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考察精神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他家兼论形骸
文人先观神骨
【原典】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①存”,神②之谓也。“山骞③不崩,唯石为镇④”,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⑤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注释】
①斯: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可以理解为“仍然,还”。
②神:与“精神”不相同,除了有精力旺盛之外,还包括一个人由知识、经历、意志、毅力中所体现出来的气质,是生命力、行动力、意志力和创造力的合成体现,可以从眼神里看出来。
③骞:拔去,引申为损、亏,这里可以理解为石头的风化、损坏。
④镇:这里可以理解为依靠石头的支撑而使山体保持牢固。
⑤具乎:集中在,体现在。
⑥形骸:指我们自己的身体。
【译文】
俗话说:“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着,不会因外壳磨损而丢失。”这个精华,用在人身上,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俗话又说:“山岳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流失,但它却不会倒塌破碎,因为它的主体部分是硬如钢铁的岩石,不会被风吹雨打去。”这里所说的“镇石”,相当于一个人身上最坚硬的部分——骨骼。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主要集中在他的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张面孔上。像工人、农民、商人、军士等各类人员,既要看他们的内在精神状态,又要考察他们的形体神态。作为以文为主的读书人,主要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骨骼丰俊与否。精神和骨骼就像两扇大门,命运就像深藏于内的各种宝藏物品,察看人们的精神和骨骼,就相当于去打开两扇大门。门打开之后,自然可以发现里面的宝藏物品,测知人的气质了。两扇大门——精神和骨骼,是观人的第一要诀。
【评述】
“神骨”为本卷之开篇,总领全卷,当为全卷总纲,同时也说明曾国藩品鉴人物以神为主,形神并重。
人的相貌虽然是父母赐予的,是天生的,但人的品性、人的修养、岁月的痕迹,却会沉淀在一个人的形体之内,形成一种精髓、核心。这样一种精髓、核心就如一粒潜藏在体内的珍珠一样,使人焕发出独具个性的熠熠光芒,并通过仪表、举止、言谈得到反映。这就是一个人内在的“神骨”。
这里,曾国藩所说的“骨”,并不是现代人体解剖学意义上的骨骼,而是专指与“神”相配,能够传“神”的那些数量不多的几块头骨。“骨”与“神”的关系也可以从“形”与“神”的关系上来理解,但“骨”与“神”之间,带有让人难以捉摸、难以领会的神秘色彩。读者一般往往很难把握住,只有在实践中自己去多加体会。对此古代医书中记述道:骨节像金石,欲峻不欲横,欲圆不欲粗。瘦者不欲露骨,肥者不欲露肉,骨与肉相称,气与血相应。
曾国藩所言的“神”,并非日常所言的“精神”一词,它有比“精神”内涵广阔得多的内容,它是由人的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体能、才干、地位、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物,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而这里所论的“神”,不会因人一时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大的变化。貌有美丑,肤色有黑白,但这些都不会影响“神”的外观。换句话说,“神”有一种穿透力,能越过人外貌的躯干表现出来。比如人们常说“某人有艺术家的气质”,这种气质,不会因他的发型、衣着等外貌的改变而消失。气质是“神”的构成之一。从这里也可看出,“神”与日常所言的“精神”并不一样。
神是一种气质性的东西,能在后天的环境中发生变化。神可能来自于磨炼,也可能来自于阴阳的调和。读书到相当程度,他头面上的气质与其他人有明显的不同,仿佛有某种光,这是神的一种表现。在经历世事中成长,历经风雨事变的考验,气质神态又有不同,这也是神的一种表现。神是藏于形之内的,形也就是容貌,尤其是眼睛。神与眼睛的关系就像光与太阳。神通过眼睛外观出来,犹如光从太阳里放射出来普照外物一样,但神是藏于目之中的,犹如光本身就存在于太阳内部一样。因此曾国藩用八个字来形容:“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总之,“神”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东西而存在,它必须有所依附,这就是说“神”为“形”之表,“形”为“神”之依,“神”是蕴含在“形”之中的。
