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钱理群作品系列
1394800000021

第21章 向叶爷爷学写文章(1)

8.向叶爷爷学写文章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审读意见(摘录)

叶圣陶在《名家文学读本》系列里,占据了特殊的位置。他不同于其他作者的独特之处有三:其一,他本人就是中小学教师。我查了一下,他十八岁就在苏州干将坊言子庙初等小学二年级任教,二十一岁在上海尚工学校教国文,二十三岁又任教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二十七岁先后在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其二,他又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称赞他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创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郁达夫也说,“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圣陶的作品“最为适当”。其三,他同时是中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开创者,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他所编辑的《开明小学国语读本》、《开明新编高级国文读本》、《国文百八课》等,都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产生过深远影响。因此,他不仅有童心,和孩子有天生的亲和力,而且他的写作有明确的儿童教育的指向,更有引导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高度自觉性。他的作品,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小学语文教材和课外读物的最佳选文。

同时,也就要求我们在编写时,一定要注意如何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中小学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观念贯彻于其中。因此,编写此书,既有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有相当的难度。

《春天》。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春天》,你该怎么写?叶圣陶爷爷告诉我们:写之前,先要注意“观察”,对大自然有所感觉,有所感动,“有一个印象进入我们的心”,如实写出来,就是好文章了。

读读这篇《春天》,看看叶爷爷怎样用他的眼、他的鼻、他的耳去贴近春天,感受她的到来的?

《夏天的雨后》。叶爷爷还告诉我们:观察大自然时一定要抓住特点。例如这一篇题目是《夏天的雨后》,强调是“雨后”,而不是“雨前”或“雨中”。看看叶爷爷是怎么抓住“雨后”的人、蝉儿、青蛙、河水、鱼、菌类的不同特点,写出其中的“味道”和“情趣”的?

你是否也可以写一篇《夏天早上的景象》,也要抓住“夏天”的“早上”的特点,把你印象最深刻的事儿,用最简洁的词句表达出来,并加入你自己的情感。

《霜的工作》。叶爷爷告诉我们,文章的描写方法之一是“拟人法”,就是把大自然想象成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像这一篇,就是把“霜”想象成一个“工人”,他工作前会“特地关照”,让大家有个准备。他工作时有一个工具箱——说说看,工具箱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工作的,又有怎样的效果?树叶变黄,变红;玻璃窗有了美丽的花纹;种子散播到各处;棕色的栗子露出了脸——原来“霜的工作”就是创造美的工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