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名胜目中无时空
13944100000016

第16章 其他名胜古迹(5)

在远离福州的福建福安有甘棠港,而在闽江口所属的连江县,有黄崎半岛和黄崎湾。这两处,孰是孰非?学者们各持己见。王铁藩发表了《唐末开辟的甘棠港址考》(《福建论坛》1984年第5期),他依据闽王王审知的判官刘山甫所撰的《金溪闲谈》来论证,首先确定刘山甫为主持甘棠港改建工程的人。《金溪闲谈》的记载是:“黄崎镇,先有巨石屹立波间,舟多覆溺,王审知为福建观察使,尝欲凿之,而惮于力役。乾宁五年,因梦金甲神,自称吴安王,许助开凿。及觉言于宾僚,因命判官刘山甫往设祭,祭未毕,海内灵怪俱见……凡三昼夜始息,已别开一港,甚便行旅……赐号甘棠港。”

据此,王铁藩集中探讨黄崎镇位于何处的问题。根据《读史方舆纪要》:“黄崎镇,唐咸通中置……明嘉靖中,以宁德县(属福安)之长崎为黄崎镇,而改黄崎为白石巡司”,但白石有上、下两个,改为白石巡司的是下白石,所以唐、五代的黄崎镇在下白石。下白石的白马港就是唐末的甘棠港。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论点,他又论述了白马港的优越环境:“白马港上接白马河……港的南端有水门与海相通,这里岩石壁立,形势险要,即所谓白马门,亦即古镇门,门内水深面阔,风微浪静,水流平稳,具有停泊海船的条件……这种优越条件,不论在停泊安全以及防卫上,都十分适合辟为对外贸易港。”

王铁藩还驳斥港在连江黄崎的说法,认为《连江县志》不见记载,且林光衡不同意王铁藩的意见,他在《甘棠港辨析——与王铁藩同志商榷》(《福建论坛》1985年第3期)分三个部分论述自己的看法。

第一部分,林对甘棠港址在福安县黄崎镇(下白石)提出质疑。他首先指出王说刘山甫是主持辟港工程的人,没有依据。接着又指出:“不论是刘山佑的《金溪闲谈》,或是唐天佑三年(906年)于兢记颂王审知功绩的《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和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翁承赞撰的《唐故威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闽王墓志》,都只字未提黄崎镇在今福安县附近。”林光衡进而又对宋《三山志》记载王审知开辟甘棠港在福安提出疑问。他指出《三山志》把辟港时间错推后了6年,从唐乾宁五年(898年)推迟到唐天佑元年(904年),与其他书及碑刻所记不同。总之《三山志》关于甘棠港的记载是值得怀疑的。林光衡又着重论述了下白石周围的地理、交通情况:下白石所在的福安地区是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山地,交通极不方便,此地又远离闽国统治中心——福州,所以林的看法是:“由于古代(事实上直至近代)今福安县内陆交通十分闭塞,根本不可能为唐末福建对外贸易提供陆上或内河货物集散地的运输条件。加之,唐末今福安县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尚未发展,当地不可能为王审知政权的对外贸易提供必要的外运货物。这样唐末今福安县沿海显然不存在王审知开辟的对外贸易商港。”

第二部分,林认为当时“港”的性质,不是现在港的性质:“唐末王审知开凿的甘棠港,并不是一个‘对外贸易港’或‘商业港’,而仅仅是一段供船舶通行的近海航道。”理由一是宋徐铉注《说文解字》将港列为“新附字”;二是古代某地港口,一般直称地名;三是依据《琅琊王德政碑》,只是赐名其水为甘棠港。可见开辟甘棠港是开辟近海航道。

第三部分,林光衡从历代闽江通海航道来寻找甘棠港。他指出“由闽江口出海航道,一是出闽江口长门,过双龟屿……继续向北到达连江定海……过黄崎湾沿黄崎半岛,东北行经北菱后入海。二是船出双龟屿继续东行……穿过五虎门,再折向东北行,也达连江定海湾,再东行经黄崎湾,乐之间的南港航行,经长乐县梅花出大海。”他还指出最主要的航道是出五虎门、定海经黄崎湾这条航线。据此,他认为“唐末王审知开凿的甘棠港道是在连江黄崎镇附近海中”。然而林光衡也还无法指出黄崎镇在连江何处,他的推论还需要补充证据。

