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
13796600000059

第59章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大部分孩子刚开始接触集体生活的时候都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这是正常的,但孩子如果一直沉默寡言,不能融入集体活动,总是站在一边观望或木讷呆滞,像个“小受气包”,那就是典型的不合群了。

孩子有这种表现,家长要用积极的行动去改变他,否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性格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表现,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大量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儿童。

我们知道,人际因素无论是对个人能力的施展还是发展空间的拓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当孩子有“不合群”的表现时,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及时找出原因,让孩子从集体生活中收获乐趣。

在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可以这样做:

1.让孩子在心理认同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有些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很少与陌生人接触,便会在陌生的环境中将自己置于集体之外。此时,父母在孩子的穿着、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应设法与周围的孩子保持一致,减少孩子因为与众不同而产生不自在的感觉。

2.让孩子学会接受别人的邀请

如果发现孩子在别人邀请自己的时候有抵触情绪,家长应鼓励孩子勇敢地接受邀请,并告诉孩子随随便便地拒绝别人的邀请是不礼貌的。家长可有意地安排一些性格开朗的孩子来与自己的孩子玩耍,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地消除抵触情绪。同时,可让对方表达对孩子某些优点的认同,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价值。这样可以让孩子有动力使自己在玩伴面前表现得更出色,从而融入集体。

3.让孩子主动邀请别人

如果孩子一开始并不愿意主动邀请同学玩儿,可以让孩子先接受别人的邀请。然后告诉孩子,回请别人是与人相处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家长应为孩子们提供游戏的场所和他们感兴趣的玩具,并应不厌其烦地、热情地鼓励孩子并和他们一起玩儿。

要注意的是,矫正孩子不合群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事,因此家长必须强化孩子“接受邀请”和“邀请别人”的行为。当孩子因为独处觉得无聊的时候,就建议孩子去找伙伴们一起玩耍。

另外,还可以让孩子与一些兴趣相仿的孩子多接触,孩子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就会很容易发展成为要好的朋友。再加上情绪的连带作用,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构筑在脑海里的美好世界,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

教子点拨

不合群的孩子往往情感脆弱,遭遇挫折时更会有“孤军奋战”的孤独感。因此,让孩子从小与周遭的孩子打成一片,可以使孩子从小就不惧怕与人打交道,从而为以后良好的人际相处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