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13787500000024

第24章 心律失常(4)

奎尼丁曾在我国广泛用于持续性房颠的复律和预防房颤的复发,但临床研究表明,奎尼丁虽可有效治疗房颤,但可能增加病死率。

各种类型房颤的治疗对策是什么?

(1)阵发性房颤:在房颤发作时,即可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也可选用复律的药物。对发作频繁者,在其发作的间歇应使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而不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孤立性房颤和高血压或左室肥厚的非冠心病房颤,首选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如无效,则选索他洛尔,后选胺碘酮。

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后房颤,不用ⅠC类药物。如患者年轻、心功能好,可选用索他洛尔;年龄大、心功能差,选用胺碘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阵发性房颤选用胺碘酮。

(2)持续性房颤:①复律和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②减慢心室率和抗凝。如选对策①应考虑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选药原则同阵发性房颤;如选对策②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

(3)永久性房颤:是不可能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类房颤,治疗上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和抗凝药物。

①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的同时有正性肌力作用,可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因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的机制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间接作用于房室结,延长其不应期,增加隐匿传导,所以洋地黄类药物可满意控制睡眠与静息时房颤的心室率。而在活动时交感神经占优势或在肺心病、哮喘、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围手术期等危重急症时,交感神经兴奋状况下,洋地黄类药物疗效有限。

②β受体阻滞药,可拮抗交感神经活性。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而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不但对睡眠或静息状态,而且对运动时的房颤均可有效控制心室率。对上述危重急症时,毛花苷C等药物无效时,可选用静脉地尔硫。另外,预激综合征合并的房颤,禁用洋地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也不用β受体阻滞药。应选用延长房室旁道不应期的药物(如静脉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或胺碘酮)。

伊布利特也是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心房和心室有效不应期,对正常心脏组织的传导几乎没有作用。伊布利特对新近发生的房颤转复有效。

研究表明,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疗效优于普鲁卡因胺。

为什么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最重要?

心律失常的发生部分是功能性的,如饱餐、情绪激动、劳累等,还有许多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这样,治疗和预防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如:饱餐所致者应饮食适量,尤其晚饭的饮食量应有所控制;因情绪激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者,应调节情志,修身养性;因劳累引起者应注意充分休息,劳逸结合。由于各种疾病引起者,治疗和控制原发病就极为重要。如: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或房性心动过速,有S-T段改变者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由心肌炎所致者,应在积极治疗心肌炎的同时,治疗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伴室性早搏由洋地黄过量所致者,应首先停用洋地黄类药物,低血钾者补充血钾,给予苯妥英钠口服或静脉用药。因此,治疗和预防原发疾病及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心律失常是否都要治疗?

心律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很早以前就有医生断言:每个人都发生过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心律失常的机会更多。那么,发生心律失常是否都需要治疗呢?

心脏的功能是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而心律失常往往会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不过,有很多心律失常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是相当小的。因为人的心脏“跳动”并不像钟表或其他机械那样死板,它常常会随着身体需要,调整“跳动”的强度和速率。比如,一次期前收缩发生时,心脏当时的血液搏出量会减少些,但在经过一个代偿期后,紧接在期前收缩后的一次心脏搏动即较为有力,把期前收缩时少搏出的血液马上补足。一般说,每分钟只有几次期前收缩的人,其心脏血液的排出量仍是正常的。正常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心率为60~100次/分钟,低于此叫心动过缓,高于此叫心动过速。但实际上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40次或不高于每分钟140次时,心脏的排血量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因此,这样的心律失常通常都不是必须要治疗的。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还得看自觉症状的轻重。有的人每次期前收缩都有不适感,出现心前区上冲、下沉或扭动的感觉。有的人心率稍慢一些就感到头晕,有的人心率稍快一些就觉得心慌。对这些人,用一点药使症状减轻些当然也有好处。但是,不少抗心律失常的药都有毒性作用。所以在决定是否用药、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时,应该全面地权衡利弊,从得和失两方面考虑。首先应考虑在药物以外想办法调整。比如尽量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戒烟、戒酒等。一般只有当早搏次数超过每分钟5次,自觉症状又较重,经上述调整后仍无好转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对于过缓性心律失常(即每分钟心率低于40次),如窦房结病变或各种传导阻滞,如果是属于新出现的或时有时无的,说明有好转的可能,应抓紧时间找医生治疗。如已成定局,心率又特别缓慢,有长时间的间歇,引起明显头晕或昏厥等症状,则宜安装心脏起搏器,以保平安。心率每分钟在50次以上,无明显症状的,可再观察一段时间,暂时不做治疗。

可见,心律失常者是否需要治疗,应由医生进行全面分析,区别对待。

患者切忌自作主张,随便买药服用。

心律失常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吗?

对于有些心律失常是不需要服药治疗的。如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每分钟在50次以上的窦性心动过缓、不完全或完全性左束支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及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等。除了需进行抢救的如室颤、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外,需要长期服药或住院治疗的心律失常还有:

(1)窦性停搏:发生频繁、症状明显者应积极治疗。

(2)窦房阻滞:常伴有其他心律失常,需住院治疗。

(3)室性期前收缩:尤其是频发的、多源的、RonT型的室性期前收缩。

(4)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多继发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需长期治疗原发病。发作时,心室率快,应及时纠正。

(5)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心室率缓慢并影响血流动力学,应长期服药或住院治疗,以改善症状,防止阿—斯综合征的出现为主。如经系统治疗而无效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应安装人工起搏器。

如何进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进行药物治疗常较困难,因为:①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及β受体阻滞药等常可诱发过缓的心律失常;反之,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或麻黄碱等,常可诱发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快速室性心律失常。②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及阿托品等,常缺乏长期治疗作用。③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有明显和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故在药物治疗中要把握时机及控制剂量。

