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14059700000010

第10章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2)

三、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枣子开化哟细萌萌,葛藤开花哟扯大棚,桃花李花乖又乖,荷花菊花香喷喷,我爱家乡的映山红……”当您走进青山绿水环绕的榔坪镇乐园中学、秀峰桥小学的校园,迎接您的是高亢、嘹亮、婉转、亲切的乐园山歌,自1999年“山歌进课堂——让乐园的下一代都会喊山歌”项目活动开展至今,近3000名乐园学子成为乐园山歌的继承人。

(一)“不让乐园山歌失传”

长阳山歌、长阳南曲、土家撒叶儿嗬并称“长阳三件宝”。山歌,流传于榔坪、资丘、渔峡口、火烧坪一带。乐园是名副其实的“山歌之乡”,20世纪60年代,不论男女老少,随口就能喊几句,那时的乐园是山歌的海洋,人人唱山歌、写山歌。创作乐园山歌有国家工作人员、文人、教师,也有农民。时任乐园宣传委员的秦尚丰,带头写山歌,他创作的《丰收调》、《开创世界我工农》,由土生土长的山里娃傅祖光唱到了北京,后被制成唱片传唱到日本等国家,而山里娃傅祖光因生于斯长于斯造就的一副山歌嗓子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歌唱家。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古老多姿的长阳民族民间文化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和忧虑。长阳县文体局的一位负责人说,三大因素的介入,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山歌的关注。一是由于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老中青传帮带后继无人;二是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洋文化、流行音乐正渗透、取代着传统文化;三是山歌作为生产、生活的交流手段,缺乏了以歌为媒的交流环境。现在全县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唱,或者说根本不愿唱。“不让乐园山歌失传”成为长阳政府、文化部门领导人及热爱山歌人士的志愿。

1998年,时任县文化局局长专程到乐园,与乡政府、乐园中学、秀峰桥小学、文化站领导磋商,他提出了“让乐园的下一代都会喊山歌”项目,确立了由政府牵头、学校领导主抓、文化站站长为指导,县文化局、乡政府共同筹资的具体实施方案。落实教师,落实经费,落实时间。从1999年春至2001年,聘请了农民山歌手马协菊到校教唱山歌,由文化站站长覃万馥与马协菊老师共同确立歌词,在小学五、六年级7个班、初中一、二、三年级18个班每周开设一节山歌课,每人每学期学唱5首山歌。自此,“山歌进课堂”活动在乐园中小学正式开展。

2001年撤乡并镇后,榔坪镇党委高度重视山歌教学工作,继续与县文体局共同筹资,聘请土家歌手覃洪翠来校进行山歌教学。

2002年,长阳县委、县政府于2002年正式实施民族文化生态工程,乐园山歌作为非物质文化被列为“清江传统文化生态保护项目”,并正式建立了乐园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为学校开展山歌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人、财、物保障,先后有“土家歌王”马协菊、覃洪翠、李道翠、姜翠云、秦道菊、尹国菊到校教唱山歌,时任县文化局局长每年到校指导山歌教学工作;长阳文化馆黄传凤老师多次到校指导优秀“小山歌手”排练山歌;文化站站长长期坚持为山歌教学写词,进行技艺上的指导;2006年、2007年,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两次来校指导,并支持经费5000元……可以说,山歌在其发祥地得到了政府、文化部门、学校空前的重视,“乐园山歌不失传”不仅成了现实,“山歌教学”也成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特色和亮点。

(二)山歌开发魅力无穷

两校山歌教学与开发经历了“传唱—搜集整理—展示—再创造”的过程。

“传唱”:

教唱主要指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请农村的老歌手来校直接面向学生教唱,教师协助,一般采用老师喊一句,学生学喊一句的方式,一句一句地学;二是学校音乐教师用录音机先录制“老歌手”演唱的山歌,然后再用录音机向学生传唱;三是请“山歌手”先教学校教师,2004年,学校请秦道菊来校教老师们学习“穿号子”“一声号”“扬歌”等曲牌的山歌,让教师人人会喊3至5支山歌,同时培养了刘德菊、张小燕、覃洪琴、田纯柳等会喊、会教山歌的教学人员。“教唱”环节应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增强师生传承山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让师生了解山歌,增强作为一个乐园人的幸福感;三是为农民老歌手提供了一个传艺舞台,提升了他们的生命价值和人生乐趣。

“搜集整理”:

