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长期混迹于这样的环境中,关汉卿经常遭到一些人的嘲笑和戏弄。一次,有人讥笑他总是干这种演戏唱曲,和倡优来往的行当,他就写了这首《南吕·一枝花·不服老》为自己解嘲。
64 马致远《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马致远在散曲创作方面成就斐然,至今传世的散曲约130多首,有“曲状元”之称。他的这些散曲作品皆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余韵无穷。这首《南吕·金字经》便是他在早年时创作的为数不多的散曲作品之一。
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马致远
夜来西风里,九天①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②。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③,恨无上天梯④。
注释:
①九天:极高的天空。
②布衣:指没有做官的知识分子。
③登楼意:说的是汉末王粲作《登楼赋》的故事。
④天梯:登天的梯子。
赏析:
这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主要写仕途失意和天涯沦落之悲,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伤和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
作品开篇以写景起兴,点明了自己当前的现实际遇。前三句所表达的意思为,晚上刮起了一阵大风,作者在恍惚中觉得自己变成了展翅高飞的大鹏,乘着大风,翱翔于云海之间。清醒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只是幻想,自己仍然被现实所困,依旧还是一个寒酸而卑微的布衣百姓。在这里,作者以自己化身为大鹏,展翅高飞来喻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美好理想和报效祖国的伟大抱负,并以“困煞中原一布衣”直接点明残酷的现实,从而使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明了自己所处的困境和内心的失望,蕴意深刻。
紧接着,作者以一“悲”字起句,说自己在内心极度失望的情况下,希望故人能理解和开导自己,以使自己从眼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然而也未必能如愿,自己心中的悲愁实在无处诉说,于是就只能像诗人王粲一样寄情于文学,通过写诗来抒写思乡的情绪,表达报国无门的感慨。“登楼意”用的是王粲的典故,在汉末的时候,西京沦丧,战乱四起,诗人王粲只得逃难到荆州。他想投靠刘表并一展其才华,但没有得到刘表的赏识,于是作《登楼赋》以抒发其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情绪。作者运用这个典故,意在以王粲自喻,说明自己壮志难酬、四处漂泊的现状,表达内心失意的悲愤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知识链接:
话说“九天”:
在作品的“九天雕鹗飞”句中,作者以“九天”来形容极高的天空,这其中蕴涵着一种传统的文化观。
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人们都认为天有九重: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也就是传说中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
古时候,人们常常通过自己生活的环境来想象天上的情景,认为天上居住着各种各样得道成仙的神人,天上也有着很多建筑和房屋,也有东西南北等方向的区别。所以有人在解释“九天”时,也将它们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四面八方结合起来,如《吕氏春秋》中就写道:“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方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方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方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方曰阳天。”后来,人们又以“九天”来对应人间的事物,也常将天子居住的皇宫称为“九天”,以此喻示其至高无上的权力。
65 马致远《南吕·四块玉·恬退》
马致远是一个有伟大理想的文人,在早年时,他也曾怀有仕途上的抱负,可在担任了若干年地方小官仍然得不到重用的现实面前,他渐渐心灰意冷,选择了辞官归隐。这样的背景下,他以《四块玉·恬退》为名,写了一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南吕:四块玉·恬退
马致远
酒旋沽①,鱼新买。满眼云山②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③。归去来!
