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14065200000117

第117章 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的展览中心

前苏联的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曾是令世人瞩目的国家展览馆,是俄罗斯人为之自豪的地方。这不仅因为它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展览馆,一座给人们带来梦想的花园城、希望城,更重要的是它充分体现了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这座具有60多年历史的展览馆随着时代的变迁几次易名,最初为全苏农业展览馆;20世纪50年代末叫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现在叫全俄展览中心。

1938年8月1日展览馆以全俄农业展览馆命名正式开幕。当时有上万人参加隆重的开幕式,馆中工作人员有3千多人。展览馆的占地面积135公顷。在这片土地上修建了250个建筑物,个个如同宫殿一般,它们以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了苏维埃各族人民不同时代的历史和文化。这座展览馆以花园城特有的魅力震撼了世界,吸引了大批的参观者。开馆仅三个月,参观人数就达几百万。当时许多媒体都报道了有关它的消息。

全俄农业展览馆是当时苏联劳动人民向往的地方,因为它带给人们荣誉和实惠。参观者们由于在展览馆展出成果而受到嘉奖,获得荣誉证书、金质、银质、铜质奖章,还有数目不小的奖金:3千卢布(当时从展览馆到市中心乘坐出租车仅需3卢布)。国家对荣誉获得者还赠送小轿车和摩托车等。

最初的考虑是把馆内展陈作为季节性的举措:把最好、最新的东西集中在一起,举办观摩会,然后运往各地。在展览会开幕的那一年开放了两个半月;1940年达到5个月。后来参观团连续不断,人数有增无减,以后的参展则全年开放,参展的展品也成了固定的。遗憾的是,由于战争的爆发,1941年展览馆只开放了一个月就不得不关闭。直到1958年5月通过了联合全苏所有展览馆,建立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的决议。

展览馆以新的命名于1959年6月16日开始接纳首批参观者。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瞬息间以主题形式和观摩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展览馆占地约310公顷,设有78个展馆,计有将近10万种展品,每年的参观者达1000万人。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的展厅展示了当时苏联在国民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各个领域里的成就,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更引起参观者的瞩目。当时,展览馆犹如“未来城”的先兆在城郊不断延伸,在距它不远的地方耸立起带有宇宙火箭高入云端的方尖碑,在展览馆附近修建了宏伟壮观的奥斯坦基诺电视塔。

随着苏联的解体这座展览馆的活动性质也改变了。在国民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已经谈不上宣传国民经济本身的成就。失去国家资助的展览馆要靠多种方式维持自身的生存。部分展厅划分到交易会的名下,展览馆在为莫斯科居民提供衣帽鞋袜,保证日用品的供给的同时,找到了自身生存的道路。

现在的全俄展览中心每年举办350多个贸易展销会。其中有40多个是国际性的。在这里不需要中间人就可以直接签订合同。失去部门监护的俄罗斯的企业家们就在此直接签订生产商业合同。从全俄展览中心总经理В·舒贝罗的话语中让人们感到全俄展览中心在俄罗斯人中所起的作用。他说:“从计划经济、中央集权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至今,在国内经济机制中、在每个俄罗斯人的生活中都表现出一种病态现象。而在我们展览会上不断展出的高质量、品种繁多的国内产品又使人们重新有了希望和信心。不管怎样,俄罗斯蕴藏着经济潜力,这就是辽阔的自然资源,更主要的还是我们同胞的智慧和意志。只要您到全俄展览中心,您就会确信这一点。”

全俄展览中心已被选为基督教迎接2000年和3000年的圣地。这是于1999年5月在前总统叶利钦和东正教全俄大牧首阿列克西为首的主席团领导下的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并于1999年11月7日在2000年委员会会议上确定下来。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东正教会同意在全俄展览中心地区举行全俄宗教活动,是对全俄展览中心又重新成为俄罗斯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中心的承认,并将在全俄展览中心修建高为10—12米的独一无二的俄罗斯教堂的复制品。全俄展览中心第一副经理认为,在全俄展览中心修建大瓦西里教堂的复制品是他们在为加强宗教、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合作所作出的具体贡献。他还透露,现在在俄罗斯联邦政府和莫斯科市政府的支持下,全俄展览中心有可能获得国际展览委员会的预先同意,在21世纪初将在展览中心举行世界性的“国际展览会”。他还表示,非常愿意在展览中心举行以“各民族友谊”为主题的国际联欢节。这个宏大的国际艺术节将以位于展览中心的著名的“各民族友谊”喷泉为基础。这一举动表明,恢复伟大国家的基础不是各民族之间的内讧和分裂,而是友谊和合作。

昔日的全苏农业展览馆、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今日的全俄展览中心,它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示国民经济成就的窗口,是巨大成功的象征,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中心。每当人们看到它,就会想起俄罗斯的过去、现在和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