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打盹10~15分钟,人进入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状态,这样的打盹效果最好。打盹的时间如果长达1小时以上,就会陷入深睡状态,反而会使大脑昏昏沉沉、浑身酸软;如果在这种状态下立刻开始工作,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猫可以用打盹的方式来弥补睡眠的不足,对于人来说,这说明,打盹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一种特殊休息方式。古今中外医学大师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闭目养神也是药”。
闭目养神时要做到放松、入静、顺其自然,这样才能使全身经络畅通,气血流畅。
附录:动物睡眠百态
理论上一般都认为,动物都有睡眠。动物学家曾观察研究170种不同动物的睡眠时间,结果发现,所有动物或多或少都有睡眠的行为。除了海豚的睡眠还有许多疑惑之外,绝大部分动物的睡态都很明显。
动物睡眠是一种“天泽”,尤其是与它们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
庞大的大象睡觉却很谨慎,站着睡觉时把鼻子举得高高的,有时还用嘴衔着鼻子,这是因为大象的鼻孔娇嫩,怕蚊、绳等小虫钻进去。
刺猬睡觉则可谓高枕无忧,整个身子缩得像个毛栗子,身上的尖刺竖起来,只留两只鼻孔透气,有俗话说“狗咬刺猬无从下手”,刺猬睡觉的时候也莫不如此。
海洋底层的鹦鹉鱼,睡觉前先钻到石头底下,然后从嘴巴里吐出丝来,迅速地织一件透明的“睡衣”,把自己裹在里边,起保护作用。天一亮便把“睡衣”丢掉,到晚上再织一件新的。
美丽的金鱼,人们似乎根本未发现过它睡眠,其实,当它一动不动的时候,就是在睡觉。因为它没有眼睑,睡眠时,眼睛总是睁着的。
猴子睡觉时往往几个排成一排,老猴子用手捏住小猴子尾巴——这是老猴子怕自己淘气的儿孙趁自己睡觉时逃跑的“绝招”。
大雁是飞禽中集体主义的典范,在飞行途中栖息时,总是由几只有威望的强健老雁轮流“放哨”,发现情况,便唤醒雁群,立即脱离险境,远走高飞。
鸳鸯睡觉可能是动物中最有情趣的,鸳鸯白天雌雄形影不离,夜晚睡觉时更是如此,雄的以右翼掩护着雌的,雌的也以左翼掩护着雄的,如此厮守,直到天明。
鸭子在群体活动时,可以浮在水上面酣睡。
很多鸟类不管是在树干上,或是在树枝上,睡眠时总是站得笔直。
蛇睡觉时盘成一圈,而头昂立,一旦有敌害入侵,能防能攻。
野山羊胆小,因为缺乏自卫本领而总是提心吊胆不敢入睡。为了休息,往往跑到土拨鼠的窝里去睡觉。因为土拨鼠非常机灵,一有风吹草动,土拨鼠会集体怪叫起来。这等于给野山羊报警,野山羊也就可以闻声开溜。
狗的睡态比较有趣,它们在睡觉之前,都要在睡觉的地方绕几个圈子,据研究,这是由它们的“出身”决定的,狗的祖先是狼,狼生活在山林旷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到比较舒适的窝,它们在睡前总要做一番“整理”工作。狗还或多或少地保持着狼的本性,因此不论人给它安排的狗窝是平伏的木板还是松软的草垫,它还是要按照它那祖传的本领,睡觉之前,在睡觉的地方绕上几个圈子。
动物睡觉的时间差异很大。猪是最能睡的动物之一,一天之中,除了吃食就是睡觉,而且还鼾声大作;犰狳与蝙蝠的睡眠,每天多达19~20小时;狮子要是能吃饱的话,一天可以酣睡18个小时;兔子因为天性容易惊惧,一天中只能睡两分钟,而在一天三次的打盹时间里,只假寐几秒钟;母牛由于不停地吃和反刍,一天最多睡半个小时;大象睡眠时间,一天不超过两三个小时,而且能够走两天的路,不需要睡觉;马一天大概睡两个小时,能边走边打瞌睡。
动物睡眠的许多习性也与人类相似或相通,或许,我们人类可以反过来从动物身上得到一些关于睡眠的启发。
2.学蚂蚁藏养生——封藏生命的精气神
蓄势储能:养生的“最高纲领”
蚂蚁是最小的昆虫之一,可是蚂蚁搬运的功夫让人吃惊。
美国哈佛大学的昆虫学家马克莫费特对亚洲蚁的研究发现,10多只团结一致的蚂蚁,能够搬走超过它们自身体重5000倍的蛆或者别的食物,这相当于10个平均体重70千克的彪形大汉搬运3500吨的重物,即平均每人搬运350吨。除了功力之外,蚂蚁对食物的储备也是值得我们学习。
