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外科学
14050200000028

第28章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1)

【学习指导】

本章内容包括病毒性皮肤病疣、蛇串疮等;细菌性皮肤病黄水疮;真菌性皮肤病癣;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疮、隐疹等;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白疕;色素性皮肤病白驳风;皮肤附属器疾病粉刺、油风等;性传播疾病淋病、梅毒等。在学习中总的要求应了解各种皮肤性病的致病因素,熟悉其致病特点,掌握皮肤性病的皮损形态特征及辨证规律,掌握各种皮肤性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熟悉皮肤病的内治法及外用药剂型,掌握常用方剂及外用药的使用原则。此外,要熟悉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掌握其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治愈标准。

第一节 概论

发生于人体皮肤、黏膜及皮肤附属器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即间接接触所感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简称“性病”。皮肤性病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防治皮肤性病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着作中就有关于皮肤病的记载。隋代对常见皮肤病有了详细的描述,提到的有疣、疥、癣、瘾疹、浸淫疮等几十种皮肤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唐代医学文献中记载的丹药、雄黄、矾石、硫黄等治疗皮肤病的方药,至今仍有临床实用价值。明清以后关于皮肤病的着作显着增多,包括论述麻风病、霉疮的专着,其中记载皮肤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更为丰富,为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皮肤与体内脏腑通过经络相互联系。了解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必须从各种疾病的具体症状结合四诊八纲加以分析、归纳,然后找出致病因素,再从病因中探测疾病的转归,为治疗提供依据。皮肤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有风、湿、热(火)、虫、毒、血瘀、血虚、肝肾不足等,分述如下:

1.风 风为百病之长,许多皮肤病与风邪有密切的联系。凡人体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得以乘虚侵袭,阻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可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于濡养,以致发生风团、丘疹、疣目、干燥等病变,且风有善行而数变,风性燥烈等特点,故由风邪引起的皮肤病其证候发生迅速,时起时消,游走不定,泛发全身,瘙痒无度,多为干性,如皮损色淡,遇寒易发、苔薄白、脉浮紧的属“风寒”;如皮损色红,遇热易发,苔薄黄,脉浮数的属“风热”。

2.湿 湿邪有内湿、外湿之分,皮肤病以外湿居多,因皮肤为人体的外卫,湿邪侵犯,首当其冲,但有时外湿常与内湿相合致病,故在辨证时不能孤立对待。湿邪侵入肌肤,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可发生皮疹、瘙痒、渗液等。且湿邪具有黏腻、留着难去、病位常趋于下部等特点。故湿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其皮损为水疱,或为多形性,或皮肤糜烂,多发于身体下部,或浸淫四窜,滋水淋漓,迁延日久,缠绵难愈。若与内湿相合,则伴胸闷、纳呆、倦怠、舌苔腻、脉濡缓等症状。

3.热(火)由火热所致的皮肤病,也有外热、内热之分。不论外感热邪,或脏腑实热,蕴郁肌肤,不得外泄,熏蒸为患,可发生皮疹、灼热、痒痛、溃烂、流脓等;且热邪具有热微则痒、热甚则痛、热盛肉腐、火性炎上等特点。故由热邪引起的皮肤病,其证候是皮损色红、糜烂、脓疱、灼热、作痒、作痛,可伴全身症状,如身热、面红、口干、烦躁、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4.虫 除昆虫刺咬,虫的毒素侵入或过敏而引起的皮肤病外,根据古代医学文献记载,虫可由特殊的气候变化,加之污秽湿浊等脏的东西,腐败熏蒸而产生,因此,广义上讲,它还应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一些传染性因素在内。由虫邪所致皮肤病的症候特点为皮损奇痒难忍,痒如虫行,有的皮损可见水疱、糜烂、渗液、结痂,有的能相互传染,有的可伴局部虫斑,脘腹疼痛,大便中可查到虫卵。

5.毒 毒邪所致皮肤病,分有药物毒、食物毒、虫毒、漆毒等。上述各种由毒而引起的皮肤病,只有人体在过敏状态下,接触某种致敏物质,才会发病。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即使接触某种致敏物质,也不发病。

由毒引起的皮肤病,发病前有内服某种药物或食物史,或有某种物质接触史,或有毒叮咬史,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才发病,其症候特点是来势急,病情重,去病亦快。皮损红肿、大疱、血疱,并可见风团、丘疹、脓疱、糜烂、溃疡、紫癜等多形态损害。瘙痒或疼痛剧烈。有的全身症状严重,甚则危及生命。

