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草药入门400问
13793600000023

第23章 药用植物考略(5)

②南柴胡或铁柴胡。根较细,多不分枝或下部稍分枝,根头顶端密被纤维状叶茎残余。表面红棕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明显的横向疣状突起;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气微香,味淡少苦。

(2)瞿麦根:为石竹科植物山瞿麦的根。圆柱形,常弯曲,下部有分枝,长7~12厘米。根头部肥大,残留有数个长短不等的茎基和卷曲的粗毛,根基上有呈鞘状围包于节的叶茎。表面浅棕或灰棕色,鲜根有时呈红褐色,具有不规则的纵沟纹和点状皮孔,质坚硬,木化(即呈纤维性硬筋),难折断。断面不平坦,中空。味淡,常常混杂于柴胡根中作柴胡出售。

柴胡圆柱圆锥形,下部多见小支根,

北柴坚韧南柴软,根头多具细芽痕,

另有茎基与叶基,气香味淡是特征。

41.金钱草、连钱草与广金钱草三品鉴别要点有哪些?

这三种药材虽主病大致相同,但科属、产地、性状和性味均有差异,不可作一种混用。

金钱连钱广金钱,三品并非同一源。

报春花科金钱草,气淡味苦凉而酸,

棕色中空叶对生,黄花蒴果球形般;

连钱本属唇形科,全株藤茎多成团,

长茎方形断面空,芳香微苦辛凉寒;

广金钱草源豆科,茎呈柱形状且圆,

断面有髓复生叶,黄色短毛被表粘。

42.巴戟天、羊角藤、铁箍散经验鉴别要点是什么?

(1)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主产广东、广西等地。表面灰黄色,呈弯曲扁圆柱状,外形似鸡肠,断面不平,横切多裂纹,皮部呈明显的灰紫色,木质部灰棕色,肉厚,木心细小。

气微,味甜而略涩。鉴别时抓住3个主要特征:

①颜色。皮部明显灰紫色,木质部灰棕色。

②形体。肉厚,木心细小,似鸡肠,呈扁圆柱状。

③气味。微甜而略带涩。为证实真伪,取巴戟天片少许,用开水泡后,水液呈淡紫蓝色者即为正品。

(2)羊角藤:为茜草科植物。根部外表灰黄色,粗糙且有纵皱纹。皮部多断裂而露出木部。味辛,微甘。见碱性溶液即显棕红色,不能作巴戟天入药。

(3)铁箍散:为木兰科植物。根细长弯曲,表面棕红色。皮部多明显皱纹。断面具粉性。内皮部呈棕黄色或紫褐色。木部类白色。气微臭带香,味苦凉,嚼之发黏。不能作巴戟天入药。

巴戟表面色灰黄,弯弯曲曲似鸡肠,

皮部色泽呈灰紫,肉厚心细甜涩香,

断面不平裂纹现,正品入药味最长。

43.赤小豆与相思子有何不同?

此2种药物虽同为豆科,但性味、功能等各不相同,现就来源等7个方面区别如下。

(1)来源:两种同为豆科植物。赤小豆,为1年生半攀援草本;相思豆为细弱缠绕藤本,但不属于乔木。赤小豆为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相思豆为相思子的成熟种子。

(2)别名:赤小豆,亦名赤豆、食赤豆;相思豆亦名红豆、相思子。

(3)产地:赤小豆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相思豆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故唐时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之诗句。

(4)性味:赤小豆,甘、酸、平,无毒;相思豆,辛、苦、凉,有剧毒,嚼碎半粒,即可使人中毒。

(5)功能主治: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水除湿、消肿排脓;相思豆通窍、杀虫、治头痛、清疥癣等症。

(6)用法用量:赤小豆内服10~30克;相思豆常供外用,不宜内服。

(7)鉴别特征:赤小豆略呈扁圆柱形而稍扁,长0.5~0.7厘米,直径约0.3厘米,种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嚼之具豆腥气味,《本草纲目》说“色淡红而黄者无药性”;相思豆呈椭圆形,长0.5~0.7厘米,直径约0.4~0.5厘米,表面红色,位于腹面的一端周围呈乌黑色,约占种皮表面的1/4~1/3,红头黑底,气青草样,味涩。

赤豆相思本一科,性味历来别善恶。

赤豆甘酸平无毒,相思辛苦大毒药。

前者本具豆腥气,后者青草气味涩。

相思红头现黑底,赤豆种皮色紫褐。

44.怎样鉴别冬虫夏草?

