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14066000000032

第32章 信仰崇拜(5)

第五节 巫卜民俗

巫术活动是指人们幻想以特定的语言和动作来影响或控制客观对象的种种行为。通晓巫术活动的人一般称为巫师,他们是人神沟通的媒介,能请神驱鬼,治病救人,在社会上具有极高的威信和极强的影响力。在土家族地区普遍流行着诸如巫术、占卜、算卦、风水、命理等诸多巫卜民俗活动。既有祈求巫术,也有驱赶巫术。其主要活动是跳神唱戏,问卦占卜,求神捉鬼,驱瘟招魂,其主要作用是为人家传达神意,预测吉凶,禳灾做法,消灾解难。

一、土老司

土老司又称为梯玛、掌坛师,是土家族原始宗教信仰中最古老,在群众中威望最高、影响最大的巫师,具有原始宗教领袖的职能,是因为人们驱瘟逐疫的目的而与鬼神打交道的人。他们跳神唱戏,问卦占卜,求神捉鬼,驱瘟招魂,为祈求者预测祸福,传达神灵旨意,从而达到消灾解难的目的。土家族人民每遇瘟疫疾病,遭灾受难等不幸事件,均认为是冒犯神灵或鬼怪缠身所致,必请土老司做法解救。

在土家族人心目中,土老司不仅上通天庭,下通地府,遨游四海,驱疫夺魂,而且能为人预测吉凶,为受屈者鸣冤断案,真是“牛角一叫千兵动,令牌一响鬼神惊,起掌能测祸与福,求卦先知百病因”。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土老司的派别:土老司是土家族原始宗教在群众中威望最高影响最大的巫师。由于他们的宗教仪式是以跳、唱、打、杀为主要形式,故人们称为“武教”。因他们做法时穿红甲、戴红冠、挂红巾,也称“红教”。又因他们做法是为生者招魂驱疫,又称为“阳教”。

土老司还有两种不同称谓,一称“娘娘教”,法衣是圆襟,供奉三清大帝与王母娘娘、先锋小姐,一般称“原始皇后教”,供品摆在神坛右边,在还愿合标中的二十四标旗大将军称为陈小姐。娘娘教主要为赵、刘、秦、杨、李、陈等土家族姓所信奉。另一种称“爷教”,法衣是高领襟,四摆开襟,供奉三清大帝、玉皇大帝和王灵官、马元帅,又称“玉皇教”、“麻阳教”,供品摆在神坛左边,在还愿合标中的二十四标旗大将军则姓祝。“爷教”主要为张、王、谢、邓、严、熊、祝等土家族姓所信奉。

土老司的传承:土老司之所以具有人神桥梁的职能,他必须为人神所公认,即必须是正式的土老司。凡正式的土老司,都必须经过隆重的“牵街”仪式。土老司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正式的土老司必须具备3个条件:三代祖传;从事法事3年无间断;有一定文化,能看经念咒画符,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等。学习土老司为期3年,学习期满后,经过隆重的“牵街”仪式,取得众多土老司的签名文书(相当于毕业证书)掌坛传教师才盖上珠符大印,将文书授予接法人,接法人才能单独设坛、收徒和主持有关各种宗教仪式。

此类土老司为数不多,全县约二三十人,基本上为脱产或半脱产的专业半专业神职人员。非正式者,虽当过学徒,但未经过“牵街”仪式,即未取得“毕业文凭”,不能单独“设坛”,如设坛也不予承认,出事自己负责。所以有的已成老人,由于未经“牵街”,虽有时也能主持某些宗教仪式,但必须由掌坛司吩咐才灵。这类人全县约有五六十人,为脱产或半脱产。土老司下还有徒弟及举行各种宗教仪式时的帮手多人,一般称“赶脚老司”,此类人数较多,徒弟为半脱产,帮手则不脱产。土老司一般为父子传承,个别的为师徒传授。

四川酉阳县大溪区土老司有称为辰州老师和麻阳老师的,这些老师并非辰州人或麻阳人,而是他们请神做法那一套是从湖南辰州和麻阳传来的,他们还要做法必冲傩。今湖南辰溪、麻阳等地多苗族,土家族已很少。大溪区的土老司还有一派是从湖南沅陵府大喇师传来,此地即今保靖县,为土家族聚居区。从前大溪区的土老司较多,一般一村1个,有的一村3个,只有少数村寨没有。学习土老司一般先随父学,再向别人学。从十三四岁开始学习,两三年满师。

不过满师后须为师傅做一段时间助手才能熟练。满师时须杀猪举行谢师仪式,称为“签字”(意为师傅签字承认徒弟可以独立做法事)请同行和亲友吃酒。如向别人学,则须酬谢师傅送礼,师傅则说一番勉励的话,送徒弟一套法器。

