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13792900000012

第12章 洪脉

一、体象歌

【原文】

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①满指。

【提要】

本段主要概述洪脉的脉体形象特征。

【注释】

①滔滔:充满之意,形容脉形粗大。

【白话解】

洪脉的形象极大,就像滔滔的洪水一般;脉势汹涌有力,来势盛大,去势稍减衰,指下感觉粗大满指。

【解析】

《脉经》曰:“洪脉,极大在指下。”《脉语》曰:“洪,犹洪水之洪,脉来大而鼓也……如江河之大,若无波涛汹涌,不得谓之洪。”可见洪脉的形象,是应指浮大而有力,滔滔满指,呈波涛汹涌之势。脉搏来时显得势极充盛,而去时盛势减缓,但也要较长时间才能消逝,故云“来盛去衰”,亦有云“来大去长”。一般是由实热等病因导致脉压增大,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流速度增快,循环动力亢进,以致脉管形体增宽,脉搏有力,脉形急速升起,又很快降下,所以洪脉形大满指,来盛去衰。

二、主病歌

【原文】

洪为盛满,气壅火亢。

左寸洪大,心烦舌破;右寸洪大,胸满气逆。

左关见洪,肝木太过;右关见洪,脾土胀热。

左尺洪大,水①枯便难;右尺洪大,龙火②燔灼。

【提要】

本段主要概括洪脉的主病及寸、关、尺三部脉洪的意义。

【注释】

①水:指肾阴。

②龙火:指肝、肾之虚火。

【白话解】

洪脉是盛满之象,多由邪气壅盛火热之邪亢奋所致。

如左寸脉洪大,多见心烦,口舌生疮;右寸脉洪大,多见胸部满闷,气喘上逆。若左关出现洪脉,是肝气过旺之象;右关出现洪脉,属脾胃之气壅滞,脘腹胀满灼热。左尺脉洪,是肾阴枯竭,不能濡润肠道,故大便艰难;右尺脉洪,是肝肾阴亏,虚火燔灼之象。

【解析】

实证发热是形成洪脉的重要因素。当邪热壅遏体内,或外邪特别是暑热邪气侵犯人体,机体产生抵御病邪的防御性反应,此时正邪相争,气血沸腾,气盛血涌,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故脉见盛满之象。如洪脉见于寸、关部位,多主实证、热证。故心经热盛,心烦,口舌生疮,可见左寸脉洪大;肺热壅盛,胸部满闷,咳喘气逆,可见右寸脉洪大。肝经火旺,燔灼炎上,可见左关脉洪;脾胃之气壅滞,胃火上壅,脘腹胀满灼热,可见右关脉洪。若发热性疾病脉见洪大者,多表示毒热极盛,应视为重证,急速采取治疗措施,否则极易导致心阳衰竭而发生脱证。

若尺部见洪脉,是反常之脉,多是泄利日久或呕血、咳血致阴血大亏,元气大伤,阴精耗竭,孤阳将越之象,此时的洪脉浮取盛大而沉取无根,或见躁疾,临证当审慎查之。

此外,夏季暑热之气较盛,若健康人脉象微洪但和缓为正常现象。

洪脉于临床较为常见,如能结合临床表现分析病情,对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