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13787500000022

第22章 心律失常(2)

混乱性心律的病因是什么?

混乱性心律常见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晚期,如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病等,洋地黄中毒,严重电解质平衡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切除术后,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锑剂、有机磷、乌头、一支蒿等中毒,个别见于健康人。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是什么?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都是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如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洋地黄中毒等。

酸中毒为何易诱发心律失常?

这是因为酸中毒对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有明显影响,导致心肌细胞的应激性及传导性发生变化。

酸中毒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为酸中毒时细胞内钾外移(pH值每减低0.1,血钾常增高0.6毫摩尔/升),以致血钾浓度增高,于是导致心肌细胞膜静息电位减低(负值减小),甚至接近阈值电位,结果引起心律失常。

同时,代谢性酸中毒尚能降低心室颤动的阈值。所以常引起心动过缓,窦房结暂停,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自身节律,心室停搏,心室颤动等。如血钠升高可使动作电位膜反应性增强,因此可使传导的速度增快,所以可引起室内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的发病情况如何?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人的一生之中难免出现,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起和诱发心律失常。目前,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统计。据有关资料对各种心律失常发病率进行比较表明,其中窦性心律不齐发病率最高,为25%~27%,窦性心动过速次之,为20%~22%,窦性心动过缓为13%~15%,室性期前收缩为14%~16%,房性期前收缩为5%~7%,心房颤动为11%~15%,房室传导阻滞为5%~7%,其他各种心律失常为5%~8%。

在临床上各种心律失常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其表现形式较为复杂。

小儿心律失常特点有哪些?

小儿因处于生长、发育的最旺盛时期,心脑的生理(如心肌细胞传导系统、起搏系统)处于逐渐发育健全的时期。因此,其发生心律失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初生时易发生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症候群等,以1岁以内婴儿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发育日臻而自行消失。

(2)新生儿期窦性心律极不稳定,婴儿期易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

(3)如胚胎发育中,房室结区及房室束不相互连接,导致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

(4)小儿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其次为异位心律,第三是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居首位,其次为窦性心律不齐,仅此两项占心律失常心电图的78.6%,二者多数为生理现象。小儿异位心律中以期前收缩(早搏)发病率最高,以室性最多,房性次之,结性较少见。

传导阻滞中以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占首位,右束支传导阻滞次之。而室性期前收缩,常找不到肯定的原因。新生儿及婴儿早期期前收缩,可随年龄的增长而自愈。

(5)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游走心律失常、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以学龄期儿童多见。

(6)小儿心律失常的发病与成人不同之处主要是心房颤动较成人显著减少,只占0.6%,成人心房颤动仅次于室性早搏,居第2位。

(7)小儿心律失常病因先天性因素占了一定比例。如三尖瓣下移易并发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大血管易位常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间隔缺损常发生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单纯心脏传导系统发育畸形可引起心律失常,如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什么是反复心搏?

当心脏的某一部位(心房、房室连接区或心室)发出的激动,经过房室连接区的一个通道传到心室或心房时,这个激动又可以从连接区的另一通道返回到原来发出激动的部位,引起一个早期产生的心房或心室收缩,称为反复心搏(或反复心律)。

什么是并行心律?

并行心律是指窦性心律之外同时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异位起搏点与主节律点共同竞争控制心脏活动,邻近该起搏点的心肌伴有单向传导阻滞。当该异位起搏点以自己的规律连续向外发出冲动并激动心肌时所产生的心律称之为并行心律。

拔牙也会引起心律失常吗?

当患者因牙痛到医院去治疗,口腔科医生往往要问“你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拔牙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导致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的发作。

其发生机制是通过第五对脑神经刺激自主神经系统,同时与拔牙时患者紧张、恐惧、镇痛不全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有关。

常见拔牙时引起的心律失常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见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等。

什么叫窦性期前收缩?

窦房结按一定的频率发出冲动,但有时窦房结可提早发出冲动而激动心脏,这种情况称为窦性期前收缩。窦性期前收缩时,患者可以没有症状,听诊能闻及心律不齐,即在正常心跳节律中,有的有心跳提前的现象发生。心电图上可见期前的QRS波群,但它前面P波的形态与正常节律的P波形态一致,期前的QRS波群与前面正常节律的QRS波群有固定的联律间期,期前收缩后面的长间歇(又叫代偿间歇)是不完全的。

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失常特点是什么?

判定心律失常是否由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常先有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并常有发热、关节疼痛,全身倦怠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随后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头昏、呼吸困难等心肌炎症状。

(3)体检可发现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或其他各种心律失常,部分患者有心脏扩大,心音改变,可听到第三心音或第一心音减低或第四心音奔马律。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不高,如急性期红细胞沉降率可增速、血清酶包括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等均可增高。心电图可见ST-T改变,R波减低,病理性Q波,约1/3患者可有Ⅰ至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5)病因学检查:咽拭子或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血清中特异抗体(中和、血凝机制、补体结合试验)增高,IgM滴定度增高。如做心肌活检则可从心肌分离出病毒。

所以临床上诊断心律失常是否由心肌炎引起,必须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来判定。

另外,心肌炎也可以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也可造成风湿性心肌炎,根据血象,血沉、抗“O”及病史,不难与病毒性心肌炎相鉴别。

