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天才的基因:关于IQ、天赋与遗传基因
1380000000004

第4章 我们眼中的天才:基因究竟有多重要?(1)

第一部分

天赋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我们眼中的天才:基因究竟有多重要?

与我们受到的教育正好相反,基因不能单独决定人的体貌和性格特征。它们总是与环境一起,以一个动态过程,不断地对个人进行着塑造和打磨。

太阳从一个古老的河边小镇升起,阳光从大学医院15楼的一扇窗户照进屋中,一个婴儿以一阵清脆的啼哭宣告自己降临人世。初为人父人母的双亲虽然彻夜未眠,但毫无倦意,他们紧紧地抱着婴儿,眼睛专注地盯着怀中婴儿,之所以如此,部分是由于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部分是由于对将来的敬畏。当她长大后,她会像谁呢?她的长处是什么,短处又是什么?她会改变世界吗,还是一名寻常过客?她会疾步如飞吗,她会创意非凡吗,她会让朋友倾倒吗,她会用优美的歌声迷倒众生吗,她会具有某一方面的天赋吗?

只有时间知道答案。此时此刻,她的父母无须知道最后的结果,他们只想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新生女儿身上有多少特征和才能,已经被事先确定而无力改变?哪些还有努力的余地?他们能施加什么影响,以及应避免哪种教育方式?

希望、期盼和压力夹杂在一起,喷涌而出……

钟形曲线与豌豆实验:基因决定一切

托尼·瑟普拉诺:想想,是我让这个孩子来到世上的。

梅尔菲医生:此话怎讲?

托尼·瑟普拉诺:我已经进入他的血液,我衰败的基因已经玷污了这个孩子的灵魂,这就是我给儿子的礼物呀!

你也许不理解,但基因真的很恐怖。1994年,心理学家理查德·赫恩斯坦和政策分析师查尔斯·默里在他们的畅销书《钟形曲线》中警告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分层的社会中,智识□□即那些拥有最好基因的人,越来越远离于智识(同时也是基因)下层的人。”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基因分层”。人们从未搞错他们的意思: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美国虽然弭平了人们在生存环境上的差距,但是智力上的差距却渐渐取决于基因上的差距……总而言之,经济方面的成功与失败,以及随之而产生的一切,无一不与人们的遗传基因有关。

这是个明显而又可怕的错误,人们却还需为之道谢。作者完全把一些研究结果理解错了,竟然相信一个人智力的60%直接来源于基因。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作为一名世界基因和发展领域内的权威专家,麦基尔大学的迈克尔·米尼解释道:“如果将环境排除在外,任何基因方面的研究都无法开展;没有基因组,环境起不了任何作用。性状只有在环境和基因联合发生作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赫恩斯坦和默里却坚持某种理想化的信条,他们根据一些对基因工作方式的常见的错误理解,在研究的道路上真诚地蹒跚前行。从教育中,我们得知我们从父母的DNA中遗传了类似于智力的复杂性状,这个过程就像我们遗传父母的眼睛颜色一样。此种说法被大众媒体不断强化。举例来说,《今日美国》近期对遗传作了这样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