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13794500000030

第30章 解除“过热论”的紧箍咒(3)

因此,发展高速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缩小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差距的根本途径,是开发中国时间、空间、知识资源的根本途径。城市农村化与农村城镇化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把这双向互动统一起来的中介是高速路,因此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与枢纽产业。

就高速路对我国经济的全方位牵动作用来讲,用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来进口几百条京津那样的高速路并由此牵动城乡互动、经济全方位发展,根本不可能造成所谓“过热”。进口高速路的外汇有倍增放大的作用;除了进口必要的技术与设备以外,其他的可由国内自行解决,这又可以形成产业链延伸,大量解决就业与内需问题。

必须把高速路建设提高到“反城市化”与二次创业的高度来定位,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逐步延伸到乡村、西部、人口稀少的荒凉地区,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人口稠密的京津、京沪这样的城际之间。可以说,高速路修到哪,土地、矿产等资源就开发到哪。高速路是二次创业的基础,是使农村城市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是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以知识运营为主导产业、以基本建设为支柱产业、以高速路发展为基础产业,就是全球性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的优势产业——不是以某个产业为优势产业,而是以整个产业结构为优势产业。它不仅是优势产业,而且是产业优势;它不仅可以使中国经济抵御全球性金融危机,而且可以使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样是通货膨胀,既有可能是滥发纸币引起,也有可能是投融资结构失衡造成。经济衰退造成的通货膨胀要靠加快发展来解决,结构失衡造成的通货膨胀要靠宏观调控来弥补。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造成供给不足,通货膨胀都不是所谓流动性过剩造成,也不是“经济过热”造成。

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配置型经济比重过大、再生型经济比重过小的泡沫GDP,是供给不足、货币效率降低、通货通胀的根源。

货币效率就是货币总量与有效经济总量的比值。根据再生经济学原理,有效经济总量应为社会有效投入总量与社会有效产出总量之和,社会有效产出总量即社会有效供给总量。当货币总量增长速度超过有效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时,货币效率降低、物价上涨。而货币总量增长速度超过有效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根源在于泡沫GDP——在GDP统计数据中,配置型经济比重过大、再生型经济比重过小,以致造成有效供给不足。而配置型经济比重过大、再生型经济比重过小,既有发展观、发展战略方面的原因,也有过度投机的因素。

发展观、发展战略方面的原因:以GDP数字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的政绩指标,使各级政府官员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要提高GDP数字(当然不是指在统计报表上弄虚作假),似乎只要全国13亿人每人花一万元买一张本科文凭(当然是正规院校的正规文凭,因而地下经济不在此列),国民经济总值就增加了13万亿元;以致造成配置型经济急速膨胀,无效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使货币效率降低、物价上涨。

只知道个人利益最大化、奉行价格拜物教、不能从理论上区别“投资”与“投机”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支配下的发展观、发展战略,也是过度投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度投机的根源在于供给不足:绝对供给不足与相对供给不足,过度投机的结果又反过来造成再生型经济比重过小、配置型经济比重过大,造成有效供给不足。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造成有效供给不足,通货膨胀都不是所谓“流动性过剩”造成,也不是“经济过热”造成;而由投机造成的“过热”,不是真正的“过热”,而只是病人的“发烧”;要退热不在于“紧缩”,而在于改变发展战略;通过宏观调控,提高经济主体性、再生型经济比重与改善经营环境,以增加产出,并不给投机及国际炒家以可趁之机。市场经济不是投机经济,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抑制投机。政府扶持创新-创造-创业,就是打破银行的垄断地位,抑制货币投机的必要手段;就是打破上市公司的垄断地位、抑制股市投机的必要手段;就是打破房地产公司的垄断地位、抑制房市投机的必要手段。政府扶持创新-创造-创业是抑制投机之本,加强监管、规范银行股市房市是末。如果不是以创新-创造-创业为本,那么所谓“加强监管”、控制上市指标,只是强化上市公司的上市垄断地位、“规范”地大量圈钱的手段;是披着合法外衣的权力寻租。

变经济发展模式由配置型经济为再生型经济

以配置型经济比重过大、再生型经济比重过小的泡沫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本身就是一种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发展战略本身就是不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货膨胀就是经济泡沫膨胀的结果;抑制通货膨胀不但要挤掉泡沫,而且要挖掉产生泡沫的根源——泡沫GDP。

腐败是怎样造成通货膨胀的?

腐败降低货币效率拉高物价。腐败权力侵蚀银行造成的呆坏账靠滥发纸币来填补,降低货币效率。政策腐败滥发纸币,以弥补财政赤字与银行坏账降低货币效率。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等口袋经济造成货币增量过高降低货币效率。“增长率”腐败,片面追求货币GDP数字相对再生经济造成货币增量过高降低货币效率。重复建设低质建设结构失衡建设降低货币效率。由于操纵股市银行货款膨胀助长投机形成泡沫降低货币效率。腐败降低产品质量,降低货币效率。提高有效产出不但要平衡结构而且要提高产品质量。“豆腐渣”工程自然可以提高企业效率,也可以提高经济总量,然而不能提高社会效率,也不能提高货币效率,甚至只能降低货币效率。这样的“经济总量”增加越快,只能造成泡沫经济,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

腐败人为拉高物价。腐败奢侈消费造成浪费抬高物价。腐败霸占物品抬高物价。权力寻租型虚拟经济无实物产出货币虚转抬高物价。腐败人为垄断抬高成本,从而拉高物价。腐败制造行业垄断,提高进入门槛,限制竞争,垄断价格,哄抬物价。支柱产业因腐败人为抬高物价会对其他产业物价起牵动作用。