2004年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我校抓住这一契机,于2004年9月在制定《学校课程开发指南》中把乐园山歌正式作为一门学校课程列入课表,自此,乐园山歌教学进入规范运作阶段。“搜集整理”是“山歌开发”的第一环节,主要包括搜集和整理两个阶段,由学校制定“乐园山歌搜集表”,人手一份,内容包括:(1)访问民间山歌手,介绍其生平,听其喊山歌,搜集山歌歌词,了解山歌发展的历史,一方面是学生利用假期结伴到老山歌手家中访问,另一方面由学校请山歌手到校进行系统介绍。(2)山歌名人追踪,让学生通过访问,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山歌会、山歌手、土家歌王、歌唱家。(3)搜集图片,通过上网浏览、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山歌产生的环境、作用、场景、了解山歌发展的情况及在海内外的影响。这一环节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山歌的背景,增强学唱和创作山歌的兴趣。“搜集”环节主要安排在2004年秋至2005年春。2006年秋至2007年春,主要利用课堂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四个方面的整理:(1)歌词整理,分曲牌类别整理;(2)曲谱整理;(3)“山歌手”“山歌名人”资料整理;(4)图片整理,根据整理让学生做笔记、写感受。在“搜集整理”环节,共组织了一次动员会、两次山歌手介绍现场会;共采访山歌手17人;共搜集一声子、两声子、三声子、四声子、五声子、九声子、茶调子、对声子、扬歌、双龙摆尾、杂号子、阳雀调、绣花调等山歌186首,初步整理出两本山歌资料集。

“展示”:

2001年湖北电视台在乐园拍摄“千人山歌”,1200余名中小学学生参加了现场拍摄,并于当年7月在湖北电视台播放。2002年,秀峰桥小学编排的山歌《乐园山上一树花》参加全县中小学生文艺会演获优秀奖。每年六一节每班演出一个“山歌”节目,培养了一批优秀“小山歌手”。2003年,武汉电视台来校采访,十余名“优秀山歌手”现场拍摄。2003年,张小燕老师执教《山歌欣赏》在全县音乐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04年,秀峰桥小学10名学生参演“老少四代同堂喊山歌”,参加县庆20周年演出。2006年,黄华、邓雪丽在全县第七届县学生文艺会演中演唱山歌《四川下来个重庆门》获二等奖。2007年,黄华、邓雪丽的山歌节目参加省黄鹤美育节展示会。2007年,外国教授在采访“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途经我校现场教英语课过程中,学生蔡柳炯以一支《外面客来哒》赢得教授一行称赞。

通过展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山歌”无穷的魅力和价值,喜爱乐园山歌的学生越来越多。

“再创造”:

再创造是建立在开发基础上的,近几年,学校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山歌的成因”“山歌的影响”“山歌的文化底蕴”“山歌欣赏”“山歌结构、内容、修辞”等进行初步的认识、了解、分析、研究,基本对乐园山歌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改旧词填新词进行简单的创作,也产生了一部分较成功的作品。例:

家乡乐园(哟)真神奇,

合作医疗发呀发祥地,

山歌之乡(哟)喜事多,

番茄广椒皱皮木瓜哟,

我爱神奇的乐园歌。

(三)山歌创辉煌,任重而道远

山歌,是乐园的土特产,是土家文化的瑰宝,如何让乐园山歌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中一束艳丽的鲜花,如何让土家儿女热爱山歌、学唱山歌、弘扬山歌,让山歌再创辉煌,任重而道远。

学校通过近些年的山歌教学实践,收获和体会较多,一是通过学校这块阵地,培养了近3000名能喊一部分山歌的青少年接班人;二是通过此活动活跃了校园,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学校特色,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三是学校担当了传播的重任,使学生成为继承乡土文化的主阵地;四是在学校课程开发体系中,乐园山歌无疑是最具乐园特色、学校特色的课程,其开发的深度、广度、价值将是无穷无尽的。然而,其中也存在许多困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是“山歌”并不是一门简单的艺术,其曲牌类别繁多,不易区别掌握,其音高亢、婉转、弯弯多,与校园歌曲、儿童歌曲差别很大,不易学唱。农村的老山歌手大多也只能“喊一嗓子”,不懂曲谱,曲谱资料也很有限,在我校,能记谱的教师非常有限。因此,山歌教学要想跳出“喊一遍”的局面,就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深入指导,否则,喊是喊了,但真正懂山歌的却很少。

二是“山歌”这一民族文化生态项目的保护刻不容缓。农村的老歌手所剩无几,他们的歌,从词到音频、视频资料的搜集整理必须形成一个系统工程。而这一系统工程的完成,学校很难肩负重任。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缺资金、缺人员、缺设备、缺时间。2006年“土家歌王”预选赛在我校举行,来参赛的歌手不到20人,大部分已年逾古稀。这说明,山歌已成为一门急需“抢救”的艺术。

