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喜悦之路:世界属灵与灵修大师的幸福箴言
14101900000030

第30章 死亡是我执消失的幻象(3)

我们对死亡存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因为我们害怕失去熟悉的事物,那些我们拥有的东西;我们害怕失去妻子或丈夫、孩子或朋友;我们害怕失去我们学习和累积的事物。死亡就是心智的结束,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面对这个事实。由于我们不想离开熟知的事物,因此是我们对已知事物的执著在我们心中制造了恐惧,而并不是不可知的事物造成了恐惧。因为未知的世界不是已知的心智所能理解的,但是这个充满已知事物的心智却告诉自己说:“我要结束了。”所以死亡才令他那么恐惧。

如果我们能活在每一个刹那而不去担忧未来,能不考虑明天而活,如果我们能觉察自己的心是如何被已知的事物占据,然后把这些知见完全丢开,我们会发现惊人的事情即将产生。

可以花一天时间试试看,把心中所有知道的事都放在一旁,忘掉它,看看会怎么样。不要把今天的烦恼带到明天去,不要把这一小时、一分钟的烦恼带到下一小时、下一分钟去,把它们完全抛开,那么在这份自由中就会产生一种有生命也有死亡的存在,死亡只是某件事情的结束,在死亡中还有重生。

生命绵长而死亡短暂,要学会善生喜死

所有的恐惧,最终都归于心智对死亡和毁灭的恐惧。对心智而言,死亡如影随形。在心智认同状态下,对死亡的恐惧影响着你生命的每一个层面。

——艾克哈特·托利

我们通常以为,每个人都很重视生命,而忽略了死亡。事实刚好相反,我们通常都是忽略了生命而过于重视死亡。我们总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消耗宝贵的生命长度,而在死亡自然地来临前,却过于重视死亡的发生,以致让自己最后的生命长度始终笼罩在恐惧之中。从时间上说,我们的生命长度有限,而死亡长度则是无限的。而从生命的意义上说,生命是绵长的,而死亡是短暂的。

人们都是轻死贵生的。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很怕提到“死”字,因为他们害怕面对死亡,他们认为自己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其实,对死亡的惧怕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平淡的心来接受。我们也要明白这样的道理,与其把大好的光阴用在惧怕死的主题上,还不如真真切切地去想一想怎样好好活着,把握这来之不易的生命。

其实,不论人们想与不想,人的生命终究是要走向终结的。没有人能逃过这一劫。那既然如此,人们何不把生死看得淡然、坦然一些呢?要知道,死其实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因为只有死才有生。佛门讲究生死轮回,把一次生命的结束当成是另一段生命旅程的开始。宇宙万物就是在这样的生生死死中循环不息的。天地造化赋予人一个生命的形体,让人们劳碌度过一生,几十年的忙碌后当人们到了生命的最后才开始休息,而死亡就是最后的安顿,这也是人一生的描述。一个善待自己生的人,也一定会善待自己的死。

庄子有云:“善吾生者,乃所以喜吾死也。”人的生命绵长而死亡短暂,在漫长的生命中,怎样活得更有意义,是人们在不断探索与思考的。当然,有的时候生命也是转瞬即逝的,正如有些人所说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活着。在活的过程中,将生命演绎得无比灿烂和美丽,才是真正懂得善待死亡的人。

那么生命究竟是什么?释迦牟尼佛或许能给你启示。有一天,佛祖把弟子们叫到法堂前,想考验一下弟子们的悟性。佛祖问众人:“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佛祖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么,肉体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弟子们开始有了不同的见解。一个弟子想了想说:“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萌发,秋冬凋零。”佛祖笑着摇了摇头:“你觉察到了生命的短暂,但只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弟子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一个烧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说道:“依我看,人的生命恐怕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吧!”佛祖听后连连点头。

故事中各位弟子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性侧面。有的人是惜命的,希望生命能够长久,这样自己才能享受更多的荣华富贵,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帝王将相苦练长生之道,但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生命终究会终结的这一事实;世间的人是有贪欲的,又是有惰性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争名夺利的事情发生;而人又是向上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从不松懈,却身心俱疲地生活。

人在呼吸的一瞬间,既是自己,又不是他自己。死亡是短暂的,人们在活着的过程中要时时更新自我,不眷恋旧我,不追悔往昔。人们只要了解了生命的真谛,存在的长短就根本不重要了。生命之旅,有时即使短如小花,人们也应当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存的权利。要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那么我们理应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努力绽放生命的花朵。生死也是人生的一个大学问,只有一个真正善其生的人,才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才能够善其死。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存的执著

其实死亡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你不需要等肉体坏死的时候才经验到它,也并不意味当你的肉体死亡时,你就会经验到这种意识活动的寂灭。

——阿玛斯

一个人面对死亡往往悲哀,想想自己所花的心血,一旦大限来时,则统统没有了。其实只要建立三世因缘观,死亡并不是毁灭,何惧之有?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本质都是一样的。生亦何欢,死亦何惧,面对生死,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

哲学家常常会思索死亡的问题,这是最根本的大问题。所谓“千古艰难唯一死”,如果能够看透死亡,人生还会有什么困难呢?其实,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于对死亡的无知和对生存的执著。既然死后的世界是不可知的,那就等于任何人都不能确定活着和死亡哪一个更快乐、更自在。如果有这样的两种可能,为什么人们不能对死亡进行一个乐观的猜测呢?

人总是习惯性地把死亡想象成失去、虚无、黑暗、痛苦,所以,在人的心里,死亡成了绝望的代名词,我们被自己的想象所欺骗,因而生出了种种恐惧,又让这种恐惧占据了内心,影响了活着的心情。六祖惠能禅师弥留之际所说的“你们不用伤心难过,我另有去处”犹在耳边,发人深省。没人知道死后的人是否快乐,说不定在“另有去处”之地反而活得更自在舒服。

关于生死苦乐的问题,庄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可以很好地给我们启示。庄子到楚国去,途中见到一个骷髅。庄子用马鞭从侧旁敲了敲,问道:“先生是贪求生命、失却真理,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遇上了亡国的大事,遭受到刀斧的砍杀,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有了不好的行为,担心给父母、妻儿留下耻辱、羞愧而死成了这样呢?抑或你遭受寒冷与饥饿的灾祸而成了这样呢?抑或你享尽天年而死去成了这样呢?”庄子说罢,拿过骷髅,用作枕头而睡去。到了半夜,骷髅给庄子显梦说:“你先前谈话的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的人。听你所说的那些话,全属于活人的拘累,人死了就没有上述的忧患了。你愿意听听人死后的情况和道理吗?”庄子说:“好。”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做是时令的流逝,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庄子不相信,说:“我让主管生命的神来恢复你的形体,让你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左右邻里和朋友故交中去,你希望这样做吗?”骷髅皱眉蹙额,深感忧虑地说:“我怎么能抛弃南面称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

人们如此惧怕死亡,但是没有人知道,人在死亡以后是否也会一样畏惧着生存,想方设法地避免“出生”在这个“活着”的世界。人之所以恐惧,是源于对那些神秘事物的惧怕,越是不了解死亡,恐惧感就会越强。

古希腊的快乐主义大师伊壁鸠鲁认为:“一切善恶凶吉都在人的感觉之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死亡事实上与我们的感觉无关,因而无须恐惧死亡。在人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真正到来,而一旦死亡降临时,我们又感觉不到死亡了。”确实如此,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我们对生存的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