腐败恶化投资创业坏境,减少产出和供给,从而拉高物价。

腐败造成经济发展不均衡减少有效产出,从而拉高物价。

腐败是货币经济发展的润滑济,而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的润滑剂。腐败带来的经济发展只能是泡沫经济发展,泡沫发展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物价高低与反腐力度大小成反比。

放开价格与通货膨胀

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是价值机制而非价格机制,“完全的市场经济”与“完全放开价格”二者间不能划等号。完全的市场经济=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完全竞争意味着无序竞争,无序竞争意味着垄断产生,垄断产生意味着不充分竞争。要充分竞争就必须控制垄断。能否放开价格,要看放开的是什么价格。如果是平等竞争的价格,当然应该放开;如果是垄断价格,则应当禁止。不加限制地讲完全竞争、放开价格,是为哄抬价格、通货膨胀开绿灯。打着完全竞争旗号的价格垄断,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之初的价格双轨制,表面上是逐步放开价格,实际上是人为制造垄断价格,限制自由平等竞争价格,从而走向控制价格(控制垄断价格)的反面,也走向放开价格(放开自由竞争价格)的反面;从而既背离了计划经济,也背离了真正的市场经济,与所谓“渐进式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实践说明:双轨制是人为制造价格垄断、非公平竞争、从而制造权力寻租空间的始作俑者,也是让一部分人通过原罪“先富起来”的肥沃土壤。中国所有腐败都是“双轨制”的衍化、延伸形态,或都是双轨制的变种;中国相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都是靠着双轨制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先富起来的,并美其名曰“充分利用政策资源”。非公平竞争的“先富起来”,埋下了日后制造垄断、投机炒作、寻租造租、贫富分化的运作模式,蕴含了使市场经济改革向权贵市场经济、坏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雏形;其所孕育的“官倒”也是通货膨胀、两级分化的源头之一。清算“原罪”总体上就是清算双轨制带来的不法所得,清除其所造成的对人的素质与行为方式的不良影响;完善的市场体制从本质意义上就是清除双轨制及其赖以产生、存在、发展的土壤,在平等起点上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用双轨制的“成就”来证明“完全放开价格”,在双轨制已经制造垄断的基础上“完全放开价格”,是让羊和狼平等竞争,是从错到错、将错就错的循环论证,并无说服力。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

我国目前有二万多亿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过高,政府未能把增发货币回购企业外汇的钱拿去进口货品、增加投资以填补国内供给的缺口,是造成国内通货膨胀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货币效率原理,除非把国家外汇转变成国计民生需要的商品,否则外汇储备数量相当于滥发货币数量,使货币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从而造成通货膨胀。二万多亿外汇储备相当于滥发了13万亿人民币,13亿人平均每人承但1万多元;也就是说每个中国人从外汇储备造成的通货膨胀中被缩水1万多元钱。把这些钱分摊到每个人的消费品支出中,可以计算出仅外汇储备一项造成的通货膨胀率。除非国家收购外汇的人民币是正常的财政予算内资金。而从如此之高的外汇储备来看,运用财政予算来收购外汇只能造成巨额财政赤字。所以巨额外汇储备只能是央行滥发纸币的结果。

而且央行收购外汇而多印出来的钱是高能货币,是可以在市面上多次流通的“原始货币”。正象可以在股市上滥价好几倍发行的“原始股”,其造成的人民币贬值效应是几何级数而不是算术级数。这又把前面讲的按人头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放大了好几倍。

因此,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国内货币发行体系的冲击,如果处理不当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国家外汇储备实质上是国内人民财富的“转移支付”而形成,其结果是国富民穷。增加产品供给,最快的途径是用两万多亿外汇储备进口大量国内民生与建设的紧缺用品;从长远来看是投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国内市场与增加国内供给。

结构失衡与通货膨胀

要把“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通货紧缩”与“货币增值”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货币贬值,既可以因为通货膨胀引起,也可以因为战争、自然灾害、决策失误等天灾人祸造成的经济衰退引起。如果是前者,固然要靠通货紧缩来均衡,如果是后者,则恰恰要靠加速发展来对称。同样,货币增值,既可以是因为通货紧缩造成,也可以是经济增长率高于货币增长率造成。如果是前者,会影响增长速度;如果是后者,则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正常状态。

因此,同样是通货膨胀,既有可能是滥发纸币引起,也有可能是投融资结构失衡造成。投资结构失衡,造成无效投资,自然会使货币增长量超过供给增长量;融资结构失衡,造成贷款膨胀,也同样会使货币流通量超过实际需求。如果说,经济衰退造成的通货膨胀,要靠加快发展来解决,那么,结构失衡造成的通货膨胀要靠宏观调控来弥补。至于“通货紧缩”,如果真的会造成货币增值,则应皆大欢喜;但如果影响发展速度,则要适当放宽。总的来讲,货币增值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并不是因为本人口袋里有多少现金,妄想靠其不劳而获,而是为芸芸众生的钱包安全着想。

预期与通胀

如果消费预期不但高于供给,而且高于供给预期,就会造成通胀。但如果供给或供给预期高于消费和消费预期,物价就会下降。所以,国家只要出台增加供给的切实有力的政策,提高人们对增加供给的信心指数,并形成物价下降的预期,物价就会下降。就如房地产,只要国家出台通过基本建设来增加土地供给政策和抑制房地产投机政策,使人们相信土地(土地是可再生资源)供给并非有限的而是无限的,房地产价格就会应声而降,并带动其它产品价格下降。

预期以供给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只要一有加工资的消息,物价马上应声而涨,其原因与其说是人们的通胀预期,还不如说是工资增长并非建立在供给增加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承兑某项诺言的基础上。由于承兑某项诺言并无真正的实物基础,所以给增加的只是名义上的工资而非实际上的工资。如果仅仅是通胀预期是不可能弄假成真的,市场供给竞争的结果会使其回到物价上涨前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