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13792900000020

第20章 动脉

一、体象歌

【原文】

动无头尾,其动如豆;厥厥①动摇,必兼滑数。

【提要】

本段主要概述动脉的脉体形象特征。

【注释】

①厥厥:脉搏一蹶一蹶地跳动、短而坚紧的样子。

【白话解】

动脉的脉体短小如豆,无头无尾,一蹶一蹶地跳动,动摇不停,带有滑数的特点。

【解析】

《伤寒论》曰:“若动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无尾,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李中梓说:“动之为义,以厥厥动摇,急数有力得名也。两头俯下,极与短脉相类;但短脉为阴,不数不硬不滑也。”可见,动脉具有短、数、滑的特征,寸、关、尺三部皆可见到,但由于关部脉管较寸尺略高、略粗,所以动脉在关部明显且多见。

二、主病歌

【原文】

动脉主痛,亦主于惊。

左寸得动,惊悸①可断;右寸得动,自汗无疑,左关若动,惊及拘挛;右关若动,心脾疼痛。

左尺见之,亡精为病;右尺见之,龙火②奋迅。

【提要】

本段主要概括动脉的主病及寸、关、尺三部脉动的意义。

【注释】

①惊悸:见虚脉注释。

②龙火:即相火,见数脉注释。

【白话解】

动脉主要是主疼痛与突受惊悸。左寸出现动脉,则心悸易惊;右寸出现,必有自汗表现。如果左关出现动脉,则心慌心跳,手足屈伸不利;如果右关出现动脉,则心脾部位疼痛。左尺见到动脉,是肾精耗伤为病;右尺见到动脉,是相火妄动之征。

【解析】

动脉短小如豆,滑数有力,是阴阳相搏的表现。正常情况下人身阴阳相对平衡,升降如常,六脉冲和。当机体突受惊恐,或有某种原因引起疼痛时,人体气机逆乱,升降反作,气血不通,阴阳失和,以致脉气不能正常往来,气血被郁于狭窄的空间,躁动鼓击,故出现短而滑数有力的脉象。临证时还要根据动脉出现的部位,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判定是与哪些脏腑的病变有关。

至于动脉见于尺部,较为罕见,往往是由于男子亡精,或肾水不足,相火虚炎,阴阳不和,气血冲动,搏结躁疾所致。李中梓在按语中说:“左尺见动,为肾水之不足,右尺见动,谓相火虚炎,故发热也。”说明尺部见动脉,必伴有发热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