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13792900000027

第27章 芤脉

一、体象歌

【原文】

芤①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

【提要】

本段主要概述芤脉的脉体形象特征。

【注释】

①芤:古时葱的别名。

【白话解】

芤本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具体来说是慈葱的别名。

芤脉的脉体形象是浮取沉取均能得到,惟独中取指下感觉是空虚的。

【解析】

李中梓对芤脉的描述可谓形象生动之至:“芤之为义,两边俱有,中央独空之象也。芤乃草名,其状与葱无以异也。假令以指候葱,浮候之着上面之葱皮,中候之正当葱之空处,沉候之又着下面之葱皮,以是审察,则芤脉之名象,昭然于心目之间,确乎无可疑也。”总之,芤脉的脉象特征是:轻取即得,脉体大而应指无力,按之上下或两边实而中间空虚,如按葱管。

芤脉是失血过程中出现的一过性脉象。现代研究发现,在失血过程中,血管尚未明显收缩之前,由于血容量不足,而血管壁又具有一定的紧张度,所以呈现脉居浮位,中候空虚的脉搏状态。

二、主病歌

【原文】

芤脉中空,故主失血。

左寸呈芤,心主丧血;右寸呈芤,相傅①阴伤。

芤入左关,肝血不藏;芤现右关,脾血不摄。

左尺如芤,便红②为咎;右尺如芤,火炎精漏③。

【提要】

本段主要概括芤脉的主病及寸、关、尺三部脉芤的意义。

【注释】

①相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故相傅指肺。

②便红:即便血。

③精漏:即遗精等失精之症。

【白话解】

芤脉的脉象中空,所以主失血证。左寸部呈现芤象,是心血丧失之征;右寸部呈现芤象,是肺脏阴津大伤之象。芤脉见于左关部,是肝不藏血所致出血的表现;芤脉出现在右关部,是脾不摄血所致出血的征象。左尺部如出现芤脉,是大便便血所致;右尺出现如芤脉,是虚火内炎导致大量失精。

【解析】

芤脉的出现多因突然失血过多,血容量骤然减少,营血不足,无以充脉,或津液大伤,血液不得充养,阴血不能维系阳气,阳气浮散所致。所以无论肝不藏血、脾不摄血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出血如血崩、消化道大出血、外伤性大出血、呕血、鼻衄或严重吐泻时均可出现芤脉。

在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中,渐至突发性的脱血、亡阴时也可见到芤脉。失精遗泄,罕有见到芤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