三是要加大展示、宣传山歌舞台搭建的力度。撤乡并镇后,乐园没有了“文化节”,田间地头没有了劳作过程中的山歌对唱……因此,把“乐园山歌”当作一个品牌,当作一个旅游产业来开发,重现“劳动歌”“风情歌”“苦歌”等场景。让学校与社会携手共进,才能共同奏响“山歌”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第二节 传承的问题和对策

一、传承存在的问题

1.传承经费严重不足。长阳县文化事业单位虽然均是财政全额预算单位,实际上财政只保证人员工资和极少量的办公费用,即没有足够的经费组织文化传承活动。歌舞剧团因经费短缺,设备老化,创编受到制约,难以推出更多的舞台艺术精品。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因经费紧张,文化基础设施面积小、规模小、设施设备落后。

2.民族文化传承网络体系薄弱。县原建立的11个乡镇文化站,在乡镇体制改革时,与乡镇广播站合并后,改名为文化广播服务中心,单位性质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实际上就是无主管部门的社会中介组织。原有文化站的文化干部有的退休,有的转行,绝大部分站无文化专业干部,多数乡镇的民族文化传承处于被动局面。

3.文化传承产业化程度低。民族文化产品具有市场运作的潜力,文化传承单位缺乏市场意识和产业化理念,在开拓文化市场上缺乏拼搏精神,对民族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传承尚处于探索阶段,文化事业单位仍处于单一靠财政拨款维持生存的局面,因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4.文化传承机构功能萎缩。一部分单位因缺乏经费不能正常开展文化服务。能够开展业务的机构,其服务数量和质量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从事文化管理、创作、表演、研究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年龄老化,专业人才断层现象突出,特别是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文化服务人才就更显得单薄。

5.民族文化流失加剧。改革开放以来,一是市场因素和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对产生于农耕时代的民族文化冲击很大,各种流行文化、都市文化不断进入土家山寨,致使民族传统文化生活结构和文化环境再度发生巨大变化,民族文化不断流失、萎缩和严重变异;二是民族文化后继乏人,面临失传;三是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农村体制改革,部分传统文化失去了生存环境。

6.学校教育传承处于无序状态。首先,经费保障严重不足。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主要阵地,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如何确保民族文化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弘扬、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学校仅15个,其他学校还只停留在计划阶段;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工作计划,但由于经费得不到落实,工作未能得到开展。二是已经开展这项工作的中小学校,也有经费投入不足、来源不稳定的问题,如资丘镇资丘小学、渔峡口镇双古墓小学、榔坪镇秀峰桥小学等,都是开展“民间文化进课堂”工作很有成绩的单位,但因没有经费投入到这项工作,致使教材未能编印出版,教师的培训工作也无法正常展开,课堂教学的教具、器材等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整个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部分中小学因聘请民间艺人时,涉及往返交通费、生活费和误工补助费等,增加了学校负担。

其次,教材教具普遍缺乏。教材教具是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物质基础,从目前情况看,这个基础还很薄弱。一是部分中小学没有相应教材,目前仅5所中小学编印使用了教材。二是部分中小学校编写的教材存在质量不高、内容较为单一、使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虽然有几所中小学校编写了一本或一套乡土教材,但从整个工作来看,教材存在的问题非常多,如编写不科学、欠规范,不是按照中小学教材的要求来编写,部分内容不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绝大部分教材的选材内容只局限于本地,未能把本县最优秀的文化成果选进教材引进课堂;教材的内容较为单一,有的仅仅限于民间故事。三是传统体育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不足。从调查情况来看,全县仅5个学校有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场地,仅占学校总数的3%。

复次,师资力量亟待改善。教师也是影响这项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的因素之一,我们了解到每个乡镇都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全县中小学专(兼)职老师共有80人,而能胜任这项教学工作的又较少。不少的中小学校从民间艺人中聘请教师,但这些民间艺人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工作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还涉及民间艺人往返交通费、生活费和误工补助费,时间长了,学校负担不起。有些学校计划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工作,终因教师的问题不能解决而放弃。

最后,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现行教育政策体制存在矛盾。“民族文化进校园”中,主导课程政策和教学评价体系与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之间存在冲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对这项工作还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只是提倡,没有任务,没有考核目标,学校又负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压力,因此在一部分学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认为此项工作可有可无。

二、完善传承的对策

1.完善法规政策。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完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各项规定和法律责任。细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工作的主体、内容、范围、程序等事项,制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措施,制定学校教育的传承体制和机制规则。

2.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民族传承的条件。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应优先考虑县歌舞剧团、县文化馆(县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县博物馆和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建设。这些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不仅可以满足开展民族文化活动的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传播的过程。繁荣发展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加大对民族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努力提高信息化传承水平和传播能力。扶持县民族网、新闻网站建设,支持新兴传承传播载体有序发展。

