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科学养育
14107500000036

第36章 幼儿篇(9)

第三节 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说的能力

(1)说出简短句

语言能力的发育,男女宝宝的水平是不一样的。一岁五个月的女宝宝,40%以上都能把词组合成简短的句子,并说出来;而男宝宝只有20%具备这样的能力。同性宝宝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在早几个月前就可以说出10个以上的简单句子,有的宝宝直到现在也只会说出几个简短的句子。如果,这么大的宝宝还不能说话,妈妈就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2)理解物品的归属

宝宝开始对物品的所属有了基本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当宝宝看到妈妈的衣服,或者爸爸的鞋子,宝宝会说“妈妈的衣服”、“爸爸的鞋子”。宝宝还会提起他曾经见到的人或东西。如果带宝宝看过猴子或者是熊猫,宝宝也许有一天就会突然说“熊猫吃竹子”。宝宝虽然还不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妈妈可以理解宝宝的这些不连贯的语言。语言离不开生活,宝宝就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学习母语的。

(3)说出自己的名字

宝宝不再说一些没有主语的一些句子了,“喝水”“尿湿湿”等没有主语的词语,已经被“宝宝喝水”等替代。当宝宝可以说出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就是宝宝有自我认识的开始。宝宝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当没有人陪他的时候,宝宝也不会哭闹了。

(4)对上下、内外、前后关系的理解

一岁五个月的宝宝,对空间概念也有了初步了解,比如:“在上面”、“在下面”,但是还不能准确地运用,宝宝的空间想象力还没有发展完全。妈妈可以用“在……里”、“在……上”、“在……下”来教宝宝认识空间。

2看的能力

(1)通过看,认识物体的特性

宝宝看到的东西都是有相同意义的。因为宝宝只是用眼记录了这些物体,并被记在了大脑里。后来,宝宝可以记住他所看到的物体的名称,把物体和抽象的名称联系到了一起。再后来,宝宝不但知道他看到的是什么,还知道这个物体是做什么的。这时宝宝的视觉、听觉、思维在相互配合,使宝宝具备了认知事物的能力。宝宝知道了物品的样子也知道了名称,开始逐渐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比如可以分辨出玻璃掉下来会碎,木头就不会碎等。宝宝就是这样开始一步一步地发现世界,了解世界,也慢慢学会了思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2)视觉追踪

如果妈妈不希望宝宝拿到某样东西,就不要把它放在宝宝可以拿得到的地方。因为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会打开抽屉,拉开橱门,掀起布帘,打开瓶盖了。有的还会借助小凳子增加自己的高度,去拿一些比自己高的物品。如果发现宝宝拿了不允许拿的东西,就要转移存放的地点,但是一定要瞒着宝宝。因为无论你怎么转移,宝宝还是会发现,这就是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

(3)对物品的区分能力

一岁五个月的宝宝对物品的区分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不但能够区分大部分同类物品,还能区分相近物品,如宝宝知道碗、勺子和水壶是厨房里的物品,它们都属于餐具。宝宝不但会把鞋子放在一起,还知道鞋垫是放在鞋子里的,也知道袜子、鞋子和鞋垫关系密切。

3听的能力

宝宝到了这么大,非常喜欢大人给他讲故事,或是给他念小人书。对于爸爸妈妈讲的故事,宝宝有自己的理解。有的理解甚至会让大人觉得不可思议。爸爸妈妈应该给宝宝讲很生动的故事,最好有图片,或是朗朗上口的儿歌。

第四节 营养与饮食

1饭菜与奶的比例

这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正常进食一日三餐,外加两顿辅食和一定数量的配方奶。在医学上,通常把0~12月龄的宝宝称为乳儿,12~18月龄的幼儿成为离乳儿,即从以乳为主过渡到以菜为主。有的宝宝这个过程进行得很顺利,有的宝宝就会延迟、反复。某段时间乳和饭的比例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如果你的宝宝能喝300毫升的奶,就不要对宝宝的三餐做过多要求。如果宝宝一日三餐进食正常,也喝配方奶,就不要要求辅食的多少了,但是水果还是要给宝宝吃的。

随着宝宝长大,减少宝宝的奶量是正确的,但是宝宝还没有到离乳期,父母就不要跟宝宝较劲,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就会自然而然地离乳吃饭了。

2宝宝吃饭难的因素排序

有科学家认为,食物的美味不是吃出来的,而是用鼻子闻出来的。其实人对食物的欲望是综合的,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味觉。如果没有味觉的参与,几乎没有人会吃臭豆腐,因为它的味道闻起来实在令人不愉快,但吃起来却能体会到香的感觉。

