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14059700000003

第3章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

第一节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于1984年7月8日,它地处鄂西南山区、清江中下游,位于东经110°21‘~111°21’、北纬30°12‘~30°46’,土地总面积3430平方千米,总人口42万(2009年),境内有土家族、汉族、苗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壮族等23个民族,其中土家族人口约占51%。长阳县政府驻地龙舟坪镇,东边距省会武汉325千米,北边距宜昌市60千米,距三峡机场32千米,318国道、沪蓉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横贯全境。

长阳境内山重水复,巫山山脉和武陵山脉分别自县西北和县西南切入,形成峰回峦接、河谷纵横的自然面貌。域内自然资源丰富,亚热带和温带叠置重合的山地气候,创造了适宜各种植物生长的优越条件。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清江天下秀,长阳歌舞乡”,历有“佷山古地,夷水名疆”之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

长阳是“长阳人”的故乡,巴文化的发祥地。1956年在大堰乡钟家湾村发现古人类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鉴定,表明约在20万年前,人类晚期智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大约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阳境内的人类活动就已经十分活跃,县内先后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七处之多。这些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为我们展示了长阳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其中,香炉石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夏、商时期巴人祖先在清江活动的面纱。关于古代巴人的历史传说,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海内经》,此书称之为“巴方”,殷商甲骨文亦称“巴方”,据考证约在今汉水上游一带。早在3000多年前,古代巴人首领廪君率领部落向西开拓疆土,在长阳县西渔峡口一带建立了巴国故都——夷城。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

长阳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长阳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

宋代时,对土家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建立土司制度,由土家族的上层人物主管司内事务,并在清江南北设立“梅子关”,规定“土蛮不许出境,汉人不许入峒”。一方面,这些措施严重阻碍了土家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但另一方面又使得土家文化能够原生态地得以保留和传承。清代时,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在康熙、雍正年间,对土司制的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土家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土家文化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遗风,长阳土家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保持着浓厚的巴文化传统。

从长阳流过的清江,古称为“夷水”、“盐水”。有了“盐水”也就有了盐水女神,有了属于土家人的凄美婉转的爱情故事。魏晋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说:“夷水……水色清照十丈……因名清江。”这条穿越长阳全境的清江,浩浩荡荡八百里,从恩施利川的齐跃山逶迤西去,折而向东,一路奔腾,一路欢歌,滋润着千姿峥嵘的崇山峻岭,浇灌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培育了不老的土家文化。

土家文化一条街凝聚着长阳人对土家文化执着的爱和无限的情。在这条古色古香的街上,有巴人博物馆、彭秋潭纪念馆、汪国新诗书画院,空气里都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清江古城剧院是长阳人引为自豪的新建的仿古建筑。剧场可容纳500人,是集精气神、天地人、声光电、真善美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场馆。不久前,中国第一部土家族创世史诗歌舞剧在这里震撼上演。此剧的主人公就是土家族首领廪君和他的盐水女神。在“逛清江古城、看江山美人”的巨幅宣传语下,展示着参演的著名演员那些极为传神的剧照。我们看到的是廪君和盐水女神穿戴着美丽鲜艳的红色服饰,手牵着手步入婚姻殿堂的美好瞬间的定格,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地展开。

第二节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一、民间文学

(一)十五溪故事

十五溪故事分为神话、传说、故事、笑话这四大类,其中,神话的内容包括人类、天地、山川、河流、牲畜、农作物的起源等;传说的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神仙、龙王、皇帝、名胜古迹、乐器、财帛星、嫁匠、风俗习惯、土特产、中草药、婚俗、丧葬等;故事的内容包括魔法、鬼狐、精怪、傻子、巧女、机智人物等。十五溪故事具有民俗学、人文科学、传承历史研究价值和娱乐教化的功能。

十五溪故事产生于2800多年前,重点分布在都镇湾镇的十五溪、庄溪和龙潭坪等地区,其中十五溪村是十五溪故事重点流行村落。该村辖8个组,全村609户,共2234人,其中土家族人口占70%以上。全村有75%的人会讲故事。其中能讲400多个故事的有5人,能讲300多个故事的有5人,能讲200多个故事的有18人。年过90的女故事家孙家香老人就是十五溪故事的杰出传承人,她能讲600多个故事。

2006年10月,长阳县人民政府为加强对十五溪故事的保护和传承,将十五溪故事列入了五年保护计划。2008年6月,以十五溪故事为中心的都镇湾故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长阳竹枝词

竹枝词本为古巴渝一带的民歌,起源于巴人竹图崇拜,《太平寰宇记·达州》记载:“巴之风俗……男女皆唱竹枝词。”自唐代刘禹锡创作了九首竹枝词后,众多文人纷纷效仿,以此描山川、叙民风、记民情。清代乾隆年间,长阳著名诗人彭秋潭在其父兄的熏陶下,亲身参与民间诗歌的收集工作,不断锻炼自己的诗文写作能力。他在承袭巴人遗风的基础上,采用长阳土家族独有的民间典故和俚俗谚语,形成“敷里巷之谈,寓讽喻之旨”,“陈风俗之淳朴,表土物之纤薄,概习尚之变移”,“质而不俚,华而不靡”的风格的长阳竹枝词。

长阳竹枝词以彭秋潭创作的五十首竹枝词为代表。在1983年由长阳县文化教育局联合政协、文教工作组合印的《秋潭竹枝词浅注》一书中,除了收集了彭秋潭的五十首竹枝词及吴照等人的题序之外,还附有乾隆年间长阳土家族诗人彭淦等人的竹枝词。

长阳竹枝词是具有浓厚的土家族特色的诗歌题材,它是诗人笔下对长阳土家族人的生活,尤其是土家族中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传承价值。

二、传统音乐

(一)长阳山歌

长阳山歌在3000多年前就被称为“蛮歌巴舞”、“下里巴人”。清代长阳著名诗人彭秋潭在《长阳竹枝词》中写道:“换工男女上山坡,处处歌声应鼓锣,但汝唱歌莫轻薄,那山听见这山歌。”长阳山歌在县内的地名中留下了不少痕迹,如“对舞溪”、“歌唱坪”、“锣鼓淌”、“发歌岑”等等。

