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14064200000003

第3章 可控民主:俄罗斯政治改革路径(1)

可控民主:俄罗斯政治改革路径

俄罗斯国内政治转型,就是从传统的一党社会主义模式全面转向西方的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多党政治、自由选举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尽管如此,但在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从叶利钦时代确立“超级总统制”,到普京建立“强力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行为,俄罗斯国内政治变迁的权威主义导向愈加明显,而且很大程度上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与此同时,由于俄罗斯的政治转型是以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在权力和利益分配中充满着激烈的斗争。

一、长达两年的“府院之争”

苏联解【1】后,叶利钦很快从1992年1月起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进“休克疗【2】”式经济改革政策,一般地认为,俄罗斯的体制转型作出了“新自由主【3】”的路径选择。在政治上,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相匹配,叶利钦大力推动多党体制和新闻媒体的自由化政策,并且至少在形式上以全民选举的方式实行国家领导人的更替,应该认为叶利钦是力图以政治民主化来为经济自由化创设环境。

但是,俄罗斯在转型道路选择上,一开始就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在政治上,这场争论的核心是要在俄罗斯建立总统制国家,还是议会制国家的问题。这样,在俄罗斯很快形成了以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首并得到副总统鲁茨科伊支持的议会为一方、以总统叶利钦为首的政府行政系统为另一方之间的生死争斗。

其实,俄罗斯的政治转型早在苏联解体之前就已开始。1990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宣布设立总统制,最高苏维埃主席则由国家元首变为议长,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同时改变原有的选举方法,自由竞选产生人民代表;10月,叶利钦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的身份主持制定了《俄罗斯联邦宪法草案》,主张建立总统制,但该宪法草案没有被人民代表大会通过。1991年3月,在全苏联举行全民公决的同时,俄罗斯联邦附带就本共和国是否设立总统职位问题进行投票,结果有69.85%的投票者赞成设立总统职位。1991年4月,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批准俄联邦《总统选举法》;5月,俄联邦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总统法》。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与鲁茨科伊搭档,赢得了58.9%的选票,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经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和副总统,标志着总统制在俄罗斯的确立。在叶利钦的推荐下,哈斯布拉托夫成为俄罗斯议会议长。在“8·19事【4】”中,哈斯布拉托夫、鲁茨科伊与叶利钦结成了紧密的同盟,加速了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解体。1991年10月,俄罗斯联邦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不仅基本赞同叶利钦提出的激进经济改革方案,而且支持他扩大总统权力的要求,并同意由他兼任政府总理,独自确定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组成。1991年11月,由叶、哈分别任正副主席的俄罗斯宪法委员会制定了一部新宪法草案,但在宪法草案于1992年4月原则通过后,叶利钦又对这种“议会和总统”权力并行的体制感到不满。

苏联解体后,政府和议会在推行私有化改革、建立西方式的社会等问题上是有过默契的。但激进改革所带来的经济动荡迅速波及到政治领域,自1992年2月初开始,包括莫斯科在内的各大城市居民开始上街集会,反对派政治家纷纷抨击叶利钦政府,导致政府和议会(人民代表大会)之间就改革发展方向问题出现了激烈争吵,最终发生了由盖达尔政府到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更迭。随着“休克疗法”式改革的全面推行,俄罗斯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以总统为首的政府与议会在国家体制、改革政策、新宪法内容及对外政策等重大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形成了激烈的“府院之争”。

从1992年底开始,议会试图通过更换总理和收回总统的部分权力等办法削弱叶利钦的权力,使更多的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而叶利钦希望通过全民公决来解决与议会的斗争。叶利钦的愿望在1993年3月11日第八次人代会上落空后,于3月20日宣布自己享有总统特别治理权。议会虽然强迫他收回这一法令,但未能形成弹劾总统所需的多数。4月25日,叶利钦在全民公决中获58.7%的支持票,但他未能获得举行一次临时大选所需的大多数登记选民的支持。随后,叶利钦提出总统制宪法草案,而最高苏维埃在5月8日却再次公布了1991年11月的宪法草案。在这种背景下,叶利钦开始首先拿对他威胁最大的副总统鲁茨科伊开刀,试图削弱其权力,并解除政府中亲议会的官员。此外,叶利钦还抛开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在6月5日召开主要有各联邦主体参加的制宪会议,试图借助地方的力量强行达到建立总统制的目的。制宪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着火药味。在发言要求未被获准的情况下,哈斯布拉托夫一气之下退场,并带走了上百名人民代表,迫使会议中断。会议重新开始后,一些地方领导人又提出扩大自主权的要求,使会议进程再度受阻。这样,制宪会议在断断续续持续了30多天后,在哈斯布拉托夫缺席的情况下,会议在7月12日以433票赞成、63票弃权、62票反对通过了宪法草案。7月16日,俄罗斯制宪会议的宪法草案提供全民讨论,但最终没有结果。

经准备后,1993年8月12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声称俄罗斯双重政权危机已经威胁到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必须尽快解决,从而发出向议会进攻的信号。进入9月,双方权力斗争进一步升级。9月1日,叶利钦专门签署了《关于副总统代理总统某些职权的命令》,限制鲁茨科伊的权力。9月16日,叶利钦还亲自视察内卫部队捷尔任斯基师和塔曼师,以争取军方的支持。9月18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宣告成立,准备取代最高苏维埃;同一天,叶利钦重新任命盖达尔为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戈卢什科接替巴兰尼科夫被任命为安全部长,原第一副总理洛博夫接任安全委员会秘书一职,从而大大巩固了叶利钦的政治地位。9月20日晚,叶利钦借口“协助警方搜查毒品和非法武器”,把内卫部队调到莫斯科市内,进行战前预演。与此同时,议会方面也积极采取应对举措。9月18日,人代会发表告公民书,指责总统叶利钦企图用非法手段控制社会和摆脱危机,并对叶利钦解散人代会的企图提出警告。同时,为防止叶利钦禁止议员开会,议会还建议代表们在议会大厦白宫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