3.扩大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保护。2004年和2007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两次命名表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优秀传承人,建立优秀传承人档案。上述被命名、表彰传承人基本上都是民间文艺方面的传承人,而民间信仰、生产、生活习俗,手工工艺和技艺、商贸习俗、民间医药、民间竞技和民间体育等方面的艺人工匠基本上未涉及,因此要组织人力对县域境内的刺绣、雕刻、印染、缝纫、织锦、制陶、盆景、假山、建筑、彩绘、藤编、草药、制茶、酿造、造船、各类金属制作等民间工匠、艺人进行地毯式的普查登记,为优秀的工匠、艺人建档,凡是还能“活态”展现的事项,要用现代化的手段真实地记录下来。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保留原来做法外,各乡镇应像资丘镇一样,建立民间艺人协会,一年召开一次民间艺人代表座谈会,开展一至两次民间文化活动。县政府为生活困难的高龄优秀传承人发放补贴事宜应尽早实施。

4.注重民族文化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努力造就一大批艺术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艺术管理人才,为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人才保障。要从工作和生活上关心民族文化人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强化“生产性保护”传承。借助国家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国家、省、市建设项目的有机对接;充分利用省政府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关于全省开展“一县一品”的契机,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对接,充分发挥我县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清江画廊的建设。重点建设宝塔山民族公园、“长阳人”遗址、香炉石遗址公园、白虎垅陵园、毕兹卡民俗文化村、巴国古城、中华巴土圣山和麻池古寨革命旧址群,努力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力争在较短时期内打造一批在全省或者全国有影响的旅游品牌。

6.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传承功能。

从70年代中期以来,长阳县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教育一直在开展,但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状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困难、问题、对策等方面调查不多,研究不透。研究应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以文化敏感性的研究为新关注点,要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和进课堂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学校教育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民族民间文化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年实践证明,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针对艺术本体,更应着眼于民族文化的整体。通过学校的学习并传承,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从而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长阳作为全国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之一,其民族教育政策的实施状况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以长阳山歌、南曲、撒叶儿嗬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成为近几年来各中小学的热点。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问题,必须进行政策实施经验的完善。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文化保护政策的过程中,要协调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政策实施之间的矛盾,包括处理主导课程政策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之间存在的冲突、自发性质的文化保护与制度化的政策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政策的评估与制定的初衷相悖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应该制定相应的符合新现实需求的政策或者是通过现有政策的有效调整来保障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及保护。相关部门必须寻求政策的制定机制与实施机制之间的平衡;关注政策实施中涉及的文化敏感性的问题,尤其注意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不同内容和形式进行相应的分类和处理,并探讨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政策层面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如何开展,为文化的保护需求最佳生境(在强制力量保证之下,发挥好自发传承的作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政策不是一项独立的政策,与基础教育领域的其他重要政策如两免一补、寄宿制、布局调整、新课程改革、双语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息息相关。各项政策之间保持相互补充、相互调整的和谐,能够使政策的实施富有成效。

(1)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此项工作涉及教育、文化、民宗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要有一个共同协调的工作机制,才能引导此项工作健康协调发展,建议建立县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协调机制。

(2)要把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教育基金。我县民族民间文化保存较好的乡镇都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分布区域,同时也是土家族聚集区,其地方财政都很困难,县财政在支持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经费方面应给予倾斜。

(3)统筹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相同文化类型的乡镇应该编写和使用相对统一的教材,便于教学。全县也可以统一教材。目前各地自主编写乡土教材,有较多的弊端。一是浪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二是教材的质量不高,未能把最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纳入校园;三是这些教材的编写由于缺乏教育、文化部门的具体指导,编写很不规范,使用效果不理想。建议由教育、文化、民宗三部门联合成立教材编写班子。

(4)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是我县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能否正常开展和开展是否能取得实效的关键,目前各地是从民间艺人中聘请教师,这只能是暂时的,解决不了长远的问题。建议一是在县教师队伍中挑选有这方面特长的老师到大专院校进修、培训深造相关专业,把大力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民间文化传任教师纳入重要工作。二是能否在社会上、有关单位招收和调动专业人才。三是在招聘教师时,把民间文化知识作为加分内容优先招聘。

(5)要把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纳入我县中小学校的教学体系,明确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校园)是我县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仅仅只是提倡开展此项工作还不够,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和要求,规定相应的教学时数,相对规范此项工作的考核目标和办法。

(6)政府协调,向省民宗委、省教育厅建议,有选择地对部分院校的教师专业增设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课程,培养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