长阳山歌在全县各个乡镇广泛流传,目前已收录长阳山歌一千四百余首,分为在田间边生产边喊歌和边劳动边打锣鼓喊歌两种类型。长阳山歌的内容有反映人类起源的《创世歌》;节劳逸、振精神的劳动歌;叙述时事、表达意志的“时政歌”,表达爱情的“情歌”,歌物咏志和奇闻趣事的“杂歌”等。长阳山歌有独唱、对唱、一人领唱众人和等多种演唱形式和多种曲式结构。

长阳山歌旋律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奔放、悠长,旋律进行多为逐级递进,音域多在八度至十一度之间;长阳山歌开门见山的七度大跳,先声夺人,加之山歌甩腔中的颤音,具有浓郁的特型音调和山野气息。在长阳山歌中,宫、商、角、徵、羽调式均有,以羽、徵、宫、宫羽交替、羽徵交替为常见。其中调式特点最鲜明的是宫羽交替调式。

2006年10月,长阳县人民政府为加强对长阳山歌的保护和传承,将长阳山歌列入了五年保护计划。

(二)长阳南曲

长阳南曲,古称“南曲”或“丝弦”,1962年改为现名。主要流行于湖北省西南部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带,其中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资丘镇最为盛行。以长阳资丘为中心,北至乐园,西至枝柘坪、傅家堰,南至五峰,东至都镇湾,是南曲集中传唱区,素称“南曲之乡”。逢年过节、娶媳嫁女、诞子祝寿,以及劳动之余、冬夏之夕,人们相邀聚会,你弹我唱,拍板帮腔,自演自乐,世代相传。

长阳南曲和湖北小曲一样,均与明清时代的南北俗曲及民间歌曲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曲调从江浙一带以及汉口、沙市、宜昌等地流入长阳山区,长期与外界隔绝,因而仍然保留着原貌。过去,没有专业艺人,长阳南区只作为一种业余娱乐形式,在节日、嫁娶、寿诞等喜庆日子由艺友们相聚弹唱。多为自弹自唱的坐唱形式,也有二三人的对唱。其后又出现了立唱、表演唱的形式,演员持板而唱,在以唱为主的同时增加了散白、韵白。伴奏有三弦(主弦)、二胡、琵琶、扬琴、中胡等丝弦乐器。

南曲传入长阳的时间,据田野采风、艺人口传,大约是在清代中叶的雍正、乾隆年间,距今有200余年的历史。其开山祖师名叫龚复让(音),由龚复让而下,迄今艺人们大致可数六代。由于南曲长期扎根土家山寨,经过土家族艺人为主体长期演唱实践,已成为地地道道的“土化”艺术,充分反映了巴里郢腔的土家风情,深得长阳土家族人民的喜爱。

2006年10月,长阳县人民政府为加强对长阳南曲的保护和传承,将长阳南曲列入了五年保护计划。

(三)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俗称“打闹歌”,是土家族一种以音乐伴随着劳动生产的独有的山歌歌种,它由田间生产、薅草劳动和山歌艺术等表现形式组成。

在结群薅草、挖土、栽秧时,一般有两位歌师傅领唱或对唱山歌,一人按节奏击鼓,一人应点敲锣,锣鼓间歇,歌声即起,轮流对唱,整日不歇。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大人稀,单家独户劳力不足,加上野兽出没、窃食庄稼、伤害人畜。在这种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劳动环境中,土家族人形成了团结互助、结伴成群、协作生产的习惯,并配以锣鼓敲击,既可作为劳作的信息,又可以起到惊吓野兽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了风格独具的薅草锣鼓。薅草锣鼓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格式,它一般由“歌头”(俗称“引子”)、“请神”、“扬歌”、“送神”几部分组成,有着请神求愿、组织生产、鼓舞生产、调节情绪等功能,是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

薅草锣鼓融山歌、民歌和地方戏曲为一体,其音域宽广、浑厚、高亢,加上巨大的锣鼓声,震撼山谷,气势磅礴。薅草锣鼓是农民在田间自娱自乐、消累解乏、调动劳动激情、统一劳动进度的一种方式。

民国年间《宣汉县志》记载:“土民自古有‘薅草锣鼓’之习。夏日耘草,数家趋一家,彼此轮转,以次周而耘之,往往集数十人,其中二人击鼓鸣钲,迭应相和,耘者劳而忘疲,其功较倍。”

(四)土家吹打乐

土家吹打乐是由吹奏和击乐两种形式结合演奏,故称之“吹打乐”,民间叫“响匠班子”。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称为“锣鼓乐”,民间俗称“打家业”。

在长阳的村村寨寨,“上山踏歌声,近村闻吹打”。伴随着土家人的习俗风情、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总是响彻着吹打乐的悦耳之声。出土的六朝陶魂罐和隋朝画像砖证明,土家吹打乐在1500多年以前就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吹打乐班。至今仍在民间演奏的曲目有五百多首。吹打乐通过师徒传承,以口传心授而代代相袭。

土家吹打乐的相关乐器是两支音高、形制一样的长号、唢呐、土笛,配以打击乐组合而成。按其表现作用分为堂调、大调、宫调、笛调、菜调、丧调和综合调七种类型。

土家吹打乐有单曲体和组合体两种结构形式。单曲体一般较短,节奏流畅明快,旋律流畅婉转,音乐多跳进,其旋律运动形式多为级进。

土家吹打乐曲风独特,它不但与民间音乐中的姊妹艺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集中反映了长阳一方民间音乐固有的基本风格,而且广采博纳、融四方来乐,由“堂调”吸收,并加以地方化,从而更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土家吹打乐。吹打乐中的《十幡鼓》,有十多支不同的曲牌,其终止调式各不相同,但每首曲牌都被接上一个相对统一的、具有土家特色的商音终止乐句,使每个套曲既有感情起落的对比变化,又维系了曲牌风格的地方性与协调性。演奏过程中,整段乐曲婉转优美,其声势蔚为悲壮,是土家吹打乐中的“珍品”。

