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喜悦之路:世界属灵与灵修大师的幸福箴言
14101900000029

第29章 死亡是我执消失的幻象(2)

苏格拉底晚年的时候被人诬陷告上法庭,他坦然面对,不仅不请人为他辩护,还在法庭上对那些自以为是的伪君子们进行了一番讽刺,结果被判死刑。在监狱里,每天都有朋友和学生来探望他,他们常常在他面前忍不住哭起来。苏格拉底却安慰他们:“死亡难道是可怕的吗?死亡只有两种情况:第一,死亡就好像是无梦的安眠,而这是求之不得的!第二,死亡是前往一个过去的人所去的世界,我死后去到这个世界,可以同很多贤哲见面,这很好啊!”他还说:“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他把死亡看做是一次久病的痊愈,他认为当灵魂与身体一起活在世界上的时候,是处在生病的状态,而身体的死亡让灵魂得到了痊愈。当他的弟子询问该如何埋葬他时,他还幽默地回答说:“如果在我死亡时你们能够抓到我,不让我偷偷地从你们的指尖跑掉了,我就随你们处置。”

苏格拉底对死亡的从容与乐观在人类世界是少见的。他对真正的自由的向往给我们对生与死的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在他死后,他的学生柏拉图赞叹道:“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知道的最正直、最明智、最善良的人!”

乐观的人总是向前看,他们看到美好的生活,充满希望的未来和每一个人的快乐。他们认为,快乐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你的快乐就蕴藏在生活中,寻找属于你的快乐,就要到生活中去。他们拥有着寻找快乐并时刻向前看的好习惯,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是快乐而积极的。

生活到处都有明媚宜人的阳光,勇敢的人一路纵情歌唱。即使在乌云的笼罩之下,他也会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不管他从事什么行业,都会觉得工作很重要;即使未能锦衣玉食,也无碍于他的尊严;他不仅自己感到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

生活中有不顺,有烦恼,有压力,只要你保持乐观的心态,你就会发现更多的快乐。永远不要忧虑,永远不要发牢骚。如果我们一直向前看,生活积极乐观,工作勤奋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幸福的关照。就像苏格拉底一样,即使是死亡,在他看来,也不过是灵魂的痊愈,他得到的将是长久的安眠,是与智者的相见。

生命从来都没有开始,所以也不会结束

世上是否有不被过去的事件混淆的经验?如果某种经验被过去所混淆,充其量只是过去的延续,而不是原创的经验。

——克里希那穆提

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佛教,都有生命轮回转世之说,在佛教传入中国后,这种观念也在中国的文化里面生根、发芽、成长起来,成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观念里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基督教里虽然没有此类说法,但也有死后是进天堂还是地狱的问题,有末日审判的存在。各种宗教似乎都告诉我们,还有一个世界存在着,在人的身体死亡、告别了现有的这个世界之后,我们的思想所在的那一部分并不会死,而是进入了这个世界。我们无须证明这个世界是不是真的存在,因为在灵修大师的世界观里,生命从来都没有开始,自然也就不会结束。

我们都曾看见过流星划过天空,那实际上是太空中流浪的很小的星体被地球吸引过来,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剧烈燃烧。有一些个头大的并没有在大气层中烧完,落到了地面便是我们知道的陨石。科学家对这些陨石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有一些陨石是43亿年前形成的,几乎和太阳系一样古老。在被地球吸引来之后,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在大气层烧成了灰烬,似乎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不过按照我们在物理和化学方面取得的知识来看,他们也不是真的不存在了,它们只是燃烧后以其他的形态存在于这个地球的每个角落,它们实际上构成了其他的生命形式与非生命形式。土壤、河流、山川、花朵、岩石、尘埃、空气、昆虫、飞鸟中,它们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当然也是这样的,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埋葬,最终总会是“尘归尘、土归土”。我们的身体回归了自然,构成我们身体的每个原子、分子最后都重组为其他的生命与非生命。因此,死亡只是我们转化成为另外的生命形式的一个过程罢了。

按照这个观点来看,死亡从来不代表生命的结束。同样,出生也从来不代表生命的开始。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这些分子、原子在构成我们的身体之前存在于哪里,它们也同样存在于各种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中,而且随着我们的饮食与新陈代谢,我们也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出生与死亡,死亡存在于每一个呼吸之中,每一个心跳之中,也存在于每一次微风拂过,每一次雨雪纷飞。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从走出心智的束缚,也不会在意生与死,因为生与死本身是心智的产物,我们只是一种感受的存在,我们的生命只在于感受这个世界,感受自己的存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生命充满了整体的存在,在永恒的喜悦当中。生命从来都没有开始,所以也不会有结束。

死亡不能带来恐惧,因为我们另有去处

死亡的本身就是重生,死于已知就是整个转变的活动。

——克里希那穆提

相传六祖惠能禅师弥留之际,众弟子痛哭,依依不舍,大家都将他视为再生父母。六祖气若游丝地说:“你们不用伤心难过,我另有去处。”

“另有去处”这四个字,发人深省。惠能把死当做换了一段新的旅程,这种想法不但豁达、开朗,而且把生命在时间、空间的价值继续延伸,远远胜过有些人虽然活着,却只有华美装饰的躯壳,而无真我的风采。

有生必有死,有得必有失,生死是人生必经的旅程,不要把死看做终结,我们也可以同惠能一样,走向“另一个去处”。面对生死,如果我们能悠然自得,用一种超脱、达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把死亡当做一次快乐的旅行,就能减轻生的压力,活得逍遥自在。活出真我的风采,死亦何苦,生死是场最大的赌局,我们都是未知输赢的赌徒。只有勇敢、果断地去赌,别无退路。

当我们生下来,死亡也跟着一起生下来,生就是死的开端,而死是肉体生命的终点。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如是说:“神就是生命和死亡、夏天和冬天、饥饿和饱足、善和恶。它一直都是两者并存,神就是真实的存在。”

一般人对死亡的反应都是恐惧、无奈、难过,真正的大师却能够看透事情的真相,因而不会被事情控制他们的人生。所以你会发现,所有的大师都是了无牵挂,生活得自由自在的。打开你的慧眼是参透生死悬隔,通往自由之路的唯一途径。

你认为一片叶子从树上坠落时有恐惧吗?你认为鸟儿对死亡有恐惧吗?当死亡来临时,它就迎向死亡;它并不关心死亡,因为它太专注于生活,专注于捉虫、筑巢、歌唱,为了飞翔的快乐而飞翔。你是否注意过展翅高飞的鸟儿,它们一点也不需要挥动羽翼,而只是随风飞翔。它们的喜悦似乎那么无限,它们并不关心死亡。如果死亡来临,很好,它们就从此结束了。它们生活在每一个刹那,从不担心将会发生什么事,只有人类永远担忧着死亡,因为我们根本不是真正地活着,我们是死的,这就是我们的困扰。老年人已经接近坟墓了,年轻人也离它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