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井不可随处乱打,打得位置不对,会弄伤地脉。井应打在什么地方才合宜呢?理气派风水认为应打在生旺方,这是毫无根据的迷信,但形家的打井位置,则值得参考。
第一,不可在靠近坟墓的地方打井,近冢之井不合卫生要求,容易得肠胃病。
第二,不可在紧靠大门的地方打井。
(四)开挖池湖
池塘成为不少园林建筑不可或缺的景致风水认为,“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林枚《阳宅会心集·开塘说》)因此,“前后有湖池,宅墓两相宜”。(蒋平阶《水龙经》卷四)但开挖池湖与打井一样,不可乱挖,否则会“伤残龙脉泄气”。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
第一,在来水冲射处开挖池湖以缓其势。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风水忌水冲射,但倘若以池湖作为缓冲,便可化凶为吉。
第二,在四周逼压阴暗处开挖池湖以明亮之。风水贵四周有山团聚以藏风,但要是团聚得过了头,便不舒畅。
第三,在四周空阔处以池湖聚气。风水认为空旷之地不藏风,故须以池湖界气。
第四,在水流湍激处取池湖以静注之。
这些做法,在防洪、避水、排水、景观评价上都有实际的作用。
(五)锄砂裁气
锄砂,即锄去凶砂。凶砂在风水中指形体粗恶、散漫阔荡、瘦弱陡泻、臃肿斜飞之类不卫生气的护山。此类砂宜剪除之。
裁气,即裁去龙脉的余气。风水讲究所谓“千里来龙,到此结穴”,即山脉静止、气有所钟之处作为聚落或葬址。如果一地山青水秀,惟有山之余脉绵延外走,是为“动龙”,可用裁气法改造之。
锄砂裁气,不仅在景观上有美学价值,而且有开阔视野、挡风通风的实际功用。如玄武后山之嘴过长,则西北风顺势而下,不能起到藏风的作用,若将其嘴锄去,在靠近山体的地方建宅,便不受风害。又如,后龙余脉蜿蜒东南,不利迎取东南风,若将其裁去,或修成斜面,则无此弊。
不过,风水对山的整治不如对水的改造来得重要,这一方面是由于古代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水和人们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因此,人们对山的治理只采取一些微调动作。
(六)培土补基
培土补基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后山空虚凹陷不藏风,可以土填之,或堆土增高之。
第二,水口处的下砂低旷,有水患之虞,宜培土以障之。
第三,地势坦荡,四面吹风者,可培土筑墙以护之。
第四,地基低下潮湿,宜培土垫高之。
不仅葬地,若宅地卑湿,也宜垫土筑高地基。宋人李畋的《该闻录》记载,丁谓梦见有一白衣老人告诉他若能把其卑湿宅基筑高,必能拜相,后果如是。把填土筑基与当宰相联系起来,是古人不懂科学的附会,但用河中沙质土垫高低温的宅基,使之易于排水透气,保持干燥,则不失为古人改造环境的一种方法。
补基所用之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风水认为客土无气,因此并不是随便什么土都可用来补基的。一般来说,要用本地同一地脉之土。
十一、风水的择都理论
《公羊·桓公九年》给帝都下过一个定义:“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封建时代,尽管京城是一国之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封建统治的实质是家族政治,因此,帝都无论从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帝王的私宅。以清代的北京为例,北京的内城,其实就是皇帝的家宅,有作为居室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所谓“后三殿”;有游玩的场所御花园;有祭祀用的太庙和社稷坛;有上朝议政之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所谓“前三殿”,其功能相当于民居中的卧室、庭院,立祖先牌位的香案,厅堂,只不过帝宅使之各自独立、放大和豪华化。
由于都城被视为皇帝家宅,帝都的选择便纳入了住宅风水的范畴。作为最高统治者,皇家住宅无疑是天下最重要的居所。它不仅是一国的心脏,而且还关系到国祚的长短、王朝的兴衰、百姓的祸福。
帝都的重要性决定它必然是风水的精蕴所在。风水对帝都的选择有着比普通住宅更高的要求,包含以下要点:
——帝都必须形局开阔辽广,不能逼厄狭小。风水对帝都选择上的这一要求,赋予帝都以宽广的活动空间,这是符合一国之都实际需要的。
