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小猫眠养生——养生的第一良方
你睡得好吗?
不少的朋友肯定都看过韩剧,有人总结说,各种类型的韩剧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即使是大户人家,房子都是很矮的;二是任何人开车第一件事就是系安全带;三是家庭成员早上的第一句问候语是“你睡得好吗?”
如果说电视剧反映了一定的“文化”,那么,韩剧上述三个特点也表现了韩国的文化,房子矮是节能,系安全带是自律;问候“你睡得好吗”,不用说,那是韩国人的“养生文化”。
我们在这里也要问一句“你睡得好吗?”可是,大部分人都睡得不好,甚至可以说,睡眠质量低下是当代都市人的头号健康公敌!
也许你会认为你的睡眠“没问题”,我们不妨请你试着回答以下问题:你能清晰完整地表述睡眠的意义吗?
你上床以后能在10分钟内入睡吗?
当你睡觉之后被电话铃吵醒,你会有什么反应?
你睡觉之后接了一个很普通的电话(是说不会引起情绪波动的那种)之后,要多久才能再入睡?
如果你早上打了闹钟,闹钟响过之后你赖床吗?
晚上喝茶或咖啡会担心睡不着吗?
你早上一般几点起床?有规律吗?
你晚上一般几点睡觉?有规律吗?
窗外马路上的汽车轰鸣会影响你睡觉吗?
卧房隔壁的客厅里有人在聊天(不是那种喧哗)或者电视机开着会影响你睡觉吗?
你入睡之后会被某种声音惊醒吗?
你熬夜的频率怎么样?
你熬夜之后有些什么反应?
你能接连熬几个夜?
……等等等等,这些问题倒不是一定要用正面回答或反面回答来评判你睡眠的质量,但这些又恰恰是睡眠中的“问题”。
睡眠的质量应该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衡量。
质,是一个宽泛的体系,没有绝对的量化标准,但我们自己可以用一些耳熟能详的形容词来衡量,比如,熟、沉、深、酣、昏、安稳、踏实、狂睡……再往下就可以形容“睡得像猪一样”、“睡死了”,这些都是值得恭喜和宽慰的。可是,更多的人在更多的情况下都是与上面的描述相反的,描述人睡得不好的有成语“辗转反侧”,有俚语“摊烙饼”等等。
量,当然就是睡眠的时间,一般的标准就是充足和不充足,充足睡眠时间的长短的要求以及影响“睡眠消费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年龄,婴幼儿、少年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阶段对睡眠时间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心理学家的观察研究,新生儿每天睡眠平均16小时;6个月后,减为13小时;儿童期(2~12岁)的睡眠时间,为10~12小时;青年期(12~18岁)的睡眠,为9~10小时;成年人的睡眠,一般在7~8小时;老年人(60岁以上)的睡眠,一般在5~7小时。
现在你大概可以回答“睡得好吗”这个问题了。
没有别人问候你“睡得好吗”,你自己也要自问。如果老是睡得不好,就要当心你的健康指数了。
我们后面的附录中将描述动物令人羡慕的睡眠,但人毕竟是社会的人,生物钟是一种生理规律,而人的睡眠往往有非生理因素介入,比如你哈欠连天本可以倒头就睡的时候,但你不能睡,因为明天要递交一个方案;比如你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作要开夜车,但是想到你的股票涨了又跌,想到别的乱七八糟的的烦心事,眼睛睁不开,可就是睡不着;比如你已经睡了,但来了一个电话,说你要升职了,你想着灿烂的未来夜不能寐。
这样或那样不能按时入睡的理由或意外究竟有多少呢?如果是偶尔熬夜,那没关系,有“补觉”之说,但如果是一次又一次地补觉,那就很麻烦。
现在有很多“周末补觉族”,平时每天熬夜,周末狂补。
补觉是必需的,但不是终极的解决之道。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的生物节奏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指出:周末睡懒觉会使人体时钟紊乱,睡眠时间顺延,容易产生睡眠障碍和精神抑郁,如果这样恶性循环,衰老就来得更快了。
在人生活的“要件”当中,吃穿住行都不必言“唯一”,只有睡眠是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取代的。一个人不吃饭,可以坚持3周之久的极限,但如果一个人不睡觉,只要三天三夜,就会变得坐卧不安、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甚至出现错觉、幻觉,难以坚持日常生活的活动。就不说三天三夜那样的极端,一般的睡眠不足都会引起食欲不振、内分泌紊乱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脑力劳动者会出现思维僵滞;体力劳动者则往往会引起体力不支;对于有些特殊职业,睡眠不足不仅会伤害健康,甚至会引起安全隐患,比如司机、高空作业者等等。有统计表明,因疲劳、困乏引起的交通事故比酒后驾车引发的事故还多。