(1)心动过缓的治疗:主要是提高基础心率,预防阿—斯综合征的发生。

①阿托品:0.3~0.6毫克,2~6小时1次;必要时可肌内注射,0.5~1毫克/次;紧急情况下可静脉注射1~2毫克,每1~2小时1次。

②异丙肾上腺素:10毫克,2~6小时1次,舌下含用;紧急情况下,可用1毫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其滴注速度以1~2微克/分为宜。但当窦房结暂停或窦房传导阻滞系药物诱致时,以不用异丙肾上腺素为好,因它有诱发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的可能。

③麻黄碱:25毫克,每日3~4次。

④烟酰胺:烟酰胺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递氢作用,即烟酰胺可影响能源的产生;由于窦房结及传导系统中电活性细胞的线粒体比心肌工作细胞中的线粒体明显少而小,如在缺血、缺氧或炎症时,线粒体受损,发生能量供应障碍,就可影响传导功能。烟酰胺的补充可使呼吸链的成分增加,促使受损的线粒体产生足够的能源,从而使传导功能及自律活动恢复;烟酰胺有促进钙离子内流的作用。用法及剂量:烟酰胺300~400毫克,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亦可用300~400毫克,溶于50%葡萄糖溶液6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次。

⑤中药:中药生脉散有改善窦房结的供血,增强窦房结的自律性及改善加速传导的作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如下:心悸、气短、盗汗、失眠、健忘、口渴、口干、四肢微冷、舌尖红、苔薄白、脉细结代,证属气阴两虚。治宜养阴益气。方用麦冬9~30克,五味子9克。一般先给予生脉散注射液40~12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或用5~10毫升,每4~6小时静脉注射1次。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如兼有血瘀,加血府逐瘀汤,或川芎、红花、赤芍、降香、丹参。兼有痰湿者,加二陈汤,或瓜蒌、半夏、南星、竹茹等。兼心肾阳虚者,加右归饮、参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或人参、附子、麻黄、桂枝、淫羊藿、生熟地黄。

(2)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治疗:此类患者因突然发作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或心率骤然减慢和心搏骤停而引起头晕、心悸、胸闷,乃至晕厥发作。终止心动过速及晕厥发作为药物治疗的目的。

①奎尼丁:奎尼丁可减慢钠离子进入细胞,从而抑制舒张期自动除极;此外,并可将细胞内阈电位移向0,因而可减低起搏组织的自发频率,从而抑制自律性,导致窦房结冲动形成减少。故一般认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用奎尼丁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时,可显著抑制窦房结活动或造成高度窦房阻滞。但若剂量掌握得当,奎尼丁并不扰乱窦房结的自律性。其机制可能为:

正常心肌细胞的传导速度随奎尼丁浓度的增高而逐步减低,但若奎尼丁的血药浓度始终保持在治疗范围内(2~6微克/毫升),则不可抑制窦性节律;奎尼丁尚有间接的抗乙酰胆碱作用,这种去迷走作用可以增加窦房率;窦房结疾病常伴有心房壁纤维化,窦房结血供不足亦可导致窦房结功能失调。广泛的窦房结周围纤维化或窦房结缺血,有可能防止窦房结内有足量的药物浓度,故奎尼丁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并非禁忌,当发生快速心律失常需要治疗时,可谨慎应用。用法及剂量:每日25毫克/千克体重,分4次口服。

②胺碘酮:胺碘酮可延长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因而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及窦房结暂停亦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均与胺碘酮的剂量密切相关。若每日采用较小剂量,则既可达到控制快速心律失常的目的,又不会发生明显症状性心动过缓或其他严重心脏不良反应。剂量及用法:0.2克,每日1~2次;有效后减为0.1克,每周用5日,停2日。对不伴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若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宜装置按需型人工心脏起搏器。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患者也可根据症状装置按需人工心脏起搏器,并在起搏器控制心室的条件下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快速心律失常。

③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宜首先试用利尿药或血管扩张药,不可轻易使用洋地黄,以免诱发过缓的心律失常及阿—斯综合征。有必要用洋地黄者,最好在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之后使用。

各种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①异丙肾上腺素:以0.5~2毫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要控制滴速以使心室率维持在60~70次/分为宜。避免过量,否则可加快房率而使传导阻滞加重,并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也可用5~10毫克,舌下含化,每2~6小时1次。

②阿托品:0.3~0.6毫克,每2~6小时1次,必要时可肌肉或静脉注射0.5~1毫克,每1~2小时1次。

③麻黄碱。

④乳酸钠及碳酸氢钠:用克分子溶液100~200毫升静脉注射或滴注。

⑤烟酰胺。

⑥禁用抑制心肌的药物,如普萘洛尔、奎尼丁及普鲁卡因胺等。

⑦病因治疗。

(2)阿—斯综合征的治疗

①心脏按压、吸氧。

②0.1%肾上腺素0.3~1毫升,肌内注射,必要时亦可静脉注射。2小时后可重复1次。亦可与阿托品合用。

③心室颤动者改用异丙肾上腺素1~2毫克溶于10%葡萄糖溶液200毫升中静脉滴注。必要时用药物或电击除颤。

④静脉滴注乳酸钠或碳酸氢钠。

⑤对反复发作者,合用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滴注,或以1.5毫克,每日3~4次口服,可控制发作。但房室传导阻滞仍可继续存在。其发作可能为: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加速房室传导;降低中枢神经对缺氧的敏感性,控制其发作;加速心室自身节律。对节律点极不稳定,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者,节律点频率不足以维持满意的心排血量,肾、脑血流量减少者,可考虑采用人工心脏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