6.血瘀 主要指肝气郁结或外邪入侵,以致气机不畅所致的瘀血证候。所致皮肤病的特点为皮损色黯、或紫红、青紫色,有瘀斑瘀点,肌肤甲错、粗糙肥厚,或有结节、肿块、色素沉着,或患处疼痛,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

7.血虚风燥 多为慢性皮肤病的病理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的瘙痒,寝食不安;或导致脾胃虚弱,饮食减退,以致不能从食物中吸收精华化生血液,造成血虚生风生燥,血虚风燥亦为多种皮肤病的发病因素,由于血虚不能营养肌肤,肤失濡润,血虚生风生燥,逗留肌肤,可引起皮肤干燥、脱屑、粗糙、萎缩、瘙痒、抓痕、血痂,很少糜烂渗出。病程慢性,冬季或气候干燥时加重。可伴头目晕眩、面色苍白、苔薄、脉濡。若兼皮损处在情绪波动时作痒加剧,头痛,面红,急躁易怒,口干,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血虚肝旺”。

8.肝肾不足 脏腑功能失调是皮肤病重要的病因病机。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肝血依赖于肾精滋养,肾精依赖于肝血化生。故肝血不足或肾精亏损经久不愈,均可导致肝肾不足,所致皮肤病的特点是慢性病程或先天发育不良,皮损肥厚粗糙、脱屑,毛发枯槁脱落,爪甲改变,或伴生疣目、血痣等,且皮肤病的产生、发展往往同患者的生长、发育、妊娠、月经失调等有关,如兼头晕目眩、耳鸣、面部烘热、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遗精、舌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等,为肝肾阴虚。若兼面色淡白、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头昏、耳鸣、阳萎、舌淡白体胖、边有齿痕、脉沉细等,为肾阳不足。

其他如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易生湿生热,引起湿疮(湿疹)、粉刺(痤疮)等。过食生冷易损伤脾胃,导致脾不化湿,湿浊内蕴,引起慢性皮肤病。嗜食辛辣,走窜肌肤,燥血伤阴动风,诱发加重多种瘙痒性皮肤病。海鲜羊肉等腥膻食物可诱发过敏性皮肤病。七情过度,气机紊乱,五志化火易致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多种皮肤病。

皮肤病在发病过程中,致病因素常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因共同引起。如风热、风湿、湿热,或风湿热同时存在,或肺卫不固、脾虚生湿、肝胆湿热等。有的纯为实证,有的纯为虚证,有的虚实夹杂,因此在审证求因时,需多方面考虑分析。

二、辨证概要

中医治疗疾病是通过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进行的。运用四诊八纲的辨证方法从整体出发认识疾病,推断病情。除详细询问病史外,还要辨认皮肤损害、性质,发病部位等,对其综合归纳作出正确的诊断。

(一)辨皮肤病的常见症状

皮肤病的发病过程中,可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凡是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感或其他影响生活质量的感觉称自觉症状。而患者就诊时,医师客观可以见到的或触摸到的全身或局部皮肤损害则称他觉症状。

1.自觉症状 自觉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由皮肤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特殊性而定。皮肤病中常见自觉症状有瘙痒、疼痛、烧灼感、麻木和蚁行感等。由于各种症状的敏感性在人群中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症状的诊断价值存在局限性。瘙痒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但着重在风。临床上归纳为十痒,即风痒、湿痒、虫痒、热痒、燥痒、毒痒、食痒、瘀痒、酒痒、虚痒。疼痛是由气血凝滞,经络阻隔所致。“不通则痛”。然由于发病原因不同,疼痛特点亦有明显差别。临床上可分为热痛、寒痛、实痛、气痛、血痛、风痛、跳痛(化脓性感染)等。灼热感为热邪或火邪炽盛,炙伤肌肤。蚁行感为由虫淫或气血不和所致。麻木感一是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二是气血凝滞;三是寒湿痰瘀留于经络所致。

2.他觉症状 他觉症状是各种皮肤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对某些皮肤病来说,仅仅依据体征就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由于很多皮肤性病都具有其特征性的损害,如果我们认识其皮损形态,对诊断皮肤病有很大的帮助。一般将皮损分为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两大类。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结节、风团等属原发性皮损;鳞屑、糜烂、痂、抓痕、皲裂、色素沉着、苔藓样变、瘢痕等属继发性皮损。分述如下:

(1)斑疹:为局限性皮肤颜色改变,既不高凸又不凹陷,其色有红有白,红斑压之褪色的多属血分有热,压之不褪色的多为血热或血瘀。红而带紫的为热毒炽盛,红斑稀疏的为热轻,密集的为热重,白斑多因气滞或血虚。

