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科学养育
14107500000035

第35章 幼儿篇(8)

随着年纪的增长,宝宝对蛋白质和热量的需要有所增加,增加的幅度要比宝宝在婴儿期要少,而豆类,肉类,粮食和蔬菜类这四类食物随着宝宝的年龄逐渐的增长,所需要的摄入量就有所增加。

3宝宝食谱设计

妈妈要给宝宝每天准备那么多食物,里面又包括了那么多的品种,妈妈会担心孩子那么小,怎么可以吃得下那么多,其实只要合理安排就没有问题了。

一天饮食安排举例如下:

(1)早餐

奶150毫升左右、鸡蛋一个、面包片一片、西红柿一片。如果宝宝不爱吃鸡蛋,可以把蛋黄放在奶中,蛋清夹在面包片或西红柿中。

(2)上午加餐

苹果一个,也可以给宝宝吃点别的水果,根据宝宝喜好选择一两种,不要太多。

(3)午餐

米饭,炒菜:肉末炒土豆或虾末炒西兰花,汤一份。午餐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所以父母一定要认真为宝宝准备。

(4)下午加餐

水果两种:梨和猕猴桃,或者别的水果。酸奶125毫升左右。

(5)晚餐

馒头:可以是白面馒头、红薯面馒头、玉米馒头等。

炖菜:豆角炖肉、白菜豆腐炖肉,清蒸鲈鱼,肉末蒸蛋。汤:银耳红枣汤或绿豆汤、红豆汤或紫菜虾皮汤。

(6)睡前加餐

在宝宝睡觉前最好选择奶类,而奶量应该根据宝宝的需要而喝多少,不必规定宝宝必须喝多少。如果宝宝不想在睡觉之前加餐的话,就不用强求。

睡前加餐的食品最好不要选择豆浆,对于宝宝来说,豆类的食品不太好消化,喝完之后容易引起宝宝的腹胀。

第五节 本月护理常见问题

1宝宝怎么看待自己的排泄物

宝宝16个月的时候,可以把大小便排在便盆里。在宝宝的眼中,没有废物这一个概念,对于自己的东西他都觉得是宝贝。如果父母觉得恶心要倒到马桶里的话,宝宝心里会觉得特别难受,他会觉得妈妈不爱他,而宝宝为了保护自己的“杰作”,可能以后都不将大便排在便盆里。

2训练宝宝控制尿便的忠告

训练宝宝控制尿便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适当的训练宝宝控制尿便,不用规定时限,如果宝宝不接受妈妈的训练,可以暂停。

并没有先后的规定,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规律。

已经可以控制尿便的宝宝,还是常常会把尿液排在裤子里或者被子上,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味着宝宝的能力在倒退。

3睡眠不实多数不是缺钙

有些父母常常把宝宝身体上任何的不舒服都和缺钙联系在一起,比如有些父母就会把宝宝睡觉不踏实的情况和缺钙联系起来,其实,宝宝睡觉不踏实有多种原因组成的,比如白天活动不太多,又或者身体哪里不舒服都会出现睡觉不踏实的情况。如果宝宝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妈妈不需要太在意,可以再观察几天,如果宝宝持续好几天都是这样的,那就应该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4晚上开始闹夜

北方的宝宝一到冬天,户外的活动时间就很短,晚上的睡眠就会不太踏实。如果宝宝在这个时候胃口比较好,就会出现脾胃不和的症状,这些都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宝宝有点感冒或者白天受到了惊吓,也会出现晚上哭闹的情况,所以,父母应该多多理解宝宝,多给宝宝一些宽容和谅解。

5安全意识不放松

生活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父母应该尤其注意。

家里的电源插座一定要安装上防护罩。

宝宝能开的柜门、冰箱门等都要有安全的保护措施。

家里的家具不能有棱角,如果有,就要套上防护罩。

不能让宝宝拿到超过20厘米长的绳子,落地窗帘的拉绳也不能让宝宝够到。

家中的垃圾桶、药瓶等要放在安全地方;也要考虑到宝宝会利用凳子拿到的东西。

平日里给宝宝玩的玩具和日用品,一定要保证安全。

一定要保证宝宝够不到水龙头,宝宝能够到的地方是不能放有装满水的盆子、鱼缸等。

家中的玻璃物品不能放在宝宝可以触碰到的高度。

假如有宝宝可以开关的门,都要安装上保护套。

所有可能烫到宝宝的东西也要统统远离宝宝。

6宝宝过早独睡可能会自闭

宝宝在周岁以后,就开始有独立的愿望,同时也会产生更大的依赖性。所以当妈妈在身边的时候他可以很安心地玩,但是当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他就要到处找妈妈,不能专心地玩游戏。