心情。心情不好时,再美味的菜肴也难以下咽。如果对面坐的是你讨厌的人,再香的饭菜你都觉得索然无味。

环境。与家人共同进餐,心情放松、踏实而又温馨。

嗅觉。闻起来让人难以接受的食物,不易引起我们的食欲。如果我们进餐的环境有难闻的气味飘来,我们不可能吃得有滋有味。

视觉。如果一盘菜的色泽搭配恰当,令人赏心悦目,就会增加食欲。如果餐桌上留有污迹,餐具不洁,食欲就会大大降低。

通过对宝宝“吃饭难”问题的观察,所总结的导致宝宝吃饭难的因素排序为:味觉、心情、环境、嗅觉、视觉、疾病。

(1)边看电视边吃饭不好

宝宝已经能够自己拿勺吃饭,和爸爸妈妈一同进餐,其乐融融。但是很多家庭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饭,这对孩子可不是好的影响,因为:

不能营造整体进餐的气氛。

分散孩子吃饭的注意力,影响食欲。

影响消化功能。进餐时胃肠道需要增加血液供应,当宝宝看电视时,把注意力集中在电视上,血液供应首先是保证大脑,然后才是胃肠道,在缺乏血液供应的情况下,胃功能就会受到伤害。

(2)不喝奶和只喝奶

有的宝宝特别爱喝奶,到了快两岁,每天还是以喝配方奶为主,一天可以喝1000毫升以上,这样的饮食习惯也是不合理的。宝宝每天的奶量应该控制在750毫升左右。有的宝宝在婴儿期非常愿意喝配方奶,但到了幼儿期,却不愿意喝了,尤其不爱喝鲜牛奶。当宝宝不愿意喝鲜牛奶时,妈妈没有必要强迫宝宝喝,逼迫只会让宝宝更讨厌喝牛奶。解决的办法是改喝配方奶粉,比如:麦片奶或奶酪,喝酸奶。也可以给宝宝一些奶类食品,如早餐奶、巧克力奶、豆奶等,这些奶制食品的味道可能是孩子比较喜欢接受的。等过一段时间再试着给宝宝喝鲜牛奶,在孩子不接受奶制品的时期内,可以通过肉、蛋来补充蛋白质。

第五节 本月护理常见问题

1如何面对宝宝的无理要求

一岁多的宝宝,常常会有无理的要求,或是一些无理的行为。建议妈妈不要答应宝宝的无理要求,不要受到宝宝的威胁,如果纵容宝宝就会把宝宝教成一个不明事理、任性、不可理喻的坏宝宝。妈妈要尽量用宝宝可以理解的语言,告诉宝宝如何做到他想做的事情,这样宝宝的心中就渐渐有了梦想。妈妈选择这样和宝宝沟通,不但不会打击宝宝的好奇心,还会激励宝宝有美好的愿望和用于创新的精神。

2如何面对宝宝不合群

宝宝在这个月龄,开始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有的还会独自玩。有的宝宝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还会攻击小朋友。这并不是宝宝有了攻击性,没有了爱心。这么大的宝宝还是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多数是因为某个他们共同感兴趣的玩具。既然宝宝不是把小朋友当作交往的主体,自然就不会对小朋友表示关心了。甚至还会因为小朋友玩了他的玩具,而和小朋友起冲突。这么大的宝宝对东西的归属权还不理解,在宝宝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

3自我与分享

分享并不是宝宝与生俱来的,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学会分享,体会分享中的快乐。很多时候宝宝说的最多的就是“我的”,这并不是宝宝自私的表现。妈妈要经常让宝宝把水果、糖等一些吃的东西给其他的人吃,这样就会渐渐培养宝宝分享的意识。虽然宝宝还不能完全理解分享的意义,但妈妈不要因为这样就打击宝宝的自我意识,因为要培养宝宝的健全人格,父母是宝宝的老师。

4面对发脾气的宝宝

宝宝对外界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的感受,并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宝宝很多时候,因为自身能力的局限,会因为不能够实现自己的想法而感到沮丧。宝宝开始体验到了挫败感。当宝宝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就会用发脾气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

当宝宝发脾气时,父母要保持冷静,以平和的心态等待宝宝恢复平静。然后再问宝宝发脾气的原因,用宝宝能听懂的语言来平复宝宝的情绪。而培养宝宝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是短时间能够办到的,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沟通。

