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13792900000013

第13章 微脉

一、体象歌

【原文】

微脉极细,而又极软①;似有若无,欲绝非绝。

【提要】

本段主要概述微脉的脉体形象特征。

【注释】

①极软:指下感觉若有若无极其柔软。

【白话解】

微脉的形象是非常细小,而又极其柔软;按之模糊不清,似有若无,好似将绝而未绝。

【解析】

《脉经》曰:“微脉,极细极软,或欲绝,若有若无。”《诊宗三昧》曰:“微脉者,似有似无,欲绝非绝,而按之稍有模糊之状,不似弱脉之小弱分明,细脉之纤细有力也。”可见微脉形象为极度细软,弱而无力,欲绝非绝,按之模糊不清。多为阴阳气血虚甚,鼓动无力所致。从现代临床实验来看,微脉是由于心脏功能衰竭,或失血失液及其他因素造成的血容量或血压过低,往往见于休克临床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程度。

二、主病歌

【原文】

微脉模糊,气血大衰。

左寸惊怯,右寸气促。

左关寒挛①,右关胃冷。

左尺得微,髓竭精枯;右尺得微,阳衰命绝。

【提要】

本段主要概括微脉的主病及寸、关、尺三部脉微的意义。

【注释】

①寒挛:寒邪性主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引起肢体挛缩,屈伸不利。

【白话解】

微脉的脉象模糊,一般是气血大衰的征象。左寸脉微,则心惊神怯,右寸脉微,则气虚喘促。左关脉微,是寒凝肝脉,右关脉微,主胃中虚冷。左尺脉微,是肾虚精髓枯竭;右尺脉微,是肾阳虚衰生命将绝之象。

【解析】

《难经》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脉为血之府,血足则脉充,气盛则脉行。若阴血大亏则难以充脉,阳气虚衰则无力运血,故脉来模糊,极细极软。因心为火脏主血脉,肾寄元阴元阳,故微脉多见于心肾阳衰之证。心阳虚衰,不能鼓动心神,故心惊神怯;肾阳虚衰,一身阳气无根,则生命将绝。此外,若寒客于肝经之脉,寒从下受,睾丸冷痛,牵引少腹,或中焦虚寒,寒凝于胃脘,也可见关脉脉微;而左尺脉微,则是肾精枯竭,不能生髓化血,血脉失充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