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13922300000014

第14章 探险者的代价

1991年5月19日,年仅18岁的谢尔盖·切博塔廖夫驾驶小小充气筏驶离堪察加半岛,开始了独身驾筏横渡太平洋的旅行。然而,仅仅过了三天,他与岸上的联络便中断了。

谢尔盖乘坐的是浮动锚充气筏。

筏上装备的锚类似小型降落伞。伞伸开在水面上,逆风时它能制动筏。只要拉紧筏上方的帆布,就能起到帆的作用,借助两个浮动锚和帆布充气筏基本上可以迎风前进。在这次独身驾筏航海之前,谢尔盖曾有几次在艰难条件下的试验。其中有一次曾用五天的时间,漂渡了140海里。但是在航行的第三天,逆戟鲸就对充气筏产生了兴趣。谢尔盖在讲述当时的情况时说:“它们常常潜游到筏下,好像要把筏弄翻似的。尤其是在浪大的时候,逆戟鲸似乎觉得筏撞击海水类似它们集合起来杀伤的动物尾翅的运动。筏刚一侧向波涛,停止撞击海水,逆戟鲸就落在了后面。”当波涛加大时,充气筏顺着暗礁旁的水流狂奔。谢尔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心脏一下子屏息不跳了,我连筏一起掉入千米深的浪谷。一瞬间的失重,使人非常难受。充气拱顶向下弯曲,撞击着我的头部,我蜷伏着身子,双手抱着头,接着又是一次非常厉害的撞击……在第五天结束试验时,渔民发现了谢尔盖,将他拖上了船,海上刮起了台风,试验也终止了。

这次,谢尔盖并没有认真吸取那次试验的教训,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决定乘坐充气筏从堪察加半岛航行到加利福尼亚。救生筏上装载了不少东西,仅纪念币就达200千克。出海探险的代价相当大,谢尔盖得想办法赚回一部分钱。为了抵补费用,他决定向美国人出售这些用销毁的导弹残骸制作的纪念币。谢尔盖还准备了两部无线电导航台,一部用于报告船上一切正常,另一部则用于发生事故时拍发“SOS”信号及充气筏的方位。航行时间估算为4.5~5个月。而在这一期间,橡皮充气筏会不会损坏?谢尔盖不得而知。他感到安慰的是在地平线外可能会有护卫船尾随其后,他猜想一旦发生了问题,他只要用筏上的通信设备呼叫,就会有人来救援。谢尔盖还谢绝了人们为他提供的芬兰生产的救生服装。他解释说:罹难的人未必都有这类服装。

这时,从法国传来了消息:法国也有人计划用四、五个月的时间单人驾艇横渡太平洋。谢尔盖为了抢在法国人前独自驾筏横渡太平洋,便于5月19日开始了横渡行动。起航仪式很平常:水兵们将橡皮充气筏放在木质底板上,摇晃着推下海,过了几分钟,橙黄色的小筏就离开了岸边。哭泣了几声的厨娘将旧鞋抛向旅行者——按海上习惯,这样可以平安地完成航程。

开头两天,谢尔盖定期向太空发报。通过通讯卫星,把信号传到地面站。由于事先约定只有谢尔盖单方面发报,岸上的人知道他还活着,航行在继续,人们也就不担心谢尔盖的安全。但是,进入第三天,在规定的时间里,谢尔盖再没有进行发报联络。

岸上准备营救的人们立即出动舰船和飞机搜查可能出事的海区,但没有发现橡皮充气筏和谢尔盖。营救工作失败了。谢尔盖无踪无影。

同谢尔盖竞争的那位法国人的情况却完全相反。这位名叫热内尔·德阿博维利的法国人是一位航海的老手,1980年曾在72天时间里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航程。这次他乘坐长八米的用超轻型和超强度的材料制作的划桨艇。小艇的抗沉性极佳,恰似一个“不倒翁”。小艇在剧烈的海浪中可以始终保持平衡。这位法国人1991年11月出发,历时133天,航行10000千米到达加利福尼亚海岸,成功地完成了横渡太平洋的目标。

谢尔盖的失败和热内尔的成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凭一时的冲动,在做之前,要想一想,再想一想。谢尔盖凭着一时的激情,不是把航行成功的希望建立在良好的技术装备和周密的准备上,而是建立在盲目的激情上,他既不会游泳,又拒绝了人们提供的救生服装,带的食品又不多,淡水也很少,结果为横渡活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