堂调有散曲和套曲两种形式,其旋律特点:一是徵商的终结音占多数,二是以羽结音为主的旋律突出。“堂调”与民俗活动具有鱼水关系,诸如酒席前演奏的各种“菜调”套曲、各种活动中的“客调”,以不同乐器演奏不同的曲牌成套。堂调不仅最具土家民歌的特征,而且是土家吹打乐中的佼佼者。

长期以来,土家吹打乐多在红白喜事中演奏,乐曲委婉优美,声势蔚为壮观,具有典型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2006年10月,长阳县人民政府制订了土家吹打乐五年保护计划。2009年6月,土家吹打乐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传统舞蹈

(一)撒叶儿嗬

土家族撒叶儿嗬是清江中游地区土家族人的一种祭奠歌舞,在民间亦称跳丧或打丧鼓。土家族撒叶儿嗬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蛮书》记载,土家族先民古时就有“击鼓以吊丧”、“其众必跳”的风俗,土家族人用这种歌舞来表达他们的生死观,他们认为享尽天年的老人去世是顺应自然规律,每逢这种丧事,乡亲们就聚集在亡者灵柩前,男人们载歌载舞,女人们则穿戴鲜亮的服饰围观助兴,这种活动往往通宵达旦地举行。跳舞时,一般先由歌师击鼓叫歌,舞者随着鼓声应节起舞,舞蹈形式有“风夹雪”、“凤凰展翅”、“美女梳头”、“犀牛望月”、“燕儿含泥”、“牛擦背”等24种套路。这种歌舞与土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世代相传,其形式完整、个性鲜明,具有传统审美特征和鲜明的文化属性。撒叶儿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5年8月,长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下发了《长阳土家族撒叶儿嗬保护计划》;2006年,在资丘镇建立了“土家族撒叶儿嗬”传习基地,并举办了有300名民间艺人参加的撒叶儿嗬大赛,资丘镇率先建立了撒叶儿嗬文化生态保护区。继2007年10月,由长阳县人民政府策划、宜昌市群艺馆研究员白晓萍撰写的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专著《清江撒叶儿嗬》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之后,2009年3月,长阳县第二套巴土丛书共计十本(套)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土家族撒叶儿嗬》为其中一本。

(二)长阳巴山舞

长阳巴山舞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群众自娱性的一种新型集体舞蹈。长阳巴山舞是在土家人喜闻乐见的民间古老传统跳丧舞基础上,由长阳“土家舞王”覃发池收集整理并加工改编而成的群众性广场舞蹈,中国著名舞蹈家贾作光称其为“东方迪斯科”。

从跳丧到长阳巴山舞,是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次有益尝试。巴山舞大胆地把跳丧这种祭礼性舞蹈变为群众自娱性舞蹈,赋予它新的生命。这不仅使舞蹈气质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增加了新的色彩。原始的“跳丧”只有男人能跳,所谓“女人跳丧,家破人亡”,而巴山舞却让过去只能旁观的女性登上了舞台,成为男女成双成对、载歌载舞的一种舞蹈。而且,长阳巴山舞将“跳丧”从窄小的灵堂前的有限空间,搬到了千百人聚会的群众文化广场和文艺表演舞台,成为一种艺术品位独特、感染力强、简单易学、参与面广的群众自娱性集体广场歌舞。

长阳巴山舞除保留了跳丧舞原有的歌、舞、鼓、乐的形式,鲜明的节奏以及粗犷、原始、古朴、豪放的风格外,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在结构上,长阳巴山舞打破原始跳丧的许多旧程式和流行区域的界限,吸取各地精华,如利用“倒叉子带犀牛望月”和“怀胎歌”的部分动作提炼发展组合起来的“风摆柳”,由“摆胯”、“挑肩行进颤步”、“行进颤步前后摆手”、“双手里挽花”等动作组合而成的“半边月”等等。通过提炼实行综合利用,重新结构而成,组合成“巴山摇”、“半边月”、“四合”、“风摆柳”、“双龙摆尾”、“喜鹊登枝”这六个种类。其动作姿态各异,但都具有身体上下颤动和胯部左右摇摆的特色。这使舞蹈动作更为欢快,摒弃了“跳丧”中的压抑感,姿态亦更加优美。

在音乐上,长阳巴山舞剔除了跳丧舞音乐哀伤低沉的痕迹,只保留了原始跳丧鲜明的节奏和有特色的鼓点,选用了当地人所熟悉的与舞蹈情绪相吻合的山歌、民歌为基调,适当加以发展,同时增加了弦乐、打击乐伴奏,使音乐更加乐观活泼,并且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在编创上,长阳巴山舞把握住群众自娱性舞蹈所具备的群众性、科学性、自娱性、随意性的基本特征,所以它来自民间,又回到民间,像早春的燕子飞旋在千家万户,像七彩的阳光照进了新婚的洞房,像熊熊的篝火燃旺了土家的欢乐,而且正如一位舞蹈学教授预言的那样:“巴山舞或许会作为富于民族特色的集体娱乐舞蹈,而与世界优秀的民族娱乐舞蹈媲美。”

长阳巴山舞经过几十年的传播,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民间舞蹈,在三峡地区广为流传。在清江、神农溪和三峡一些景区内,可以看到巴山舞表演。同时在一些地方,巴山舞已经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已把巴山舞作为一种全民健身舞蹈向全国推广。

(三)长阳花鼓子

花鼓子是花鼓舞的俗称,民间亦称“打花鼓子”或“扭花鼓子”。它是人们在喜庆场合,如生小孩请“家家客”、“喜三”、“祝寿”等,以及劳动之余用来表达庆贺和欢乐的一种亦歌亦舞的传统舞蹈,在长阳县的榔坪、渔峡口、资丘等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

花鼓子舞蹈步伐为“两步半”,舞姿为典型的“三道弯”,民间舞诀称之为“脚踏之字拐,手似弱柳飘,腰儿前后扭,屁股两边翘”,“花鼓子不为巧,只要屁股扭得好”。舞蹈时,一般不用乐器伴奏,也可用锣鼓击乐或一把二胡为间奏,表演者不化妆,以一男一女或数男数女出场,手持花帕,脚踏乐节,做对称动作,边舞边唱,姿态轻盈。舞者相互眉来眼去,传情达意,可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气氛活跃而热烈。