土老司的法器:土老司做法分上下坛,上坛法事是对神,下坛法事是对鬼怪。土老司中有称为“师娘教”的。所谓师娘教,并不是老师都是女的,相传最早的祖师是女的,法力高,名声大,后来传了男徒弟,但徒弟做法时须用女祖师的腔调念经,据说只有这样做法才灵验,故人们称此为师娘教。土老司做法有以下法器:

傩神像:即傩公傩婆,一对木雕头像,土老司做法时所用神像。

三清神图:这种神图用硬纸裱糊,又称三清案子。土老司做法时将此案子与师坛案子、功曹案子并挂于主家大门外。

法衣:土老司做法时穿,前短后长,衣袖宽大。

八幅罗裙:由8块青布镶成,围裙边吊红布。

白腰带:土老司做法时系于腰间。

三清扎:土老司做法时戴的法帽。

牌袋:共有36条,由各色布做成,类似飘带,是师傅从各家募化而来的,待徒弟满师举行仪式时,师傅交给徒弟。飘带中装一柳木盒,长一尺二寸(约0.39米)方一寸二分(约0.04米)内装历代师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飘带为土老司做法请师傅祖师时用的。

讳号:有七十二道,挽诀、画符皆称讳号。

司刀:土老司做法时右手执师刀。

牛角号:土老司做法时左手握牛角号,请玉皇、老君时则吹之。

跳神时师刀、牛角并用。

马鞭:土老司做法时表示乘马疾驰用之。

锣:1个,土老司开坛请神和做法起兵须击神锣。

鼓:1个,一般由主人借来,土老司对鼓不甚重视。

卦:用竹头制作而成,有大中小3种,为土老司必需法器之一。

凡判断吉凶、请师傅祖师皆用卜卦表示。

令牌:1个,做法时用以拍案惊堂或画符号。

铁链:1条,做法时用以拴魔鬼,进行巫术表演。

桥案:做招魂法事时搭桥用之。

地傩、小三:为木雕头像,做法行巫术时用之。

二、土老司的巫卜活动

在土家族地区,土老司的巫卜活动极为频繁,巫卜活动名称极为烦琐。土老司为人许愿还愿,驱邪赶鬼治病,求子求寿,决疑解纷。丧事中除了不相地不做道场外,可以开路发丧,主持唱孝歌等。

驱鬼:为驱邪赶鬼治病而还愿做法,大体有以下情节:家中不断出现非常事故时,认为家不清洁,请土老司冲傩还愿。丧子丧妻丧亲,认为家中鬼魅充斥,请土老司冲傩还愿。寨中出现凶死(抹喉、吊颈、跳水、踹岩等)者,或有不吉祥迹象,请土老司冲傩还愿。有人久病不愈,吃药不应,往往请土老司冲傩还愿。做事不顺遂,屡遭挫折,心烦意乱,无所适从,请土老司冲傩还愿。冲傩还愿必演傩戏,演戏前土老司根据具体情况做法,法事毕,迎神开洞演为驱邪赶鬼治病而演的傩戏,往往气氛严肃,阴森恐怖。

还傩愿:怒溪土家族的还傩愿仪式由土老司进行,土老司身穿法衣,身执法具,口念法语,其程序相当烦琐复杂,先后依次为:行坛接见、令兵架桥、开光点像、请神下马、五岳祭、献花红、进表、禳星。

谢灶、纳牲、开戏洞(有收兵、交接、献器、搬琴童八郎、搬开山、搬巡海、搬师娘子、还娘愿、寻斧、砍门、搬笑和尚、谢土地等)如梓橦愿。已婚妇女较长时期不生子,即向神灵许愿,待生子满岁后,请土老司还愿。寿愿。有的人常患病,担心不永年,向神灵许愿佑其满十,待满十后,请土老司还愿。阳愿。有的人出远门后杳无音信,当家人知其死在外面后,请土老司做还阳愿法事。积善愿。

即修阴功,为儿孙做好事,请土老司赏孤魂野鬼,做还愿法事。恩科愿。科举时代,为求子孙科举及第,金榜题名,请土老司许愿还愿。发财愿。做生意望发迹,种庄稼望买田,请土老司许愿还愿。平安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祈祷一个家庭清吉平安,人丁兴旺,或一个村寨安居乐业,地方太平,则此一家一寨即请土老司还愿;或出远门的人平安归家后,请土老司还愿等。团圆愿。有的人家因故长期未能家人团聚,一旦团聚了,则请土老司还愿。