(1)冬虫夏草:本品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虫体形如蚕,长3~5厘米,粗0.3~0.8厘米,外表土黄至黄棕色,粗糙,环纹明显,共20~30条环纹。足8对,其中近头部3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白色,略显黄色。似草芽部分,深棕或棕褐色,细长,圆柱形,一般长于虫体,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气微腥,味甘。

(2)冬虫夏草伪品:

①地蚕。为唇形科植物地蚕的干燥根。

呈菱形或长菱形,略弯曲,形似幼虫体,一端有细长的匍匐枝,块根长1.5~5厘米,直径0.4~0.8厘米。表面淡黄色至灰黑色,有根痕,环节2~11个,节间长0.2~0.4厘米,质柔软,易折断,断面类白色,颗粒状,可见棕色形成层环。气微,味甜,少有黏性。

②草石蚕。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根茎,习称“土虫草”。呈纺锤形,两端稍尖,长0.4~1.5厘米,粗0.3~0.7厘米。表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螺纹丝或串珠状。具2~10个环节,略似老蚕,节上可见点状芽痕及根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白色,味甘。

③地瓜儿苗。为唇形科植物地瓜苗(地笋)的干燥根状茎,呈纺锤形而略扁弯,长2~3.3厘米,直径0.5~0.8厘米,有明显环节于四周,一端黑褐色,另一端与表面色相同。质稍硬,折断面灰白色。

④石膏粉伪制品。用面粉、玉米粉、石膏经模压加工而成的假虫草,形状与正品虫草相近似,表面黄白色,环节明显,断面整齐,气弱,久尝粘牙,分量特重,遇碘液呈现蓝色。近年来,还发现一种和冬虫草外形、气味相似的亚香棒虫草,又名霍斯草,不同属真菌的虫体(菌核)及子座,有不良反应在未正式鉴定其成分前,不宜作虫草入药。

夏天似草冬如虫,虫体蚕形色黄棕,

全株生足共八对,质脆易折断面平,

内层黄白相间色,气味少甘而微腥,

草牙圆柱色棕褐,细长超体谓特征。

45.白头翁与翻白草是否同属一种植物?

这两种药材不是同一种植物。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长6~20厘米,直径0.5~2厘米,外皮黄棕或深褐色,具皱缩纹及支根痕,皮破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根头顶端丛生白色毛茸及茎痕。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气微,味苦涩。

翻白草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干燥根或全草。纺锤形,表面暗棕色,长5~9厘米,顶端具叶茎,或单数一回羽状复叶,多数卷曲,被长毛,毛灰白色。质硬脆,断面白色。气微弱,味甘微涩。

全草块根丛生,纺锤形或圆锥形,质硬,单数羽状复叶,叶柄及根头密被白毛。

毛茛植物白头翁,状呈圆柱圆锥形,

顶端丛生白毛茸,体具纵缩支根痕,

气微而弱味甘涩,质硬坚脆断面平。

46.何首乌与牛皮消是否可以通用?

这两种药材不宜通用。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的纺锤形,大小不一;表面红棕色,干燥后呈红褐色,有不规则的皱缩纹或凹凸不平的纵沟。皮孔横长,上下两端各有一个明显的根痕,露出粗硬的纤维状维管束。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棕色,显粉性,中央有一较大的木心(中柱),外侧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味稍苦涩。略具香气,微温性。

牛皮消(俗称白首乌)为蘑萝科植物牛皮消及白首乌的干燥块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有时切成薄片,表面淡黄至灰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可成片剥落,质坚硬,断面类白色,粉性,微有香气,味初甜而后苦。

先人遗下何首乌,滋补肝肾壮筋骨。

表面红棕有纵沟,断面黄棕粉性足。

上下两端根痕显,且露粗硬维管束。

47.黄连与淫羊藿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上三种分别称为“味连”、“雅连”、“云连”。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或单枝弯曲,粗细不一,单枝长3~6厘米,直径0.3~0.7厘米,节密生,有不规则的结节状隆起、细硬须根及须根痕,形如连珠,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上部具有棕色鳞叶残基;表面黄褐色,外皮脱落处呈现黄棕色;质坚实,断面不整齐,呈红黄色,外层色深有红点,内层色浅有菊花纹,中间偶有空心;极苦。

雅连多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厘米,直径0.5~1厘米,“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基,味极苦。云连一般较细小,多为单枝,弯曲呈钩状,色浅,味极苦。

淫羊藿为小蘖科植物箭叶淫羊藿等的根茎。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尚数个根茎斜向相连,有的呈爪状或不规则条状,长4~11厘米,直径0.4~1厘米,表面棕褐色,有须根痕及多数疙瘩。质坚,断面黄白色,有时可见一淡棕色环。气微,味先微甜而后微苦。

雅连味连或云连,性味极苦共本源。

味连分枝集成簇,形如鸡爪常曲弯,

节间平滑有“过桥”,外皮脱落黄棕现,

断面不齐红黄色,外层色深有红点,

内层浅色菊花纹,性味极苦凉而寒。

48.黄芪最容易与哪些植物混淆?