花鼓子演唱内容以男女爱情为大宗,如“十爱”、“十想”、“十送”、“十二月”、“送郎”、“送情”等,也有生产歌、生活歌等,也可即兴创作。正是由于花鼓子的演唱内容以情爱为主,因此跳花鼓子舞有一定禁忌,即父亲和女儿不能跳、公公和媳妇不能跳、小叔子和婶子不能跳、未婚姑娘不能跳等。

花鼓子音乐为传统的民歌小调,节奏多为2/4拍,音乐结构方整,旋律平稳、舒缓,既没有奇峰突起的大跳,也没有起伏跌宕的抒发,更没有哀声怨气的悲伤情调。

花鼓子表演者不是职业艺人,它不是以师徒的方式传承的,而是以村落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

花鼓子是土家人原始的“交谊舞”,被学术界、舞蹈界称之为土家族摆手舞的姊妹艺术。花鼓子展现了土家民族乐观、豁达大度的胸襟,传达了土家人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谦虚、勇敢、热爱生活、敢于追求真爱的生活态度,它无论表演形式,还是演唱内容,不仅给我们传递了历代土家人的很多历史文化信息,而且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发展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文化资源。

花鼓子独特的演唱形式和舞蹈动作、旋律,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实为罕见。十多年来,长阳县、乡两级政府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传统民俗

(一)民间崇拜

土家族的民间崇拜,一是表现为多神崇拜。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土家族崇拜多神:“山神土地”管坡上五谷;“家先土地”管家禽家畜;“五谷神”管五谷的神祇;“阿密嫲妈”管保佑小孩的成长;“四官神”是致富神,管六畜。二是表现为白虎崇拜。在长阳民间,白虎被塑造成仁义道德的化身,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血,遂以人祀焉。”白虎崇拜贯穿于祭祀、节日风俗、婚丧、建筑、服饰、饮食、劳动等各个环节之中,成为一种强烈的民族宗教信仰。根据古代巴人遗留的传说,还形成了“敬”白虎和“赶”白虎的习俗。传说白虎有两种,一种叫“行堂白虎”,一种叫“坐堂白虎”。其中,“坐堂白虎”坐镇厅堂,是要“敬”的;“行堂白虎”破门而入、凶恶无比,是要“赶”的。在土家族地区有不少类似白虎山、白虎堂等带有“白虎”二字的地名,这也是土家族宗教信仰的反映。三是表现为对猎神的崇拜。土家先民以善于射猎著称,而每次打猎前都要祭祀猎神(称“梅山娘娘”)。传说她生前擅长狩猎,死后成为猎神受人敬供,以保佑人们多获猎物并能防止野兽害人。她的神位设在房屋外的右侧,由三块砖组成。敬奉她时,猎人必须衣着整齐,将所获野物用来供祭。

(二)节日风俗

长阳土家族节日风俗虽然逐渐汉化,但是仍然保留了土家族自身的特点。

1.春节

长阳岁时节日,一年之中,以时为序,首为农历正月的春节。

春节隆重的场面是团年和除夕。家家离不了美酒佳肴,庆祝团聚。除夕的夜晚,无论城乡,都兴守岁。农村人家,户户都要在火垄里架起大火,烤得人面红耳赤。火垄里燃烧的大树蔸子叫“火主”,是在前几个月就准备好的。城镇人家则多烧白炭。“红火”预示兴旺。这个风俗大约是远古时的火崇拜的遗风。

一年之中最激动人心的活动,是从子时交庚时的“除夕”紧接新正开门的“出天行”祈福开始的。接财神、迎喜神、祭祖先、逐疠疫都在这一时刻进行。顿时,鞭炮声起,山鸣谷应。

长阳土家人特别重亲缘、重友谊,春节正是联络感情的大好时期。拜年首先是男女依次拜长辈,长辈对晚辈特别是幼辈分别给“打发”,俗称“压岁钱”,故俗谚有“大人爱种田,伢们爱过年”之说。届时,人们走亲访友,相互拜贺,俗话又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之说。

2.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仍是春节的延续。同历史上的元宵节一样,长阳的元宵节也以张灯和观灯为主要内容,气氛尤其热烈。

因长阳是山区,受到条件的限制,花灯制作的种类并不多,不像《长阳南曲·数灯》那样,一下数了99种,那只是民间艺人的夸张。常见的是大红瓜灯、六角宫灯、莲花灯、兔儿灯、走马灯等。

城乡最热闹的游艺活动是舞龙灯、玩狮子、跑竹马、玩蚌壳精和划采莲船等。龙灯制作分青、黄、赤、白、黑五色,节数有九、十一、十三之分。表演花样有“二龙戏珠”、“云龙翻身”、“玉龙盘柱”、“金龙摆尾”、“四门穿花”等。表演中最热闹的是五龙俱出,互斗雌雄,此时,大鼓大锣响彻天外,鞭炮雷鸣声震屋宇,声势格外壮观。据故事相传,县城龙舟坪时谣有“东门的青龙西关外的白,何家坪的‘黑臊牯’撩不得”之说。乡间也有玩“草把子龙”的,俗称“瘟灯”,用茅草扎成。还有玩“板凳龙”的,即在板凳上装上龙头龙尾,一人手执凳脚而舞之,这些龙灯小巧灵便,亦极富魅力。

3.土地节

时在二月初二日,俗传为土地生日。古代称“社祭”,社即社神。在长阳,每逢社日,则兴“闹土地会”。但是,这种有一定规模的村社活动到民国年间已经消失了,仅仅在民间还可见到这种古俗的遗存,即人们多于这一天家家整治酒肉,分散到土地庙上供,敬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祈求风调雨顺。此外,无子之家也就此求育,然后,回家享用“牲醪”。此间,往往也会有三五不等的乡邻亲友参加,人们俗称“吃春酒”。