我们观察一个人,首先要看其“形”,因为这是“神骨”存在的基础,是一个人天分与禀赋的反映。五官端正,三停匀称,骨肉丰满,气色红润,说明其人精力旺盛、生性善而正,是天生美质、可造之材;獐头鼠目,鼻眼歪斜,骨不附肉,气浊神枯,说明其人气蕴不足、生性乖张,稍不留神,就可能滑向歪门邪道。这一方面可反映出胎儿受孕环境、发育过程的好坏,更主要的则是来自父母禀性的遗传。同时,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说法,它还是一个家族德行、德性的累积。拥有好的相貌基础,就如同拥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当然,拥有好的材质,并不代表一定能成就好的人品;没有好的材质,也不代表一定成不了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柱石。先天的禀赋,只是一个质朴的根基、横竖的纹路,仅仅能说明雕琢的难度有多大、需要花费的气力有多少。相对而言,后天的教育、修身、发展才是更为重要的。随着一个人学识、修养、心态的不断变化,相貌所能反映的智愚、邪正、刚柔也会有动态的改变。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个人衣冠楚楚、仪表堂堂,却感觉浑身透着一股邪劲儿;也可以看到某个人衣衫褴褛、相貌丑陋,却不能遮掩其逼人的英气。所以,我们在看到一个人的相貌基础后,一定要留心其相貌所反映出的“神”。这才是识人之法真正的核心。
本卷开章明义这段话,讲的就是形神关系。
“一身骨相”,即是指先天材质,而五官端正饱满与否又是材质如何集中的反映,所以说“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一身精神”,即是指“形”所具有的“神”,而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又最能闪耀出灵性、善恶与邪正。所以说“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芸芸众生中,普通材质者居多。随便看一个人,也不一定强求别人拥有多高的学识、修养与智慧,所以不妨着重看其形骸,因为从其五官疏朗与否、气色光华与否、骨骼肌肉饱满与否、动作言谈刚健与否,已然可以看出其精力如何、气魄如何、品性如何,从而基本知其贫富贵贱之归宿。然而,对于士人豪杰而言,就必须观察其神骨,也就是既要看其材质,更要着重看其精神。因为你此时鉴人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别人指点迷津,而是在为国家选拔人才,不得不慎重考察。所以说“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
曾国藩所讲的“神”、“骨”是两个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概念,它可以体现在个人表现的方方面面。在本卷的第一章里,曾国藩对“神”、“骨”分别作了专门论述,论述的重点又集中在眼神、骨骼上。这样做,思路是清晰、贯通的,但对一个人精神、骨气的观察应当融入每一个具体细节、具体过程中。眼神、骨骼固然可以集中反映“神骨”,但形体、举止、言谈甚至日常处事方式也都可以体现“神骨”,神的变化来自于磨练,来自于阴阳的调和,来自于修养的提高。神所传递的心性正邪、智慧、愚笨都是其他东西掩盖不了的,就像云层厚积中的阳光,区别仅在于会不会鉴别。精神状态良好,能调节激发体内潜能,灵感与超水平发挥就有实现的可能。而气沉不下来,就做不好事情。神与精神还不是一回事。神是一个人生命力、行动力、意志力和思考力的综合体现,是有质无形的东西,主要集中在人的面部,尤其是两只眼睛里。人们看不到它的实体,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神是一种气质的东西,是能在后天的环境中发生变化的。后天的磨练很重要,也是才能、信心、智慧增长的源泉,也可以说生命力是基础,行动力是武器,意志力是动因,思考力是统帅。
由于修养深浅的变化,有的人神光内敛,是大才;有的人锋芒毕露,是中才;如果无神无光,则不足为论。
在考察人的过程中,有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比较容易识别与自己性格相似、知识水平差不多、经历差不多、能力差不多或比自己低的人才,而不同类型,比自己才高的人则判断不准确了。加之受个人好恶的影响,很多人在观察别人、鉴别人才的时候就犯了不少错误。这就要提醒人们在鉴别人才时不要以己观人,即凭自己的主观喜好去选人才!