5与宝宝建立沟通的桥梁

宝宝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喜欢别人听从自己的安排。行动自如的宝宝,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探知的欲望。一方面,宝宝开始和父母之间产生矛盾,因此父母与宝宝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6尊重但不溺爱不放纵

宝宝就像小树苗,需要修剪枝叶,对宝宝适当的教育是必要的。但不能施行强制性的教育,父母也不要因为自己是长辈,就把自己的意念强加在宝宝身上。当父母要教育宝宝的时候,首先要理解宝宝,否则,你与宝宝的距离将拉得越来越远。小树之所以能够长成大树,靠的是土地提供的营养和水分,还有太阳提供的光照,而不仅仅是靠修剪。如果修剪不当,也会伤害小树。有些父母可能认为,3岁以内的宝宝似乎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很多宝宝的心理问题都可追溯到幼时的养育经历。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感叹:为宝宝付出了巨大的艰辛,换取的是心理不健康的宝宝。

7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很多时候,宝宝都会向妈妈示意他有尿便了,这是宝宝学习的开始,之后就可以用语言告诉妈妈了。

宝宝开始能稍微控制尿便之后,妈妈就可以训练宝宝自己控制尿便。使宝宝学会应该什么时候排,排在哪里,养成便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十八.1岁6个月宝(18个月)

第一节 本月特点

1语言表达能力的里程碑

一岁半大的宝宝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了,而不是用哭闹的方式,会用语言来表达了。宝宝的语言经常能逗得爸妈开怀大笑。宝宝每天都可以学习20个以上的词语,还能够学以致用。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宝宝基本上能学会用母语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意愿了。宝宝基本上能够叫出家中物品的名字,也知道大部分物品的用途。如果宝宝在一些书上看到自己认识的物品,就会和家里的物品联系起来。但宝宝还不知道物品是商品的属性,以为自己家有的别人家也有。把街上的红色车当成妈妈开的那辆,等等。

2体能飞速发育

一岁半大的宝宝,能够下蹲、行走自如了。有的宝宝还可能眼睛注视着地面,动作不协调地向前跑几步。有的宝宝在这么大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向后退着走了。宝宝现在学会了自己脱衣服,但是穿衣服还不能做得很好,拉链衣服还不能拉上。可以粘上粘贴式的鞋带了,但是粘得歪歪扭扭。宝宝能够借助工具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这是宝宝运动能力的进步,也是宝宝协调能力的进步,也表现了宝宝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执拗期悄然开始

宝宝开始进入执拗期了,一般在2岁时,出现典型的执拗期。这时的宝宝已经有了主见和个性,独立思考和自我意识性增强了。对父母的依赖情形也不会出现了。

第二节 体格与体能发育

1多数宝宝前囟闭合

一岁大的宝宝前囟已经完全闭合了,还有一些宝宝在一岁半以前就闭合了,少数的宝宝到2岁,前囟才完全闭合。

2萌出10颗乳牙

一岁半大的宝宝,已经长出了10颗乳牙了。乳牙个数的多少存在个体性差异,有的宝宝一直到1岁才开始长出乳牙,1岁半乳牙数不到10颗;有的宝宝早在4个月就开始有乳牙萌出了,到了1岁半的时候已经长出12~16颗乳牙。这些差异,都属于正常情况,妈妈不必担心。有的妈妈看到宝宝第一颗乳牙长出来了,其他的乳牙长得很慢,甚至连续几个月都没有乳牙萌出,就擅自给宝宝加服钙剂或鱼肝油,以为是宝宝缺钙或有其他营养不足。其实正常宝宝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3能力令人难以置信

(1)让家里发水

宝宝在1岁半的时候,会趁妈妈不留神,悄悄进入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家里很快哪里都是水了。

(2)拧开液化气钢瓶上的接口

1岁半的宝宝,有的力气大的,会跑到厨房打开液化气钢瓶上的接口。妈妈要特别注意。

(3)防不胜防

宝宝在这么大的时候,基本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但是见到新鲜的东西,宝宝还是会忍不住放到嘴里尝尝。比如,宝宝看到抽屉里有小药瓶,不费力地打开,还能把药片倒出来放在嘴里。如果外面是糖衣,宝宝就会把它当糖吃;如果是苦的宝宝就会吐出来。即使是些钙片,也不要吃多了。如果宝宝从抽屉里看到改锥、榔头之类的工具,又曾经看到过成人使用过这些工具的话,宝宝也会模仿着使用工具。所以,父母要把一些危险的东西锁在抽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