4.清明节

在长阳,清明扫墓是一项重要的礼俗活动。清明当头,更属农忙时节,依时,“乡人采‘雨前茶’,插‘清明秧’。遇雪曰‘桃花雪’。谚云:‘贫人休听富人哄,桐子开花下谷种’……是月,旱苗草生须薅,曰‘薅头道草’。苗初长去其太密,曰‘破苗’。”

5.端午节

在长阳,端午节一应习俗均照节礼如仪。端午节的习俗不同一般的是,不是一过了之,而是过了初五的头端阳以后,还有十五的大端阳和二十五的末端阳。三个端午节中除大端阳、末端阳不再悬艾、挂菖蒲外,一应节日饮食如旧。

6.六月六

六月六,长阳民间有“龙晒衣”的习俗。俗谚有“六月六,家家晒衣服”之说,故家家户户每于此时必然翻晒衣物,既可除虫,又可防霉。同时,不少人家还于是日用盆盛水晒热,用于儿童洗浴,据说可免疮疥,这是古人顺其自然而培植起来的一个具有保健性质的节日。

7.月半节

在长阳,土家人由于历史上崇信巫鬼,故十分注重月半节,俗谚有“年小月半大,神鬼也放三日假”之说。是时,家家接嫁女回娘家省亲扫墓,祭祀先人。

8.中秋节

长阳土家人过中秋,一般有四项活动:

一是以月饼、点心敬奉父母或馈赠亲友,以表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或亲友之间的友谊,同时以应其“团圆”之意。

二是设月饼瓜果点心与家人一起赏月,士人之家亦一边吃月饼、赏月,一边咏诗,《晦斋闲稿》诗云——飞空玉镜正当头,丝管楼台竟夜游。记得儿时看月好,儿时看月不知秋。

三是“摸秋”,据道光《长阳县志·土俗》记载——(至时)三五成群,偷知好园中瓜果,谓之“摸秋”,摸得南瓜,用彩红鼓乐送无子之家,谓之“送瓜”,南男同音,谓宜得男也。这一习俗直至20世纪50年代,依然在农村可见。

四是以中秋夜月占来时气象年成,农谚云:“云遮中秋月,雨打上元灯。”

9.重阳节

在长阳,亦有饮重阳酒的风俗,县志载:“季秋九日,士人携酒登高,极游观之兴。人家造醪糟伏汁酒,其酒经年不艳,谓之重阳酒。”这种酒俗称“缸面酒”。

10.牛王节

传说,土家人有位祖公,曾得牛王救助,俗语有“人是吃的牛的饭”之说,因此,祭祀牛王有着不忘根本的意蕴。是日,养牛人家,一般都须以猪肉砣和糯米蒸制馔肴,为耕牛加料并停耕一天,并焚香礼拜,祈求牛王保佑。同时,正堂显眼处都要张贴《牛儿经》。

11.过小年

时在腊月二十四日。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是一个仅次于大年的节日。自古以来,围绕这一节日的重要俗礼便是“祭灶”,以报“火食生养之恩”。

12.过赶年

土家人一年中要过两个年,即在腊月二十九日(月小时为二十八日)先过赶年,同样吃团年饭。紧接着同汉人一样再过年,又吃团年饭。过赶年的习俗传说不一,一种说法是祖先打仗,为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乃提前一天团年。一种说法是“年”是一种猛兽,每到年底就出来害人,土家人为躲避年的祸害,遂提前一天,久而成俗。

(三)婚嫁风俗

土家婚嫁风俗既美又奇,美就美在用艺术的眼光,把一切关注直接投向女性,浓墨重彩地渲染她们在面对这种人生际遇的变化时,极其自然地流露出惶恐、惧怕、向往、怀旧、怨恨、挣扎等等种种不安所交织而成的情绪。土家婚俗之奇,奇就奇在用最朴实的方式,最贴切地表达了人们的亲情、友情、爱情难以割舍,浪漫与现实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最真切自然地反映了前后两种生活的联系和过渡。

土家姑娘出嫁,是一出荡气回肠的悲喜大戏。在所有土家民俗中,婚俗的仪式最复杂、程序最完整、细节最精致。从“求肯”开始,有报期过礼、上头开脸、陪十姊妹、陪十弟兄、陪媒、合八字、升号匾、迎嫁、娶亲、拦车马、迎亲、圆亲、铺床、拜堂、接腊、坐床、吃交杯酒、吃下马饭、交亲、敬大小、拜钱、陪新姑、陪送亲家、下厨房、传茶、回门等前后二十多道程序。在整个过程中,故事的男主人公其实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配角,从头至尾几乎没有几句像样的台词,倒是故事的女主角先悲后喜、悲喜交加,将一腔情绪演绎得酣畅淋漓。

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土家姑娘自然也逃脱不了“明媒正娶”的道德羁绊。媒人是剧中第一个上场的人物,“求肯”是土家山寨办婚事的序幕。每年新春伊始,是媒人约定登门的时间,媒人按男方的授意来到女儿家,开始施展其如簧巧舌。如果女方同意,当年下半年即可成亲,否则,要等第二年的新春时节再求肯。不逢春不求亲,其他季节是不准媒人上门求肯的。

“求肯”成功,意味着婚事开始进入紧张的约定程序。接着男方要请阴阳先生格期,确定婚期后七月半前要举行报期过礼仪式。一旦报期过礼,意味着姑娘在娘家的日子开始进入倒计时。土家称未婚少女为“吃茶姑娘”,自幼蓄着一根辫子,在出嫁的前三天,娘家要择吉时,为之“开脸”、梳头。开脸又叫“上头”,或叫“弹三线”。开脸之后,昔日的“黄毛丫头”容貌一新,皮肤白了,发型变了,标志着做姑娘的时代已结束。

忐忑不安中,姑娘迎来了出嫁前的最后一天。这是出嫁的姑娘、也是所有土家女人终生难忘的一天。此前十几年的亲情,今后几十年的苦乐,在土家妹子心中犹如山洪般蓄积起来,四处奔涌,寻求宣泄。……土家婚俗在此极其妥帖地安排了精彩的一幕。正是这一幕,把整个剧情推向第一个高潮。