有些妈妈想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就让宝宝过早地独立睡觉,这样其实会造成宝宝的身心健康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十七.1岁5个月宝(17个月)

第一节 本月特点

1宝宝能力清单

本月宝宝具有的能力有:

妈妈把饭端到宝宝面前,宝宝能够自己拿起小勺吃饭,端着杯子喝水。

把小朋友手中的东西抢到自己手中,还可能勇敢地抢比自己大的宝宝手中的东西。

能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上楼梯;会推着东西往前走。

能与爸爸妈妈一起玩扔球的游戏,球也能扔出去一米远了。

能分清前后方向,但还不能分清左右,对东南西北没有任何概念。

看着书上的图片,能和现实生活中相同的实物联系起来。

如果妈妈让宝宝坐便盆,会乖乖地坐到便盆上。

对爸爸妈妈的责备和批评表示不满,比如撅起小嘴、尖叫等。

能辨别简单的形状,如圆形、方形和三角形。

能自己摘帽子,脱鞋子,但不会解鞋带和系鞋带。

见到生人有害羞的表情可能会藏在妈妈的身后,探出头来观察陌生人。

能说出自己的名字。

2宝宝成长关键期

(1)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期

宝宝开始追求独立自主了,父母要给宝宝正确的引导,并设置一些限制,但可能会导致宝宝和父母之间出现冲突。父母要和宝宝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宝宝开始学习的基础。宝宝可以从父母的态度,学会如何对待周围人。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都会影响着宝宝。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宝宝也会无所适从,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个老师,因此父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刻

很多父母都对宝宝的吃饭问题感到苦恼,宝宝吃饭的一些常见问题有:食量小、偏食、吃饭的时候玩耍等。1岁多的宝宝已经可以吃粮食、蔬菜、鱼肉了。因此,这个时期是培养宝宝良好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

(3)开始尿便训练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能够自己控制尿便了。多数宝宝还需要用纸尿裤。如果还没有训练宝宝尿便的妈妈,从这个月开始就要训练宝宝尿便了。

(4)交流进入新阶段

随着宝宝的成长,父母对宝宝的期望越来越高,开始不能容忍宝宝“犯错”了。很多宝宝现在还不能完全按照父母的指示做事情。渐渐父母和宝宝的交流也变得不再顺利。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是父母的态度,父母也不要老用老眼光看待宝宝。很多时候宝宝并不是故意要让爸爸妈妈生气的,所以父母要学会和宝宝进行交流沟通。

3要相信宝宝成长得很好

(1)父母的困惑

宝宝又开始尿床了,晚上也不再听话地让妈妈把尿,这不是宝宝能力的退步,而是宝宝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如果妈妈很主观地决定宝宝什么时候做什么,宝宝就会表现出不满,即便宝宝已经很想排尿了,也会因为妈妈的做法而不再排尿。有时妈妈刚刚把宝宝放下,宝宝就尿了。

(2)说话似乎减少了,为什么?

宝宝的语言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有时也会呈现阶段性和跳跃性的特点。宝宝的语言发展进入新的台阶。宝宝有的时候只是说简单的两三个字,但有时就会把很多词组成一个句子,让妈妈也感到惊讶。

(3)宝宝变坏了吗?

过去宝宝常被别的小朋友打,也会被小朋友抢走玩具。可是现在的宝宝却从别的小朋友手里抢玩具,面对宝宝此时的不友好,妈妈不必困惑,也不要生气。慢慢地宝宝会变得既不被小朋友打,也不再打其他的小朋友了。

(4)强点、弱点没关系

现在的宝宝掌握了很多技能,如果宝宝没有掌握那么多的本领,妈妈也不要急,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速度是不尽相同的。很可能这方面快点,那方面慢点。所以不要拿宝宝的弱项和其他宝宝的强项相比较。

父母要学会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寻找快乐,读懂宝宝的表情,理解孩子的苦恼,感受宝宝的内心世界。让宝宝享受童年的快乐和家庭的温馨。父母是伟大的,给予宝宝很多感情,但是给予也是幸福的,面对宝宝的哭闹父母能以平和的态度去对待,宝宝也会给父母增添更多的欢乐。宝宝渐渐也会被父母的宽容和理解所感染,成长为聪明豁达、善解人意、身心健康的宝宝。

第二节 体格与体能发育

1体重

(1)标准体重的宝宝

单独的体重一项指标是不能全面反映宝宝的营养状况的,如果宝宝的膳食结构不合理,摄入的多是高热量、低蛋白、低维生素和低矿物质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宝宝营养不均衡。宝宝会因为缺铁引起贫血,因此定期给宝宝做健康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2)体重偏高的宝宝

