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14064200000019

第19章 车臣:普京最大的难题(7)

七、“车臣战争”的教训

两次“车臣战争”给车臣和整个俄罗斯联邦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车臣的所有7座城市全部夷为平地,70%的村庄遭到不同程度损坏,10万多平民死亡,使这个本来经济就相对落后的地区满目疮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而俄罗斯联邦付出的也不仅是数千军人的生命和数以百亿计的战争和重建费用,还有数以百计的平民在不断成为恐怖袭击的牺牲品。更严重的,是精神的创伤。当代的俄罗斯人不得不生活在恐怖主义的阴影之中,而要想消除两个民族的仇恨,可能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要根本解决车臣问题,必须消除问题的根源,俄罗斯现在要做的,首先是建立强大的政权,以恢复社会秩序;恢复车臣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使人民安居乐业;推行开明而有效的民族自治政策,一定程度上满足民族精英的参政愿望;发展社会和文化事业,消除导致矛盾的社会因素,增进民族交流与融合等等。

车臣危机只是俄罗斯联邦所面临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的一部分,是民族冲突的极端表现,是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势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苏联和俄罗斯联邦的民族政策失误的后果。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应该从车臣危机的发展及其后果中吸取教训。

注释:

【1】“先知”曼素尔:当时车臣人的宗教领袖,生平不详。

【2】哥萨克:“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含义是“自由自在的人”或“勇敢的人”。大约在15—16世纪时,俄罗斯和乌克兰等民族中的一些农奴和城市贫民,因不堪忍受地主贵族的压榨和沙皇政府的迫害,逃亡沙皇统治鞭长莫及的俄国南部地区。于是,这里便成为逃亡异乡的人们的避难藏身之所,并逐渐形成几个定居中心。这些“自由自在的人(哥萨克)”因其居住地域不同而命名,居住在顿河中游及其支流沿岸地区的称“上游哥萨克”,居住在顿河下游的称“下游哥萨克”,居住在第聂伯河下游的叫“扎波罗热哥萨克”。后来,又出现了“伏尔加河哥萨克”。早期的哥萨克人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有时因生活所迫,也劫掠来往行商,甚至袭击黑海沿岸的城市和村镇。从17世纪后半期起,哥萨克逐渐转为农耕。但其身体内仍然沸腾着英勇无畏的血液,具有难以被征服的性格。16世纪时,哥萨克人中出现了一些军事组织,他们通过选举产生军队统领、百夫长和大尉,并由这些人组成哥萨克最高军事会议,统率自己的军队。至18世纪,俄国沙皇发现了这些人的勇猛无畏可以用于征战,便通过发给俸禄、分封土地等手段收买哥萨克上层,以掌握哥萨克军队,驱使和诱骗他们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和进行侵略扩张充当马前卒。哥萨克军团曾一度成为沙皇俄国向中亚、西伯利亚和我国东北进行侵略扩张的急先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声名不佳。

【3】“阿尔法”特种部队:1974年7月29日,根据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984年2月任苏共总书记)的决定,成立了一支30人的“”特种部队,主要任务是反劫机和营救人质。1991年后,该部队就被外界称作“阿尔法”部队,人数达到500人。在此后,俄罗斯的所有反恐行动中都有它的参与。根据各种数据,“阿尔法”部队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反恐部队之一。但在其历史上,部队也曾执行过超出反恐范畴的行动,例如1979年12月著名的突袭“阿富汗阿明宫”行动和1993年10月“攻克白宫”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