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渡英吉利海峡,犹如登珠穆朗玛峰,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
在结满盐垢的水境,英国探险者墨菲冒着三米高的巨浪,在汹涌的波涛中挣扎,腋下伤痕累累,肩部灼热刺痛,海水无情地灌入他的口中。墨菲在13℃的海洋中待了整整25个小时,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了,但救生艇上的船长担心他难以抵挡巨浪的威力,被迫上艇。这位45岁的英国伦敦电台的记者,已有25次成功游渡的光辉史,这次却败下阵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英国福克斯通附近的莎士比亚海滩边,一位26岁,名叫塔米的金发女郎却幸运得多,她依仗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女子马拉松游泳运动员之雄威,紧紧抓住了八月的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仅花8小时32分钟便顺利游到加来附近的格里斯内兹角。1994年夏季对这些以横渡海峡为乐的人来说可谓“福运”,海水特别温暖,海风海浪也特别钟爱这些游渡者,结果在总共24名游渡人中,就有16人安全游完全程,为历史之罕见。
横渡英吉利海峡,最早可追溯到1875年8月。当时,一位名叫马修·韦伯的船长,只身穿一条红绸游泳裤,涂上一层厚厚的鱼油,以21小时45分游过英吉利海峡,一时间成为英雄。从此以后,共有47个国家的近6400人曾试图征服这条神秘的海峡,其中有144位女子和1295位男人喜获成功。别以为这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在几年前就要做准备,有时还要在零下10℃的冰水中进行适应性锻炼。
例如,法国前国家队游泳队员伯努瓦·瓦森在1993年就因顶不住海峡剧冷气候的冲击而失败,随后他在掺有冰块的4℃浴缸中苦练几月,获得了胜利的成果,一举游完了全程。这位竞技状态极佳的运动员,暗下决心全程均以自由泳前进,争取在涨潮和落潮来临之前,在十小时内到达目的地。现已29岁的伦敦银行职员艾莉森·斯特里特创造了连续三次不中断游渡海峡的奇迹,她是一位女英雄,同海浪进行了38小时拼搏,而迄今创造这一成绩的男人,全世界也只有两人。
要想横渡海峡,必须有同大自然顽强搏斗的思想准备。因为多佛尔海峡上空是三个气象区的交汇点,风云变幻莫测,堪称“死亡海峡”。
例如,1994年7月,英国女强人戴比·赫维特坚持用自由式快速游了十小时,眼看胜利在握,不料七级狂风猛刮,虽然与巨浪拼搏了四小时,她还是被救生艇及时救起。另外,英吉利海峡每天足有500艘油轮和货船驶过,掀起排山倒海的巨浪和漩涡,使人好似掉进一个大型洗衣机中,还有那刺心的大叶藻令人不寒而栗。比晕船还难受的海浪颠簸,如火烧般灼痛的嘴唇和腋窝,这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痛苦。
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横渡海峡也有弄虚作假者。一位名叫罗茜·洛根的女医生为了一鸣惊人,竞巧妙地将绳子系在腰部,另一头则系在救生艇上,结果被人发现,当场出丑。为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1927年在福克斯通专门成立了一个海峡游泳协会,对每一位冲击海峡的英雄都作出了详细记载,永载史册;协会另一重任是监督游泳者严格按照韦伯船长当年横渡的条件入水,规定不得使用脚蹼,不得穿保暖的橡皮连衣裤,只能穿针织品泳装,身上涂一种由多佛尔药房专门调制的英吉利海峡油膏;对来自南美洲、埃及、印度的温水游泳者,务必在多佛尔港口前冰冷的海水中进行残酷检查测试,以自由式逆流、顺流游6~10小时方可认可。遗憾的是,巴西女子雷纳塔·阿冈迪于1988年游至半途因筋疲力尽加上剧冷而死。她的女教练当时只顾快点出名,根本不管运动员死活,她本来看到25岁的雷纳塔已陷入漩涡被冲得团团转却不去救助,救生艇船长也没发出紧急信号,于是造成这一悲剧。1984年斯里兰卡一位律师库马·阿南丹也曾不幸冻死在海水中。
迄今海峡游泳协会拥有装备先进雷达设备的五艘救生艇,以确保游泳者的生命安全。但总有人相信老渔民的经验,最典型的例子是英国女子彭尼·迪安坚信这些经验,仅用七小时42分创造了游完全程的世界纪录,因为老渔民看准那天决无大潮汐,恰好护送彭尼一帆风顺地游到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