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13792900000011

第11章 短脉

一、体象歌

【原文】

短脉涩小,首尾俱俯①,中间突起,不能满部。

【提要】

本段主要概述短脉的脉体形象特征。

【注释】

①俯:俯,本来是低的意思,在此有短缩之意。

【白话解】

短脉的形象是脉来迟滞细小,首尾短缩,这样就显得中间突起,不能满及寸关尺三部。

【解析】

《医学心悟》曰:“短,不及本位也。”《四海同春》更进一步解释说:“短谓短缩于长脉之两头。”也就是说,短脉的辨认,应于寸部和尺部进行,若两则均显不足,虽中间尚觉突出应指,仍属于虚损病脉。

二、主病歌

【原文】

短主不及,为气虚症。

短居左寸,心神不定;短见右寸,肺虚头痛。

短在左关,肝气有伤;短在右关,膈间为殃。

左尺见短,少腹必疼;右尺见短,真火①不隆。

【提要】

本段主要概括短脉的主病及寸、关、尺三部短脉的意义。

【注释】

①真火:指肾阳。

【白话解】

短脉主虚损不足之病,多以阳气虚衰为主。如果是左寸脉短,多见心神不定;右寸脉短,常见于肺虚引起的头痛。左关脉短,是肝气受伤;右关脉短,是胸膈之间病变为患。左尺脉短,必然出现少腹疼痛;右尺脉短,多是肾阳虚衰失于温煦。

【解析】

血脉的搏动,以阴血为物质基础,以阳气的鼓搏为动力,若阳气虚衰,无力推动血行则脉道涩滞,血运无力而见短涩之脉。故当短脉显现于寸、关、尺三部,总以气虚、阳虚最为常见。如因心阳虚致心神不定,常见左寸脉短;肺气虚导致头痛,常见右寸脉短。若是肝气受损,疏泄不及,可见左关脉短。若肾阳虚衰,温煦失职,则右尺脉短。

当然也有因精伤血少,胞宫失养而见脉短者,如左尺脉短,少腹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