出嫁的前一天晚上,爹妈要请来与女儿较好的未婚姑娘九人,同坐一桌“陪十姊妹”,让女儿倾情一哭,作为父母在精神上给女儿的陪嫁。陪十姊妹是土家嫁女的重要仪式之一。对于一个即将背井离乡、离别父母兄嫂弟妹、人生转折在即的出嫁女来说,“恋亲恩,伤别离”,依依难舍,难免悲从中来。而“陪十姊妹”以哭释哭,以哭去哭,合理地疏导了这一情绪。刚开始的时候,曲调是孤独的、压抑的、低沉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但姑娘们很快就找到了情感的共鸣,不同的声音转眼汇集到一起,歌声伴着哭声,如同闪电撕开雨云,就像洪峰冲出隘口,惊心动魄,催人泪下,荡气回肠,极尽缠绵。彭秋潭《长阳竹枝词》咏道“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诗中还特别写了一段说明,描述当时的情况,但写着写着却忍不住扔下了笔,“余不能记也”。对任何身临其境的人而言,此情此意都让人不忍卒读。姊妹歌一唱就是一个通宵。从姊妹难舍之情哭到父母养育之恩,从不满包办婚姻哭到未来生活艰难,稚嫩的嗓音变得嘶哑,低垂的眼睑哭得红肿,直至第二天娶亲队伍到来,歌声和哭声仍未结束,因为还有一个比陪“十姊妹”更热闹的“哭嫁”。

女儿出嫁的当天,全家都唱“哭嫁歌”,一个一个接着唱,手拉着手对着唱,仿佛一曲永无止境的哀婉的交响。亲戚朋友也来帮唱,不会唱的,站在一旁抽泣擦泪,哭得越凶,表示感情越深。“哭嫁歌”内容比“十姊妹歌”更加丰富:女儿哭父母“姑娘长得这么大,是块石头也摸玉哒,儿在给你讲礼性,明天姑娘要出嫁”;父母哭女儿“别家忙得金满斗,爹妈忙得一场空,脸哭肿来眼哭红”;哥嫂哭妹子“妹妹去,哥也伤心嫂也伤心”这种以歌代哭的场面,既热闹又悲沉,但与“陪十姊妹”相比,让人觉得似乎少了些真情实意,多了些应酬表演。

女儿出嫁,要由夫妻双全的亲人作为女方亲属的全权代表将她送到婆家。除迎亲、拦车马等程序之外,次日早上还要举行“交亲”仪式,新娘房中由女方送亲客向“支客司”面交鞋礼,一边说着客气话,如姑娘呆、不知礼,如此这般,而公婆则赶紧说恭维话,双方你来我往,直到无话可说。哄笑声中,大伙散去。

正如出嫁前要陪十姊妹,结婚仪式上男方也要坐“十友席”。男方家请来九位十二岁左右的男童陪新郎,摆上果碟,边唱边说边吃喝,唱者曰“歌”,说者曰“令”,总称“令歌”。说令歌时,传递令杯,互比口才,如“门口一条沟,沟里出泥鳅,说得令的吃泥鳅,说不得令的啃骨头”。说不上四言八句的,顺势说一句“桌上一个洞,令杯往前送”也能应付过去,风趣诙谐,以搞笑为主,目的在于营造喜庆氛围。若论感染力,自然远不如“陪十姊妹”。

和其他地方一样,土家婚俗中“拜堂”也是婚礼中的核心仪式。合完“八字”,新郎新娘并排进入洞房,之后圆亲婆婆将房门关上,新郎新娘抢坐于床上,谓之“坐床”,据说谁的行动快,先坐定床上,谁就先当家。此后打开房门,亲友们蜂拥而入,也去抢坐新床,俗话说“抢床抢床,长发其祥”,第一个抢坐到床上的人,为“得头福”。拜堂和抢床,无疑是婚礼中最热闹的场面。但如果这算是另一个高潮的话,那也只是相对看客而言。因为在新娘眼中,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身处热闹的中心,却有着从未有过的寂寞,叫人不寒而栗。

土家姑娘在婆家吃第一顿饭谓之“陪新姑”,新姑这天坐上席,姑娘在婆家坐上席平生也只有这么一次。席间有“插花迎酒”,是土家婚俗中新郎在开席之前拜见客人的仪式。此后三天,新姑被婆家待为上宾,三天以后下厨房,自此接过繁重的家务。昔日新媳妇“三天后下厨房”,还有一系列仪式:第三天清早起床,新媳妇由婆母领着,先到柴棚里抱一捆柴,然后跟着婆母到每间屋里走一遭,以示发家理财,称“游房”;再到厨房,放下柴火,叩拜“九天司命”(灶王),拜毕,婆母递过“吹火筒”,媳妇接过来在灶内绕三圈,以示知于灶神和水神。此后,新媳妇开始生火烧早茶做早点,做好后先孝敬公婆,而公公这时却赖在床上不起来,要等新媳妇送来早茶,才坐起来喝,叫作“喝揪脑壳茶”,喝了这种茶,就得当场给新媳妇掏茶钱。敬过公婆以后,新媳妇再按家中辈分一一敬到,凡长辈均要给点“打发”。

“回门”是婚嫁中最后一个仪式。姑娘嫁到婆家后,新婚夫妇选定日期一同回拜女家的父母,叫“回门”。到了娘家屋里,一对新人要在堂前叩拜祖宗,女婿则开口称岳父岳母,女家酒席侍候,以客礼相待,新婚夫妇要坐上席。而且不论远近,回门当日都必须返回婆家。