蚂蚁最善于储备。在入冬之前,蚂蚁就早有准备。它们首先搬运杂草种子,准备明年播种用;同时搬运蚜虫、介壳虫、角蝉和灰蝶幼虫等到自己巢内过冬,从这些昆虫身上吸取排泄物作为食料(奶蜜)。准确地说,蚂蚁这种储备食物过冬的方式并不是冬眠。蚂蚁为什么知道冬天快来了呢?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蚂蚁的这种本能是受它们体内的年生物钟控制而起作用的,换句话说,它们是按照年生物钟的运行规律做好越冬期食物储备的,再换句话说,蚂蚁的储备是本能的驱使。
人,尤其是现代人,大可不必像蚂蚁那样储备食物,但人体却需要储备,这也是我们严重忽略的地方,我们讲“藏养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
人是年复一年地生活,藏养生的“最高纲领”是通过一冬的储备,养精蓄锐,蓄势储能迎来年。假若把不生病、不种下病根看成是“够本”,那么,蓄势储能便是有盈余。平时说“储蓄健康”、“健康是零存整取”,一方面是指长线,而如果具体到一年中,冬季的“存储”尤其重要。若一冬都养生得当,那么体质就会在原有基础上增强、提高,为明年的增进健康打下基础,以健康的体魄迎接下一年的“开门红”。
以上所说冬季进补只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冬季养生的措施还有很多。21世纪的新观点是养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讲究各种措施的搭配,发挥“组合效应”,即养生需要树立“木桶思维”。木桶是由几块木板箍成的,若各块模板等长,等质,木桶才能有最大的盛水量和最长的使用年限。若其中一块木板短了,就会成为限制因子,而且别的木板不能代替,只有“修木桶”,加长加固短板。这一点对冬季养生来说尤为重要,所谓养生得当或不得当,关键也在于此。
冬季养生对于下一年的健康具有“开关效应”,或者说对下一年整年的健康来说是个“季节关键”,此时,进行人体“大修”不但可以安度寒冬,且可通过蓄势储能,为来年打下好的基础。这好比是水库的蓄水,要保证足够的灌溉,便要让水库始终蓄满水,而不是等水用完了再蓄水。人体也要在冬季有充沛的体能储备。体虚者应在“冬寒精藏”的季节恰如其分地进补,即充分发挥补品的功效,让其参与“大修”,使其体能有足够的储备。
中医学认为,“饮食有节,不妄劳作”,方可长生。古训有“养生以不伤为本”。心身的健康和快乐是生存的资本。它不仅要保值,还要增值。这种保值和增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储能和养生的过程,相反的就是耗能和伤生的过程。加班、过劳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它不仅是生命能量消耗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长期熬夜、过劳如果成为习惯,就会耗尽生命能量,损害健康和寿命。
蚂蚁常搬食,它们最善于储备;企鹅步态蹒跚,它们这种走路的方式最能节约能量;燕子是储备养生学的“专家”,它们在做窝之前,总要寻些海草等食物来吃,以储备筑巢的体力;田鼠知道储备粮食便可以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人们也不妨学习这些动物的生存之道,储备抗衰老能力,储备营养,入秋就应开始贴膘。冬天主藏,就更应该为身体储备营养,以便为来年做准备。
生命储备是维持阴阳平衡的基础,生命储备有三:饮食、睡眠和性,这是增加生命储备的三大要素,是维持身体阴阳平衡的主要环节。在重视生命的节能养生的同时,重视生命的储备养生。二者紧密结合,维护人体的阴精和阳气的平衡,我们就能健康一生。
仿燕筑巢:储备你的抗衰老能力
懂得一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世界各国发行的纸币,都是以拥有的黄金储量为后盾的。黄金储备多少,是国家富裕程度的一个标志。同样地,创作源于生活,有扎实而深厚的生活积掇之坡,才能培育茁壮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文学史上那些不朽的传世之作,都是作家丰富地体验和深刻地理解生活之后,用心血凝炼而成的。没有在惊心动魄的“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遭遇,杜甫就不可能创作出“三吏”、“三别”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宋代诗人朱裹在《观书有感》中发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叹。那汩汩而流的清渠水,不正是丰富的储备源吗?
