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科学养育
14107500000005

第5章 婴儿篇(5)

成分不如质量重要,无论什么品牌的奶粉,其基本原料都是牛奶,只是添加一些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其含量不同,有所偏重,但都要按照国家统一的奶制品标准加工制作。有的奶粉中含铁较多,有的含钙较多,有的含脂肪较多,有的含蛋白质较多,有的含微量元素较多,但都是牛奶,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只要是国家批准的正规厂家生产,正规渠道经销的奶粉,适合这个月的宝宝,都可以选用。

爱心提示

选用时要看是否标有生产日期,有效期,保存方法,厂家地址,电话,奶粉成分及含量,所释放的热量,调配方法等,最好选择知名品牌、销售量大的奶粉。一旦选择了一种品牌的奶粉,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轻易更换奶粉种类,如果频繁更换,就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和喂哺困难。吃惯了一种奶粉,如果突然更换宝宝可能会拒绝。

第七节 满月宝宝的护理

1衣服、被褥、床,品质第一

(1)宝宝服

满月后,可以给宝宝穿一身宝宝服了,要选择纯棉、质地柔软、宽松、脚脖子、手腕等部位不是紧口的衣服。最好不要带纽扣,因为带纽扣的衣服,穿脱麻烦,纽扣还是危险异物。

妈妈给宝宝选择衣服时,衣领最好选择和尚服式的领子,不能太紧,因为宝宝脖子短,充分暴露脖子是很重要的,不但利于宝宝呼吸通畅,还可避免颈部湿疹和皮肤糜烂。不要穿连脚裤,如果亲朋好友送的是连脚裤,要把连脚剪掉,缝制成普通裤子样再给宝宝穿。裤子开裆要开得大,如果开口小,会影响换尿布,也容易尿湿,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勒宝宝的皮肤,造成皮肤损伤。可以穿宽松的棉质小袜子,袜口不要过紧,一定不要勒着宝宝脚脖子,如果过紧,会影响脚的血液循环,这是很危险的。

爱心提示

穿袜子前,要翻过来仔细检查一下,看是否有线头,如果有线头要剪掉,线头会缠在宝宝的脚趾上,引起脚趾坏死,这不是耸人听闻,在临床中遇到过这种病例,一旦发生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不但穿袜子要注意这一点,穿戴其他衣物时都要注意这一点。给小宝宝买衣物,一定要注意质量。不能只看样式,价钱,最重要的是看质量,包括质地,做工等。

(2)床上不要小毛毯

大多数爸爸妈妈喜欢给宝宝盖颜色鲜艳、花色漂亮的小毛毯。但其质地,大多数是腈纶制品或化纤制品,纯毛的很少。无论是纯毛的还是腈纶的,给小宝宝盖都不适宜。小毛毯上的毛会不断脱落下来,可能会吸入宝宝的咽部,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过敏反应;大的飞毛就会成为异物,吸到宝宝的气道中。

爸爸妈妈给宝宝盖纯棉的小被子,对宝宝有好处。满月后的宝宝活动增加,一定不要限制宝宝四肢的活动,只盖上被子就行了,不要包裹宝宝。包裹后会影响宝宝肢体运动,会阻碍宝宝运动能力发展。这个时期的宝宝可能会出现不是很严重的踢被子现象,这不要紧,可以把宝宝的小脚丫露在外面,就不会把被子踢下去了。脚上穿上一双厚一点的袜子就不会着凉了,踢被子也是锻炼腿力的一种方式。

2每天洗澡很重要

满月后,妈妈可以把宝宝完全放在浴盆中,但要注意水的深度不要超过宝宝的腹部,水的温度要保持在37.5℃~38℃。如果没有水温计,妈妈可以用手腕部或手背试一下,感到热,但不烫,感到不凉或温水就说明水温不够。通常情况下,试水温不要让爸爸试,爸爸皮肤较厚,往往把水温定得偏低。洗澡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以5~10分钟最佳。不要每次都使用洗发剂,一周使用2~3次就可以,更不要使用香皂,一周使用一次宝宝浴液就可以,一定要用清水把浴液冲洗干净。

冬季最好每天都洗澡,夏季一天要洗2~3次。如果天气炎热,宝宝出汗较多,随时可以给宝宝冲凉,至少要给宝宝皮肤皱褶处洗一洗。在洗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把水弄到耳朵里。

虽然这时宝宝的肚脐已经长好了,不必担心感染,但如果肚脐凹槽过深,也要用干毛巾把肚脐凹槽内的水吸干。

不要把洗发剂弄到宝宝的眼睛里去。

洗澡时一定不要有对风口。

洗后,要用干爽的浴巾包裹,用干爽的毛巾把头包裹上,等待干后再穿衣服,不要用毛巾擦身上的水后马上穿衣服,这样容易使宝宝受凉。

3要注意周边环境

满月后的宝宝对环境的要求仍是很严格的,室内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夏季保持在28℃左右,冬季保持在18℃左右,春秋自然温度就可以了。可以长时间开窗户,但不要有对流风。冬季开窗户时,要把宝宝抱到其他室内。

