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13792900000016

第16章 弱脉

一、体象歌

【原文】

弱脉细小,见于沉分;举①之则无,按②之乃得。

【提要】

本段主要概述弱脉的脉体形象特征。

【注释】

①举:浮取,见浮脉注释。

②按:沉取,见浮脉注释。

【白话解】

弱脉的形象是极其细小软弱,脉位又极深极沉,以轻指力按之触摸不到,须以重指力按之才能感觉到其存在。

【解析】

弱脉与细脉都是脉体狭小,但二者尚有较大差异。

细脉虽形体细但应指比较明显,且浮、中、沉三取皆可得到;而弱脉不仅脉体细小,且脉位沉而脉力弱,是沉细无力综合的脉象。弱脉与濡脉均有无力的特征,但弱脉是浮取、中取均不得,沉取乃得;而濡脉为浮取细审乃得,中、沉二候则触摸不到,临证当细辨之。

二、主病歌

【原文】

弱为阳陷,真气衰弱。

左寸心虚,惊悸健忘;右寸肺虚,自汗短气。

左关木枯,必苦挛急;右关土寒,水谷之疴①。

左尺弱形,涸②流可征;右尺若见,阳陷可验。

【提要】

本段主要概括弱脉的主病及寸、关、尺三部脉弱的意义。

【注释】

①疴:病之意。

②涸:水干。

【白话解】

弱脉的主病以阳气虚陷,真气衰弱为主。左寸出现弱脉,是心气不足,表现为心慌、悸动不安,健忘;右寸出现弱脉,是肺气虚损,表现为常自汗出而气短乏力。左关脉弱,是肝血枯竭,筋脉失养,必然导致肢体痉挛拘急;右关脉弱,是脾胃虚寒,表现为饮食水谷不化。左尺出现弱脉,是肾阴干涸之征;右尺出现弱脉,是肾阳衰微之象。

【解析】

弱脉是一种不足之脉,主要见于气血阴阳亏虚的虚劳证,但阳气虚是形成弱脉的主要原因。若真元之气不足,一身阳气皆为之不振,阳气虚鼓动血脉无力,故脉来软弱无力。《脉经》曰:“浮以候阳气之盛衰。”弱脉的特征是脉位沉而软弱无力,浮取不得,也说明阳气虚是形成弱脉的主要原因。故心肺阳气不足,脾胃阳气不振,肾阳衰微命门火衰,必然出现弱脉,并见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咳喘、语音低微、腹胀便溏、五更泄泻、阳痿、滑精等症。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虚则血液化源匮乏,故阴血亏虚也可兼见弱脉。如肝血不足,脉细而弱,肾阴不足,左尺沉细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