如果把健康的积累看成国家或作家的储备,那么,提倡每个人都多一些这样的储备,成为“富翁”,是非常必要的。
《红楼梦》里,黛玉每年的春分、秋分季节后,一定会犯咳嗽的老毛病。这年秋天,偏偏又遇着贾母高兴,于是陪着贾母多玩了两次,体力不支,又咳嗽起来,自己觉得比往常的咳嗽症状都重,于是“闭门不出”,只在自己的住处休养。宝钗知道这件事后,过来看望黛玉,并劝黛玉“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旧秤1斤约为16两,一两为10钱,一钱约为现制的3.3克),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燕窝是滋阴补损的奇物,是人体健美不可多得的营养物质。进食燕窝,可使皮肤、毛发得到滋养,有补气、养颜的作用。新近研究发现,燕窝还有抗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防衰抗老、防癌抗癌之功。黛玉久患咳嗽,肺气亏虚,阴液不足,而燕窝有滋阴润肺、益气补中之功,所以宝钗劝黛玉常食燕窝粥,既可滋阴润肺,化痰止咳,又可健脾益气,增强体力。
“燕窝”顾名思义是燕子的巢穴,只不过,燕子不是我们熟悉的燕子,窝也不是寻常的窝。燕窝是指雨燕目雨燕科部分雨燕和金丝燕属的几种金丝燕分泌出来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质(如:羽毛)所筑成的巢穴,其中以金丝燕唾液的蛋白质纯度和营养价值为最高。燕窝产自中国南部沿海一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及菲律宾等地。
这里就撇开燕窝本身不说,来说说燕子筑巢对我们人类养生的启发,这里说的燕子就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堂前燕”。燕子是储备养生的“专家”,人们也不妨学习燕子和田鼠的仿生之道,储备抗衰老能力,早日为自己订立减龄方案。
人为什么要储备抗衰老能力?
实际上人的衰老过程,从古到今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一般人在40~50岁开始出现人体细胞繁殖受损害的最初迹象:皮肤发生皱纹,毛发变白,视力逐渐衰退等等。50~60岁的人发生明显变化,70岁后,外貌外形上老人的特征更突出了,80岁以上就显得老态龙钟了,少数长寿者可以活到100岁以上。
所谓储备抗衰老能力,就是保卫自己免疫力和摒除损伤自己的行为,增强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能力。为此,要学会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控制,对自身周围的各种事物、心情都保持良好的感觉状态,有长者风度,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服用营养、保健药品所不能获得的一种思想品格。
很多朋友患有慢性病,症状很多,从头到脚,好像就没有舒服的地方,病虽不是很危重,但总是迁延不愈,时好时坏,令人烦恼不堪。慢性病是使人夭折,不能寿享天年的主要原因。延缓衰老要重视慢性病的防治。积极地防治慢性病,应看作是对抗衰老,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中医学认为,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是引发慢性病的根源。
罹患慢性病的朋友当务之急是要补气养血,气血充足了才有抵御病症的资本,人体健康的生命活动,以体内脏腑阴阳气血为依据。脏腑“内守”,即阴阳气血平衡,人体就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得以延长。同时,也能适合外部自然界的变化,高寿之人,精血俱耗,脏腑薄脆,阳不能固护于外,阴不能营守于内,常常不能对自然界阴阳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节,不能“内守”往往患病。所以,老年人养生要注意补气养血。
而如何补气血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呢?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气血充沛,必须要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补益脾胃是改善体质的关键和前提。如果脾胃连五谷菜蔬都难以消化,那么药物就更难于被吸收了。
平日里,我们一定要注意给自己一些储备——气血的储备。只要粮草充足,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怕只怕,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制造新鲜的气血了。很多慢性病人只因不能纳食,无法吸收营养而丧失了最后反戈一击的机会。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昂贵的补药往往还有副作用,只是日常的各类食品就足以补体强身了。但是日常食品并非简单地大鱼大肉地什么都吃就可以了,平常,我们要注意学习、积累一些滋补常识,正确调补,达到增强正气、补气养血、防病强身的目的。
不当的饮食、毒素、压力、缺乏锻炼、缺少新的兴奋点、服用某些药物,都能加速衰老的过程。造成大脑衰老的因素包括:自由基(环境、吸烟、电离子辐射)、有害脂肪、糖、酒精、兴奋性毒素、压力、气愤、产生毒素的情感、缺乏锻炼、缺乏休息、缺乏兴奋点、缺乏雌激素或睾丸激素、循环障碍、高血压、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