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14064200000020

第20章 怪胎:俄罗斯寡头与政治(1)

怪胎:俄罗斯寡头与政治

在俄罗斯,寡头是一种对国计民生具有十分重要影响、而名声比黑社会好不了多少的身份。寡头们抱怨说,他们受到憎恨,是因为俄罗斯人在共产主义宣传和正统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影响下抱有偏见,不理解企业家创业精神的价值和个人财富的合法性。但不管怎样,俄罗斯寡头是在疾风骤雨般的大规模私有化过程中,钻法律空子,靠非法手段起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怪胎”。

一、俄罗斯寡头的由来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国内政局动荡、经济秩序混乱、制度缺失,从而给那些心眼儿活又有关系的人提供了空前的发财机会。一些人利用种种非法手段,乘机将能源、原材料和金融等领域的大批国有企业和资产占为己有,成为一夜暴富的寡头,而广大民众却被推向贫困的边缘。

俄罗斯的私有化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并非仅仅为了通过改革所有制,提高经济效率。它还有一种政治功能,就是要与社会主义制度决裂,彻底铲除苏联政治模式下的经济基础,造就作为新的社会支柱、构成社会中坚力量的私有者阶层,从而使社会变革不可逆转,为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开辟道路。

在这种方针的指导下,俄罗斯的私有化就不可能根据效率原则,按照深思熟虑的计划,循序渐进地实施,而变成了一场国家主导下对财富进行重新分配的“群众”运动。在私有化第一阶段,政府向每位公民免费发放一张面值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私有化证券的持有者可用其直接或通过投资基金会间接购买企业的股票,也可自由转让流通。但是仓促的私有化运动无暇对国有资产进行准确评估,也没有对公民进行充分的关于私有化证券的宣传和启蒙。这种简单化的分配形式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于大部分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根本不懂得资本、投资为何物的普通公民来说,私有化证券不过是一张面值1万的卢布、在恶性通货膨胀中随时可能变成废纸的钞票。于是,他们漫不经心地就处理了自己的私有化证券,贫困的老人和整天为孩子的食物四处奔波的妇女会用私有化证券去换取一袋砂糖;借酒消愁的男子将它廉价转让,换取一点酒钱。而那些懂得其价值的人则以大大低于面值的价格收购私有化证券,有些投机商和被私有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甚至雇人到大街上收购。这样,私有化证券大量流入投机者和少数“精英”手里,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到了约600家投资基金会手中,它们用这些证券购买了数万家企业。1994年7月,俄罗斯政府调整方针,私有化进入有偿阶段,对私有化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然后出售。私有化企业领导和经济主管部门官员趁机串通国资委的官员,压低企业资产价格,轻轻松松地把成百上千亿国有资产装进了私人腰包。

因此,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私有化的受益者都是苏联时期的政府官员、经济领导和内幕知情人。私有化不仅没有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反而成为极少数人攫取国有资产而一夜暴富的捷径。苏联人民通过半个多世纪所积累的财富,被这些人欣然纳入囊中,变为寡头资本。西方资本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走过的资本积累路程,俄罗斯“资本家”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跑完了,并且掌握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当时,在俄罗斯有7大金融工业寡头:罗卡瓦斯-西伯利亚石油集团的别列佐夫斯基、奥涅克辛姆银行-诺里尔斯克镍业-辛丹卡集团的波塔宁、梅纳捷普-尤科斯集团的霍多尔科夫斯基、“桥”集团的古辛斯基、阿尔法集团的阿文和弗里德曼、首都储蓄银行-农工银行的斯摩棱斯基、卢卡伊尔集团的阿列克别罗夫。

俄罗斯的金融工业寡头不同于欧美、日本及韩国的财阀。后者主要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兼并和联合而逐步形成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俄罗斯寡头的形成是“寻租”活动的结果,是权钱交易的产物。“寻租”是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理论,所谓“租金”是指少数有特权进行不平等竞争的人凭权力取得的超额收入,而谋求得到这种权力以取得“租金”的活动被称作“寻租活动”。“寻租活动”是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如游说、贿赂等,得到占有租金的特权,进行“权钱交易”,取得高额收入。

有材料称,俄罗斯官员的收入中50%来自受贿。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政府官员大多还是苏联时期的各级干部。俄罗斯《消息报》在1996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以上的政治精英和61%以上的经济精英来自苏联时期的干部。新的政治精英主要由原来的党务工作人员和苏维埃工作人员构成,而新的经济精英则多出身于共青团和经济工作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门户换了,人事依旧,连叶利钦本人也是当年的莫斯科市委书记。因此,俄罗斯寡头要么曾经是苏联的党政干部,要么与当朝官员有非同寻常的关系,甚至有的担任过叶利钦政府的要员。例如,阿列克别罗夫是苏联最后一位石油工业部长、霍多尔科夫斯基曾任共青团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阿文曾任俄罗斯政府经贸部长、波塔宁曾任俄罗斯政府第一副总理、别列佐夫斯基曾任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副秘书。斯摩棱斯基在解体前曾为党内领导人物建造邸宅,利用这重关系,他伪造转账汇票,通过中央银行非法借取数百万美元资金存入自己的银行;在波塔宁的“奥涅克辛姆银行’的创建中,财政部部长费奥多罗夫、对外经贸部部长达维多夫及其他部长在发放必要的批文和许可证方面给予波塔宁的帮助具有决定性意义;古辛斯基利用与莫斯科市市长卢日科夫的关系,组建了莫斯科第一家商业银行“桥银行”,甚至其总部都设在市政府大楼里,“桥银行”在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扩张,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莫斯科市政府仍然坚持把所有市属单位的账户设在该银行;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尤科斯公司在购买某国有公司股份时少付了3亿美元,当时负责该业务的国资委官员当然也“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