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14065200000049

第49章 俄罗斯大自然的天才“歌手”——列维坦

伊萨克·伊里奇·列维坦(1861—1900)是俄罗斯伟大的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员之一。他是一位兼有抒情和史诗风格的风景画家,被誉为“歌颂俄罗斯大自然的诗人”。

列维坦1861年出生在立陶宛吉巴尔狄的铁路职工家里,有犹太血统。他幼年失去父母,生活十分艰难。1873—1885年,他在莫斯科绘画雕塑建筑学校学习,师从萨夫拉索夫和波列诺夫;1898年获皇家美术学院院士称号。

列维坦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俄罗斯的自然风光,用笔简练,色彩鲜明丰富,被誉为“用色彩写在画布上的心灵之歌”。诗意的抒情是列维坦创作所具有的特色。虽然在他的早期作品中留有老师萨夫拉索夫的偏重叙事的痕迹,但已经显示出画家用抒情笔调再现大自然的才华。列维坦对自然有着独特的感受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他能在绘画中将大自然质朴而深沉的美表现得多姿多彩,将每一片俄罗斯风景蕴藏的朴素内在魅力揭示得淋漓尽致。他善于捕捉自然形象中与人们思想感情有联系的那部分来表现自然界内在的情绪。有时画面上展现的只是自然景色中最平凡的一角,但却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使人沉醉在艺术家揭示的意境中。

大概完成于1888年前后的“伏尔加河组画”充分显示了列维坦的创作风格。在《傍晚》、《雨后》、《白桦林》及《黄昏·金色的普廖斯》等作品中,画家看起来取材平凡,然而却描绘了俄罗斯自然而明净的美,惟妙惟肖地描摹了伏尔加河岸的典型景色。无论是雨后新晴的天空,湿润的草地,河湾中停泊的船只,还是普廖斯古城的傍晚,他都以真挚的感情,亲切的笔调,诗意地传达了伏尔加河流域的乡土气息。

19世50年代,画家的创作进入高潮,他完成了《深渊旁》(1892)、《弗拉基米尔之路》(1892)、《晚钟》(1892)和《墓地上空》等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这些作品没有伏尔加河组画那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着重表达的是处于沙皇民族主义统治下进步知识分子的沉闷心情。

《弗拉基米尔之路》是沙皇统治时期流放犯人的路。“犯罪的人”就是从这条路上被流放到遥远而艰苦的西伯利亚去。画家笔下没有尽头的漫长道路、阴霾的天空、无精打采的云团、十字路口孤寂的墓碑所形成的气氛就是当时社会环境的鲜明写照。列维坦通过艺术的概括抒发了19世纪末期进步知识分子对俄罗斯现实生活的不满、内心的压抑和痛苦,有人把这幅画推崇为“俄罗斯的历史风景画”。

《深渊旁》的构思取自有关死亡桥的民间传说。画面上空无一人,墨黑的水潭,腐朽的木桥,河对岸深绿的灌木丛,大自然死一般的静寂,整个气氛带着强烈的民间传奇色彩。

《晚钟》描绘了古老俄罗斯的一角,夕阳余辉下从河对岸的教堂里传来做弥撒的钟声。这张画的色彩,明朗中带着忧郁,表现了对社会现状不满的人们只能在古老的过去中寻找精神寄托。

这3幅画的意境说明,为了赋予风景画以深刻的社会含义,列维坦在题材上充分发挥了联想。

两年之后,他又在《墓地上空》这幅画中集中表现了广阔而严峻的俄罗斯大地和受苦受难的俄罗斯人民。作为生活在俄罗斯的犹太人,列维坦自童年起就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他告诉友人:“??我现在的精神面貌和内心的一切都包含在这幅画中。”《墓地上空》的画面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狂风吹折了树梢;恶劣的天气,宽阔的河湾,正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荒僻的山冈上有一座被人们遗忘的小教堂和寂静的墓地。画家的构图具有博大恢弘的气势。在这幅作品中列维坦把个人的感受和黑暗年代人民的痛苦及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了这幅画的伟大社会意义。

在生命最后的几年中,列维坦创作出许多带有愉悦情绪的风景画。19世纪90年代中期的俄国革命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社会进步力量日渐活跃。画家敏感地感受到这些变化,并在作品中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1895年他完成的3幅出色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清风》、《三月》、《金色的秋天》,一改以往的郁结情绪,表露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同所有抒情风景画家一样,列维坦也偏爱晨夕而非正午,偏爱富于情感和变化的春秋而非寒冬酷夏,偏爱对自然变化非常敏感的白桦、山杨和水面而非橡树、松树和杉树。作品《三月》的清新色调、蔚蓝的天空、雪地上的阴影、阳光下黄色围墙里的小屋营造出快乐的气氛。《金色的秋天》展现的是静静的小河、明朗的天空和长满金色树叶的白桦林。

1895年以后的作品,如《春天·大水》、《农村中的月夜》、《黄昏中的干草剁》、《夏天的傍晚》等等,是作者在创作上的新成果。列维坦用更加朴实简练的手法,探索俄罗斯大自然的综合形象。在他逝世前不久完成的《湖》(1899—1900),则沿用了轻松的笔调,使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墓地上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煦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湿润的风、平静的湖、清晰的倒影,整个世界似乎都鲜活起来了。

从列维坦后期的作品来看,就像作家契诃夫所说的:“他是一个伟大的、独树一帜的天才,他的作品多么清醒有力,本该引起一场变革。可惜他死得太早了。”

列维坦的一生充满了斗争。童年和青年时代他为生计而到处奔波,后来又要经常与病魔作斗争,心肌梗塞使他不得不经常中断工作。更为不幸的是,沙皇统治下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使他经常处于极为痛苦的精神压抑之中。尽管他的身心均遭受到难以忍受的折磨,他的画幅中仍然闪烁着希望和欢乐的光芒。虽然阳光并没有经常照耀他的生活,但我们在他的《三月》、《金色的秋天》等作品中看到的阳光却是那样的温馨、明亮。

列维坦所处的年代,是俄罗斯和世界画坛各种流派纷繁芜杂的时代,但他却不随波逐流、标新立异,而是在继承和保持俄罗斯风景绘画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发扬光大,革新创造,将俄罗斯风景画推向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