(四)饮食习俗

1.食物特色

长阳土家人的食物偏酸辣、熏腊,好野味。其一是偏酸辣。“要吃广椒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你要砍头你就砍,你要杀来你就杀。砍掉脑壳只碗大个疤。”广椒是本地人对辣椒的俗称。每逢春夏,城乡家家户户即开始忙碌起来,做辣椒酱、腌广椒末、晒广椒皮、磨广椒粉,还有稀广椒、酢广椒、酸广椒、泡广椒等等,一用经年。平时或为主菜,或兼作料,煎炒烹炸,熟卤凉拌,可谓应用自如。正如旧志所云:“丛岩幽谷中,水冷泉冽,岚瘴郁蒸,非辛辣不足以温胃健脾。”其二是喜熏腊。土家腊味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腊肉。土家人认为新鲜猪肉有毛腥气,喜欢吃是烟熏腊肉。冬季杀了年猪将鲜肉以盐腌三五天,再用松柏树枝烟熏火燎一月左右,直至水分熏干、色泽金黄,便成腊肉,做起来如腊肉芯子擀包面、腊肉丁子蒸蒸菜、玉米粉子煎腊肉粑粑、青椒炒腊肉等,香气扑鼻,四季不断,百吃不厌,堪称土家的风味食品。类似的还有腊香肠、腊猪头、腊肝、腊鸭以及腊鱼、腊羊等,甚至豆腐、豆豉等素食也可熏制成腊味,风味独特,乐在其中。其三是好野味。俗话说“家鸡子肉,野鸡子汤,吃在嘴里格外香”,土家人特别喜爱山珍野味。无论天上飞的、林中跑的、水里游的,均能入席。在现代人看来,可谓口福不浅,但历史上的土家族本就是一个好渔猎的民族,鸟兽虫鱼曾经是土家人重要的食物。由于地处深山,过去这里各种珍禽异兽俯仰即是,盛产獐、麂、鹿、獾、蛇、猴、白猸、狐狸、野兔、野猪、野羊等多种野生动物,甚至华南虎、金钱豹、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也不罕见。至于林中的飞禽如锦鸡、野鸡、斑鸠、鹌鹑、鹧鸪、麻雀,水中的游鱼如白甲、青鱼、鲤鱼、鲫鱼、鲇鱼、甲鱼等,皆是土家人餐桌上的美味,因此也有“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一斤”、“河里好吃是白鳝、山里好吃是白猸”等各种民谣俗语传世。只是近些年来昔日的山珍多成保护对象,土家人也渐渐明白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美食的兴趣开始转向各种野生植物,如竹笋、香椿、蒿子、蛮荞、蛮豆、鲇鱼须、节节根、野韭菜、野葛粉、地米菜、马齿苋、酸爪茶等,冠之以“绿色食品”,别有一番风味。长阳土家人世代生活在万山丛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万法自然,随遇而安。民间有一首《好吃包歌》(“好吃包”即馋嘴人)唱道:“一想樱桃黄,麦李在树上,又想瓜子蜜生姜,还想血灌肠。二想蒸猪肉,黄焖煎豆腐,又想仔鸡多酌醋,高笋炒葫芦。三想腊肉干,牛肉焖得烂,又想红心腌鸭蛋,肥肉炒大蒜。四想塘里藕,豆腐肏泥鳅。又想后院红石榴,干锅炒黄豆。五想汤油茶,茶里佐芝麻。又想田鸡过油炸,还想嫩丝瓜。”另一首民歌《十大盘》,所列的菜谱显然精品迭出,令人垂涎欲滴:“清蒸鲜鱼肚,熊掌焖豆腐。红烧麂子肉,五香烧烤猪。醉虾加香醋,蒸鸡不见骨。娃娃鱼足有四尺五,一块年肉半斤足。护心油来把包子筑,清蒸鸽蛋外面生来里面熟。”

真正的土家盛宴,乃是“十碗八扣”。每逢在婚丧嫁娶、喜筵寿诞等重大喜庆节日款待贵宾,常常能见到这种最高规格的招待。其中第一碗是“头子碗”,肉糕垫粉条和黄花,最后一碗是虾米肉丝汤。除这两碗不用盖碗外,其余八碗均先用盖碗(比大碗小),在碗内涂上油,将食物、作料放进,上屉蒸熟,然后以大碗扣上反转过来,拿走盖碗,其菜形制一样,表面光滑。上菜时按顺序一碗一碗地上。上第一碗,端大盘子的人就高喊一声“大炮手——”,长长的拖腔直到席前,随之鸣炮,响匠吹起欢快的“菜调子”,主人便前来敬酒。客人边吃边上菜。接着出第二碗,端大盘子的人高喊“顺——”,“菜调子”又吹起……直到上第十碗,端大盘子的人一声“齐——”后,响匠便开始吹“下席调”,稍后客人的饭也就吃完了。客人座席的席位按上下左右,各分大小。十碗菜的菜谱,比较规范的说法是“一碗头子、二碗笋子、三碗鸡子、四碗鲜鱼、五碗蒸咂、六碗羊、七碗元子、八碗肚子、九碗正肉、十碗汤”。十碗菜在桌上陈放也有规矩,或摆“四角扳爪”或摆“三元及第”。除十碗菜以外,上下还要配腌菜碟两个,为客人解酒解腻,这是长阳土家地区最隆重的筵席。

长阳土家族特色烹调习俗有金包银和炕洋芋。金包银也叫“苞谷饭”,其实就是玉米面裹上白米饭,土家人将这种拌在一起的食物叫作“金包银”。在过去粗粮不够的时候,它就是细粮。炕洋芋(洋芋即土豆),“刮皮洋芋煮均匀,文火慢煎翻复勤。漆籽油香酥爽口,巴乡以外哪乡寻?”在穷困的岁月,土家人吃不上大米,就吃炕洋芋:先将洋芋去皮煮熟,然后放在倒有菜油的平底锅中炕,待洋芋表面炕得焦黄时,撒入盐、葱蒜末和辣椒粉。外焦里嫩的炕洋芋色、香、味俱全,口感极佳。