——帝都必须能控扼天下,不能局促于一隅。如北京,具有“挈裘之势”,意思只要拎住裘皮大衣的领子,便可提起整件裘衣,因为北京负重山,面平陆,南控江淮,北连朔漠,总握天下。如西安,具有“建瓴之势”,因为西安据黄河上游,俯瞰河东,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便可飞流直下,控制全局。如洛阳,具有“宅中图大之势”,因为洛阳居于中国心腹之地,便于向四方拓展。
——帝都必须有众水汇聚。水具有拦截生气的作用,一般的住宅,至少要有一条水道,帝都是一国的风水精华,更需有诸多的水流来朝,如此方能形局严密,国运长久。表面上看,众水汇聚是出于风水界气的需要,实际上是根源于经济生活的要求。国都人口众多,生活用水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且中聚之水也便于交通。我国北方的国都,水的条件不如南方,历史上常常以开凿运河加以弥补。如隋朝都洛阳,炀帝发河南百万民工开通洛渠,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北京的古运河也属于这种情况。
——帝都必须有“龙关”可以依附。龙关即所谓“龙过峡”,“蜂腰鹤膝”,指山脉的束咽处。风水的龙关并非无稽之谈,它有重要的军事意义。龙关其实就是关隘、天堑,它使帝都有隘可守,不至于四面受敌。
——帝都必须上合星垣,方为天下至尊之地。中国古代有一种星土分野理论,将上天分成不同星区,然后与地上的各州相对应,某一星区中有什么变化,对应的州就会出现相应的人事变动。风水继承了这种理论,并进一步认为,帝都者,天下之京畿,万方之枢会,抚有四方,统御万民,是天下的至尊之地,更应上合天星垣局,下钟丘脉之旺气。但这种天星垣局与一般的星区不同,它必须含有所谓的“帝座之星”在内,含有帝星在内的星垣只有三个:紫微,太微、天市。
紫微:我国古代三垣中的中垣,位于北斗七星以北,相当于今小熊座、大熊座、天龙座、猎户座、牧夫座、武仙座、仙王座、仙后座、英仙座、鹿豹座等。
太微:三垣中的上垣。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在紫微垣的东北角,相当于今室女座、狮子座和后发座的一部分。
天市:三垣中的下垣。在紫微垣的东南角,相当于今武仙座、巨蛇座和牧夫座的一部分。
——帝都必须是龙干中出者所结,不能旁出,如此方得“正气”;而且,枝龙也须就此打住,如此才能形局阔大,平夷千里。普通住宅与帝都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往往是过龙或余偏之脉所结之地。
十二、北京:势全气密,紫微映照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东北松辽平原之间。它的地形像一个半封闭的海湾,西北是燕山山脉,西南是太行山脉,东面是渤海湾,可见,北京的西、北、东三面都是天然屏障,只有南面是华北平原。所谓扼居庸以制胜,拥燕山以驭夏,内跨中原,外控朔漠。
北京的这一优越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古代帝王择都的理想之地。唐代诗人杜牧称之为王不得不可为王之地。
北京最早成为都城,是在三千年前。当时周武王封尧的后代于蓟,即今北京广安门一带,以后,蓟便成为燕国的都城。
不过,燕国是一个诸侯国,蓟城还算不上是帝都,北京最早成为帝都是在金朝。金朝是由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建立的,最初的国都在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县),1126年,金兵灭了北宋以后,准备向南迁都。金世宗打算迁往金莲川,梁襄认为不可,说选择帝都不仅要有城之固,而且要有天险作为屏藩,他上疏极力向金世宗推荐北京:“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本地所生,人马勇健。亡辽虽小,止以得燕,故能控制南北,坐致宋币,燕盖京都之首选也。”金世宗采纳了梁襄的建议,于1151年3月,令张诰、孔彦舟等人设计规划,在燕京城的基础上扩建新都。1153年,金世宗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这是北京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开始。
元朝统一中国后,忽必烈打算选一个新都,但他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约二十里)、大都(北京)之间拿不定主意,于是,便问曾经主持修建过上都、大都的邢台人刘秉忠,何处更佳。刘秉忠答道:“上都国祚短,民风淳,大都国祚长,民风淫。当然大都更宜为都。”蒙古贵族巳图鲁也力荐北京:“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这样,忽必烈便选择了北京作为他的都城。