(1)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这个月,为了宝宝的健康,爸爸最好不要在室内吸烟;妈妈在厨房做饭时,应把房门关紧,不要让油烟进入宝宝房内,以免刺激宝宝呼吸道黏膜,埋下婴幼儿哮喘的隐患。

(2)保持室内湿度

室内适宜的湿度应保持在40%~50%,因为湿度对宝宝的呼吸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但真正能够把湿度重视起来,想尽办法保持室内适宜湿度的父母却不多。

北方地区的湿度很低,很难让室内湿度达到适宜。湿度太低,会使宝宝呼吸道黏膜干燥,就会降低对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呼吸道细毛功能受损,黏膜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宝宝发病率最高的是呼吸道疾病,要降低呼吸道疾病,就要从新生儿、婴幼儿抓起。

4尿便管理

(1)随意大小便,男宝宝可以接尿

满月后的宝宝,随意大小便还是很正常的,训练大小便还为时过早,妈妈没有必要为此投入精力。即使有些效果,也不能持久,可能会很快倒退回去,使父母丧失了继续训练的信心。所以,不提倡过早训练宝宝的大小便。尽管宝宝不能控制大小便,但和新生儿时期相比,这个月的宝宝小便次数明显有所减少。如果使用尿布,不再是每天彩旗飘飘,大多数是在醒后规律性地排尿,男宝宝可以看到阴茎立起来时,马上接尿,会成功地把尿接到小罐中。

(2)大便次数呈现个体差异

在这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很多,但每个宝宝都不一样,有的可以排6~7次,有的排1~2次,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大便性质,如果是母乳喂养,大便大多呈黏稠的金黄色。大便可以带有奶瓣,也可以呈绿色,但并不能说明是异常的。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多呈黄白色,有的也呈黄色。

5睡眠问题

(1)觉醒的时间延长

满月后的宝宝比新生儿期的睡眠时间开始减少,不像以前那样吃了睡,醒了吃,几乎一天总是在睡眠状态。觉醒的时间越来越长,每天可能睡16~18个小时,后半夜可能会停食一次奶,特别在每天上午八九点钟时可能是觉醒时间最长的,宝宝已经不再是每次吃奶后都能入睡。

(2)夜间睡眠问题折磨父母

让父母最头痛的是夜间睡眠问题,宝宝白天睡得很好,可一到了晚上,却精神得很,就是不睡觉,使得劳累了一天又累又困的父母睡不安稳。满月后的宝宝,还不会玩耍,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看、听能力还比较弱,所以觉醒时哭的时候较多,这样使得新手妈妈爸爸不知所措,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如果宝宝晚上睡得少,影响到父母的正常休息,父母就要帮助宝宝逐渐改变过来,白天让宝宝少睡,慢慢把睡眠期推移到晚上。

第八节 四季护理要点

1春季护理要点

(1)预防病毒细菌感染

在春季,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病毒细菌感染机会增多,而且气候多变,干燥,宝宝的呼吸道黏膜功能下降,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预防,要注意与患病的儿童隔离。春季开窗时间延长,要避免风对宝宝直接吹袭。

(2)北方初春不要把宝宝抱到户外

春天是气候变化最大的季节。根据北方地区的天气情况,初春时节爸爸妈妈还是不要把宝宝抱到户外。这时的宝宝对外界的适应

能力还非常弱。春末夏初,气候变化小,冷空气少了,风也不那么大了,在天气晴朗的中午可以把宝宝抱到户外20分钟左右,要在宝宝醒的时候抱出去,不要让过于强烈的阳光直射到宝宝的眼睛。不要在阴天或风较大时抱宝宝到户外,尤其不要让宝宝迎着风。

(3)南方补充维生素D,避免紫外线伤害

根据南方地区的天气情况,初春时节气候就有点热了,风也相对小,南方的户外比较温暖,所以,宝宝很小就可以在户外活动,而且时间也比较长。但是南方多阴雨天气,即使户外活动时间长,接受到的紫外线也比较少,也要补充维生素D。高原地区,紫外线照射比较强烈,要注意防护,过强的紫外线对宝宝是有伤害的,如云南,西藏等地区。春季气候干燥,要保持室内湿度。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每天喂白开水一两次。妈妈也要多喝些水,对乳汁分泌有利。

(4)换季不换装的通病

换季不换装,一直是妈妈在护理宝宝中的通病。天气从冷到热,妈妈总是不舍得给宝宝减衣服;天气从热到冷,妈妈就急着给宝宝加衣服,妈妈更喜欢“春捂秋不冻”。所以,不需告诉妈妈们不要冻着宝宝,需要的是告诉妈妈们不要热着宝宝,要及时给宝宝换装换铺盖。爸爸妈妈感觉热了,宝宝就感觉热了,宝宝只要比大人多一层单衣就可以了,会跑跳的宝宝,还要比大人少穿一层单衣呢。