(1)黄芪的种类:

①黄芪为豆科植物圆柱形,表面灰黄或淡棕褐色,全体有不整齐的纵皱纹及纵沟,外皮脱落处可见网状花纹,尤以根头部为最明显,质柔韧,有粉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状,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纹,老根断面偶有枯朽。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其品种甚杂。

②红芪。大多为直条形,少分枝,表面灰红棕色,外皮易脱落而露出浅黄色皮部及纤维。质坚硬而致密,气微弱而甜。亦为黄芪正品。

(2)黄芪伪品:与黄芪混淆的植物很多。据目前市售商品检查,发现有9种之多。

①白香草木樨。为豆科植物。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多细皱纹,皮孔淡黄色。质坚实,折断面刺状。气微弱并泛特异气味,味微甜。

②紫花苜蓿。为豆科植物。圆柱形,多分枝,头部粗大,表皮灰棕至红棕色,皮孔少,且不明显。质坚而脆,断面刺状。略刺激性,微苦。

③锦鸡儿根。为豆科植物。圆柱形,表面浅黄,有纵皱纹及残存的横向皮孔。断面皮部淡黄,木部黄棕色。质脆,断面纤维状,粉性。嚼之豆腥。

④圆叶锦葵。为锦葵科植物。圆柱形,表面淡黄至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及多数横向皮孔。质硬而韧,断面呈强纤维性,略具粉质。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味甜,嚼之发黏。

⑤刺果甘草。为豆科植物。圆柱形根茎,木部浅黄色,表皮灰棕色,断面皮部灰白色。质坚硬,味似糖精,并有苦涩。根细,无芽。

⑥太白岩黄芪。为豆科植物。根头部分枝极密,表面土褐至土红棕色,表皮易脱落,有纵纹及横向皮孔。断面不平坦,皮部黄白色。味甘,有豆腥气。

⑦单体蕊黄芪。为豆科植物。圆柱形,分枝少,表面灰黄或黄色,有纵纹。断面皮部色白,木部浅黄色,皮部有纤维,不易折断。味甘。

⑧苦马豆。为豆科植物。断面黄白色,木部黄色。味微苦。

⑨草木樨。为豆科植物。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明显纵纹及皮孔。质韧,维管束明显,木部白色。味苦而后稍甜。

黄芪灰黄圆柱形,体多纵沟及皱纹,

质韧具粉不易断,断面纤维显特征,

皮部黄白木部淡,直切可见菊花纹,

老根断面常枯朽,嚼之微甜有豆腥。

49.人参的种类与主要区别是什么?

人参是参的总称,按采集方式分园参、山参两大类,人工种植者称为“园参”,自山野采得者称为“山参”;按颜色分红参、白参两类,红参多经加工蒸制,白参者多为水参生晒,加糖制者称为白糖参。区分要点如下。

(1)园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经人工种植的干燥根。呈纺锤形,全体分体、芦、芋、腿、须等。主根的全部称为“体”;上部残留的根状茎称“芦”,多弯曲,其上有许多碗形凹窝,凹窝与凹窝之间有较细的横纹;从芦头上旁生较细的不定根称“芋”,多数为2~3枝;支根为“腿”,3~5枝不等;芋和枝根上均生细须,称为“须”。

都有人参特有的浓厚香气,味甘苦。

(2)生晒参: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侧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偶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根茎(芦头)长1~4厘米,直径0.3~1.5厘米。质坚硬断面灰黄白色,显粉性,有一明显的棕黄色环纹,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气特异,味微苦而甘。

(3)红参:主根长3~15厘米,直径0.7~3厘米,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的环纹,全体可见加工时针刺的点状针痕。下部有枝根2-3个不等。断面深黄白色,有菊花纹。气微香,味较甜微苦,嚼之无渣感。

(4)白参:主根长约3~15厘米,直径0.7~3厘米,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断续的环纹,全体有加工时针刺点状针痕,下部2~3个枝根。断面白色,有菊花纹。味较甜微苦,嚼之无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