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科学养育
14107500000006

第6章 婴儿篇(6)

满月后的宝宝开始会做梦了,有的宝宝做梦时会出现一些躁动。宝宝的运动能力增强了,肢体活动增多了,睡觉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动作。但宝宝始终处于睡眠状态,即使哭几声,拍几下很快就入睡了。有时睁开眼看看,如果妈妈在身边,会闭上眼睛接着睡;如果发现妈妈不在身边,会大声哭起来,这时妈妈立即跑过来拍拍,宝宝会马上停止哭闹,很快入睡。如果仍然哭,握住宝宝的小手放到他的腹部,轻轻地摇一摇,宝宝会很快地再次入睡。如果到了吃奶的时间,就只有给宝宝吃奶了。这种情况不是缺钙。

3吃奶时间缩短,是奶量减少了,还是有病?

随着宝宝日龄的增加,吸吮力增加,妈妈也会抱着宝宝喂奶了,吸吮速度明显增快,妈妈乳量也比坐月子时充足了,所以,吃奶时间会缩短,间隔时间会延长,这是好现象。如果是奶少了,宝宝不够吃,可不会像新生儿那样老实,现在他会大声哭闹了。如果宝宝有病了,吸吮力会减弱,会有一些不正常的表现。

4小便次数减少了,是缺水吗?

这个月的宝宝小便次数很多,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尿,一天要更换很多块尿布,几乎看不到干爽的尿布。但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排尿次数会逐渐减少,尿泡却比原来大了,原来垫两层就可以,现在垫三层也会尿透,甚至把褥子都尿湿了。所以并不是缺水了,是宝宝长大了,妈妈应该高兴。但如果是在夏季,天气热,宝宝不但尿的次数减少了,每次尿量也不多,嘴唇还可能发干,这是缺水了,要注意补充。

5大便稀溏、发绿,是患肠炎了吗?

这个月的宝宝大便可能会发稀、发绿或有着奶瓣,这都是正常的,父母不要以为是宝宝消化不良或患肠炎了。大便次数也可能会增加到每日6~7次,这也是正常的。只要宝宝吃得很好,腹部不胀,大便中没有过多的水分或便水分离的现象,就不是异常的。

如果宝宝大便又稀又绿,而且每次吃奶间隔时间缩短,总是吃不饱似的,这可能说明母乳已经不足了。但爸爸妈妈不要轻易给宝宝添加奶粉,每天在同一时间给宝宝测体重,记录宝宝每天体重增加值。如果每日体重增加少于20克,或一周体重增加少于100克,再试着添加一次奶粉。如果大便常规检查有异常,医生诊断患有肠炎,再遵照医嘱服用药物,不要自行服药,以免破坏肠道内环境,尤其不能乱用抗菌素。

6比新生儿还容易患臀红?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有的宝宝后半夜可能不会醒来吃奶,睡眠时间也延长了,就算尿了也不会哭,妈妈也会睡得很香。这样的话,潮湿的尿布会让宝宝很容易患臀红。如果是夏天或盖得多,臀红就更加严重。随着母乳量的增加,宝宝大便次数比新生儿期还多,一天可拉六七次,如果不及时更换尿布,更容易出现臀红。一旦发现臀红,要及时处理,每次排大便后用清水洗臀部,涂上鞣酸软膏,是很有效的。如果臀红,会导致肛门周围皮肤溃破,细菌会侵入,造成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婴儿期比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给宝宝带来很大痛苦,要做脓肿切开引流,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肛瘘。

7夜哭郎,是惊吓的吗?

有的宝宝白天睡得好好的,到了晚上开始哭闹,而且非常难哄;有时还越哄越哭,妈妈爸爸被折腾得精疲力竭。妈妈会觉得自己带宝宝很失败,爸爸白天工作,晚上还不能睡个安稳觉,就抱怨妻子不会哄宝宝。这不是妈妈的错,也不是宝宝的错,有的宝宝就是喜欢晚上哭,也找不出什么原因。

如果确定不是宝宝问题,父母先冷静下来,不要哄宝宝,也不要抱着宝宝使劲儿摇晃,或抱着宝宝不停地走动,或夫妻俩相互发脾气。在这种的环境中,宝宝会越哭越厉害,而且程度会与日俱增。一两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感觉到妈妈爸爸的语气,对愤怒和抱怨的语气很反感。如果没有异常,只是单纯地闹人,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哭闹的宝宝,使宝宝平静下来。

8用手抓脸,是不是宝宝不舒服?