注释:
①旋沽:刚刚买来。
②云山:古代常用作隐士居处的代称。
③经济才:经世济国的才干。
赏析:
这首曲子以自嘲的口吻表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朝廷和社会的不满,同时抒发了其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作品以简洁明了的叙事开头,意思是说酒刚刚打来,鱼也是新买来的。在这里,作者只以简单的六个字就写出了富于田园特色的日常生活,看似信手拈来,却表达出其内心的轻松和愉悦。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交代了自己写诗的心情和原因,他隐居在乡间田园,看着满眼的云山像画图一样展开,清风吹拂,天上明月高悬,这样的美景不禁令他心情轻松;再加上生活的悠闲惬意,于是便有了写诗的兴致,想要将多年想写却没有写的诗写出来。在这两句中,作者选取“满眼云山”、“清风”、“明月”等景物,勾勒出一幅优美而温馨的乡间美景图,表现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
在作品的最后三句中,作者说自己本来就是懒散自由惯了的人,又没有什么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才能,还不如就这样归去吧!作者本来是一个有着伟大理想抱负的文人,希望能凭借自己的才华为国效力,建功立业,可是由于当时的统治政策和社会现实,他始终得不到重用,最终只能回乡归隐。可在这里,他却说自己生性懒散、没有经世济国的才能,实际上是自嘲和反讽的写法,以传达出作者不满于现实的激愤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是无可奈何之下的自作洒脱。
知识链接:
马致远《南吕·四块玉·恬退》诗: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元朝统治者已经开始注意到要“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但未能普遍实行,这给原本已经觉得入仕无望的汉人知识分子带来了一丝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痛苦。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马致远感到非常苦闷和彷徨,始终找不到出路,在无奈之下,他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他写了一组名为《四块玉·恬退》的诗歌,除了以上赏析的一首,还有如下的两首。
这些诗歌传达出作者虽有报国之志却难以施展,还不如回乡归隐、尽享田园生活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凄苦,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归隐后的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南吕·四块玉·恬退
一、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坐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二、绿水边,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红尘外:紫蟹肥,黄菊开,归去来。
66 张养浩《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年少时就有才识,后因为才华卓著而被推荐入朝为官。在为官期间,他体恤民情,忠义耿直,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宦海沉浮之后,他对朝政和社会现实感到非常失望,却又无可奈何,无奈之下选择了罢官归隐。在归隐期间,他回想了自己的生平经历,有感于今昔对比,便写了这一作品。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折腰惭,迎尘拜。槐根梦觉①,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②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③。山妻稚子,团栾④笑语,其乐无涯。
注释:
①梦觉:梦醒,清醒。
②东篱:此处代指陶渊明。
③侪:辈,类。
④团栾:团圆。
张养浩(1269~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他很有才华,19岁便被荐为东平学正,曾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后因不满于朝政的黑暗,便辞官还乡,后因关中大旱而再次赴任,最终因操劳过度而死。他擅长诗、文,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赏析:
这首曲子描写了作者辞官之后的生活和乐趣,表现了他厌弃官场,热爱自由隐逸生活的情趣。
作品的开头接连运用了几个典故,写出了不同历史人物对于官位、功名的不同态度。“折腰惭”说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当年在做彭泽县令时,“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最终选择辞官归隐的故事;“迎尘拜”说的是晋朝时期的潘岳为了讨好和巴结权贵贾谧,每天在路上远远看见贾谧车辆扬起的尘土也会望尘而拜的故事;“槐根梦”说的是唐代时淳于棼在梦中经历了荣华富贵和宦海沉浮,醒来后却发现一切都只是梦的典故。通过这几个典故,作者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的态度,意在说明自己辞官也是因为“折腰惭”,不愿像潘岳那样“迎尘拜”,自己如今对做官也觉得犹如“南柯一梦”,毫不留恋。有了这种思想,作者觉得罢官归隐正是“苦尽甘来”。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作者详细地描写了自己辞官之后的生活乐趣:每天赏花游山,看到自然的美景都觉得非常喜爱,因而自己非常想像陶渊明那样,纵情于山水之间,吟诗作曲,成就万古美名。而且辞官之后,自己还能常常陪伴在妻子和儿女的身边,尽享天伦,这样的生活的确非常惬意。在这部分中,作者将辞官后的生活写得悠闲而有趣,以此与身处官场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意在表现自己对于虚伪和黑暗的官场生活的厌弃和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突出了主题。