2夏季护理要点

(1)妈妈宝宝勤补水

夏季宝宝容易缺水,要注意补充水分,妈妈要多喝水,宝宝也要补充水分,最好一天至少喂水2次。如果是人工喂养,就更应该补充水分,每天喂水至少4次。夏季气候炎热,宝宝奶量会有所下降,妈妈不要强迫宝宝吃。可适当补充一些新鲜橘子汁。人工喂养儿要注意奶瓶消毒,奶的质量也要检测,严把病从口入关。一旦腹泻,要及时化验大便,如果有感染性腹泻,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注意口服补液盐的使用,严防脱水。

(2)预防皮肤糜烂

这个月的宝宝,长得白白胖胖,变得越来越可爱了。有的宝宝胖得连脖子都看不到了,颈部、胳肢窝、腋窝、耳后、大腿皱褶、胳膊皱褶等处,在夏季非常容易发生糜烂。所以,夏季一定要设法暴露这些部位,要勤洗。

(3)不用爽身粉或痱子粉

爸爸妈妈都喜欢给宝宝擦爽身粉或痱子粉,而且一些书上也这样写。但许多专家建议最好不要给小宝宝使用。

夏季容易出汗,爽身粉或痱子粉遇湿后,容易刺激宝宝稚嫩的皮肤,皮肤受到刺激后会发生红肿,加速糜烂。

爽身粉或痱子粉只有在干燥的情况下,才能起到润滑、减小摩擦的作用,湿粉不但不能起到这个作用,反而会增大摩擦,更易磨坏稚嫩的皮肤。

有的宝宝本身就过敏,如果给宝宝使用爽身粉或痱子粉,会加重对皮肤的刺激。

(4)空调或电风扇如何使用

爸爸妈妈不要让空调或电风扇的风口直接对着宝宝,最好不要把空调房设在宝宝房间,只要宝宝房能间接得到空调的调节即可。无论天气多热,室内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之差要小于7℃,如果室外温度不是很高,室内温度最低不要低于24℃。即便使用空调,每天也要定时开窗换气。

3秋季护理要点

初秋的天气刚刚凉,宝宝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本身调节能力都很差,要注意防止孩子受凉,不要过早添加衣服和被褥。初秋气温还不是很稳定,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燥热,如果过早添加了衣服,会使孩子难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冬季。

秋末结束,冬季就要到来时,要注意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如果这时感冒咳嗽,可能会转成慢性咳嗽,冬季难以护理,如果在这时感冒了,要积极治疗。

秋末是婴幼儿患轮状病毒肠炎的高发季节,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预防,不要到人多的地方,一旦发现宝宝腹泻,不要认为是一般的腹泻,私自给宝宝吃些止泻药,要及时找医生,请医生对症开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处方药,注意电解质和水的补充,口服补液盐的使用时是非常关键的。

4冬季护理要点

冬季和春初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尤其要预防小儿肺炎,一两个月的小宝宝一旦患肺炎,多数是喘憋性肺炎。得病的主要原因是室内温度过高。冬季里,大多数父母都是门窗紧闭,室内的温度要高出室外温度几十度,温差很大。由于温度过高,致使室内湿度过小,空气不流通,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小儿呼吸道黏膜抵抗能力下降的因素。宝宝住的房间和其他房间的温度差异也往往很大,这就使得宝宝间接受凉的机会增加。

大人总是要开门进出,前厅的冷气会随着开门进入宝宝房间;而宝宝由于室内温度高,周身的毛孔都处于开放状态;遇到冷气,毛孔不会像成年人那样迅速收缩阻挡冷风的侵袭,一两个月的孩子调节能力还比较差,对外界的变化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缺乏保护能力;又由于室内空气不新鲜,空气干燥,气管黏膜干燥,抵抗病毒细菌的能力下降,病毒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冬季孩子患病最主要的不是受凉,而是受热。

第九节 本月护理常见问题

1出满月了,妈妈再也不用限制饮食了?

母乳喂养儿即使出了满月,妈妈也不能随便吃生冷不易消化的饮食。妈妈如果不注意把住入口关,宝宝就可能会腹泻。在炎热的夏季,妈妈可能喜欢吃冷饮,生蔬菜等,如果在哺乳前吃了,很可能会导致宝宝腹泻。妈妈一定要在喂完奶后吃,等到下次喂奶时,对宝宝的影响就不大了。

2睡眠不踏实,是缺钙吗?

随着宝宝的长大,其睡眠时间也相应减少,各项能力有所增强,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如果周围环境不好,宝宝会睡眠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