这类广播电视机构进行财政上的扶持。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对公共型的广播电视机构的拨款是社会机构间平等的组织行为。
由于这样一种资金获取的方式,公共机构型的广播电视机构免除了政府和广告商两方面的控制,它所形成的广播电视文化就具有了一种独立的文化品格。节目品位较高,既不会成为政府的宣传传声筒,也不会为了片面地追求视听率而落入恶俗的境地。比如,在报道新闻方面,BBC历来强调的是客观、公正和严肃,力求不受任何势力的干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甚至法西斯阵营里的很多听众都把BBC作为一个权威的消息来源。
公营型广播电视机构的节目强调的是客观、公正、高雅、健康,强调从文化品位上对观众进行引导,特别强调广播电视机构的教育作用。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精英的,甚至沾染着贵族气息的广播电视文化理念。但是,在公营广播电视机构发展的过程中,它始终受到商业广播电视机构的通俗的、大众的,甚至是恶俗、煽情的广播电视信息的有力干扰。比如,比起日本的富士电视公司、东京电视台、日本电视公司、朝日电视台等商业电视机构,NHK的平均收视率总是落在最后,这意味着它的观众占有率是最少的。BBC也是这样,尽管它在播送国际新闻、高雅电视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一旦商业电视台和电台出现以后,它立刻感受到了极大挑战。1967年9月30日BBC开始了BBC Radio电台服务,以播送流行音乐为主,而在这之前BBC是只播送高雅音乐和古典音乐的。而这一举措是BBC面对商业的“海盗电台”播送流行音乐的无可奈何的回应。尤其是1991年正式开播BBC全球新闻服务电视频道,后在1995年1月更名为BBC World。与BBC全球电台服务不同的是,BBC全球新闻服务是一家商业电视台,通过广告盈利,这也意味着该频道不能在英国本土播出。这说明BBC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背离了自己成立时的初衷。所以,尽管公营型广播电视机构的文化在品位,乃至在伦理道德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对于普通电视观众来说,似乎总有些曲高和寡的味道。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越来越高的电视传播成本也逼迫着公营电视机构不得不正视商业行为。尽管公营电视机构可以收取相应的执照费,但是这个费用的增长空间是有限的,尤其是面对商业电视的广告增长空间。原因很简单,商业电视的盈利空间是一个巨大的不断扩张发展的消费市场,而执照费唯一能够依赖的源泉就是电视机的市场,这个市场空间的增长是有限的。面对日益增加的电视制作和播出成本,BBC也在不断开拓自己的商业领域,比如出售自己制作的电视节目,并且发展了自己大规模的商业集团。
其他国家的公营电视台其实也面临这个问题,比如德国电视二台在建台后不久就开始吸收广告资金;而PBS则通过发展会员收取费用,以提供音像制品,提供成人教育服务等方式来获取更广泛的资金。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公视则通过提高自己的美誉度获得公众的支持,以此获得企业等机构的资金赞助。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也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这样口碑较好的电视机构中去。台湾公视其实是将自己和企业机构的公共关系活动捆绑在一起而获取经费的。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公营电视台现在越来越难以坚守自己的非商业的、精英的、教育受众的立场。在它的内部,越来越多的部分开始往商业倾斜。
三、商业型的广播电视运营体制
商业型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被实施最多的广播电视体制。
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的运作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要义的,因此它的首要目标是获得巨额的商业利润。目前,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获得利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播出广告,收取广告主的广告费用,这是最为广泛的利润获取方式;另一种是直接收取节目费用,这类商业广播电视机构只向那些支付了特殊费用的观众提供专门节目服务,它是把节目直接作为一种商品卖给他的消费者,即受众。
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的正常运作依赖于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和消费社会,否则,广告来源和节目购买市场就会出现问题。