睡眠不足尤其是通宵的熬夜是毁人的。长期熬夜,人体得不到休息,代谢产生的毒素会增多,形成酸性体质。经常熬夜的人患慢性疾病的几率比抽烟或酗酒的人还要高。
睡眠不好的因素很多,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都会起作用。
睡眠不好是对身体的戕害,更严重的是许多人对待睡眠的傲慢态度。总是夸耀自己能够经常熬夜,洋洋自得地以睡眠时间短而自豪。但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观念,比熬夜本身更可怕。精力好比是信用卡,虽然现在年轻力盛,拥有充沛的活力,若是将这些精力耗费在熬夜上,没有节制地刷卡,而且是透支性的刷卡,你的信用卡用不了多久就不“信用”了。
解剖睡眠:漫说生物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这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中国民间关于生物钟的表述了。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有研究表明许多动物和植物的生物钟周期都与24小时相差不远(人体生物钟周期更靠近,为24小时18分钟),所以很多动植物都能“报时”,金鸡报晓是大家的熟悉的,实际上还有比雄鸡更精准的“钟”。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每过30分钟就会叫上一阵子,误差不过15秒,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称为“鸟钟”;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称为“虫钟”;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因此当地居民称其为“活树钟”;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种野花能报时,每到初夏晚上8点左右便纷纷开放,被称为“花钟”。
生物钟现象在医学和养生学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还会专门说到,这里只是说一说生物钟与睡眠的关系。
作和息是人生活的两大基本方面,睡眠是息的主体方式。
日作夜息是人体生物钟的最基本要求,可是现代文明把夜的概念改写了,甚至把“夜息”变成了“夜袭”。
“夜生活”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标识,一个城市,夜间越活跃往往被认为是越发达,夜生活的“丰富”也被作为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以前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有“夜班车上稀落的乘客”“夜间昏昏欲睡的路灯”的描写,那些现在已经成为历史了,半夜之后依然是车水马龙、流光溢彩,不仅是酒吧歌厅夜总会等高档场所“不舍昼夜”,便利店、快餐馆也都成了“24小时店”,人们在晚上九十点钟之后开始了“夜生活”,夜生活的外延也在扩大,不仅有K歌泡吧洗浴之类物质生活,泡网更成了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我们且不评说这种生活方式,可以结合生物钟来看一看怎样的睡眠更好。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在一天24小时内,人体内某些器官白天功能增强,夜间就休息了;但另一些器官则是夜间活动,白天反倒休息。这种“分工”使人的作和息巧妙地平衡,如果你遵从这种分工,各器官就会忠于你,相反,你悖逆了这种分工,就会感觉不舒服,如果你的悖逆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出现病变甚至生命危险。
人的睡眠与体温关系很大,当体温下降的时候,就开始有“睡意”(人在入睡之后,体温就会下降,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如果不是在被窝里睡觉,如果不加盖衣物就容易感冒,就是这个道理),而一天当中体温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中午1点钟左右体温会有一定的下降,是午睡的时机;到了晚上10点,体温开始下降,是睡觉的好时机(如果你熬着不睡,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冷或凉的感觉)。这个时候,体内大部分功能趋于低潮,呼吸减慢,脉搏和心跳降低,激素分泌水平下降。
但血液内的白细胞增多,免疫功能增强,如果“正点”睡觉,细胞修复工作开始,要换已死亡的细胞,建立新的细胞,新陈代谢很大程度上是在你睡觉的时候进行的,这当然就有利于健康了。