近年来,文物工作者在连江定海的文物调查中找到了沉船线索及海底文物。另外人们正努力找到真正主持闽国通商、贸易及主持开辟港道的人及有关文献。经过努力,相信不久之后,甘棠港之谜也将迎刃而解。

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位于黄山市屯溪区,是一条保存比较完好的宋式商业长街,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老街全长约1200米,宽4.8~7米,沿河而建,曲直不一,路面由2000多块浅赭色条石铺成。老街建筑具有明清徽派特色,为青瓦、白粉马头墙,房屋多二层楼房,间以三层。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楼下开店,楼上居室,有茶楼、酒店、墨场、书场等260多家,还有200多个摊点。门面多为单开门,通常是前店后库,前通街,后通江。全街建筑古色古香,上下前后错落有致,被誉为现代“宋街”。

西递古村落

西递村清代民居位于安徽省黟县城东8千米。这里保存了120多幢清代中叶居民建筑,以大夫第、瑞玉亭、仰高堂、青云轩等建筑最有历史价值。

雕的门罩设在门坊上,其花纹、人物、式样,皆无一相同。以雕花的石块组成的窗上有各种漏格,这些漏格千姿百态,繁简相衬,疏密得体。这些民居大多有一处或多处因地制宜、依势而成的小庭院。院内布置着花坛、水池,围以漏窗、矮墙,饰以石雕、砖镂。总之,整体建筑比例和谐,尺度适宜,在质朴中又见俊秀、典雅,犹如观玲珑园林一样,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各个民居单元均置有以青石为圈的水井。这些水井古朴无华,用井水煮茗,成为山村一大雅趣。

全村建筑被誉为“徽派古民居珍宝”,建筑布局上高低错落,布置得当,吸引了无数中外参观考察者来此探幽览胜。西递古村落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华山

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城的西南方向,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九华山原称陵阳山。山上有山峰99座,而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等9座山峰为主峰,因这9座峰秀丽多姿,远远望去似9个并肩站立的兄弟,故又称九子山。后因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一首诗中将九子山称为“九华山”,九华山之名才由此确定。

山中有舒潭印月、桃岩瀑布、莲峰云海、九子泉声、东岩宴坐、平冈积雪、天台晓日、天柱仙迹、化城晚钟、五溪山色九华十景,遍布着各种岩洞山泉。

唐朝时,由于新罗国金乔觉(地藏)到这里,辟地藏王道场,并修筑了寺庙,后形成大规模建筑寺庙的风气,历经宋、元、明、清,日益兴旺,鼎盛时有300余座伟寺,僧众4000余人,因而又被称为“佛国仙城”。慧居寺、肉身宝殿、化城寺、百岁官等是现存古刹中保存最完整的,还有1500余尊佛像,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他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种。百岁宫内供奉的是无瑕禅师的肉身坐像,即“应身菩萨”。该游览区开发出来后,无数国内外游人和佛教人士前去游览、朝拜。

天台峰是九华山极顶,又称天台正顶,海拔1325米。东侧是龙头峰,西边是龙珠峰。两峰间的拱形石桥被称为渡仙桥。由桥下可进天台寺,桥石,其上窄下宽,从岩隙仰视蓝天,蓝天便成为一线,故称“一线天”。这里是看九华山全景和云海日出的最佳处,其中的“天台晓日”更是九华山十景之一。

化城寺是九华街主要的景点之一,位于九华山中部,原是金地藏生前修行的地方。该寺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创建,在九华山所有的寺庙中,它的历史最悠久,又称开山寺。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皇帝将其辟为地藏道场,并赐名“化城寺”。该寺多次被兵火毁坏,除藏经楼肉身宝殿位于九华山中心九华街西端神光岭,据说地藏王菩萨的原身即葬在殿下。入寺后,要登80余级石阶后,才可进入殿内。殿中央是月身塔,塔内有很多地藏王塑像,塔下即是埋葬地藏王肉身的地方。殿后并列三只高约1米的铁香炉,为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所铸。殿内收藏了贝叶经和各代钦赐地藏金印等众多文物。