体重偏高的宝宝,妈妈不必减少孩子的食量,要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要控制宝宝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要适当加入蔬菜的摄取。

(3)体重偏低的宝宝

宝宝体重偏低的时候,妈妈也不要急着给宝宝吃各种消化药,也不要逼着宝宝吃很多的东西。这样不但不能让宝宝的体重有所增加,宝宝还会因为妈妈的干预而导致偏食厌食。

2身高

(1)影响身高和体重的因素不尽相同

宝宝体格发育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身高和遗传因素、运动、种族等有着相关性。身高与饮食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所以妈妈不要因为宝宝的身高不理想,就让宝宝吃很多东西。

很多宝宝在3岁之前,遗传因素的影响表现在身高上不是特别的明显,宝宝越大遗传因素表现得越明显。

(2)身材偏高的宝宝

几乎没有哪对父母会不希望自己的宝宝长得高高大大的,如果宝宝的父母都偏高,他们的宝宝也可能超出正常范围。

(3)身材偏低的宝宝

如果宝宝的身高偏低,爸爸妈妈都会着急,以为是没有把宝宝喂养好,或是缺乏营养。其实,多数的宝宝身高波动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有少部分的宝宝身材偏高或偏低,如果你的宝宝是少数中的,并不能视为异常。如果父母的身高都比较低,宝宝的身高偏低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低于正常值,就要带着宝宝去看医生了。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遗传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要尽早发现宝宝的发育迟缓,以免贻误治疗最佳时机。

3头围和囟门

(1)大头宝宝

头围的大小也与遗传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父亲或母亲的头围比较大,宝宝的头围就可能比一般的孩子大。

(2)前囟

这个月龄的宝宝,囟门大部分已经闭合,还有部分的宝宝囟门没有闭合,可是已经很小了,只能容纳一个小指尖。如果宝宝囟门还在1.5厘米以上,就应该去看医生,寻找囟门闭合延迟的确切原因。

4运动能力

(1)爬楼梯

有的宝宝已经会手脚并用地爬楼梯了;有的宝宝在妈妈的帮助下,也能上一两级楼梯了;有的宝宝可能会两手一起扶着楼梯的栏杆,横着上一两级楼梯了。

从对体力上的消耗来说,上楼梯要费力些,下楼梯较轻松。如同人们常说的“上山容易,下山难”。从技巧上来说,宝宝上楼梯比较容易,下楼梯比较难。所以,宝宝通常是先学习上楼梯,再学习下楼梯。很多妈妈会担心宝宝在楼梯上会有危险,但是如果让宝宝在楼梯处玩,就不会有这样的危险了。这样宝宝才能更快地学会上下楼梯。

(2)单脚站立

这么大的宝宝,妈妈只要牵着宝宝的手,宝宝就能够单脚站立起来。宝宝可以在妈妈的指示下移动身体,或者做出手势。但如果宝宝正沉浸在他感兴趣的游戏中,或正在玩他喜欢的玩具时,可能对妈妈的指示不予理睬。

(3)平衡能力的进步

宝宝到了这个月龄,已经能够独立行走了,两只胳膊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举得很高,像只小燕子。当宝宝走得越来越好的时候,就开始较快速度行走了,并试图跑起来。这时宝宝可能会经常摔倒。没有关系,宝宝在学习走和跑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把自己摔坏的。妈妈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宝宝在硬的或有石块的地方练习走路,以免宝宝受伤。

宝宝的平衡能力,体现在可以从站立到蹲下的动作上,而且还有了连贯性。有的宝宝甚至可以保持半蹲的状态片刻。这个动作不但需要宝宝的平衡能力,还需要宝宝腿部的肌肉能力。

5令父母兴奋,又让父母疲劳的年龄

会走的宝宝会把屋内的每个角落都观察一遍,对任何事物都有了兴趣。宝宝常常会把柜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丢得满地都是。宝宝的“破坏”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宝宝的“复原”能力却不强。一般都是越弄越乱。很多父母都会因为整理房间而变得筋疲力尽。所以,父母要学会欣赏宝宝的作品,要知道叫宝宝不捣乱,是不可能的。

(1)到处“游荡”

周岁以后的宝宝因为有了自主意识,开始想自己做点事情了。但是宝宝还实现不了自己的想法,宝宝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宝宝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四处游荡,寻找机会。如果妈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宝宝经常是犯错的。如果妈妈希望宝宝进步,就不要限制宝宝的想法。妈妈要改变方式和态度,只要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就要让宝宝去做。

(2)用勺吃饭,用杯子喝水

宝宝到了这个月龄,已经能熟练地使用小饭勺吃饭了,还能用杯子喝水了。宝宝能力的提高多亏了妈妈,宝宝因为生理上的成熟,才具备了这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