到了深夜1~2点钟的时候,进入深睡期,肝脏仍继续工作,加紧产生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清除有害物质;到了凌晨3~4点钟,全身肌肉完全放松,此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脑部的供血量最少,肌肉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呼吸仍然很弱,这个时候如果“起床”,就会有软绵绵、昏沉沉的感觉;到了早上5点钟之后,人体休整和新陈代谢基本完成,很快就能进入精神饱满状态。
当然,以上是一张正常的时间表,你也可以在该睡觉的时候顶住不睡。汉语中的“熬夜”真是贴切,“熬”这个词太到位了,“熬”或许应该理解为“对抗”。
人是高级动物,有较强的适应性,生物钟是可以调节的,比如经常在时区差别较大的国家之间来来往往,就可以“倒时差”,但生物钟的调节有一定的限度。我国很多城市的出租车运营都是两班制,为了提高出租车的利用率,一辆车两个司机合开,白天晚上轮换,为了运营效益的均衡,通常是一个司机开一段时间的白班再轮换开夜班,实际上这对司机的健康很不利。目前只有沈阳市出租车两班制中司机的白班和夜班是固定不轮换的。
绝对遵守生物钟是不现实的,甚至有人说完全遵守生物钟的人无法生存,这话也许有点道理,但是我们更应看到,绝对不遵守生物钟、随意破坏生物钟、频繁调整生物钟,对健康的危害尤其严重,和“自杀”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仿猫打盹:储蓄睡眠
我国十二生肖里面没有猫,在民间传说中,猫是因为贪睡而误了进入“十二属相”的机会。的确,猫是很贪睡的动物之一,猫每天平均睡觉14小时(小猫则一天18小时),可以说猫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不过,十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分成很多个时间段的,一般一次睡眠不超过1小时。
猫睡觉是比较讲究的,包括睡觉的地方和睡姿,不过猫也有独到的睡眠基本功,就是随时随地都能睡。入睡很快,遇到“情况”时,醒得很快,这一点和狗相似。猫睡觉时也是很警觉的,但它能判断事态和她的关系,如果是听到一只老鼠的声音,它会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敏捷,而对于那些与它不相干的刺激,它则会置之不理,有研究者认为,猫的警觉与它睡眠的深浅交替有很大关联。有人认为,猫的这种长处,是人最应该学习的。
由于猫太可爱了,许多女孩都喜欢以“懒猫”自居,而猫发懒的时候,通常都是在浅睡,也就是打盹儿。
充足的睡眠是养生之本,若长期睡眠不足,则耗伤气血,心神不宁,特别心脑得不到休息,全身生理功能不能得到调节,工作和劳动中的“氧伏”越积越多,疲劳得不到消除,因之头脑长期昏沉,周身疲乏,精神不爽,不仅降低现时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也容易导致衰老。
美国科学家发现,上班时间当大脑超负荷运转时,小睡半小时到1小时有助于提高效率,如果一个繁忙的员工没有得到小睡的机会,其大脑中的信息就会“泛滥成灾”,使神经元“饱受煎熬”。当然,几乎没有单位会让职员在上班的时候睡觉,那就退一步,学学小猫小狗见缝插针地打个盹儿,是缓解睡眠透支的绝招。
实际上,如果能学猫打盹儿,不是退一步而是进一步了,因为人永远不能像猫那样悠闲。猫无论什么时候打盹,都不会受到干预,人就不行了,上班时间是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打盹,那就更得锻炼“盹功”了,所谓盹功,指的是快睡快醒。
打盹本身不仅是迅速驱除疲劳、积蓄精力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希腊医生指出,传统的午睡有可能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没有条件进行午睡的,抽空打个盹,也可解除疲劳和困倦,有益于心脏的健康。而且有经验表明,白天有打盹习惯的人,晚上睡眠质量也比较高。
打盹也是有讲究的。人们的睡眠,在医学生理上可包括非眼快动睡眠和眼快动睡眠两个阶段。非眼快动睡眠是指刚睡着时的浅睡,它能使大脑得到休息,而身体的肌肉却不太松弛。
这时,打呼噜的人会发出呼噜声。相反,眼快动睡眠时,大脑活动很活跃,眼球在动,并且往往在黎明前做梦,它可使肌肉松弛下来,让身体得到休息。午睡一般是非眼快动睡眠,而上午的打盹大多是眼快动睡眠。
打盹的时间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晚上睡眠前的8个小时内打盹,对解除睡眠不足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这样会使睡眠的结构发生变化,且减少了夜间深睡时间。反之,在睡眠前8个小时外打盹或午睡,则不会妨碍晚上的睡眠,并可弥补在此之前蓄积起来的睡眠不足。