高昌故城

全部用夯工筑成的、总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的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东南约40多千米的火焰山旁,由于气候干燥,被大自然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它是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高昌故城略呈方形,周长5.4千米,其建筑和基本规模形成年代约在前凉至高昌!氏王朝时代。城垣大部分残存,马面、西门瓮城被保存了下来,此外,尚有一些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城门的土建痕迹。全城由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略有唐代的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城内建筑遗址被破坏较严重。有一座寺院的遗址位于外城西南的一角,面积约1万平方米,有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寺门、广场、殿堂、高塔和佛龛。内城中的一座高台,上面有一座残存下来的建筑物,高15米,俗称“可汗堡”。绿色的琉璃瓦残片和带有覆莲纹图案的石础曾在附近被发现,可能是北凉时期的佛寺遗址。门窗顶部多作穹窿形,和现在的吐鲁番建筑颇有几分相似。

高昌之名最先出现在《汉书》中,当时称“高昌垒”或“高昌壁”。南北朝时,北朝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阚伯周建立高昌政权,才开始有高昌之名。保存下来的一座不规则的圆形堡垒位于城中偏北的地方,可能是唐以前高昌王宫的一部分。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北约千余米处,又叫崖儿城。由于它建筑在两条古河流交汇处,故名。据史载,车师前王国由西汉至后魏一直建都于此。公元6世纪初,!氏建高昌国,在此设交河郡。后高昌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为唐所灭,改为交河县。其后部属吐蕃、回鹘。一直到交河故城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城依土崖,为长方形,东西宽300米,南北长约1650米。全城四周设有城墙,只有一个大门,这一点不同于中国其他故城。城以大道为中轴线分为三个区域:寺庙遗址包括各种类型的佛塔在西北区;鳞次栉比的院落位于东北区,其院落的平面布局和房屋的门窗位置依稀可辨;东南区为交河城的政治中心,建筑已被严重破坏,但有一较大建筑保存尚完好,有庭堂、通道、天井、台阶等。在城市中心有一寺院,据说为城中最大的寺院,至今保存较好。寺院88米长,58米宽,四周建有长方形的土墙。寺院内的廊房、塔柱非常壮观。此外,正对大道北端,还有一夯土建成的佛塔,有数米高。原来大塔四面各有25个小塔,但由于风沙侵蚀现只剩下一堆堆的塔基。城内还散布了许多陶片,多为灰色印纹和附加堆纹,也有少数是彩绘夹砂粗红陶。

城外有车师、高昌和唐代的墓群。古城虽是夯土建成的,自汉至元经历了较长的年代,但终因气候干燥而得以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为研究新疆古代的城市建设和布局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价值。

鸣沙山

鸣沙山坐落在哈密市北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口门子柳条河畔,离哈密市约70千米。鸣沙山是一座高百米、长约5千米的沙山。在沙山的周围,则是碧绿的大草原。其沙“风吹似烟,流动如水”。当游人从沙山滑坡下来时,能听到各种音响从山腹里发出,鸣沙山之名由此而来。据有关地质科学家解释,鸣沙山之所以会发出音响,是因为山丘高大,以细沙为主,且坡底下有泉涌出,而沙坡又极为干燥,在太阳的照射下,经游人滑沙摩擦,因而发出响声。

罗布泊

罗布泊位于若羌县北部,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系蒙语,即“汇入多水之湖”的意思,古称蒲昌海或盐泽。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后来成为古丝路南道的要冲,至今仍随处可见古城、古墓、烽火台等遗址。罗布泊本是新疆最大的湖泊,面积为3006平方千米,湖面海拔768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长期以来,罗布泊位置多次发生移动,因此地理学家称它为“游移湖”。湖泊现已因注入它的河流改道和水量的减少而干涸。1980年,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彭加木在这里神秘失踪,更增加了罗布泊的神秘色彩。目前游人未经特别批准,不能进入该地区旅游探险。

泼水见画的石壁

在四川仁寿县黑龙滩水库的峭壁上,有一个九百年来未解的名胜之谜——“泼水现竹”石壁画,人称蜀中奇观。“怪石墨竹”写于1071~1073年之间,距今已逾九百年。而这“怪石墨竹”经水涤石,画面至今清新如故之谜仍未解开。

黑龙滩北端、龙泉山脉的一处巍峨悬岩上,镌刻着一米见方的两个字“龙岩”。龙岩东南百余丈的紫色石壁上,有一尊大佛坐在窟中,石窟上面左侧凹进的平面石壁上,用净水泼洒后,出现“泼水现字”几行墨笔字。署名处清晰地现出“乾道五年”等遒劲字迹。在石窟上右侧石壁凸起的平竹主干亭亭,枝叶潇洒;竹根临怪石处派生出一丛幼竹,婀娜可爱;顶部侧叶,长剑当空,刺向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