(2)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隆起的丘形小粒,多为血热、风热所致。

(3)疱疹:为高出皮肤表面、内含液体的局限性、腔隙性损害。根据其所含液体不同,可有血疱、水疱之分,发生于红斑之上的,多属湿热或热毒所致。

(4)脓疱:为含有脓液的疱,其色呈浑浊或为黄色,周围常有红晕,疱破后形成糜烂,上有脓液或脓痂,多因湿热或热毒炽盛所致。

(5)结节:为大小不一界限清楚的实质性损害,或隐没于皮下,或高出皮肤表面,多由气血凝滞所致。

(6)风团:为皮肤上局限性水肿性隆起,常突然发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有白色与红色之分,白色为风寒所致,红色为风热所致。

(7)鳞屑:为脱落或即将脱落的角质层,其大小、厚薄及形态不一。急性病后见之,多为余热不清;慢性病后见之,多由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养所致。

(8)糜烂:为局限性的表皮或黏膜的缺损,常由疱疹、脓疱的破裂、痂皮的脱落,或丘疹的表皮破损所致,愈后无疤痕,多属湿热的导致。

(9)痂:为皮损表面的浆液、脓液、血液以及脱落组织等混合而形成的附着物,脓痂为热毒未清,血痂为血热所致,滋痂为湿热形成。

(10)抓痕:为搔抓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真皮浅层的线状缺损。多由风盛或内热所致。

(11)皲裂:皮肤上的线形裂隙,多由血虚、风燥所致。

(12)色素沉着:为皮肤色素增加,多呈褐色、暗褐色或黑褐色,可由气血不和或肾虚或肝火所致。

(13)苔癣样变:为皮肤局限性的浸润肥厚,皮沟加深,皮嵴突起,表面粗糙干燥,边界清楚,似皮革或树皮样。常为一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主要表现,多由血虚风燥所致。

(14)疤痕:为真皮或真皮下组织的缺损或破坏,经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增生明显而隆起者,称增生性疤痕,为局部气血凝滞不散所致;局部凹陷,皮肤变薄,柔软而发白者,称萎缩性疤痕,常由气血不足所致。

(二)辨性质

皮肤病的性质,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

1.急性的皮肤病 起病急骤,皮损表现为红、热、丘疹、疱疹、脓疱、糜烂等,伴有渗液或脓液;发病原因大多为风、湿、热、虫、毒等实症为主,一般与肺、脾、心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因心主热,火之化,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肺主气,候于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肤腠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也。

2.慢性的皮肤病 大多发病缓慢,皮损表现以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皲裂、鳞屑等,或伴有脱发、指(趾)甲变化。发病原因大多为血瘀或营血不足,肝肾亏损,冲任不调等虚症为主,一般与肝、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肝主藏血,血虚则生风生燥,肤失濡养而为病;肾主藏精,黑色属肾,发为肾之所华,肾精不足,则产生皮肤色素改变以及脱发等病。

3.辨部位 皮肤病发生于身体上部者,多因风温、风热引起;发生于身体中部者,多因气郁、火郁所致;发生于身体下部者,多因湿热、寒湿所致。若发于鼻部者,多与肺经有关,而发于胁肋部者,多与肝经有关。

三、治疗

皮肤病是人体全身性疾病在皮肤上的表现;而皮肤上的局部刺激,也可引起全身性的病变。因此,治疗皮肤病要做致局部与整体并重。治疗方法有内治、外治两大类,需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皮损性质、致病因素制定治疗法则。

(一)内治法

1.疏风散寒法 用于风寒证,方选麻黄汤、桂枝汤。常用药物如麻黄、桂枝、羌活、细辛等。

2.疏风清热法 用于风热证。方选银翘散、桑菊饮、消风散。常用药物如荆芥、防风、蝉衣、牛蒡子、银花、连翘、菊花、黄芩、生地、栀子等。

3.清热利湿法 用于湿热证和暑湿证。方选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常用药物如茵陈、萆薢、车前草、山栀、生薏苡仁、龙胆草、苦参、滑石等。

4.凉血解毒法 用于热毒证与血热证。方选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化斑解毒汤。常用药物如山栀、黄芩、黄连、赤芍、丹皮、大青叶、板蓝根、槐花、鲜生地、紫草等。

5.活血化瘀法 用于气滞血瘀证。方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归尾、川芎、丹参、三棱、莪术、赤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