消费社会越发达就意味着市场越丰富,商品的种类也就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就越发不可能通过自己对商品的接触体验来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所以,一个社会中的商品种类越是丰盛,就意味着这个社会中的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大,作出最终的购买判断将越难。在这种情况下,广告等商品信息的相关引导就很必要。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商品种类的日益丰盛意味着自己产品的竞争对手将越来越多。此时,竞争将在两条线上同时展开:一条是“商品流”的线索,即必须拥有良好品质的商品、合适的价格以及畅通有效的物流沟通渠道;另一条是关于商品的“信息流”的线索,即要将关于商品的各类正面信息有效地传达到消费者的意识中去,这就需要广告、促销、公共关系等一系列市场沟通行为的配合。因此,一个市场中商品越是丰富,对广告的需求就越大。那么,对电视等广告发布媒介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实施市场经济的社会是以经济效益为基本导向的,处于这种社会中的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也不例外,它同样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追求越来越多的广告就是它们的必然选择。所以,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会将视听率作为它们的生死命脉。因为视听率的高低意味着它们所拥有的听众或观众数量的多寡,而广播电视的受众是被商家作为潜在的消费者来看待的。如此,在商家看来,一个节目的受众越多,意味着接收到相应广告的消费者的数量就越多,他们的商品就更有可能被顺利地销售出去。所以,收视(听)率高低是广告商决定是否在某档(广播)电视节目中投入广告费的主要原因。
为了获取更高的收入,也就是广告费用,几乎在所有的商业型的广播电视机构中,都有片面追求高收视(听)率的倾向,这种倾向对于广播电视机构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对广播电视机构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为,若要提高收视(听)率,就必须重视受众的信息接受需求,播出他们愿意看的电视节目,而不是电视人自己想播出的电视节目,这是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和国营型、公共机构型广播电视机构受众观的最大差别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国营型和公共机构型的广播电视机构都是实行居高临下的、单向度的传播。国营型电视台是要将带有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信息灌输给观众,引导他们,宣传他们。公共机构型的广播电视媒介是要用一种带有高雅品位的信息来教育受众、劝诫受众。只有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恪守“受众就是上帝”的理念。不是将信息灌输给观众,而是制作出观众喜欢的信息以迎合观众的口味。所以,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都特别重视受众调查和研究,力图能准确地把握受众的心理动向,以采取相应的策略迎合他们的收视习惯。
另一方面,片面地追求高收视(听)率必然导致广播电视机构迎合观众的各种趣味,乃至一些低级趣味,因此往往会使得电视节目的品位不断滑落。在此,我们必须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普通受众的信息接受心理趣味中,往往有一些品位低俗,甚至恶俗的趣味存在。而这些趣味由于连接着一些人们最本质的欲望,因此迎合这些趣味所制作出来的广播电视节目往往具有不菲的收视(听)率。这一点,在电视媒介的信息传播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比如,观看色情暴力的节目,可以使观众获得性心理的释放和宣泄;再比如电视关于一些畸形的社会现象和情感赤裸裸的展示,可以满足观众“窥淫癖”窥淫癖,即Voyeurism,是指一种酷爱观看他人性活动的性变态心理。在影视研究当中,窥淫癖往往是指观众对影视作品中展示的那种关于他人私密、隐藏的心理欲望和状态具有浓厚兴趣的观赏心理。通过观赏别人的隐私,观众往往自己可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这是窥淫癖心理的快乐机制之所在。的需求。这些低级的趣味一般和人类社会中的“恶”联系在一起,它们虽然存在,但应该是人类极力克服的东西。商业型的电视机构在这方面往往只考虑经济目标,会忽略掉伦理道德的规范和社会效益的兼顾。这样,展示隐私、煽情,追求更加私密的趣味的展示,往往成为商业型电视机构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也构成了商业电视机构最为人诟病的方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新出现的直接收费的电视机构也是一种以创造经济效益为原则的商业性电视组织,它不是通过广告,而是通过依托有线电视网络或者卫星直播技术,直接把电视节目出卖给它的消费者——电视观众。比如,美国的“家庭影院”电视台(HBO)就是通过卫星——电缆网络向观众提供电影服务,观众要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相应的电视信号的解码技术,最终才能看到相应的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