这个月的宝宝,会用手抓脸了;如果宝宝指甲过长,很容易把脸抓破,或在脸上抓出一道道红印。很多大人都喜欢给宝宝制作一双小手套,用松紧带束上手套口或用绳系上,这样做是很不安全的。如果松紧带束得过紧,会影响宝宝手的血液循环;如果缝制的手套内有线头,可能会缠在宝宝的手指上,使手指出现缺血,严重者出现坏死。不赞成使用小手套防止宝宝用手抓脸,这会给宝宝带来不便,试想一下,如果整天给您戴个手套,您会感到舒服吗?不管多么柔软的布,对宝宝稚嫩的小脸还是有摩擦的,比小手的摩擦力要大得多。把宝宝的指甲剪得稍微短些,然后再轻轻磨一下,让指甲很圆钝,这样就抓不坏脸了。

在大脑发育中,手的发育占有很重的位置。宝宝发育中非常关键的能力就是手的活动,如果整天给宝宝戴手套,非常不利于宝宝手部运动能力的发展,宝宝就不能看着自己的小手,这样就减少了锻炼的机会,导致运动能力发展迟滞,这会影响智力发育。手的神经肌肉活动可以向大脑提供刺激,这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之一。有的妈妈怕宝宝用手抓脸,就给宝宝穿很长袖子的衣服,这虽然避免了发生手指缺血的危险,但同样会影响宝宝手的运动能力,也是不可取的。

三.2~3个月宝宝(60~89天)

第一节本月特点

1外貌

宝宝到了这个月,已经进入婴儿期了。眼睛变得更加有神了,能够有目的地看东西;皮肤细腻,更有光泽,弹性也越来越好,脸部皮肤变得非常干净,奶痂也基本消退,湿疹也有所减轻。也有宝宝湿疹反而加重了,但这不要紧。

2体能活动

这个月的宝宝,肢体活动比较频繁,力量也增大不少,已经学会了踢被子,这让爸爸妈妈无可奈何,刚刚盖上被子不久,就会迅速被踢掉。几乎可以自己把头竖起来了,俯卧位时能够用两前臂把头支撑起来。带把的小玩具放到宝宝手中,能够抓住,但还不会主动张开手指。

3喂养

白天睡眠时间减少,晚上睡觉时间开始增长;尿尿的次数会减少,大便次数可能会减少,或出现腹泻,也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燥,这个时期大便性质不稳定。

4个体状态的差别

宝宝到了这个月,个体状态的差别开始明显起来了。有的宝宝表现得比较安静,有的宝宝表现得比较活跃,这与宝宝所处的环境有关,也与宝宝的性格有关。

5情感发展

宝宝到了这个月,笑的时候开始增多了,有时会发出一些声音,见到妈妈也会表现得很着急,并做出积极的响应,会将双手伸起来,要妈妈抱的样子。吃奶粉的宝宝,见到奶瓶会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对外界的反应更加强烈,喜欢到明亮的地方,如果抱到室外,会非常高兴。妈妈爸爸和周围人逗他,会出声地笑,有时会发出一连串的笑声。对妈妈笑得最多,吃奶时手脚总是闲不下来,把小脚高高地翘起来,小手会摸着妈妈的乳房,吃奶不再那么认真,可能会东张西望的。

第二节 本月生长发育规律

1体重

体重会受遗传、种族和性别等影响,但这些影响比较小,主要是受营养、身体健康状况、疾病等因素影响。因此,体重是衡量宝宝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个月的宝宝,体重可增加0.9~1.25千克,平均体重可增加1千克。这个月应该是宝宝体重增长比较迅速的一个月。平均每天可增长40克,一周可增长250克左右。

在体重增长方面,也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一样有规律地渐进增长,也呈现跳跃性。这周可能几乎没有怎么长,下周却快速增长了近200克,宝宝会“补长”。

2身高

前三个月宝宝身高每月增加约3.5厘米。满两个月的宝宝身高可达57厘米左右,这个月宝宝的身高可增长3.5厘米左右,到了两个月末,身高可达60厘米。

测量身高应取仰卧位,测量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这时的宝宝,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了,即使睡着了,爸爸妈妈试图把宝宝放平测量身高,很可能会被吵醒,或很快就把腿蜷回去,醒着时候就更不好测量。因此,测得的数据往往不是很准确,妈妈就不要为宝宝身高与标准相差一点而焦急了。

与体重相比,身高受种族、遗传和性别的影响较为明显。宝宝身高与计算的标准值不符合,尤其是低于标准值时,父母往往会焦躁不安,以为是喂养不合适了,宝宝营养不良了等。要综合分析宝宝身高值的偏差,结合宝宝的种族、父母和直系亲属身高状况,客观理解宝宝的身高水平。

虽然身高是逐渐增长的,但并不一定都是逐日增长的,也会呈现跳跃性。有的宝宝半个月都不见长,但又过了一周,却长了将近三周的水平。生长是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因此不要为一次身高测量的绝对值而烦恼,要连续观察宝宝身高的变化。如果手头有儿童身高发育曲线,就给宝宝画一个身高曲线图,如果偏离得很明显,那才需要看医生。