精神状态有不足与有余之分。从外部察人,主要观察人的精神状态。神表现为洒然而清,或者为凝然而重,这都是好的,皆来自于内心的清明厚重。内心清明厚重,决定着他的思维正确、大脑清醒、判断正确,以这样的条件去领导他人和处理问题,自然得心应手。神清是内心聪明智慧的表现,如果一清到底,光明透彻,这样人的命运、事功也就是好的。如果神浑浊不明,内心的聪明智慧也没有多少。或许可以制造一点无聊的笑料,却不足以堪用。这样的人就不足为论了。
神有余的表现是,眼光清莹流转,目不斜视,眉毛清秀尾长,容色澄澈如冰泉,清如一泓秋水。处理事情时果断刚毅,镇定沉稳,临危不乱。与众人相处和和融融,却又不为众人所淹没。沉着静养,气定神闲,言不妄发,性不妄躁,喜怒不动心,荣辱不变节。
神不足的表现是,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头脑浑浊不清。不愁似愁,经常忧心戚苦。似睡非睡,一睡便又惊醒。不哭似哭,经常哭丧着一张脸。不嗔似嗔,不喜似喜,不惊似惊,不畏似畏。神色混乱不定,容仪浊杂不清,言语瑟缩寒滞,闪烁隐藏不定。面色初时花艳,继而暗淡无光。
察神也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除了观察眼光清莹浑浊外,还要结合他的举止言谈,才不会有偏失。神有余就有足够充沛的精力来从事比他人更多的工作和学习。因此,能做出超过常人的成就来。
神情而足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上等人才。观神时还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先清后浊的人,也就是天资聪颖,但后天因为懒惰和骄傲而慢慢地变成了普通人;二是先浊后清的,也就是天资愚钝但经过后天的努力,以勤补拙的人。曾文正即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
科举出身的曾国藩在领军行兵打仗时多从文人中选拔将领,因而一生结识的读书人无数。“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这句话简单、平实,却是他一生经历的结晶。后世文人推崇曾国藩,仅此就足以理解一些文人对他的敬佩之心了。
【人才智鉴】
曾国藩观江忠源
江忠源(1812~1854),字常孺,号岷樵,湖南新宁人。本是读书人,后成为湘军中很有代表性的文人勇将。1848年,他开始办团练,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1851年)还早三年,而曾国藩本人是1853年才开始办团练的。江忠源办团练,是为镇压新宁县的青莲教起义。青莲教首领雷再浩率众起事,江忠源率乡里团练(不算正规军队),一役便将雷再浩剿灭。由此授七品知县,在浙江任职。
江忠源本在湖南一处偏僻的山中读书,因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北京,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去拜见曾国藩(当时曾国藩已是二品官员,而江忠源只是一个普通的待进科举的读书人)。见面后,两人谈得很投机,曾国藩也赏识江忠源的才华。江忠源告辞时,曾国藩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离去,直到他走到门外。曾国藩对左右人说:“这个人将来会立名天下,可惜会悲壮惨节而死。”后来的史实印证了曾国藩观察人的正确性。
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后,1852年,江忠源带兵进驻广西,奔赴广西副都统乌兰泰帐下,准备狙击节节胜利的太平军。后来,曾国藩从北京给江忠源写信,坚决反对他投笔从戎,认为他应“读书山中”,而投笔从戎,“则非所宜”。他还动员朋友劝阻江忠源,认为“团练防守”即为文人本分,他率兵去广西,就是“大节已亏”。曾国藩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江忠源投笔从戎,旁人以为他是“爱人以德”,不愿江忠源文员夺武弁之制,还是否与他认为江忠源当会“悲壮惨节而死”有关呢?
江忠源与太平军的第一次作战,即大功告成。他率军在广西蓑衣渡设伏,重创太平军,太平军早期领袖南王冯云山即牺牲于此役。江忠源因此以善带兵而名闻朝廷。
由于江忠源追击太平军有功,军功累积,由七品知县迅速升迁至安徽巡抚(官级三品)。
1854年,太平天国勇将翼王石达开率兵迎战曾国藩湘军。江忠源防守庐州,被太平军围困,城破,江忠源苦战力竭后,溺水悲壮而死。
曾国藩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江忠源会“立名天下,当悲壮惨节而死”,现在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注视良久,肯定与察神有关,可见“文人先观神骨”意义非常。
任何一位领导者,在考察人才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禀赋。不如此,就不足以成就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领导者必须会鉴别人才,然后才能组建强有力的核心首脑集团,带领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资料】
论神
神居内形不可见,气以养神为命根;
气撞血和则安固,血枯气散神光奔;
莫标清秀心神爽,气血和调神不昏;
神之清浊为形表,能定贵贱最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