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14065200000053

第53章 永远探索的费定

永远探索,从不重复——是作家费定(1892—1977)的座右铭。他的7部长篇小说反映了苏联社会近40年的发展史。那些作品又好像是一部苏联文学发展史:《城与年》和《兄弟们》——20年代;《盗窃欧洲》和《“阿尔克图尔”疗养院》——30年代;《早年的欢乐》和《不平凡的夏天》——40年代后期;《篝火》——60年代。费定就像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从来不重复自己过去的东西,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独特的结构。

费定是在相当困难而奇特的情况下遇到革命的:1914年春天,他作为莫斯科商学院的学生去德国深造提高语言知识。不幸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把费定作为敌对国侨民予以扣留,直到1918年秋天才释放了他。费定回国后积极工作,在伏尔加河上的塞兹兰市编报纸,在地方政权机关工农代表苏维埃当秘书,后来自愿参加骑兵师。

1921年,费定开始文学创作。1921—1923年,他在列宁格勒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1924年,他的长篇小说《城与年》的问世,很快便引起读者的兴趣和评论家的争论。该小说20年代就在国外,如马德里、巴黎、布拉格、柏林、卢布尔雅那等地出版了单行本。作家塑造了干革命的“新人”的两类不同的鲜明形象。《城与年》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寻求革命真理,寻找革命道路的作品。长篇小说《兄弟们》涉及的则是新世界的人文主义问题,它其实是费定整个创作的主题。作家没有急于找出现成的药方。《兄弟们》是一部问题小说,带刺的、未解决的问题小说。费定在后来的创作中继续关注人文主义问题,新世界知识分子命运的问题。他在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中重点描写了在同劳动人民有机结合中建立起新型人际关系的新型知识分子。他的作品中,还突出表现了西方知识分子寻找同社会主义世界的相互关系。他在长篇小说《盗窃欧洲》中还探索了新的结构。在这部全景式的小说中展现了西欧的许多生活情景,塑造了很多具有复杂性格、矛盾心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