明太祖朱元璋夺得天下后,曾先后设立了若干都城,据田艺蘅《留青日礼》载,朱元璋在洪武元年(1368年),下令以开封为北京,金陵为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又把他的家乡临濠定为中都。但刘基反对说,临濠虽是“龙兴之地”,但不适于建都,朱元璋采纳了他的意见,将临濠改为凤阳府。至于北京(开封),是朱元璋自己撤消的,原因是他后来意识到“大梁(开封)四面受敌,非建都之地”。朱元璋攻下北京后,还曾打算在北京建都,目的是想控制元人的残余势力,但遭到群臣反对,据明人陈霆的《丙山墨谈》说,当时群臣反对的理由是:元人起自朔漠,以北京为都,至今已有百年,地气已尽,不可因袭之国旧都。明太祖只好作罢。
明成祖在靖难之变中将其侄子建文帝赶下皇位后,不愿到南京去即位,而属意其经营有年的封地燕京,当时的儒生众口一词地反对,主持肖信更是力谏朱棣,劝他不要定都北京。成祖是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深知要想有效地控制全国,北京是最为合适的地方,对儒生的反对意见不屑一顾。1420年,成祖下了一道营建北京的诏令,阐述了他对北京形势的看法:“眷兹北京,实为都会。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理适均。”
清代,顺治帝入关后,仍以北京为都。
从1153年开始,历经金、元、明、清四朝,北京作为帝都已近800年历史。
北京为何宜作帝都呢?风水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首先,北京龙脉悠远,乃北干之龙正结之地。
其次,北京上应天垣紫微,乃众星环绕,向明而治之地。紫微即北极星,根据星土分野说,北京对应的是紫微。风水认为,紫微是上天至尊之星,天之枢纽,受众星之所向,其对应的北京,也必然是万物所归,人心所向。而且,紫微是黎明之光,帝王在北京也是面南而治,意味着政治清明。
再者,北京被重重崇山围绕,乃藏风聚气之地。
第四,北京前后皆有水环抱,乃千古帝王之家。明初名臣刘基的《堪舆漫典》中有一首诗,专道北京风水的好处:
北龙结地最为佳,
万顷山峰入望赊。
鸭绿黄河前后抱,
金台千古帝王家。
十三、南京:虎踞龙蟠,王气所钟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南京的西面有象山、老虎山、狮子山、八字山、清凉山,南面有牛首山、岩山、黄龙山,东面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灵山、青龙山,北面治江有乌龙山、燕子矶、幕府山。南京就坐落在这样一个群山环抱的盆地中。
南京除了有长江天堑、众山护卫的自然形胜以外,周围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着名的谷仓。因此,自古以来受到帝王们的格外垂青。先后有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民国等十个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最早在南京建都的是孙权。公元212年,孙权在楚国的棱陵邑原址兴建了一座石头城,改名建业,取建功立业之意,作为水军的江防要塞。但孙权当时尚未称帝,也未下决心建都南京。公元220年,孙权称帝后把都城定在武昌。长史张竑劝孙权定都南京。据《三国志·张纮传》记载,张纮对孙权说:金陵为楚威王所建,当时叫做称陵。此地势冈阜连石头,据当地故志云,当年秦始皇东巡会稽经过此处,随行的望气者告诉他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故址仍在。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孙权觉得张纮言之有理,但并没有采纳。后来刘备应邀到东吴作客,留宿秣陵。他在察看四周的地形后,也劝孙权移都秣陵。孙权赞赏道:“智者意同。”这样,公元229年,孙权便将都城从武昌迁到南京。
公元280年,孙吴被西晋灭亡,把建业改名为建邺,西晋末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316年,西晋灭亡,晋室南迁,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朝,仍以建康为都;其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在南京建都。到584年隋灭陈,前后约360年,南京一直是南部中国的首都,所以唐朝称之为“六朝故都”。
公元987年,南唐在南京再次建都,但南唐的历史很短,只有37年,到公元975年,被北宋所灭,南唐后主李煜也成为赵匡胤的阶下囚。李煜是个着名文学家,留下不少与南京有关的怀旧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