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14065200000116

第116章 俄罗斯城市街头的塑像

漫步在俄罗斯街头人们会在广场上看到马克思或普希金,在树荫下遇见托尔斯泰或果戈理??见到这些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你会有“举目皆鸿儒”之感。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门前,柴可夫斯基坐在绿荫里,头微抬,手轻舞,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在街心花园中央,“巡回画派”大师列宾手持调色板和油画笔,正绘出俄国社会的千姿百态。这些雕塑已成为城市广场和公园的标志,折射出俄国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同一部摆在街头的石刻铜铸的俄罗斯文化史。

俄罗斯人有着尊重文化人的优良传统。1880年6月6日,俄国人就集资为普希金建的全身铜像揭幕。1909年莫斯科集资为俄国书刊印刷业奠基人费奥多罗夫立了铜像。1918年,才诞生不久的苏维埃政权在莫斯科市中心就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竖起了纪念碑。

在俄罗斯文化人中,最先获得立碑殊荣的是普希金。1880年的诗人披着大衣,右手插在胸襟里,拿着礼帽的左手漫不经心地放在背后,微倾着鬈发蓬松的头,像在倾听广场上现代人的无尽絮语??后来,莫斯科又建了4座普希金纪念碑。90年代分别在诗人故居对面和诗人举行婚礼的教堂前建的普希金夫妇青铜像,外涂黄铜,金光耀眼,同真人高度。人们想象中该是“秀外慧中”的普希金“五短身材”,身高仅1.68米;其夫人倒是亭亭玉立,不穿高跟鞋就有1.76米。这两座铜像突出了普希金和纳塔利娅伉俪情深,以轻松的笔触否定了关于水性杨花的“莫斯科第一美女”害死了“诗国朝阳”的无稽之谈。

列夫·托尔斯泰的石像在莫斯科市内也有5处,均线条粗犷,尽显伟人风范。故居前的那具坐像突出刻画了托翁有力的大手。大文豪浓眉紧锁,长须如霜,似乎在思考《战争与和平》这个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托尔斯泰的故乡图拉也有一座石像,刻画了作家最后一次出走,只身徒步前往莫斯科时忧心忡忡,行色匆匆的神情。

杰出的作家果戈理身后留下了针砭时弊的《死魂灵》和《钦差大臣》等传世佳作。1909年由莫斯科人在果戈理街心花园为他立了碑,表现的是他在晚年创作危机中痛焚《死魂灵》第二部手稿时的无奈。当时的苏联领导认为这有损“革命现实主义”作家形象,下令把此像移到不显眼的果戈理故居前。又于1952年在街心花园另立“满怀信心向前看”的果戈理铜像,被后人戏称为“伪果戈理”。

被誉为“俄罗斯无产阶级文学奠基者”高尔基在莫斯科最著名的雕像立于白俄罗斯车站广场上。它再现了年届花甲的高尔基侨居意大利7年后于1928年5月回到莫斯科,在车站广场上受到10万人欢迎的形象:作家左手插衣兜,右手拄拐杖,步履蹒跚,老泪纵横。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文豪故乡下诺夫哥罗德市中心广场上的高尔基铜像,英健瘦削,衣袖飘飘。

法捷耶夫的纪念碑规模最大,两侧是他的两部主要作品《青年近卫军》和《毁灭》的主人公群雕,坚毅的奥列格、美丽的柳芭和机灵的丘列宁等青年近卫军五英杰,以及游击队长莱奋生和新战士莫罗兹卡,个个形象生动,性格鲜明。

俄罗斯的科学家们也同样受到尊重。早在1877年红场附近的老莫斯科大学楼前就树起了伟大的启蒙学者罗蒙诺索夫的半身铜像。随后,非欧几里得几何学创始人罗巴切夫斯基、化学元素周期表发现者门捷列夫、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巴甫洛夫、核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等科学家的纪念碑先后建立。耸立在莫斯科原子能研究所门前的库尔恰托夫纪念碑最有特色,仅有硕大的头部,意在突出他那无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