2.饮品偏好

其一是好饮酒。“乡人好酒,俗虽陋而风古。”历史上的巴人即好酒: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禾,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禾旨酒,可以养母。在情歌中,酒成了煽情撩意的引子:煨的伏子酒,哥哥吃一口。哥哥吃哒舍不得走……挨姐坐,对姐说,要姐的头发冲酒喝……长阳传统的酿酒业中,因酿造方法和酿酒原料不同,酿出的酒也种类繁多。有以苞谷为主煮制的烧酒、堆花酒,有以糯米为主煮制的甜酒、伏子酒,有醪糟去渣煮熟而成的解水酒……殊难尽表。在饮用方法上,值得一提的是“咂酒”,又叫“咂巴酒”、“咂抹坛酒”,所谓“亲宾宴会,以吃咂抹坛为敬”,是土家人款待客人的最高规格的礼节。饮用时将珍藏的好酒整坛取出,以通节竹管插入坛中,依宾客尊卑长幼,顺序吸饮。长阳竹枝词曾描绘过咂酒的情景:“蛮酒酿成扑鼻香,竹竿一吸胜壶觞。过桥猪肉莲花碗,大妇开坛劝客尝。”

其二是饮茶。土家人十分好客,不论生人熟人,不管自家客家,总是以茶相待。俗话说得好“来客不筛茶,家里无‘达沙’(即无礼节)”。长阳土家人视茶为灵物,认为茶有茶神,禁忌将茶泼于地上,否则就会玷污茶神。抓茶叶必须先洗手,叫“净手”,这是对神灵表示尊敬的举动,间有防止污染茶叶的习俗。茶不仅用于款待客人,还用于敬奉神灵,敬神灵的茶要用特制的小土罐泡煮,这小罐叫“敬茶罐儿”,贵客来家也可用这小罐煮茶款待。莫看这罐儿小,一次可以款待十来人,这就是有名的土家“烤罐茶”。客人进门,主人将小土罐放于火炉上烤烫,再放进茶叶和十来颗大米,在火上不断簸动,烤焦后,将开水冲入,气泡泛起,等气泡逸出后,再冲入一点开水,直到冲满。这时有几位客人就放几个茶杯,将茶平均倒入杯内,再向小土罐内冲开水,再平均倒入杯内,反复多次,直到各杯茶满,方上给客人饮用。这种茶十分可口,饮后,张嘴让风一吹,喉管里有一种清甜的味道,巴不得再喝一杯。不习惯喝茶的人喝了,则会如醉酒一般。

长阳土家人喜饮茶,他们的土家四道茶具有独特的喻义。一道茶——“罐罐茶”,用来招待日常来客。其制作方式为:先将铜壶置于明火上,斟水加热,另将小陶罐在微火边翻烤,待发烫时放入茶叶半两,不停颠簸烘烤,直至茶香时,倒入开水冲泡,两分钟后分敬客人。二道茶——鸡蛋茶,是用来招待“嘎嘎客”的。也就是家中添小孩后,整“祝米酒”时才上鸡蛋茶。其做法为:将煮好的荷包蛋用碗分装,每碗一个,再加白糖,放上一支竹筷子,喻义一生平安、健康成长。三道茶——阴米茶,是在婚宴酒席前食用的。做法是用糖水冲泡炒熟的米花。四道茶——酥茶汤,在冬季用来御寒取暖。其制作方法是将生姜、茶叶同时放入锅中炒热待香气散出时,装入碗中,加入红糖,开水冲泡即饮。

(五)建筑、服饰习俗

土家族大都居住在山坡陡岭,因为地势关系,所以传统民居建筑多采用吊脚楼形式。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以正屋地面齐平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半装台的板壁或木走廊,以草或杉树皮做天盖。楼下四面皆空,可用来堆积肥料,也可以临时拴牲口,楼上一般是闺女儿做鞋、绣花或家里人吃饭乘凉的地方。吊脚楼通风防潮,阳光充足,土家人十分喜爱,是土家地区具有重要特色的建筑之一,如今清江两岸的高山或半高山上,吊脚楼仍在使用,现在在长阳县城、五峰县城所建的高楼大厦也多采用吊脚楼形式,只是建材改成了钢筋混凝土。

长阳土家人服饰喜宽松,袖裤粗短,其图案及色彩融汇了大自然的山水、花鸟虫鱼,体现了在崇山峻岭中习武、渔猎、农耕的土家人的特点。

五、传统工艺

长阳土家族传统工艺主要包括织锦和雕刻两类。

织锦中以“土锦”即“西兰卡普”最为著名,“西兰卡普”意思是“打花铺盖”,在土家织锦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西兰卡普”过去是土家女子出嫁必备的被套嫁妆,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织造过程中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其制作工序复杂,多达12道。其花色分为“对斜”平纹素色系列和“上下斜”斜纹彩色系列两大流派。

雕刻工艺主要体现在建筑纹饰、木雕、墓碑石刻上。长阳县西渔峡口、资丘等地,民间雕刻工艺炉火纯青,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第三节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由于长阳土家族所处的复杂地形、相对落后的经济,再加上与汉族之间的语言障碍等原因,使得其历史上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独特性

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长阳土家族文化的独特性,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具有唯一性、不可取代性。

土家族是一个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的特殊民族,其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有形的物质成果,如织锦、雕刻等工艺,又有无形的信仰、习俗、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成果。无论是有形的物质成果,还是无形的非物质成果,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元素,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民族情感、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都具有土家族自身的独特性,是难以被模仿和再生的。

二、地域性

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的产物,“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是对民族地区文化的区域性的生动写照。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特有的民族价值观、民族心理以及民族信仰等特定的环境和区域中产生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区域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

三、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指人们通过口口相传、模仿、学习等方式,在集体、群体或子孙后代中间进行各种行为、技能、风俗习惯的传承活动,使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人群之间发展、延续和世代享用。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前述民间故事、长阳山歌、南曲、撒叶儿嗬等,都是通过“活化石”——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实现世代不息、代代相传。传承环节一旦中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消亡。

四、民众性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民众生活,广布于民众生活。无论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民俗,还是民间文学、传统工艺,都是产生于民间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并且在民众中世代相传。可以说,没有土家族普通民众的创造,就没有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也正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众性,才使得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永不泯灭。

五、濒危性

民族文化资源流失加剧,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一是市场因素和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对产生于农耕时代的民族文化冲击很大,各种流行文化、都市文化不断进入土家山寨,致使民族传统文化生活结构和文化环境再度发生巨大变化,民族文化不断流失、萎缩和严重变异;二是民族文化后继乏人,面临失传;三是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农村体制改革,部分传统文化失去了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