心律失常和哪些因素有关?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病,有不少病可以心律失常的形式为突出表现,但有了心律失常不一定都是心脏病,因一些正常人也可出现心律失常。曾有学者对正常人的心脏进行24小时的动态心电观察,发现有70%左右的正常人出现期前收缩,但均无任何临床症状。常见出现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有:

(1)正常心脏:疲劳、喝浓茶、烟酒剌激、情绪激动及冷饮等,常可出现心律失常。

(2)器质性心脏病:如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后遗症,以及可以引起一过性心律失常的风湿性心肌炎、白喉及流感等急性感染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等。

(3)药物作用:如洋地黄、奎尼丁、锑剂、氯化喹啉、灭虫宁、安眠药中毒等均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4)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如严重高血压、低血钙,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产生室内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脏骤停。严重低血钾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室颤动。严重酸中毒可直接抑制心肌而使收缩无力,并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导致心脏骤停。

(5)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心动过速或心房纤维性颤动。

什么叫窦性心律?

心脏内有一群具有特殊作用的细胞,称为窦房结,它是心脏跳动的最高指挥部,正常情况下,它能自动和有节律的发出60~100次/分的电冲动,所以心肌细胞就是听它的号令而有节律的跳动的。窦性心律就是指心跳是由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引起的。

什么叫异位心律?

如果心跳不是由窦房结的激动引起的,而是由其以外的细胞群,比如心房的其他部位的细胞、心室的细胞等自行发出的电冲动引起的心跳称为异位心律,如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房性期前收缩、房性交界性期前收缩等,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象,检查心电图时如发现,就应查明原因。室性期前收缩等应及时治疗,而室颤病情非常严重,应及时抢救。

什么样的心律失常可引起猝死?

在发病后24小时内突然心跳停止而死亡,为心律失常性猝死,并不存在循环衰竭。大多数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猝死主要是心律失常引起的,随时都可发生,且多发生于医院之外。因此,什么样的心律失常可引起猝死是每个冠心病患者都很关注的问题。据多方面的调查资料统计结果,它主要包括:

(1)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停搏。

(2)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室性扑动及室颤。

作为心脏病患者要对自己的病情充分了解,积极诊治,并治疗原发病,以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心律失常何时该去看医生?

如果发生心律失常,尤其是第一次发生这种现象,患者及家属不要过于紧张,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初步判断一下它的轻重缓急。

一看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果是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多伴有其他症状,常见的有头晕、胸闷、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以及抽搐、昏迷等。相反,轻微的心律失常多不出现其他不适,可以照常工作或学习。

二看发作时间和频率:如心律失常来得迅猛且发作时间持续较长或发作频繁,一般为每分钟超过5次以上,多表示病情较重,应及早就医。相反,持续时间短或发作次数少,则多表示病情较轻。

三看是阵发或持续:如果心律失常只发作一段时间,无论是反复发作多少次,这段时间有多长,都是阵发的,例如阵发室上速、阵发房颤。持续的则是发作时间连续不断,没有正常的时间段,长期以来一直发作不断则认为是持续发作的心律失常,例如持续房颤。上述两种情况前者轻后者重。

四看是否有严重的原发病:如心律失常发生在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身上,多表明病情较重,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快到医院就诊。

五看发作年龄:一般情况下,青壮年人的心律失常以功能性多见。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病变,要提高警惕。

心律失常患者应做哪些体格检查?

心律失常患者的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检外,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触脉搏:首先是触桡动脉搏动情况,以了解是否规整及快慢速度。

有无特征性脉搏(应以颈动脉做为评估对象),并应注意脉搏的对称性。

(2)心脏四诊检查:

①望诊:对于形体较瘦、中等身材的人,可于平卧时视到隐现的心尖搏动。但胸廓畸形(包括胸部凹陷、扁平胸、直背综合征——胸脊柱背曲消失)可压迫心脏,使心尖搏动侧移,给人以心脏扩大的假象。心脏扩大或主动脉瘤可出现胸壁可见性搏动。

②触诊:心尖搏动的部位。正常时,心尖搏动在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点下内侧位可触及。如在外侧位触及,通常表示心脏扩大。

③叩诊:虽然心脏浊音区可为心脏大小提供一个粗略的估计,但心尖搏动的位置和X线胸片可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④听诊:应依次对心尖部、胸骨角的左下、左上和右上部听诊。这些部位分别相当于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并依次听诊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以及收缩与舒张期音。排除异常的心音。

(3)其他体检。如:一般体查(全身状况)以及有无水肿、发绀(周围性发绀及中心性发绀)皮肤温度、杵状指与杵状趾、动脉搏动与血压。

如何自我辨别心律失常?

如果心律失常为首次发作,本人既往健康,未患过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则多为非器质性的,或程度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

若为多次、反复发作,本人又患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或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重要疾病,则多为器质性的。

如果心律失常是在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和发热时出现,或在大量饮酒、饮茶、喝咖啡、连续吸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洋地黄、奎尼丁)之后出现,则属于正常现象。相反,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则应进一步查清原因。

一般说来,心律失常若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多表现病情较急、较重,应及早就医。相反,若起病较缓、持续时间短,则多提示病情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

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若发作不频,如早跳等每分钟在5次以下,多提示病情较轻;若每分钟在5次以上或更多,则提示病情较重,不可掉以轻心。

有无伴发症状是判断心律失常轻重缓急的重要指标。若发作时伴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冷、抽搐、昏厥等,则提示病情较重、较急,多由器质性病变所致,不容忽视,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