端铧口:将犁地的铁铧头烧红后,土老司用手端走挥舞,念咒做法,手不被烫伤,以示驱邪解秽。

衔耙齿:将犁地的铁耙齿烧红后,土老司口衔耙齿,唇舌齿无损,以示驱鬼。

开红山:土老司求神做法后,用刀尖划破两眉间额头,滴血于纸钱上,做法将钱纸焚化,然后用纸钱灰抹额上伤处,再画水抹额,则不留额上伤痕。

上刀梯:又称上刀杆,将锋利的刀若干把绑在杆上,土老司请神做法,赤脚踏上去,上下刀杆,脚无伤痕,以此保关煞驱邪。

当众杀猪:土老司请神敬神后,边杀猪做法,边跳神,以此驱除瘟疫。民间发生重大纠纷时,往往请土老司决疑解纷,土老司举行仪式做法后,画水1碗,人各一半,双方喝水赌咒后,砍掉鸡头,据说理亏者会得到报应和惩罚。

占卜:如果家人患病,经土老司占卜,判断为什么鬼缠身。这种鬼一般系凶死鬼,如被枪打死,野兽咬死等,就必须由土老司做法,送血光冤。

掐算:土老司用以洞窥神秘,预卜未来的手段。如查询病因,追查盗贼,寻找失物,询问行踪,探询个人前途,官司成败,旅途平安等,则用5个手指节,分别代替“五行”、“八卦”、“六轮”等原理,进行推算。如“太安逢木,流连属水,速喜逢火,辞口逢金,小吉目、空王逢土”等等,以示求问者的吉节善恶和后果如何。

降神:又称“杠神”、“磨子纸”、“隔门”、“解七煞”。一般因为一梦不祥,鼠入家宅,室内不靖,具体地说,凡做恶梦、呓语、野兽进屋。

家中发生不好的事等,都需要降神。主家请来土老司,备1只母鸡。

1个刀头、3杯酒,土老司念咒,请金、银、铁3位将军,土老司用左手的中指和食指把鸡头卡住,再用左右的食指将鸡头扭断,然后把鸡头放在纸钱上,把鸡放下,看鸡头和鸡身挣扎情况,以判断是什么鬼作祟。然后做法,将鬼驱赶出门。若鸡毛有脱落,则被认为是犯了阴伤,还要用刀头、两只鸡、三杯酒,才能将鬼送出门,确保平安。

取代替:从前土家族人患重病,出现死而复活,活而又死的情况时,则被认为是恶鬼缠身,于是请土老司前来驱鬼治病,土老司请神做法画符驱疫后,扎1个草人埋于后山上,以代替病人离开人间,去阴间代替,故称为“取代替”。

送阴人:是土老司请神做法后,杀雄鸡1只,将青布三尺六寸(约1.03米)醮上鸡的鲜血,再用红布一条,以鸡血画符后,把红布条捆在病人手上,将青布条焚之,名曰“送阴人”。据说经过这样的做法后,病人会逐步痊愈。

钉魂:是由土老司请神做法,画符念咒,口衔烧红的铁耙齿,在病人家的堂屋中画一圆圈,将烧红耙齿钉于圈内,撒上石灰,连续7天用法水浇之,其意是将病人失落之魂钉住,不会再跑,使病人康复。

滚刺床:土家族人生病请土老司做法驱鬼,土老司请神后,以草木刺铺地为床,赤身佯跌其上,然后引导病人照此做一遍,谓滚刺床。据说可使病魔脱体,病者自愈云云。

打胎:从前土家族人患病久而不愈,则请土老司敬神做法。几占卜断言,病人魂魄已到别处投胎,于是土老司做法,以破石打之,并断其远近日月。据说做法后,往往有邻近妇女胎堕,而此处病人痊愈。

送血光冤:如果家中大人、小孩生病,经土老司测示后判为鬼缠身,此鬼系不吉利死去者,如被枪打死、野兽咬死等,就必须举行“送血光冤”。其做法是准备4封未写字的“白袱包”,用肉、豆腐。

饭混合成一碗,送到十字路口,烧香化纸,将碗反扣于路边地上。他们认为,这样做就可以把死者的幽灵送走,家中病人方能康复。

打锣鼓:据有关史籍记载:“凡人有病多不信医药,属巫诅焉,谓之跳端公(注:端公即男巫,俗称土老司)跳一日者谓之跳神,三日者谓之打太保,五至七日者谓之大傩(注:傩即一种驱逐疫鬼的巫术形式)城乡皆染此俗。”土家族逐鬼除疫巫术,主要反映在落魂打洞仪式上。重庆土家族境内多溶洞,人们迷信溶洞有洞神居其中。凡人外出路经溶洞,回归后患病或染疾,无论其起因和症状(尤其妇女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则认为是洞神将其灵魂摄去,当地称为“落洞”。如果有人落洞,不当即治疗必死无疑,其治疗方法不需医生和药品,而是请土老司即巫师做法赎魂,当地土家族群众称之为“打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