3头围

头颅的大小是以头围来衡量的,头围的增长与脑的发育有关。月龄越小头围增长速度越快,这个月宝宝头围可增长约1.9厘米。头围的增长也有生长曲线图,就是说宝宝头围的增长也是有规律的,呈逐渐递增的上升曲线。

和身高、体重一样,头围的增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到了多大月龄头围应该达到什么值,其值是平均的,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的宝宝。

4前囟

前囟和一个月的宝宝没有多大变化,不会明显缩小,也不会增大,前囟是平坦的,张力不高,可以看到和心跳频率一样的搏动。这是正常的,一般父母不敢触摸宝宝的囟门,也不敢测量囟门的大小。

父母对宝宝囟门的观察只是用眼看,对宝宝囟门的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囟门大小也有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囟门很小,仅仅1厘米×1厘米,有的囟门就比较大,可达3厘米×3厘米。不能单凭囟门大小判断宝宝就有什么病,如囟门过大就是脑积水,佝偻病,囟门过小就是小头畸形等。当宝宝腹泻脱水时,前囟可凹陷,当宝宝发热时,前囟可饱满。囟门处没有颅骨,要注意保护。

第三节 本月能力

1看的能力

这个月,宝宝开始按照物体的不同距离来调节视焦距,这是宝宝看的能力的一次质的飞跃。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锻炼宝宝的视觉能力。当宝宝觉醒时,父母要通过改变物体的距离,锻炼宝宝调节视焦距的能力。

满两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对某些不同的波长做出区分,到了近三个月,颜色视觉基本功能已经和成人接近了。宝宝对颜色的偏爱程度依次是:红、黄、绿、橙、蓝。父母不要认为刚刚这个月的宝宝对颜色的认识能力还很差,不给宝宝看颜色丰富的图案,这就削弱了宝宝这个时期视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父母要利用不同的颜色,锻炼宝宝色彩分辨能力。

2听的能力

这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区分语言和非语言,还能区分不同的语音,有着父母难以想象的音乐感知能力。这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初步区别音乐的音高。父母应该了解宝宝听力发展的规律和具备的能力,不要在宝宝面前吵架,因为这种吵架的语气宝宝已经能够辨别出来,会表现出厌烦的情绪,对宝宝的情感发育是极为不利的。父母应该多给宝宝听优美的音乐,和宝宝交谈时要用不同的语气、语速,提高宝宝的听力水平。

两个月的宝宝对说话时的情绪表现似乎有所反应,如果妈妈爸爸用严厉怒斥的语气和宝宝说话,宝宝会哭;用和蔼亲切的语音和宝宝说话,宝宝会笑,四肢还会愉快地舞动,露出欢快的神情。两三个月是宝宝已经进入简单发音阶段。宝宝出生后第一声啼哭,就是最早的发音,满月后的哭就是在和别人交流了,但都属于“说”的消极状态。到了这个月,宝宝开始有了积极要“说”的表示,妈妈可以听到宝宝舒服、高兴时的发音,如“阿、哦、噢”等。

宝宝越高兴,发音就越多。给宝宝创造舒适的环境,宝宝就会不断练习发音,这是语言学习的开始。语言的发育不是孤立的,听、看、闻、摸、运动等能力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要综合训练宝宝说话的能力。

3嗅的能力

这个月的宝宝,嗅到有特殊刺激性的气味时,会有受到轻微惊吓的反应,慢慢地就学会了回避不好的气味,如转头。人类嗅的能力没有动物发达,这是因为生后没有特意训练嗅的能力,使其逐渐萎缩了。

4味觉能力

味觉是宝宝最发达的感觉能力,整个婴儿期也都非常发达。宝宝对甜味表现出天生的积极态度,而对咸、苦、辣、酸的态度是消极的,都是不喜欢的。

宝宝不喜欢喝白开水,而喜欢喝加糖的水,这是宝宝的天性。如果妈妈用奶瓶给宝宝喂糖水,再用奶瓶喂白开水,宝宝就不喝了;如果拿奶瓶给宝宝喂药,再拿奶瓶给宝宝喂水,宝宝也会拒绝奶瓶,因为他记住了奶瓶里的东西是苦的。当你把奶瓶中的糖水滴入宝宝的嘴里时,宝宝尝到了甜味,才会重新吸吮奶瓶。妈妈知道了这个道理,遇到这种情况就有办法应对了。

5运动能力

宝宝到了这个月开始会有目的地用手去够自己看到的东西,并能紧紧握住把放在手中的玩具,经常把手里拿到的东西放到嘴里,但还不够准确,时常打在脸上其他部位。一旦放到嘴里,就会像吸吮乳头那样吸吮玩具,而不是啃玩具。手指可以伸展或握起,会把手放在胸前看着自己的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