知识链接:
南柯一梦:
唐朝时期有个叫淳于棼的人,他平时喜欢喝酒。有一次,他醉倒在了庭院的槐树下,不知不觉睡着了,而且还开始做起梦来。在梦里,他梦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国王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在任职期间,他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和自己的家人都享受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十分惬意。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皇帝命令淳于棼领军迎战。淳于棼被迫领命,可是他对于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军刚一交战,就被打得一败涂地,他所率领的军队损失严重,他自己也险些被俘。皇帝得知消息后非常失望,不久之后,他的妻子——当朝公主也因病去世了。于是,皇帝就下令罢了淳于棼的官,将他贬为平民,遣送回老家。淳于棼觉得自己的英明就这样毁了,羞愤难当,不禁大叫了一声,就从梦中惊醒了。这时他才知道一切都是场梦,随后他按梦境寻找大槐国,原来就是大槐树下的一个蚂蚁洞,一群蚂蚁正居住在那里。
67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述怀》
通过科举之路进入仕途是封建时期多数知识分子渴望的出路,所以在古代,不少文人数十年寒窗苦读,勤奋为学,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入朝为官,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张养浩在早年时期也是怀着这样的想法走上了仕途之路,可随着人生经历逐渐丰富,他的想法有了改变,于是便写了这首咏怀的作品。
中吕:山坡羊·述怀
张养浩
无官何患①,无钱何惮②?休教无德人轻慢③。你便列朝班④,铸铜山,止不过只为衣和饭,腹内不饥身上暖。官,君莫想;钱,君莫想。
注释:
①患:忧虑,担忧。
②惮:胆怯,害怕。
③轻慢:看不起,瞧不起。
④列朝班:排列班行,进行朝拜。指高级官员。
赏析:
这首曲子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淡然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显示了他淡泊名利、注重品行的高洁情怀。
作品的开头三句两问一答,句子的意思是说:没有官位有什么可忧虑的?没有钱财有什么可担心的?不要叫那些没有道德的人看轻了自己。在这里,作者以功名利禄和道德相比较,认为没有功名和没有钱都不值得担忧和害怕,而被那些没有道德的人轻视才是最值得忧虑的。由此突显了道德品行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作者对于道德品行的注重。
接下来的五句意思是说,就算你是位列朝廷的高级官员,像邓通那样用铜钱铸山,身居高位,也只不过是为了穿衣吃饭,为了不饿肚子不受冻。这几句话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显示出其淡泊名利、不贪求官位的情怀。其中的“铸铜山”运用了邓通早年时受到汉文帝器重,身居高官,富可敌国,可后来却变得一无所有,寄人篱下的典故,说明了功名和财富都只不过是身外之物,不必过于贪恋的道理。而“衣和饭”、“腹内不饥身上暖”说的都是基本的生活需求。
“官,君莫想;钱,君莫想”的字面意思是说:高官,你不要想;发财,也不要想。表面上看,这两句话是作者对别人说的劝慰之语,实际上却是其内心的想法,作者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既不想做官也不想捞钱的人生态度,而是有着更高的人生追求,由此显示出其不求名利、淡然脱俗的价值趋向和人生追求。
知识链接:
邓通的故事:
邓通是西汉时期汉文帝的宠臣,他早年时因为年轻力壮、擅长划船而被征召到皇宫里做了黄头郎,专职掌管行船,之后因为得到汉文帝的恩宠而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
一天,汉文帝命令一个善于看相的人为邓通相面。那人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人在于我,我这么恩宠他,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就将邓通家乡附近的大小铜山都赏赐给他,准许他铸钱。在此之后,邓通尽忠职守,要求铸钱的工人严格按照规定铸钱,每一个钱都要精工细作,绝不能在铸钱时掺杂铅、铁而取巧谋利。在邓通严格的监管之下,铸出来的邓通钱光泽亮,分量足,非常美观,这种钱币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流传范围极广。
在汉景帝继位后,因为有人告发邓通,加上汉景帝本来就对邓通有意见,于是罢了他的官,还命人抄没了他的家产。邓通变得一无所有,晚年时只好寄居在他人家里,生活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